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玉芳
目的: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素激动剂(CnRH-a)与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重度EM者90例,皆实施腹腔镜内保守手术,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单纯的CnRH-a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妈富隆治疗,随访患者1年后对比其术前与术后1年的内分泌激素水平包括黄体生成素(LH)、卵泡雌激素(FSH)、雌二醇(E2)及围绝经期的症状严重程度及主观感受.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LH、FSH、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皆有所下降(P<0.05);术后两组围绝经期的症状严重程度及主观感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妈富隆可有效缓解重度EM患者低雌激素症状及疼痛症状.
作者:赖玉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静脉推注胺碘酮在快速型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效果与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30例,均给予静脉推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血压、心律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30例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不良反应发生共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经过适当用药不良发应消失.结论:胺碘酮用于快速型心律失常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情况.
作者:喻福耀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痛合并左心功能不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冠心痛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12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2例、观察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功能相关指标情况以及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的6min步行试验结果.结果:观察组63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26%;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心室收缩末内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个月、4个月、6个月后6min步行试验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指在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疗效显著.
作者:段利民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胸部损伤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胸部损伤患者21例对其临床病情观察、一般护理及胸腔穿刺和闭式引流的护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胸部损伤患者21例中单纯胸腔闭开引流11例,开胸修补10例.治愈17例,好转2例,死亡2例.结论:熟悉胸部创伤的病理生理变化,掌握胸部创伤的诊断及处理要点,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治、护理措施,是处理胸部伤的关键.
作者:白淑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研究早产儿脑病的磁共振(MR)影像学表现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本院分娩的早产儿脑病患儿3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早产无脑病患儿36例作为对照组,研究早产儿脑病患儿的MR影像学表现及危险因素.结果:经头颅MR检查,对照组36例早产儿结果正常,观察组36例患儿中,单纯的早产儿脑病患儿占91.7%,其他类型的脑损伤患儿占8.33%.早产儿脑病发病以非囊性为主占77.8%,囊性病例占13.9%,脑室周围白质存在损伤患儿占41.7%,脑叶白质发生病变患儿占58.3%.导致患儿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阴道助产、用氧时间、多胎之大、体重、真菌败血症,与早产正常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脑病患儿实施MR影像学检查,能够明确病因,找出危险因素,便于患儿能够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
作者:蒋凌燕;张林;刘建双;石浩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硬膜外麻醉的临床应用,为相关病症的治疗和救护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需进行腹腔镜行下腹部手术患者,共计90例.将其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采用不同麻醉方法对比各自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气腹建立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下行硬膜外麻醉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刘志林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对阿奇霉素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6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阿奇霉素+沙丁胺醇,对照组沙丁胺醇,比较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和X线体征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96.77%和74.1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奇霉素+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缩短患者临床治疗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安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联合术前肌注特耐止痛针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中的镇痛疗效.方法:126例接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3例.观察组术前30 min肌注特耐止痛针,术中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13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对照组术前肌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术中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13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两组患者在术中、术后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术中及术后1h、3h3个时间点的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后第1天和3个月的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联合术前肌注特耐止痛针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中具有较理想的镇痛效果.
作者:萧聪勤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微创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10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微创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6.3%,较对照组的8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较对照组的18.5%明显降低(P<0.05).结论: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王坤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究口腔综合保健在预防儿童龋齿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接受口腔检查的220例儿童为研究资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保健,观察组给予口腔综合保健,对两组儿童的正确刷牙情况、刷牙次数、掌握保健知识情况及龋齿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儿童的刷牙方法正确率为91.82%,优于对照组的73.64%(P<0.05);观察组儿童的刷牙次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口腔保健知识的掌握度为98.18%,优于对照组的83.64%(P<0.05);观察组儿童龋齿发生率为3.64%,优于对照组的31.82%(P<0.05).结论:对儿童进行口腔保健可有效降低龋齿发生率,并帮助儿童养成正确的刷牙习惯.
作者:张华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采用四妙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活动期RA患者178例,随机分为联合组90例和对照组8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喋呤片+硫酸羟氯喹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口服治疗,联合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四妙汤加减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09%(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DAS28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四妙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RA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疾病活动性.
作者:刘冬生;袁嫦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单纯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婴幼儿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喘憋与咳嗽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上,给予婴幼儿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可短时间内改善病情,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张昭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扫描在急性阑尾炎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同时选择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观察对象的CT扫描结果,以及急性阑尾炎患者CT扫描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全部100例急性阑尾炎观察对象术前CT检查分级结果对比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阑尾炎组观察对象的阑尾外径和阑尾壁厚度与正常对照组观察对象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观察对象阑尾位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扫描是一种较为可靠且准确的急性阑尾炎术前检查和诊断方法.
作者:麦东浩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血肿体积变化、并发症,同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血肿体积为(11.37±6.28)mL,小于对照组患者的(18.24±7.02)mL,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4.4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4.4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清除血肿较彻底,脑组织损伤小,且手术安全性高.
作者:王冬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干预措施作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院在2013年4月至2013年10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综合急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比较综合急诊护理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发生心绞痛、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的人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刘国荣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究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对慢性病(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为深入优化相关政策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在所辖的13个社区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400例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未签约与签约患者的健康管理情况以及健康管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对慢性病的服务初步效果显著,提高了签约患者的健康意识与依从性,患者的血压以及血糖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治疗费用也有所降低,但是健康管理服务质量以及效果还需要不断的提升.结论:强化家庭医生的宣传力度,引导患者能够积极、主动的签约,家庭医生队伍的建设需要不断的完善,家庭医生的工作也要具有规范性,对慢性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
作者:邓声海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的营养和锻炼在促进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114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均为本中心在2013年5月-2015年3月管理,将其根据产后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7例,观察组实施个体化营养与锻炼指导,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产后健康指导,对比两组产妇产后血糖控制情况以及体重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体重指数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的营养和锻炼在促进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改善其血糖控制情况.
作者:张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B超、钼靶X线和磁共振成像(MRI)对乳腺癌密度分级的表现,比较3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的5年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经临床触诊检查怀疑乳腺癌病例共156例均行B超、乳腺钼靶、MRI检查,以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为Ⅲ类、Ⅳ类及Ⅴ类.比较三者对恶性征象肿块的检出率和微钙化(microcalcication)的敏感性,以及三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诊断率的差异.结果:156例通过病理检查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共143例,MRI、乳腺钼靶和彩超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灵敏度分别为92.3%和84.6%;83.9%和76.9%;79.7%和73.1%.B超、乳腺钼靶和MRI 3种检查手段联合应用与其分别单独使用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和钼靶可组成黄金搭档,作为早期乳腺癌筛查的首选检查手段.在上述3种检查方法中MRI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敏感性为佳,但特异性差.而MRI+B超+钼靶3种方法联合诊断可显著提高特异性.
作者:管燕;毛有胜;欧阳伊雯;潘悦;罗雪莹;陈伟财;何劲松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急诊危重患者13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7例、观察组68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急诊流程开展急救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强化护理安全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及气管插管时间,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急救技术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5.07%;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气管插管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急救技术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郑秀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5月以来至今施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25例患有急性阑尾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的诊断以及治疗方式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125例患者中,123例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其余2例中转开腹.结论:在临床之中急性阑尾炎是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根据阑尾炎患者自身状况选择自己较为适合的治疗措施进而保证患者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疗,确保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就目前阶段而言,手术治疗是治愈阑尾炎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闵泽;马浩;陈勇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