学术投稿

中医综合护理增强中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控制效果的探讨

陈鸣凤

关键词:中医综合护理, 中晚期癌症, 疼痛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用于中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控制效果.方法:以本院近期收治中晚期癌症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疼痛程度分级和干预前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干预后无痛10例,轻度疼痛20例,中度疼痛61例,重度疼痛39例,分别占总例数7.6%,15.4%,46.9%,30.0%;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无痛28例,轻度疼痛70例,中度疼痛18例,重度疼痛14例,分别占总例数21.5%,53.8%,13.8%,10.8%;无痛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NRS评分分别为(8.37±2.19)分,(6.56±2.89)分;观察组干预前后NRS评分分别为(8.15±2.11)分,(4.58±1.24)分;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中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控制效果.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在提高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品管圈在提高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4上半年收治623例患者设为品管圈管理前;下半年收治654例患者设为品管圈管理后.建立起品管圈小组,并确立提高我院收治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主题活动,调查本院目前收治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情况,并分析依从性差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并比较实施品管圈管理前后我院收治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的情况.结果:影响住院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低的原因有: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到位、长期住院患者佩戴不适、意识淡薄、宣传教育不到位、法律安全意识薄弱等因素.经过品管圈管理后,住院患者从入院至出院坚持佩蒂腕带(76.0%)明显高于管理前(1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能够明显提高腕带的使用率,还进一步规范了护理管理的整体质量水平,提升了组内成员的综合素质.

    作者:杨显会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对于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研究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对于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9月在本院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在手术当中没有解剖喉返神经,实验组在手术当中解剖了喉返神经,对两组临床手术时间、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给予对比.结果: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患者发生喉返神经损伤的几率为2.5%,对照组患者发生喉返神经损伤的几率为6.67%,临床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发生喉返神经损伤的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当中解剖喉返神经,对喉返神经给予有效保护,可以减少对喉返神经的损伤率.

    作者:陈炮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ICU重症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45例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ICU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就其临床感染症状、体征、真菌种类进行统计分析,并就ICU引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结果:145例ICU重症患者出现症状与体征多以发热为主,依次为肺部湿啰音、痰量增多,黏稠、呼吸急促等.经痰液、肺部分泌物、血液标本检测,共分离真菌156株;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居首(52.6%),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17.3%),第三为光滑假丝酵母菌(11.5%).引发ICU重症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多集中于以下几方面: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气管插管以及气管切开、低蛋白血症、长期应用各种激素等.结论:ICU重症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后,其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多为发热、痰量增多、黏稠、肺部湿啰音;其感染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居多;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则是引发ICU重症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蒋光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治疗宫颈妊娠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并分析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对宫颈妊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12月-2015年6月,本院共收治宫颈妊娠患者3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纯运用甲氨蝶呤进行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运用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8.42%,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的保守治疗方式对宫颈妊娠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可成功保留患者的子宫与生育能力,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方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系统评价

    目的:探讨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循证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旨在提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护理有效率.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随机均匀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主要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情况.结果:经过研究分析,针对患者临床护理有效情况,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在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率上,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针对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针对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方法是十分有效的,优于常规护理效果,不仅可以从根本上优化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理状态,还可以在降低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基础上促进患者病情痊愈.

    作者:杨建芬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凉血通瘀方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瘀热阻窍证疗效观察

    目的:对凉血通瘀方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瘀热阻窍证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2013年5月至201 5年5月期间,本院接收脑出血急性期瘀热阻窍证患者共计143例,依据患者意愿选择治疗方案,并以此作为分组依据,71例患者接受西医治疗,为对照组;72例患者接受另加凉血通瘀方治疗,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治疗后效果及治疗前后的瘀热阻窍证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均取得较好的效果,治疗2周后,对照组、实验组总有效分别为73.24%、98.61%,且实验组在脑出血量、瘀热阻窍证评分上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西医治疗相比,凉血通瘀方辅助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瘀热阻窍证,具有更为明显的临床效果,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较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卢俊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析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牟5月本院收治的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噻托溴胺治疗,观察组给予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有效率较高,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较好.

    作者:张苑;杨景涛;付晓峰;王导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骨折患者体位护理安全问题和对策

    目的:探讨和分析骨折患者体位护理的安全问题及对策.方法:分析骨折患者体位护理的要求及存在的安全问题,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预防控制能力,强化安全健康教育培训力度,增强医护患者的交流与沟通,确保骨折患者体位护理中的安全问题得到有效控制,结合以上对策措施对骨折患者的体位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所有患者采取优质体位护理,均未出现多种并发症,临床疗效显著,经有效治疗和合理护理后,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加强骨折患者体位护理,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方式,提高护理安全性和有效性,对骨折患者的体位护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柳会琼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行穿支皮瓣术的临床治疗进行观察.方法:对2012年8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手外伤的软组织相关缺损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对对照组进行胸腹部带蒂的皮瓣修复方式的临床治疗,对观察组进行穿支皮瓣术的临床治疗,分析两组存在手外伤的软组织相关缺损症状患者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6.67%)比对照组(70.00%)更高(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33%)比对照组(30.00%)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实施穿支皮瓣修复治疗的效果较佳.

    作者:胡永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究退行性膝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20例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术前康复指导以及术后康复锻炼.结果:全部患者均进行随访,20例患者无相关并发症的出现.且根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疗效显示优15例,良3例,中2例,差0例.结论:对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护理,具有安全高、切实可行的特点,能够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邹明霞;谢丽琼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逍遥散加减治疗眼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治疗眼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眼科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临床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逍遥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84.4%,高于对照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眼科疾病的治疗中采用逍遥散加减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对患者的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郑天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疗效及预后观察

    目的:探讨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入院治疗的100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抗生素治疗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手术切除治疗,术后采取个体化护理;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满意度,综合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8.0±4.2)min、术中出血量为(17.0±2.8)mL、下床活动时间为(50.0±1.2)h、术后肛门排气时间(50.0±1.7)h、切口长度为(2.6±0.6)cm;观察组患者病情复发率为4.00%、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治疗满意度为90.00%;观察组患者病情复发率为4.00%、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治疗满意度为90.00%;对照组患者病情复发率为22.00%、并发症发生率为32.00%、治疗满意度为70.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安全性高,协同提高常规治疗的效果.

    作者:王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针刺结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112例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为带状疱疹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112例带状疱疹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给予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针刺治疗,观察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8%,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21.4%;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8%,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 0.05).结论:西药联合中医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刘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丁苯肽治疗脑梗塞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丁苯肽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2月-2015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脑梗塞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与对照组的68.75%相比有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治疗后,观察组的全血黏度以及纤维蛋白质原分别为(3.04±0.36)mPa/s、(1.59±0.31)g/L,与对照组水平相比下降明显,且观察组的红细胞压积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8.75%、21.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在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葛根素注射液与丁苯肽联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李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脑梗塞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脑梗塞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7例单纯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5%,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6.6%高,治疗后7d、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较对照组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无肝肾功能异常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取得让人满意的效果,可促进患者较快恢复.

    作者:梁巧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社区护士实施健康宣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观察分析社区护士在实施健康宣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方法以本中心50名在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社区护士在健康教育实施方面的问题展开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表所得到的结果进行详细统计与记录,总结社区护士在实施健康宣教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宣教时间不充分的构成比为40.00%(20/50),明显高于其他问题的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宣教内容单一、宣教频次不恰当、宣教环境嘈杂、以及宣教形式不具体均是导致健康教育实施效果不理想的原因.结论:当前在社区护士展开健康宣教工作中,在宣教内容,宣教时间,宣教形式,宣教频率,以及宣教环境这几个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缺陷.为应对上述问题,需要从保护护理人员资源,加强管理,健全社区护理管理体系,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以及完善宣教形式与内容的方式,提高健康宣教在社区医院中的落实水平.

    作者:王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不同栓塞方案治疗支气管动脉大咯血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栓塞方案治疗支气管动脉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 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支气管动脉大咯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行明胶海绵选择性支气管栓塞治疗,观察组行无水乙醇超选择性支气管栓塞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术后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止血效率为96%,对照组止血效率为84%,两组止血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8%,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水乙醇超选择性支气管栓塞方案治疗支气管动脉大咯血,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

    作者:高仑;孙秀娥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接收的肝胆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SDS与SAS评分较之于护理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以76.7%明显不及观察组的1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与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且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彭联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超短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超短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超短波理疗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及复发率情况.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7.5%)显著高于对照组(67.5%),研究组的复发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17.5%),研究组治疗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超短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复发率低.

    作者:王素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欧维婷联合利多卡因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欧维婷联合利多卡因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4例要求取环的绝经妇女并随机分为两组,各57例,观察组采用欧维婷软膏与利多卡因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补佳乐与利多卡因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取环过程中的情况与手术成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在宫颈扩张、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腹部疼痛、手术成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欧维婷与利多卡因联合对绝经后妇女取环术的治疗效果显著,成功率较高.

    作者:谭家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