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金
目的:分析静脉推注胺碘酮在快速型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效果与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30例,均给予静脉推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血压、心律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30例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不良反应发生共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经过适当用药不良发应消失.结论:胺碘酮用于快速型心律失常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情况.
作者:喻福耀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研究氨溴索气管内灌洗与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将62例患儿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氨溴索气管内灌洗+肺表面活性物质,对照组采用氨溴索气管内灌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70.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湿哆音消失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上氨溴索气管内灌洗+肺表面活性物质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陈光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B超、钼靶X线和磁共振成像(MRI)对乳腺癌密度分级的表现,比较3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的5年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经临床触诊检查怀疑乳腺癌病例共156例均行B超、乳腺钼靶、MRI检查,以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为Ⅲ类、Ⅳ类及Ⅴ类.比较三者对恶性征象肿块的检出率和微钙化(microcalcication)的敏感性,以及三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诊断率的差异.结果:156例通过病理检查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共143例,MRI、乳腺钼靶和彩超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灵敏度分别为92.3%和84.6%;83.9%和76.9%;79.7%和73.1%.B超、乳腺钼靶和MRI 3种检查手段联合应用与其分别单独使用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和钼靶可组成黄金搭档,作为早期乳腺癌筛查的首选检查手段.在上述3种检查方法中MRI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敏感性为佳,但特异性差.而MRI+B超+钼靶3种方法联合诊断可显著提高特异性.
作者:管燕;毛有胜;欧阳伊雯;潘悦;罗雪莹;陈伟财;何劲松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对普拉克索治疗不宁腿综合征(RLS)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32例不宁腿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普拉克索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不宁腿综合征患者采取普拉克索,有显著临床疗效.
作者:邓晓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心绞痛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满意率,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戴喜花;冷坷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析心电散点图在心律失常快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对患者心电信号行持续24 h记录,运用计算机技术对该心电数据分析,制作24 h心电散点图.以室上性早搏、窦性心律、差异性传导、心房颤动以及室性早搏这5个诊断结果分为5组,把4组心律失常结果和心电散点图检测的结果比较,得出各组B线斜率与两者的符合率,从而展开分析.结果:室上性期前收缩组和室性期前收缩组、心房颤动组及差异传导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房颤动组和差异传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散点图在心律失常快速诊断中应用,具有显著应用效果.
作者:王美如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家庭跟进式护理在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观察组38例.两组患者均符合出院标准后回家康复,同时遵医嘱定期复诊,向对照组患者提供基本医疗咨询服务,观察组患者采用家庭跟进式护理.于患者出院后3个月进行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评分,随访2年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肌肉失用性萎缩发生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性为97.3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78%;观察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观察组患者肌肉实用性萎缩发生率为18.4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2.4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跟进式护理在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刘仁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硬膜外麻醉的临床应用,为相关病症的治疗和救护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需进行腹腔镜行下腹部手术患者,共计90例.将其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采用不同麻醉方法对比各自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气腹建立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下行硬膜外麻醉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刘志林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析临床降压及调脂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并进行药学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在本院接收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降压治疗方案,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调脂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的有效率是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血压及血脂等各项实验指标,治疗均无显著差异,治疗结束所有患者血压与血脂等指标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降压联合调脂治疗疗效显著,其中他汀类药物能在有效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浓度与活性降低的基础上,使血脂的含量降低,联合降压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玉光香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应用个性化优质护理模式对长期卧床患者实施压疮预防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本院长期卧床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常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个性化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在卧床治疗期间出现压疮的人数、护理服务计划实施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对治疗期间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压疮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计划实施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个性化优质护理模式对长期卧床患者实施压疮预防性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汤光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1%,与对照组的7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较对照组的11.1%明显降低(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潘慧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痛合并左心功能不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冠心痛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12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2例、观察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功能相关指标情况以及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的6min步行试验结果.结果:观察组63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26%;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心室收缩末内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个月、4个月、6个月后6min步行试验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指在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疗效显著.
作者:段利民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究对胃痞病脾胃湿热型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到本院进行临床治疗的60例胃痞病脾胃湿热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西药奥美拉唑肠溶片和莫沙必利分散片进行临床治疗,对于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中药进行临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等.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后有明显的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6.67%明显比对照组的86.67%高,复发率3.33%为则明显比对照组的16.67%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且患者的肝肾功能及尿常规检查均表现正常.结论:相比于单纯采用西药进行治疗来看,对胃痞病脾胃湿热型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且不会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梁厚策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比较保留输卵管与切除输卵管手术治疗有胎心搏动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1年9月2日-2013年9月2日收治的94例B超提示有胎心搏动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观察组47例,行保留输卵管手术;对照组47例,行切除输卵管手术,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2d、术后4d、术后6d的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变化及月经恢复正常的时间,随访2年宫内妊娠率及再次异位妊娠的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妊娠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2年宫内妊娠率分别为7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次异位妊娠率比较,观察组:9%,对照组: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胎心搏动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保留输卵管临床疗效可,安全性高.无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明显提高将来宫内妊娠率.对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B超提示有胎心搏动异位妊娠应采取保留输卵管手术.
作者:李秋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通过评价机械通气治疗严重肺挫伤的临床疗效,寻找改善严重肺挫伤病患临床指征的治疗方案.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并转入重症医学科予以治疗的36例严重肺挫伤病患(观察组),采取机械通气治疗方案予以救治,同期选择36例严重肺挫伤痛患(对照组)予以常规疗法,观察两组病患治疗的有效性.结果:较之对照组有效率的80.56%,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1.67% (P< 0.05);观察组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通气时间等方面都更具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有助于改善严重肺挫伤病患临床指征,提升其生存率.
作者:罗晖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视频教育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家属的教育效果.方法:将200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在术前术后做常规健康教育:口头教育、发放小册子.观察组在此基础实施视频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护理技能考核情况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护理技能考核情况和患者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视频健康教育能可以改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提高自我护理技能,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梁晓瑜;谭杏贤;陈玉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家庭病床护理模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社区的70例脑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瘫痪程度,将其分为3组,轻瘫组17例,重瘫组33例,全瘫组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家庭病床护理模式,护理6个月后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运动、感觉、平衡及关节活动度等指标的评分情况均有所改善,瘫痪程度越轻者,改善情况越好,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护理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康复护理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实施家庭病床护理模式,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预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王美华;赖国彬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114例.将上述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采用不同临床护理方法,对比各自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中非常满意32例,满意18例,不满意2例,有效率96.5%;对照组中非常满意例数17例,满意23例,不满意17例,有效率70.2%.比较发现观察组满意度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护理方案是一种有效改善患者临床2型糖尿病患病情况的护理方案.
作者:王绍芳;陶愈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我们采用血管超声的目的,在于针对一些高危人群,发现血管狭窄,选择进一步更加积极的治疗方法.通过参考实验数据对血管超声技术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认识到这种技术具有无创性、重复性以及准确性、经济性的特点.对于相关疾病可以提早发现,准确诊断.
作者:卢琴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药房药品拆零调配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回顾本院早期的基层医院药房药品拆零调配工作,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对策,应用于药品拆零调配工作中.结果:基层医院药房药品拆零调配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拆零后药品滞销,导致部分药品报损、药品拆零调配操作缺乏规范性等,基于上述问题我院制定药房药品拆零调配操作规范、强化拆零药品的包装管理,不断加强对药房工作人员职业技能的培训.实施上述对策后,本院药房药品拆零调配工作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分析基层医院药房药品拆零调配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有效对策解决问题,是提高药房工作质量,确保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关键.
作者:姚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