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性化优质护理预防压疮临床分析

汤光霞

关键词:个性化优质护理, 长期卧床, 压疮, 预防
摘要:目的:应用个性化优质护理模式对长期卧床患者实施压疮预防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本院长期卧床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常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个性化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在卧床治疗期间出现压疮的人数、护理服务计划实施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对治疗期间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压疮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计划实施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个性化优质护理模式对长期卧床患者实施压疮预防性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阿奇霉素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对阿奇霉素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6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阿奇霉素+沙丁胺醇,对照组沙丁胺醇,比较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和X线体征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96.77%和74.1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奇霉素+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缩短患者临床治疗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安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高危Ⅱ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CPT-11与5-FU/CF联合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对应用伊立替康(CPT-11)联合5-氟脲嘧啶/醛氢叶酸钙(5-FU/CF)方案对患有高危Ⅱ期结直肠癌的患者在根治术后实施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患有高危Ⅱ期结直肠癌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5例.采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常规化疗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基础上加用CPT-11联合5-FU/CF方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辅助治疗.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高危Ⅱ期结直肠癌治疗效果、手术治疗后1年和3年的存活人数、在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结直肠癌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结直肠癌治疗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高危Ⅱ期结直肠癌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1年和3年的存活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结直肠癌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PT-11联合5-FU/CF方案对患有高危Ⅱ期结直肠癌的患者在根治术后实施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郑金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以及日常生活功能障碍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邹幼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毒学检测与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毒病原谱情况,探讨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以便于更好的治疗和预防此病.方法:将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100例进行病毒学检测,同时应用逻辑回归法对患儿的临床病史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博卡病毒(HboV)检出率为25%,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为20%,人轮状病毒(HRV)为18%.结论:HboV感染率高,合并基础疾病是主要危险因素,而月龄则是其保护因素.

    作者:雷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9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血肿体积变化、并发症,同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血肿体积为(11.37±6.28)mL,小于对照组患者的(18.24±7.02)mL,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4.4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4.4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清除血肿较彻底,脑组织损伤小,且手术安全性高.

    作者:王冬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价值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9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防止尿潴留的相关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尿潴留例数、排尿困难例数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残余尿量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黄玉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对策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致不良反应(ADR)应对策略.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结果:180例患者中,61岁以上的患者发生ADR较多,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相比第1代和第2代发生ADR的比率高.在不良反应中,消化系统和皮肤损伤ADR发生率高,经过积极处理,不良反应的相关症状得到改善,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广,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不良反应多,及时停药处理可改善不良症状,在临床使用时需密切观察患者,注意药物配伍禁忌,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徐建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PPH结合内扎外剥术治疗混合痔临床研究

    目的:对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结合内扎外剥术在楚雄地区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接收的混合痔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40例患者给予PPH结合内扎外剥术进行治疗,设为观察组,另外40例给予单纯的内扎外剥术进行治疗,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5.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远远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楚雄地区治疗混合痔的患者采用PPH结合内扎外剥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许永林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妇产科的护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法的效果.结果:在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81.8%;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8.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提高(P< 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妇产科护理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黄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综合方案治疗脑梗塞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综合方案治疗脑梗塞效果观察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诊治方案的异同分为观察组(针刺综合康复组)和对照组(常规脑梗诊治护理组)各46例,依据临床结果观察分析临床效果差异,指导临床对于脑梗塞患者的诊治康复实践.结果: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的针刺综合康复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评分(FMA)运动功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定,均优于常规脑梗诊治护理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综合方案治疗脑梗塞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恢复神经功能.

    作者:普虹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优质护理对提高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性观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将患者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干预组生存质量评定(CAT)评分达97.8分高于对照组的78.9分;干预组的PaCO2指标值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的PaO2、FEV1和PEF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3%和78.3%(P<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提高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和满意度,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郭铃苹;罗杨;江珊娜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雾化吸入在婴幼儿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单纯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婴幼儿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喘憋与咳嗽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上,给予婴幼儿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可短时间内改善病情,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张昭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心理护理在胃病患者临床治疗的价值

    目的:心理护理在胃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择本院门诊收治的260例胃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应用1:1比例分配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健康知识掌握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并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陶容;朱海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B超、钼靶X线及MRI对乳腺癌密度分级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B超、钼靶X线和磁共振成像(MRI)对乳腺癌密度分级的表现,比较3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的5年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经临床触诊检查怀疑乳腺癌病例共156例均行B超、乳腺钼靶、MRI检查,以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为Ⅲ类、Ⅳ类及Ⅴ类.比较三者对恶性征象肿块的检出率和微钙化(microcalcication)的敏感性,以及三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诊断率的差异.结果:156例通过病理检查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共143例,MRI、乳腺钼靶和彩超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灵敏度分别为92.3%和84.6%;83.9%和76.9%;79.7%和73.1%.B超、乳腺钼靶和MRI 3种检查手段联合应用与其分别单独使用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和钼靶可组成黄金搭档,作为早期乳腺癌筛查的首选检查手段.在上述3种检查方法中MRI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敏感性为佳,但特异性差.而MRI+B超+钼靶3种方法联合诊断可显著提高特异性.

    作者:管燕;毛有胜;欧阳伊雯;潘悦;罗雪莹;陈伟财;何劲松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下肢骨折患者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措施对下肢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160名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家属本人同意知情的情况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名患者,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措施对下肢骨折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晓林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早产儿脑病的MR影像学表现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早产儿脑病的磁共振(MR)影像学表现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本院分娩的早产儿脑病患儿3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早产无脑病患儿36例作为对照组,研究早产儿脑病患儿的MR影像学表现及危险因素.结果:经头颅MR检查,对照组36例早产儿结果正常,观察组36例患儿中,单纯的早产儿脑病患儿占91.7%,其他类型的脑损伤患儿占8.33%.早产儿脑病发病以非囊性为主占77.8%,囊性病例占13.9%,脑室周围白质存在损伤患儿占41.7%,脑叶白质发生病变患儿占58.3%.导致患儿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阴道助产、用氧时间、多胎之大、体重、真菌败血症,与早产正常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脑病患儿实施MR影像学检查,能够明确病因,找出危险因素,便于患儿能够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

    作者:蒋凌燕;张林;刘建双;石浩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微创手术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探讨

    在临床疾病的治疗中,妇科疾病具有一定的特点,因此,在治疗时要根据妇科疾病的特点进行.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微创手术在临床治疗中被广泛的应用,具有切口小、无疤痕、恢复快等特点.本文作者就妇科临床中治疗微创手术的应用进行探讨.

    作者:张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痛合并左心功能不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冠心痛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12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2例、观察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功能相关指标情况以及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的6min步行试验结果.结果:观察组63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26%;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心室收缩末内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个月、4个月、6个月后6min步行试验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指在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疗效显著.

    作者:段利民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生化检验指标组合对慢性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探讨生化检验指标组合在早期慢性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1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早期慢性肾病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肾小球滤过、微量白蛋白以及脲酶等进行检查,分析生化检验指标对早期慢性肾病检出率.结果:针对早期慢性肾病的检查中,采用肾小球滤过、微量白蛋白以及脲酶等检测方式,确诊患者为57例,检出率为95%.结论采用生化检验指标组合方式,对早期慢性肾病检查具有重要意义,为早期肾病的合理分期、早期诊断提供了更加科学、系统的依据.

    作者:汤兴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四妙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采用四妙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活动期RA患者178例,随机分为联合组90例和对照组8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喋呤片+硫酸羟氯喹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口服治疗,联合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四妙汤加减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09%(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DAS28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四妙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RA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疾病活动性.

    作者:刘冬生;袁嫦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