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肖黎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ICU收治的92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护理后的患者满意度为97.8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改善其焦虑和抑郁的不良心理状况,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玉芯;代淑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以及日常生活功能障碍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邹幼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视频教育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家属的教育效果.方法:将200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在术前术后做常规健康教育:口头教育、发放小册子.观察组在此基础实施视频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护理技能考核情况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护理技能考核情况和患者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视频健康教育能可以改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提高自我护理技能,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梁晓瑜;谭杏贤;陈玉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利伯曼综合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影响.方法:48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常规康复患者为对照组,研究组参加利伯曼康复训练课程.结果: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以及各维度评分相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的用药态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加利伯曼康复训练课程的康复患者在生活质量方面以及服药依从性均能明显提高.
作者:邓利章;黄嘉威;谭就维;陆晓丹;邝仕源;邵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采用四妙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活动期RA患者178例,随机分为联合组90例和对照组8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喋呤片+硫酸羟氯喹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口服治疗,联合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四妙汤加减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09%(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DAS28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四妙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RA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疾病活动性.
作者:刘冬生;袁嫦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4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5例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将65例未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年龄明显偏大,住院时间及透析时间明显较长(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年龄、住院时间、透析时间、血肌酐、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及C-反应蛋白与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感染密切相关.
作者:鲁文辉;陈小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痛合并左心功能不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冠心痛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12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2例、观察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功能相关指标情况以及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的6min步行试验结果.结果:观察组63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26%;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心室收缩末内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个月、4个月、6个月后6min步行试验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指在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疗效显著.
作者:段利民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对急性胃炎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62例急性胃炎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护理总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74.19%,观察组患者对急性胃炎疾病知晓率96.77%优于对照组70.97%,且对护理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胃炎患者护理时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
作者:朱海英;沈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对普拉克索治疗不宁腿综合征(RLS)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32例不宁腿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普拉克索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不宁腿综合征患者采取普拉克索,有显著临床疗效.
作者:邓晓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研究氨溴索气管内灌洗与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将62例患儿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氨溴索气管内灌洗+肺表面活性物质,对照组采用氨溴索气管内灌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70.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湿哆音消失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上氨溴索气管内灌洗+肺表面活性物质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陈光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比较保留输卵管与切除输卵管手术治疗有胎心搏动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1年9月2日-2013年9月2日收治的94例B超提示有胎心搏动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观察组47例,行保留输卵管手术;对照组47例,行切除输卵管手术,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2d、术后4d、术后6d的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变化及月经恢复正常的时间,随访2年宫内妊娠率及再次异位妊娠的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妊娠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2年宫内妊娠率分别为7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次异位妊娠率比较,观察组:9%,对照组: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胎心搏动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保留输卵管临床疗效可,安全性高.无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明显提高将来宫内妊娠率.对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B超提示有胎心搏动异位妊娠应采取保留输卵管手术.
作者:李秋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对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观察组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PKRP),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及Qmax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且术后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有显著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患者术后康复快.
作者:徐广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西药(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玉屏风滴丸治疗慢性湿疹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防治所接收的90例慢性湿疹,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西药联合玉屏风滴丸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各指标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病症积分显著降低且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为4.4%、24.4%,均低于对照组的20%和6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71.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玉屏风滴丸治疗慢性湿疹,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较低,患者依从性良好.
作者:肖常青;邓景航;罗育武;王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联合术前肌注特耐止痛针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中的镇痛疗效.方法:126例接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3例.观察组术前30 min肌注特耐止痛针,术中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13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对照组术前肌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术中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13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两组患者在术中、术后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术中及术后1h、3h3个时间点的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后第1天和3个月的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联合术前肌注特耐止痛针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中具有较理想的镇痛效果.
作者:萧聪勤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刺血拔罐双天宗穴治疗乳痛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60例.观察组予刺血拔罐双天宗穴治疗,每周1次,连续3次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口服乳核散结片,4片/次,3次/d,连续服用3周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乳房疼痛程度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乳房疼痛评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刺血拔罐双天宗穴治疗乳痛症临床疗效显著,且是一种简单、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映飞;郭智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家庭跟进式护理在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观察组38例.两组患者均符合出院标准后回家康复,同时遵医嘱定期复诊,向对照组患者提供基本医疗咨询服务,观察组患者采用家庭跟进式护理.于患者出院后3个月进行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评分,随访2年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肌肉失用性萎缩发生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性为97.3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78%;观察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观察组患者肌肉实用性萎缩发生率为18.4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2.4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跟进式护理在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刘仁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将患者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干预组生存质量评定(CAT)评分达97.8分高于对照组的78.9分;干预组的PaCO2指标值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的PaO2、FEV1和PEF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3%和78.3%(P<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提高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和满意度,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郭铃苹;罗杨;江珊娜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和莫沙必利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4.00%,观察组为9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RSI、RFS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结合方式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咽痛等症状.
作者:叶秋丽;钟志国;罗磊玲;郝林端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对计算机断层投扫描技术(CT)血管成像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50例疑似SAH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应用螺旋CT血管成像(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检查后,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经CTA检查,结果:共37例颅内动脉瘤(40枚);DSA检查结果:39例动脉瘤(43枚);CTA的总诊断敏感性为94.29%,特异性为85.72%,准确性为92.85%.结论: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CTA成像诊断,能够准确、快速确定患者发病病因,可将其作为临床首选检查诊断方法.
作者:王朋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对应用舒适护理服务模式对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癌症化疗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患者.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在化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护理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的改善幅度、对化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在化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干预前后SDS和SAS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化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舒适护理服务模式对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书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