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奇霉素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

张安蓉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沙丁胺醇
摘要:目的:对阿奇霉素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6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阿奇霉素+沙丁胺醇,对照组沙丁胺醇,比较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和X线体征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96.77%和74.1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奇霉素+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缩短患者临床治疗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生物型与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析生物型与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68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骨水泥型固定,观察组给予生物型固定,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出血量、Harri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生物型固定术可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作者:杨德兵;黄纯聪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107例行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的患者,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平均手术时间为(17.68±9.04)min;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75%,平均手术时间为(31.52±3.17)min.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手术配合效果显著,平均手术时间较短,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彭久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腹腔镜手术硬膜外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硬膜外麻醉的临床应用,为相关病症的治疗和救护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需进行腹腔镜行下腹部手术患者,共计90例.将其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采用不同麻醉方法对比各自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气腹建立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下行硬膜外麻醉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刘志林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视频教育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和家属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视频教育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家属的教育效果.方法:将200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在术前术后做常规健康教育:口头教育、发放小册子.观察组在此基础实施视频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护理技能考核情况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护理技能考核情况和患者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视频健康教育能可以改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提高自我护理技能,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梁晓瑜;谭杏贤;陈玉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焦虑抑郁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焦虑抑郁症中医辨证分析及乌灵胶囊治疗临床研究.方法:抽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本院治疗焦虑抑郁症的患者共120例,将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乌灵胶囊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焦虑抑郁症患者应用盐酸帕罗西汀联合乌灵胶囊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忧郁情况、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率.

    作者:李开凤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毒学检测与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毒病原谱情况,探讨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以便于更好的治疗和预防此病.方法:将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100例进行病毒学检测,同时应用逻辑回归法对患儿的临床病史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博卡病毒(HboV)检出率为25%,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为20%,人轮状病毒(HRV)为18%.结论:HboV感染率高,合并基础疾病是主要危险因素,而月龄则是其保护因素.

    作者:雷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价值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9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防止尿潴留的相关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尿潴留例数、排尿困难例数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残余尿量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黄玉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25例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5月以来至今施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25例患有急性阑尾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的诊断以及治疗方式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125例患者中,123例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其余2例中转开腹.结论:在临床之中急性阑尾炎是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根据阑尾炎患者自身状况选择自己较为适合的治疗措施进而保证患者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疗,确保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就目前阶段而言,手术治疗是治愈阑尾炎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闵泽;马浩;陈勇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对比疗效

    目的:观察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86例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观察组主要采用单纯修补术治疗,对照组主要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32%,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等要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3.54%,通过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要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在临床中对急性胃穿孔的治疗主要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这两种方法,两种方法在治疗中各有各的优势,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作者:陆佳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下肢骨折患者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措施对下肢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160名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家属本人同意知情的情况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名患者,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措施对下肢骨折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晓林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对策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致不良反应(ADR)应对策略.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结果:180例患者中,61岁以上的患者发生ADR较多,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相比第1代和第2代发生ADR的比率高.在不良反应中,消化系统和皮肤损伤ADR发生率高,经过积极处理,不良反应的相关症状得到改善,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广,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不良反应多,及时停药处理可改善不良症状,在临床使用时需密切观察患者,注意药物配伍禁忌,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徐建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综合性护理对鼻内镜术后病人疼痛程度和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鼻内镜术后病人疼痛程度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86例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1:1分配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43),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法,能够显著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友文;杨虹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脑梗死恢复阶段分期分型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死恢复阶段分期分型与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按照患者的恢复阶段,将其划分为恢复早期、恢复中期、恢复后期以及慢性恢复期4组,患者分别为24例、17例、13例、26例.分析脑梗死不同恢复期与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的恢复早期、恢复中期、恢复后期以及慢性恢复期在风证、火热证、瘀证以及气虚证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痰证以及阴虚阳亢证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中期风证以及瘀证中重型高于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络出现率恢复早期以及中期重型高于轻型,大肠出现率恢复中期与慢性恢复期重型高于轻型,肺出现率慢性恢复期重型高于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恢复期间的不同分期分型与中医证候存在密切关系,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揭示出脑梗死的具体发病规律.

    作者:杨江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心绞痛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满意率,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戴喜花;冷坷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齐拉西酮合并丙戊酸镁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合并丙戊酸镁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7月本院收治住院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0例,以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治疗后在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在临床治疗效果上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副作用量表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齐拉西酮合并丙戊酸镁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镇痛临床观察

    目的:对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在本院拟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160例初产妇作为本组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对其分组,主要分为A、B、C、D4组,每组各40例,4组分别给予0.075%、0.1%、0.125%以及0.15%罗哌卡因复合0.5 μg/mL舒芬太尼镇痛,观察各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结果:A组产妇的VA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3组,其中B组与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与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C、D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1%-0.15%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能够发挥出更好地术后镇痛效果.

    作者:饶智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CT扫描对急性阑尾炎术前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扫描在急性阑尾炎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同时选择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观察对象的CT扫描结果,以及急性阑尾炎患者CT扫描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全部100例急性阑尾炎观察对象术前CT检查分级结果对比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阑尾炎组观察对象的阑尾外径和阑尾壁厚度与正常对照组观察对象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观察对象阑尾位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扫描是一种较为可靠且准确的急性阑尾炎术前检查和诊断方法.

    作者:麦东浩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综合方案治疗脑梗塞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综合方案治疗脑梗塞效果观察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诊治方案的异同分为观察组(针刺综合康复组)和对照组(常规脑梗诊治护理组)各46例,依据临床结果观察分析临床效果差异,指导临床对于脑梗塞患者的诊治康复实践.结果: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的针刺综合康复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评分(FMA)运动功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定,均优于常规脑梗诊治护理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综合方案治疗脑梗塞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恢复神经功能.

    作者:普虹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基层医院药房药品拆零调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药房药品拆零调配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回顾本院早期的基层医院药房药品拆零调配工作,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对策,应用于药品拆零调配工作中.结果:基层医院药房药品拆零调配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拆零后药品滞销,导致部分药品报损、药品拆零调配操作缺乏规范性等,基于上述问题我院制定药房药品拆零调配操作规范、强化拆零药品的包装管理,不断加强对药房工作人员职业技能的培训.实施上述对策后,本院药房药品拆零调配工作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分析基层医院药房药品拆零调配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有效对策解决问题,是提高药房工作质量,确保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关键.

    作者:姚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有胎心搏动异位妊娠保留与切除输卵管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比较保留输卵管与切除输卵管手术治疗有胎心搏动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1年9月2日-2013年9月2日收治的94例B超提示有胎心搏动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观察组47例,行保留输卵管手术;对照组47例,行切除输卵管手术,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2d、术后4d、术后6d的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变化及月经恢复正常的时间,随访2年宫内妊娠率及再次异位妊娠的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妊娠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2年宫内妊娠率分别为7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次异位妊娠率比较,观察组:9%,对照组: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胎心搏动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保留输卵管临床疗效可,安全性高.无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明显提高将来宫内妊娠率.对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B超提示有胎心搏动异位妊娠应采取保留输卵管手术.

    作者:李秋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