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福耀
目的: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5月以来至今施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25例患有急性阑尾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的诊断以及治疗方式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125例患者中,123例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其余2例中转开腹.结论:在临床之中急性阑尾炎是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根据阑尾炎患者自身状况选择自己较为适合的治疗措施进而保证患者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疗,确保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就目前阶段而言,手术治疗是治愈阑尾炎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闵泽;马浩;陈勇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将患者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干预组生存质量评定(CAT)评分达97.8分高于对照组的78.9分;干预组的PaCO2指标值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的PaO2、FEV1和PEF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3%和78.3%(P<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提高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和满意度,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郭铃苹;罗杨;江珊娜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接收并治疗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0例,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施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30例施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恢复清醒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恢复清醒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能够有效稳定患者病情,清除患者体内毒物,促进患者机体恢复.
作者:李达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24 h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均采取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结果:无症状心肌缺血79.4%较有症状性心肌缺血20.6%高,缺血性ST段无症状心肌缺血为68.5%较有症状性心肌缺血31.5%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时主要集中在6:00~ 12:00,0:00 ~ 6:00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较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长,心率较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率低,心律失常发生率较有症状性心肌缺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痛无症状心肌缺血多隐匿起病,通过采取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可连续监测记录,持续时间长,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杏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恢复阶段分期分型与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按照患者的恢复阶段,将其划分为恢复早期、恢复中期、恢复后期以及慢性恢复期4组,患者分别为24例、17例、13例、26例.分析脑梗死不同恢复期与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的恢复早期、恢复中期、恢复后期以及慢性恢复期在风证、火热证、瘀证以及气虚证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痰证以及阴虚阳亢证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中期风证以及瘀证中重型高于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络出现率恢复早期以及中期重型高于轻型,大肠出现率恢复中期与慢性恢复期重型高于轻型,肺出现率慢性恢复期重型高于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恢复期间的不同分期分型与中医证候存在密切关系,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揭示出脑梗死的具体发病规律.
作者:杨江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措施对下肢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160名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家属本人同意知情的情况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名患者,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措施对下肢骨折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晓林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妇产科的护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法的效果.结果:在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81.8%;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8.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提高(P< 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妇产科护理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黄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根据运动功能评价量表与Barthel指数量表(BI)指数、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价,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与BI得分明显比对照组高,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患者的抑郁程度,临床应用具有可行性.
作者:吴燕文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西药(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玉屏风滴丸治疗慢性湿疹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防治所接收的90例慢性湿疹,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西药联合玉屏风滴丸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各指标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病症积分显著降低且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为4.4%、24.4%,均低于对照组的20%和6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71.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玉屏风滴丸治疗慢性湿疹,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较低,患者依从性良好.
作者:肖常青;邓景航;罗育武;王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阴道镜及宫颈细胞学检测对子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价值.方法:选取的500例疑似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均为本院在2014年2月-2015年6月门诊诊治,对其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测和阴道镜进行诊断,将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参照标准,对比宫颈细胞学检测和阴道镜联合宫颈细胞学检测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500例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非典型鳞状细胞(ASC) 316例,低级鳞状上皮病变(LSIL) 104例,高级上皮病变(HSIL) 63例,宫颈癌(SCC) 17例;阴道镜联合宫颈细胞学检测诊断准确率为99.6%;单纯宫颈细胞学检测诊断准确率为9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镜及宫颈细胞学检测对子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价值较高,其诊断结果和病理学检验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
作者:廖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病房(ICU)昏迷危重患者使用气垫床预防压疮护理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科收治的110例ICU昏迷危重患者为研究资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普通床护理,观察组给予气垫床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8.18%,优于对照组的78.18%(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为99.10%,优于对照组的73.64%(P<0.05);观察组患者皮肤潮湿感、翻身间隔时间及Ⅰ期压疮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昏迷危重患者使用气垫床预防压疮护理可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护理有效率,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同时可有效预防压疮,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曾肖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痛合并左心功能不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冠心痛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12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2例、观察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功能相关指标情况以及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的6min步行试验结果.结果:观察组63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26%;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心室收缩末内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个月、4个月、6个月后6min步行试验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指在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疗效显著.
作者:段利民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ICU收治的92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护理后的患者满意度为97.8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改善其焦虑和抑郁的不良心理状况,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玉芯;代淑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影响妇产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相应防范措施.方法:本院在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对妇产科采用常规护理,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对妇产科采用预防护理管理,比较预防管理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预防管理前患者的投诉率为4.7%,不良反应率为5.9%;预防管理后患者的投诉率为0.3%,不良反应率为0.6%,预防管理后患者的投诉率及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预防管理前(P<0.05).结论:预防管理措施应用于妇产科护理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曾小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对急性胃炎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62例急性胃炎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护理总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74.19%,观察组患者对急性胃炎疾病知晓率96.77%优于对照组70.97%,且对护理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胃炎患者护理时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
作者:朱海英;沈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究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对慢性病(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为深入优化相关政策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在所辖的13个社区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400例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未签约与签约患者的健康管理情况以及健康管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对慢性病的服务初步效果显著,提高了签约患者的健康意识与依从性,患者的血压以及血糖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治疗费用也有所降低,但是健康管理服务质量以及效果还需要不断的提升.结论:强化家庭医生的宣传力度,引导患者能够积极、主动的签约,家庭医生队伍的建设需要不断的完善,家庭医生的工作也要具有规范性,对慢性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
作者:邓声海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对普拉克索治疗不宁腿综合征(RLS)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32例不宁腿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普拉克索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不宁腿综合征患者采取普拉克索,有显著临床疗效.
作者:邓晓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究帕罗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性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性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及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项评分情况、不良发应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第1周HAMD-17评分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5.0%(P<0.05).结论:与采用帕罗西汀相对比,采用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龄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更佳,见效快,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作者:陈娜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对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结合内扎外剥术在楚雄地区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接收的混合痔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40例患者给予PPH结合内扎外剥术进行治疗,设为观察组,另外40例给予单纯的内扎外剥术进行治疗,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5.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远远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楚雄地区治疗混合痔的患者采用PPH结合内扎外剥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许永林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规范护理方法,保障手术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6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制定心理护理、术后体位护理、功能锻炼指导、出院指导等一系列规范的护理措施.结果:评价本组68例,术后随访3个月~2年,仅1例出院后8个月因跌伤致股骨近端骨折,后再次入院手术治愈,其余病例均未发生人工关节脱位、假体脱出、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通过我国髋关节置换的评定标准可以看出:52例患者的分数取得了优良,优良率84.54%,优良6例,17~20分;很好(5级)13~16分,8例;好(4级)10~12分,4例;尚可(3级)7~9分,4例;差(2级)4~6分,0例.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后进行规范的手术护理干预,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还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以及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小燕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