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朋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接收并治疗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0例,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施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30例施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恢复清醒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恢复清醒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能够有效稳定患者病情,清除患者体内毒物,促进患者机体恢复.
作者:李达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规范护理方法,保障手术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6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制定心理护理、术后体位护理、功能锻炼指导、出院指导等一系列规范的护理措施.结果:评价本组68例,术后随访3个月~2年,仅1例出院后8个月因跌伤致股骨近端骨折,后再次入院手术治愈,其余病例均未发生人工关节脱位、假体脱出、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通过我国髋关节置换的评定标准可以看出:52例患者的分数取得了优良,优良率84.54%,优良6例,17~20分;很好(5级)13~16分,8例;好(4级)10~12分,4例;尚可(3级)7~9分,4例;差(2级)4~6分,0例.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后进行规范的手术护理干预,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还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以及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小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内科急救患者院前急救措施及效果.方法:600例内科急救患者均为本院在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对其实施心肺复苏、生命体征检查和静脉通道开放等院前急救措施,评估其院前急救效果,同时对比患者急救前后的生命体征变化.结果:本组600例内科急救患者通过采取院前急救措施,显效292例,有效296例,无效(即死亡)12例.本组急救显效率为48.7%,急救成功率为98.0%;同时,急救后的患者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舒张压和收缩压的情况均显著优于急救前,急救前后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强化内科患者院前急救,有助于维持患者的基础生命体征,提高内科急救成功率,对于改善内科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志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对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结合内扎外剥术在楚雄地区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接收的混合痔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40例患者给予PPH结合内扎外剥术进行治疗,设为观察组,另外40例给予单纯的内扎外剥术进行治疗,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5.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远远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楚雄地区治疗混合痔的患者采用PPH结合内扎外剥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许永林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对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在本院拟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160例初产妇作为本组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对其分组,主要分为A、B、C、D4组,每组各40例,4组分别给予0.075%、0.1%、0.125%以及0.15%罗哌卡因复合0.5 μg/mL舒芬太尼镇痛,观察各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结果:A组产妇的VA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3组,其中B组与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与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C、D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1%-0.15%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能够发挥出更好地术后镇痛效果.
作者:饶智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应用个性化优质护理模式对长期卧床患者实施压疮预防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本院长期卧床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常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个性化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在卧床治疗期间出现压疮的人数、护理服务计划实施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对治疗期间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压疮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计划实施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个性化优质护理模式对长期卧床患者实施压疮预防性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汤光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析心电散点图在心律失常快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对患者心电信号行持续24 h记录,运用计算机技术对该心电数据分析,制作24 h心电散点图.以室上性早搏、窦性心律、差异性传导、心房颤动以及室性早搏这5个诊断结果分为5组,把4组心律失常结果和心电散点图检测的结果比较,得出各组B线斜率与两者的符合率,从而展开分析.结果:室上性期前收缩组和室性期前收缩组、心房颤动组及差异传导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房颤动组和差异传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散点图在心律失常快速诊断中应用,具有显著应用效果.
作者:王美如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现状和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基础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之后进行适量的胺碘酮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但在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情况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血压变化上,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药物注射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
作者:杨家颜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114例.将上述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采用不同临床护理方法,对比各自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中非常满意32例,满意18例,不满意2例,有效率96.5%;对照组中非常满意例数17例,满意23例,不满意17例,有效率70.2%.比较发现观察组满意度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护理方案是一种有效改善患者临床2型糖尿病患病情况的护理方案.
作者:王绍芳;陶愈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合并丙戊酸镁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7月本院收治住院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0例,以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治疗后在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在临床治疗效果上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副作用量表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齐拉西酮合并丙戊酸镁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的营养和锻炼在促进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114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均为本中心在2013年5月-2015年3月管理,将其根据产后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7例,观察组实施个体化营养与锻炼指导,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产后健康指导,对比两组产妇产后血糖控制情况以及体重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体重指数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的营养和锻炼在促进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改善其血糖控制情况.
作者:张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麻疹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高峰集中在3~4月份,共28例(62.2%).发病年龄中婴儿人数多19例(42.2%),其中8月龄以下15例(33.3%).有疫苗接种史4例(8.9%),无疫苗接种史22例(48.9%),接种史不详19例(42.2%).临床表现包括:发热、上呼吸道炎、结膜炎、麻疹黏膜斑、全身皮疹.发热3~5d后出现典型皮疹,19例(其中成人14例)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23例患者(婴幼儿及儿童18例)出现心肌酶谱异常,21例患者出现血象升高.39例患者检测麻疹抗体IgM阳性.并发症主要包括支气管肺炎、肝炎、心肌炎、结膜炎.经治疗39例患者好转出院,6例自动转上级医院诊治,经随访均治愈.结论:8月龄以下婴儿发病率及成人发病率有所上升,早诊断及早治疗患者愈合良好.加强易感人群计划免疫及在流行期间对易感人群进行复种可有效预防麻疹大规模爆发流行.
作者:敬晓琴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阴道镜及宫颈细胞学检测对子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价值.方法:选取的500例疑似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均为本院在2014年2月-2015年6月门诊诊治,对其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测和阴道镜进行诊断,将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参照标准,对比宫颈细胞学检测和阴道镜联合宫颈细胞学检测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500例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非典型鳞状细胞(ASC) 316例,低级鳞状上皮病变(LSIL) 104例,高级上皮病变(HSIL) 63例,宫颈癌(SCC) 17例;阴道镜联合宫颈细胞学检测诊断准确率为99.6%;单纯宫颈细胞学检测诊断准确率为9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镜及宫颈细胞学检测对子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价值较高,其诊断结果和病理学检验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
作者:廖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心理护理在胃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择本院门诊收治的260例胃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应用1:1比例分配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健康知识掌握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并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陶容;朱海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大肠息肉住院患者整体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00例大肠息肉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大肠息肉住院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药物比例、患者满意度等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肠息肉住院患者整体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有助于提高和巩固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积锦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B超、钼靶X线和磁共振成像(MRI)对乳腺癌密度分级的表现,比较3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的5年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经临床触诊检查怀疑乳腺癌病例共156例均行B超、乳腺钼靶、MRI检查,以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为Ⅲ类、Ⅳ类及Ⅴ类.比较三者对恶性征象肿块的检出率和微钙化(microcalcication)的敏感性,以及三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诊断率的差异.结果:156例通过病理检查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共143例,MRI、乳腺钼靶和彩超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灵敏度分别为92.3%和84.6%;83.9%和76.9%;79.7%和73.1%.B超、乳腺钼靶和MRI 3种检查手段联合应用与其分别单独使用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和钼靶可组成黄金搭档,作为早期乳腺癌筛查的首选检查手段.在上述3种检查方法中MRI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敏感性为佳,但特异性差.而MRI+B超+钼靶3种方法联合诊断可显著提高特异性.
作者:管燕;毛有胜;欧阳伊雯;潘悦;罗雪莹;陈伟财;何劲松 刊期: 2015年第21期
军人社会优抚制度是带有褒扬和优待抚恤性质的社会保障.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对长期住院伤残军人而言非常重要,可以提高伤残军人的疾病预防知识水平,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笔者对本院集中供养的24名革命伤残军人实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罗悦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研究氨溴索气管内灌洗与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将62例患儿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氨溴索气管内灌洗+肺表面活性物质,对照组采用氨溴索气管内灌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70.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湿哆音消失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上氨溴索气管内灌洗+肺表面活性物质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陈光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康复科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12穴位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当归注射液和维生素B12注射液混合注射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较对照组的75.0%明显提高(P<0.05).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采用当归和维生素B12混合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刁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86例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观察组主要采用单纯修补术治疗,对照组主要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32%,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等要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3.54%,通过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要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在临床中对急性胃穿孔的治疗主要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这两种方法,两种方法在治疗中各有各的优势,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作者:陆佳明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