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对策

徐建军

关键词:头孢菌素类药物, 不良反应, 联合用药
摘要: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致不良反应(ADR)应对策略.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结果:180例患者中,61岁以上的患者发生ADR较多,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相比第1代和第2代发生ADR的比率高.在不良反应中,消化系统和皮肤损伤ADR发生率高,经过积极处理,不良反应的相关症状得到改善,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广,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不良反应多,及时停药处理可改善不良症状,在临床使用时需密切观察患者,注意药物配伍禁忌,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焦虑抑郁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焦虑抑郁症中医辨证分析及乌灵胶囊治疗临床研究.方法:抽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本院治疗焦虑抑郁症的患者共120例,将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乌灵胶囊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焦虑抑郁症患者应用盐酸帕罗西汀联合乌灵胶囊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忧郁情况、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率.

    作者:李开凤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普拉克索治疗不宁腿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对普拉克索治疗不宁腿综合征(RLS)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32例不宁腿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普拉克索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不宁腿综合征患者采取普拉克索,有显著临床疗效.

    作者:邓晓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综合性护理对鼻内镜术后病人疼痛程度和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鼻内镜术后病人疼痛程度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86例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1:1分配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43),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法,能够显著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友文;杨虹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视频教育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和家属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视频教育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家属的教育效果.方法:将200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在术前术后做常规健康教育:口头教育、发放小册子.观察组在此基础实施视频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护理技能考核情况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护理技能考核情况和患者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视频健康教育能可以改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提高自我护理技能,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梁晓瑜;谭杏贤;陈玉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帕罗西汀和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临床比较

    目的:探究帕罗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性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性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及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项评分情况、不良发应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第1周HAMD-17评分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5.0%(P<0.05).结论:与采用帕罗西汀相对比,采用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龄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更佳,见效快,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作者:陈娜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小儿心肺脑复苏中纳洛酮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心肺脑复苏中纳洛酮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小儿心肺脑复苏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观察对象接受常规心肺脑复苏治疗,观察组观察对象在此基础上接受纳洛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小儿心肺脑复苏患者临床治疗后存活率、复苏成功率、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比例、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和比例等临床疗效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后清醒时间(GCS)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评分、β内啡肽(β-EP)和血乳酸等观察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心肺脑复苏患者在常规心肺脑复苏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纳洛酮治疗,有助于相关临床指标水平的改善,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的巩固.

    作者:宁碧雯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下肢骨折患者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措施对下肢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160名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家属本人同意知情的情况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名患者,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措施对下肢骨折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晓林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综合方案治疗脑梗塞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综合方案治疗脑梗塞效果观察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诊治方案的异同分为观察组(针刺综合康复组)和对照组(常规脑梗诊治护理组)各46例,依据临床结果观察分析临床效果差异,指导临床对于脑梗塞患者的诊治康复实践.结果: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的针刺综合康复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评分(FMA)运动功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定,均优于常规脑梗诊治护理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综合方案治疗脑梗塞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恢复神经功能.

    作者:普虹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24h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24 h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均采取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结果:无症状心肌缺血79.4%较有症状性心肌缺血20.6%高,缺血性ST段无症状心肌缺血为68.5%较有症状性心肌缺血31.5%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时主要集中在6:00~ 12:00,0:00 ~ 6:00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较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长,心率较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率低,心律失常发生率较有症状性心肌缺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痛无症状心肌缺血多隐匿起病,通过采取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可连续监测记录,持续时间长,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杏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价值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9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防止尿潴留的相关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尿潴留例数、排尿困难例数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残余尿量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黄玉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对革命伤残军人等优抚对象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的意义及建议

    军人社会优抚制度是带有褒扬和优待抚恤性质的社会保障.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对长期住院伤残军人而言非常重要,可以提高伤残军人的疾病预防知识水平,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笔者对本院集中供养的24名革命伤残军人实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罗悦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个体化营养和锻炼对促进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康复的意义

    目的:探讨个体化的营养和锻炼在促进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114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均为本中心在2013年5月-2015年3月管理,将其根据产后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7例,观察组实施个体化营养与锻炼指导,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产后健康指导,对比两组产妇产后血糖控制情况以及体重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体重指数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的营养和锻炼在促进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改善其血糖控制情况.

    作者:张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内镜黏膜切除术和剥离术治疗大肠早癌及癌前病变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和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肠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在2014年5月-2015年2月收治的42例患者,将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完整切除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4.62±19.65)min,平均住院时间为(5.47±1.67)d,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其完整切除率为95.24%;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67.45±34.54)min,平均住院时间为(14.12±3.63)d,并发症发生率为42.86%,其完整切除率为66.67%.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完整切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内镜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肠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患者的肿瘤完整切除率较高,并发症少,且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也明显较短.

    作者:陶爱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刺血拔罐双天宗穴治疗乳痛症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刺血拔罐双天宗穴治疗乳痛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60例.观察组予刺血拔罐双天宗穴治疗,每周1次,连续3次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口服乳核散结片,4片/次,3次/d,连续服用3周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乳房疼痛程度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乳房疼痛评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刺血拔罐双天宗穴治疗乳痛症临床疗效显著,且是一种简单、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映飞;郭智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规范护理方法,保障手术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6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制定心理护理、术后体位护理、功能锻炼指导、出院指导等一系列规范的护理措施.结果:评价本组68例,术后随访3个月~2年,仅1例出院后8个月因跌伤致股骨近端骨折,后再次入院手术治愈,其余病例均未发生人工关节脱位、假体脱出、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通过我国髋关节置换的评定标准可以看出:52例患者的分数取得了优良,优良率84.54%,优良6例,17~20分;很好(5级)13~16分,8例;好(4级)10~12分,4例;尚可(3级)7~9分,4例;差(2级)4~6分,0例.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后进行规范的手术护理干预,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还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以及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小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影响妇产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防范措施浅析

    目的:探讨影响妇产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相应防范措施.方法:本院在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对妇产科采用常规护理,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对妇产科采用预防护理管理,比较预防管理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预防管理前患者的投诉率为4.7%,不良反应率为5.9%;预防管理后患者的投诉率为0.3%,不良反应率为0.6%,预防管理后患者的投诉率及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预防管理前(P<0.05).结论:预防管理措施应用于妇产科护理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曾小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个性化优质护理预防压疮临床分析

    目的:应用个性化优质护理模式对长期卧床患者实施压疮预防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本院长期卧床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常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个性化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在卧床治疗期间出现压疮的人数、护理服务计划实施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对治疗期间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压疮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计划实施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个性化优质护理模式对长期卧床患者实施压疮预防性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汤光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GnRH-a联合妈富隆治疗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素激动剂(CnRH-a)与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重度EM者90例,皆实施腹腔镜内保守手术,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单纯的CnRH-a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妈富隆治疗,随访患者1年后对比其术前与术后1年的内分泌激素水平包括黄体生成素(LH)、卵泡雌激素(FSH)、雌二醇(E2)及围绝经期的症状严重程度及主观感受.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LH、FSH、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皆有所下降(P<0.05);术后两组围绝经期的症状严重程度及主观感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妈富隆可有效缓解重度EM患者低雌激素症状及疼痛症状.

    作者:赖玉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11例SSS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比分析其诊断结果与脑血管造影结果.结果:在11例患者中,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得到确诊的患者为10例(90.91%),有1例漏诊.漏诊患者经过脑血管造影之后再次对其进行超声复查得到确诊.完全型、部分型SSS分别为8例(72.73%)、3例(27.27%),无隐匿型患者.导致SSS发生的原因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大动脉炎.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SSS进行诊断具有较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郭勤生;陈加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CT血管成像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对计算机断层投扫描技术(CT)血管成像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50例疑似SAH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应用螺旋CT血管成像(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检查后,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经CTA检查,结果:共37例颅内动脉瘤(40枚);DSA检查结果:39例动脉瘤(43枚);CTA的总诊断敏感性为94.29%,特异性为85.72%,准确性为92.85%.结论: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CTA成像诊断,能够准确、快速确定患者发病病因,可将其作为临床首选检查诊断方法.

    作者:王朋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