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常青;邓景航;罗育武;王菲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合并丙戊酸镁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7月本院收治住院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0例,以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治疗后在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在临床治疗效果上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副作用量表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齐拉西酮合并丙戊酸镁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对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结合内扎外剥术在楚雄地区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接收的混合痔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40例患者给予PPH结合内扎外剥术进行治疗,设为观察组,另外40例给予单纯的内扎外剥术进行治疗,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5.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远远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楚雄地区治疗混合痔的患者采用PPH结合内扎外剥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许永林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家庭跟进式护理在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观察组38例.两组患者均符合出院标准后回家康复,同时遵医嘱定期复诊,向对照组患者提供基本医疗咨询服务,观察组患者采用家庭跟进式护理.于患者出院后3个月进行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评分,随访2年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肌肉失用性萎缩发生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性为97.3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78%;观察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观察组患者肌肉实用性萎缩发生率为18.4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2.4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跟进式护理在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刘仁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妇产科的护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法的效果.结果:在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81.8%;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8.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提高(P< 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妇产科护理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黄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究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对慢性病(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为深入优化相关政策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在所辖的13个社区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400例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未签约与签约患者的健康管理情况以及健康管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对慢性病的服务初步效果显著,提高了签约患者的健康意识与依从性,患者的血压以及血糖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治疗费用也有所降低,但是健康管理服务质量以及效果还需要不断的提升.结论:强化家庭医生的宣传力度,引导患者能够积极、主动的签约,家庭医生队伍的建设需要不断的完善,家庭医生的工作也要具有规范性,对慢性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
作者:邓声海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可吸收肋骨固定钉加肋间神经阻滞对剖胸手术患者的止痛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接受剖胸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可吸收肋骨固定钉加肋间神经阻滞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性的肋间神经阻滞手术治疗,患者肋骨断端不进行固定.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在止痛效果、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接受剖胸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可吸收肋骨固定钉加肋间神经阻滞,能够缓解患者的手术后疼痛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黄晓明;林更生;洪益凯;刘旭华;张秋;黄党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应用个性化优质护理模式对长期卧床患者实施压疮预防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本院长期卧床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常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个性化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在卧床治疗期间出现压疮的人数、护理服务计划实施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对治疗期间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压疮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计划实施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个性化优质护理模式对长期卧床患者实施压疮预防性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汤光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精益管理优化门诊流程的效果.方法:对本院2014年3月-9月应用常规门诊流程,观察并记录每天的门诊看病情况.结果:经过精益管理优化门诊流程后,患者挂号、就诊、收费、取药、检查的等待时间明显少于优化管理前.患者对医院各部门的满意情况,优化后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优化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益管理在优化门诊流程中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就诊过程中的等待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杨虹霞;张友文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探讨生化检验指标组合在早期慢性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1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早期慢性肾病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肾小球滤过、微量白蛋白以及脲酶等进行检查,分析生化检验指标对早期慢性肾病检出率.结果:针对早期慢性肾病的检查中,采用肾小球滤过、微量白蛋白以及脲酶等检测方式,确诊患者为57例,检出率为95%.结论采用生化检验指标组合方式,对早期慢性肾病检查具有重要意义,为早期肾病的合理分期、早期诊断提供了更加科学、系统的依据.
作者:汤兴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痛合并左心功能不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冠心痛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12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2例、观察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功能相关指标情况以及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的6min步行试验结果.结果:观察组63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26%;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心室收缩末内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个月、4个月、6个月后6min步行试验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指在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疗效显著.
作者:段利民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焦虑抑郁症中医辨证分析及乌灵胶囊治疗临床研究.方法:抽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本院治疗焦虑抑郁症的患者共120例,将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乌灵胶囊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焦虑抑郁症患者应用盐酸帕罗西汀联合乌灵胶囊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忧郁情况、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率.
作者:李开凤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根据运动功能评价量表与Barthel指数量表(BI)指数、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价,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与BI得分明显比对照组高,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患者的抑郁程度,临床应用具有可行性.
作者:吴燕文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对应用伊立替康(CPT-11)联合5-氟脲嘧啶/醛氢叶酸钙(5-FU/CF)方案对患有高危Ⅱ期结直肠癌的患者在根治术后实施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患有高危Ⅱ期结直肠癌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5例.采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常规化疗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基础上加用CPT-11联合5-FU/CF方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辅助治疗.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高危Ⅱ期结直肠癌治疗效果、手术治疗后1年和3年的存活人数、在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结直肠癌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结直肠癌治疗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高危Ⅱ期结直肠癌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1年和3年的存活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结直肠癌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PT-11联合5-FU/CF方案对患有高危Ⅱ期结直肠癌的患者在根治术后实施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郑金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单纯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婴幼儿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喘憋与咳嗽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上,给予婴幼儿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可短时间内改善病情,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张昭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107例行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的患者,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平均手术时间为(17.68±9.04)min;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75%,平均手术时间为(31.52±3.17)min.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手术配合效果显著,平均手术时间较短,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彭久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对急性胃炎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62例急性胃炎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护理总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74.19%,观察组患者对急性胃炎疾病知晓率96.77%优于对照组70.97%,且对护理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胃炎患者护理时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
作者:朱海英;沈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阴道镜及宫颈细胞学检测对子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价值.方法:选取的500例疑似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均为本院在2014年2月-2015年6月门诊诊治,对其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测和阴道镜进行诊断,将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参照标准,对比宫颈细胞学检测和阴道镜联合宫颈细胞学检测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500例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非典型鳞状细胞(ASC) 316例,低级鳞状上皮病变(LSIL) 104例,高级上皮病变(HSIL) 63例,宫颈癌(SCC) 17例;阴道镜联合宫颈细胞学检测诊断准确率为99.6%;单纯宫颈细胞学检测诊断准确率为9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镜及宫颈细胞学检测对子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价值较高,其诊断结果和病理学检验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
作者:廖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析心电散点图在心律失常快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对患者心电信号行持续24 h记录,运用计算机技术对该心电数据分析,制作24 h心电散点图.以室上性早搏、窦性心律、差异性传导、心房颤动以及室性早搏这5个诊断结果分为5组,把4组心律失常结果和心电散点图检测的结果比较,得出各组B线斜率与两者的符合率,从而展开分析.结果:室上性期前收缩组和室性期前收缩组、心房颤动组及差异传导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房颤动组和差异传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散点图在心律失常快速诊断中应用,具有显著应用效果.
作者:王美如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析临床降压及调脂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并进行药学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在本院接收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降压治疗方案,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调脂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的有效率是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血压及血脂等各项实验指标,治疗均无显著差异,治疗结束所有患者血压与血脂等指标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降压联合调脂治疗疗效显著,其中他汀类药物能在有效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浓度与活性降低的基础上,使血脂的含量降低,联合降压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玉光香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析生物型与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68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骨水泥型固定,观察组给予生物型固定,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出血量、Harri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生物型固定术可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作者:杨德兵;黄纯聪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