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妙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刘冬生;袁嫦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活动期, 四妙汤,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采用四妙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活动期RA患者178例,随机分为联合组90例和对照组8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喋呤片+硫酸羟氯喹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口服治疗,联合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四妙汤加减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09%(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DAS28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四妙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RA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疾病活动性.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超声在颈动脉硬化性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我们采用血管超声的目的,在于针对一些高危人群,发现血管狭窄,选择进一步更加积极的治疗方法.通过参考实验数据对血管超声技术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认识到这种技术具有无创性、重复性以及准确性、经济性的特点.对于相关疾病可以提早发现,准确诊断.

    作者:卢琴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微创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10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微创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6.3%,较对照组的8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较对照组的18.5%明显降低(P<0.05).结论: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王坤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普拉克索治疗不宁腿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对普拉克索治疗不宁腿综合征(RLS)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32例不宁腿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普拉克索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不宁腿综合征患者采取普拉克索,有显著临床疗效.

    作者:邓晓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心理护理在胃病患者临床治疗的价值

    目的:心理护理在胃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择本院门诊收治的260例胃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应用1:1比例分配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健康知识掌握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并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陶容;朱海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ICU昏迷危重患者使用气垫床预防压疮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病房(ICU)昏迷危重患者使用气垫床预防压疮护理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科收治的110例ICU昏迷危重患者为研究资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普通床护理,观察组给予气垫床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8.18%,优于对照组的78.18%(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为99.10%,优于对照组的73.64%(P<0.05);观察组患者皮肤潮湿感、翻身间隔时间及Ⅰ期压疮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昏迷危重患者使用气垫床预防压疮护理可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护理有效率,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同时可有效预防压疮,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曾肖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毒学检测与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毒病原谱情况,探讨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以便于更好的治疗和预防此病.方法:将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100例进行病毒学检测,同时应用逻辑回归法对患儿的临床病史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博卡病毒(HboV)检出率为25%,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为20%,人轮状病毒(HRV)为18%.结论:HboV感染率高,合并基础疾病是主要危险因素,而月龄则是其保护因素.

    作者:雷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11例SSS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比分析其诊断结果与脑血管造影结果.结果:在11例患者中,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得到确诊的患者为10例(90.91%),有1例漏诊.漏诊患者经过脑血管造影之后再次对其进行超声复查得到确诊.完全型、部分型SSS分别为8例(72.73%)、3例(27.27%),无隐匿型患者.导致SSS发生的原因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大动脉炎.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SSS进行诊断具有较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郭勤生;陈加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局麻联合术前止痛针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中的镇痛疗效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联合术前肌注特耐止痛针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中的镇痛疗效.方法:126例接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3例.观察组术前30 min肌注特耐止痛针,术中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13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对照组术前肌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术中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13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两组患者在术中、术后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术中及术后1h、3h3个时间点的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后第1天和3个月的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联合术前肌注特耐止痛针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中具有较理想的镇痛效果.

    作者:萧聪勤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阿奇霉素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对阿奇霉素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6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阿奇霉素+沙丁胺醇,对照组沙丁胺醇,比较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和X线体征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96.77%和74.1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奇霉素+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缩短患者临床治疗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安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4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5例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将65例未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年龄明显偏大,住院时间及透析时间明显较长(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年龄、住院时间、透析时间、血肌酐、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及C-反应蛋白与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感染密切相关.

    作者:鲁文辉;陈小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107例行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的患者,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平均手术时间为(17.68±9.04)min;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75%,平均手术时间为(31.52±3.17)min.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手术配合效果显著,平均手术时间较短,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彭久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月在本院接收的患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论:临床干预以后,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要比对照组短,住院费用要比对照组低(P<0.05);临床干预以后,观察组的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使患者住院天数以及费用明显降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徐显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康复训练程序在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康复训练程序对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术期内实施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92例在本院确诊并经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内采用常规髋关节手术干预模式实施干预;观察组患者常规干预模式基础上加用康复训练程序.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期间干预模式的满意度、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术后住院治疗时间和术后髋关节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围术期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治疗前后Harris评分的改善幅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期间干预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治疗时间和术后髋关节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康复训练程序对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术期内实施干预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吴晓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乳酸清除率联合PCT在55例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价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乳酸清除率联合降钙素原(PCT)监测在55例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5例脓毒症患者,监测患者入院时与入院6h的静脉血乳酸及PCT等指标,分为低清除率组和高清除率组、低PCT组和高PCT组、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并分析乳酸清除率及PCT值的变化.结果:低PCT组的死亡率为22.6%,低于高PCT组的45.8%(P<0.05);低清除率组与高清除率组的死亡率分别为21.4%和53.8%,前者高于后者(P<0-05);死亡组入院时、入院6h的血乳酸、PCT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6h乳酸清除率低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脓毒症患者进行乳酸清除率联合PCT测定,有利于判断患者的病情以及预后情况的判断.

    作者:何忠民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心电散点图在心律失常快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析心电散点图在心律失常快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对患者心电信号行持续24 h记录,运用计算机技术对该心电数据分析,制作24 h心电散点图.以室上性早搏、窦性心律、差异性传导、心房颤动以及室性早搏这5个诊断结果分为5组,把4组心律失常结果和心电散点图检测的结果比较,得出各组B线斜率与两者的符合率,从而展开分析.结果:室上性期前收缩组和室性期前收缩组、心房颤动组及差异传导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房颤动组和差异传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散点图在心律失常快速诊断中应用,具有显著应用效果.

    作者:王美如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对ICU患者焦虑抑郁行为的影响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ICU收治的92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护理后的患者满意度为97.8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改善其焦虑和抑郁的不良心理状况,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玉芯;代淑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刺血拔罐双天宗穴治疗乳痛症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刺血拔罐双天宗穴治疗乳痛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60例.观察组予刺血拔罐双天宗穴治疗,每周1次,连续3次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口服乳核散结片,4片/次,3次/d,连续服用3周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乳房疼痛程度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乳房疼痛评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刺血拔罐双天宗穴治疗乳痛症临床疗效显著,且是一种简单、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映飞;郭智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静脉推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静脉推注胺碘酮在快速型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效果与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30例,均给予静脉推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血压、心律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30例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不良反应发生共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经过适当用药不良发应消失.结论:胺碘酮用于快速型心律失常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情况.

    作者:喻福耀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玉屏风滴丸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西药(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玉屏风滴丸治疗慢性湿疹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防治所接收的90例慢性湿疹,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西药联合玉屏风滴丸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各指标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病症积分显著降低且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为4.4%、24.4%,均低于对照组的20%和6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71.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玉屏风滴丸治疗慢性湿疹,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较低,患者依从性良好.

    作者:肖常青;邓景航;罗育武;王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对策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致不良反应(ADR)应对策略.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结果:180例患者中,61岁以上的患者发生ADR较多,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相比第1代和第2代发生ADR的比率高.在不良反应中,消化系统和皮肤损伤ADR发生率高,经过积极处理,不良反应的相关症状得到改善,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广,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不良反应多,及时停药处理可改善不良症状,在临床使用时需密切观察患者,注意药物配伍禁忌,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徐建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