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燕
目的:探讨脑梗死恢复阶段分期分型与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按照患者的恢复阶段,将其划分为恢复早期、恢复中期、恢复后期以及慢性恢复期4组,患者分别为24例、17例、13例、26例.分析脑梗死不同恢复期与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的恢复早期、恢复中期、恢复后期以及慢性恢复期在风证、火热证、瘀证以及气虚证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痰证以及阴虚阳亢证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中期风证以及瘀证中重型高于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络出现率恢复早期以及中期重型高于轻型,大肠出现率恢复中期与慢性恢复期重型高于轻型,肺出现率慢性恢复期重型高于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恢复期间的不同分期分型与中医证候存在密切关系,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揭示出脑梗死的具体发病规律.
作者:杨江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猪来源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可用于多种疾病治疗.但存在猪传染性病原体感染人体宿主的风险,包括含有3种亚型的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s):PERV-A,PERV-B和PERV-C.异种器官移植的检测应包含筛选猪群的来源(PERV-A和PERV-B和PERV-C表达水平的检测)和受体的筛选(区分PERV之间的转递性和嵌合性).这些测有助于降低PERV传播感染的可能性并对提高异种器官移植的安全性具有重大的意义.
作者:牟丽莎;白图雅;谢崇伟;蔡志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ICU收治的92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护理后的患者满意度为97.8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改善其焦虑和抑郁的不良心理状况,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玉芯;代淑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内科急救患者院前急救措施及效果.方法:600例内科急救患者均为本院在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对其实施心肺复苏、生命体征检查和静脉通道开放等院前急救措施,评估其院前急救效果,同时对比患者急救前后的生命体征变化.结果:本组600例内科急救患者通过采取院前急救措施,显效292例,有效296例,无效(即死亡)12例.本组急救显效率为48.7%,急救成功率为98.0%;同时,急救后的患者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舒张压和收缩压的情况均显著优于急救前,急救前后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强化内科患者院前急救,有助于维持患者的基础生命体征,提高内科急救成功率,对于改善内科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志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应用全程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街头无偿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实施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本血库进行街头无偿献血的研究对象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常规献血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干预;采用全程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干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在献血过程中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人数、对献血期间的护理干预满意度、抽血操作时间和献血后观察时间、献血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献血过程中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人数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献血期间的护理干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抽血操作时间和献血后观察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全程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街头无偿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实施干预的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程鸿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4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5例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将65例未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年龄明显偏大,住院时间及透析时间明显较长(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年龄、住院时间、透析时间、血肌酐、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及C-反应蛋白与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感染密切相关.
作者:鲁文辉;陈小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单纯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婴幼儿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喘憋与咳嗽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上,给予婴幼儿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可短时间内改善病情,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张昭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与微创手术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8.3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43%;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6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3.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创手术同开颅手术相比,在治疗脑出血患者中疗效更为显著,且具有更高安全性.
作者:何杰;王顺超;王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对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在本院拟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160例初产妇作为本组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对其分组,主要分为A、B、C、D4组,每组各40例,4组分别给予0.075%、0.1%、0.125%以及0.15%罗哌卡因复合0.5 μg/mL舒芬太尼镇痛,观察各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结果:A组产妇的VA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3组,其中B组与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与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C、D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1%-0.15%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能够发挥出更好地术后镇痛效果.
作者:饶智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合并丙戊酸镁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7月本院收治住院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0例,以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治疗后在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在临床治疗效果上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副作用量表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齐拉西酮合并丙戊酸镁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以及日常生活功能障碍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邹幼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B超、钼靶X线和磁共振成像(MRI)对乳腺癌密度分级的表现,比较3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的5年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经临床触诊检查怀疑乳腺癌病例共156例均行B超、乳腺钼靶、MRI检查,以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为Ⅲ类、Ⅳ类及Ⅴ类.比较三者对恶性征象肿块的检出率和微钙化(microcalcication)的敏感性,以及三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诊断率的差异.结果:156例通过病理检查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共143例,MRI、乳腺钼靶和彩超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灵敏度分别为92.3%和84.6%;83.9%和76.9%;79.7%和73.1%.B超、乳腺钼靶和MRI 3种检查手段联合应用与其分别单独使用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和钼靶可组成黄金搭档,作为早期乳腺癌筛查的首选检查手段.在上述3种检查方法中MRI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敏感性为佳,但特异性差.而MRI+B超+钼靶3种方法联合诊断可显著提高特异性.
作者:管燕;毛有胜;欧阳伊雯;潘悦;罗雪莹;陈伟财;何劲松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对阿奇霉素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6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阿奇霉素+沙丁胺醇,对照组沙丁胺醇,比较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和X线体征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96.77%和74.1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奇霉素+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缩短患者临床治疗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安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月在本院接收的患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论:临床干预以后,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要比对照组短,住院费用要比对照组低(P<0.05);临床干预以后,观察组的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使患者住院天数以及费用明显降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徐显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血肿体积变化、并发症,同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血肿体积为(11.37±6.28)mL,小于对照组患者的(18.24±7.02)mL,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4.4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4.4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清除血肿较彻底,脑组织损伤小,且手术安全性高.
作者:王冬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探讨生化检验指标组合在早期慢性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1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早期慢性肾病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肾小球滤过、微量白蛋白以及脲酶等进行检查,分析生化检验指标对早期慢性肾病检出率.结果:针对早期慢性肾病的检查中,采用肾小球滤过、微量白蛋白以及脲酶等检测方式,确诊患者为57例,检出率为95%.结论采用生化检验指标组合方式,对早期慢性肾病检查具有重要意义,为早期肾病的合理分期、早期诊断提供了更加科学、系统的依据.
作者:汤兴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药房药品拆零调配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回顾本院早期的基层医院药房药品拆零调配工作,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对策,应用于药品拆零调配工作中.结果:基层医院药房药品拆零调配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拆零后药品滞销,导致部分药品报损、药品拆零调配操作缺乏规范性等,基于上述问题我院制定药房药品拆零调配操作规范、强化拆零药品的包装管理,不断加强对药房工作人员职业技能的培训.实施上述对策后,本院药房药品拆零调配工作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分析基层医院药房药品拆零调配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有效对策解决问题,是提高药房工作质量,确保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关键.
作者:姚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视频教育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家属的教育效果.方法:将200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在术前术后做常规健康教育:口头教育、发放小册子.观察组在此基础实施视频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护理技能考核情况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护理技能考核情况和患者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视频健康教育能可以改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提高自我护理技能,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梁晓瑜;谭杏贤;陈玉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9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防止尿潴留的相关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尿潴留例数、排尿困难例数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残余尿量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黄玉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心理护理在胃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择本院门诊收治的260例胃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应用1:1比例分配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健康知识掌握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并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陶容;朱海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