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帕罗西汀和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临床比较

陈娜

关键词:帕罗西汀, 艾司西酞普兰, 老年人, 抑郁症
摘要:目的:探究帕罗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性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性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及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项评分情况、不良发应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第1周HAMD-17评分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5.0%(P<0.05).结论:与采用帕罗西汀相对比,采用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龄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更佳,见效快,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雾化吸入在婴幼儿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单纯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婴幼儿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喘憋与咳嗽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上,给予婴幼儿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可短时间内改善病情,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张昭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普拉克索治疗不宁腿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对普拉克索治疗不宁腿综合征(RLS)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32例不宁腿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普拉克索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不宁腿综合征患者采取普拉克索,有显著临床疗效.

    作者:邓晓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基层医院药房药品拆零调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药房药品拆零调配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回顾本院早期的基层医院药房药品拆零调配工作,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对策,应用于药品拆零调配工作中.结果:基层医院药房药品拆零调配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拆零后药品滞销,导致部分药品报损、药品拆零调配操作缺乏规范性等,基于上述问题我院制定药房药品拆零调配操作规范、强化拆零药品的包装管理,不断加强对药房工作人员职业技能的培训.实施上述对策后,本院药房药品拆零调配工作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分析基层医院药房药品拆零调配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有效对策解决问题,是提高药房工作质量,确保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关键.

    作者:姚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血管超声在颈动脉硬化性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我们采用血管超声的目的,在于针对一些高危人群,发现血管狭窄,选择进一步更加积极的治疗方法.通过参考实验数据对血管超声技术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认识到这种技术具有无创性、重复性以及准确性、经济性的特点.对于相关疾病可以提早发现,准确诊断.

    作者:卢琴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1%,与对照组的7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较对照组的11.1%明显降低(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潘慧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规范护理方法,保障手术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6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制定心理护理、术后体位护理、功能锻炼指导、出院指导等一系列规范的护理措施.结果:评价本组68例,术后随访3个月~2年,仅1例出院后8个月因跌伤致股骨近端骨折,后再次入院手术治愈,其余病例均未发生人工关节脱位、假体脱出、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通过我国髋关节置换的评定标准可以看出:52例患者的分数取得了优良,优良率84.54%,优良6例,17~20分;很好(5级)13~16分,8例;好(4级)10~12分,4例;尚可(3级)7~9分,4例;差(2级)4~6分,0例.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后进行规范的手术护理干预,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还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以及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小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局麻联合术前止痛针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中的镇痛疗效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联合术前肌注特耐止痛针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中的镇痛疗效.方法:126例接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3例.观察组术前30 min肌注特耐止痛针,术中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13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对照组术前肌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术中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13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两组患者在术中、术后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术中及术后1h、3h3个时间点的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后第1天和3个月的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联合术前肌注特耐止痛针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中具有较理想的镇痛效果.

    作者:萧聪勤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GnRH-a联合妈富隆治疗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素激动剂(CnRH-a)与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重度EM者90例,皆实施腹腔镜内保守手术,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单纯的CnRH-a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妈富隆治疗,随访患者1年后对比其术前与术后1年的内分泌激素水平包括黄体生成素(LH)、卵泡雌激素(FSH)、雌二醇(E2)及围绝经期的症状严重程度及主观感受.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LH、FSH、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皆有所下降(P<0.05);术后两组围绝经期的症状严重程度及主观感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妈富隆可有效缓解重度EM患者低雌激素症状及疼痛症状.

    作者:赖玉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阿奇霉素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对阿奇霉素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6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阿奇霉素+沙丁胺醇,对照组沙丁胺醇,比较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和X线体征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96.77%和74.1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奇霉素+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缩短患者临床治疗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安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毒学检测与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毒病原谱情况,探讨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以便于更好的治疗和预防此病.方法:将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100例进行病毒学检测,同时应用逻辑回归法对患儿的临床病史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博卡病毒(HboV)检出率为25%,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为20%,人轮状病毒(HRV)为18%.结论:HboV感染率高,合并基础疾病是主要危险因素,而月龄则是其保护因素.

    作者:雷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街头无偿献血过程中全程人文关怀护理的实施效果

    目的:应用全程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街头无偿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实施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本血库进行街头无偿献血的研究对象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常规献血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干预;采用全程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干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在献血过程中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人数、对献血期间的护理干预满意度、抽血操作时间和献血后观察时间、献血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献血过程中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人数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献血期间的护理干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抽血操作时间和献血后观察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全程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街头无偿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实施干预的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程鸿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个性化优质护理预防压疮临床分析

    目的:应用个性化优质护理模式对长期卧床患者实施压疮预防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本院长期卧床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常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个性化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在卧床治疗期间出现压疮的人数、护理服务计划实施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对治疗期间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压疮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计划实施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个性化优质护理模式对长期卧床患者实施压疮预防性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汤光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优质护理对提高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性观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将患者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干预组生存质量评定(CAT)评分达97.8分高于对照组的78.9分;干预组的PaCO2指标值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的PaO2、FEV1和PEF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3%和78.3%(P<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提高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和满意度,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郭铃苹;罗杨;江珊娜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基层医院传染病防控品管圈管理模式

    目的:对基层医院传染病防控品管圈管理模式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对比分析在实施传染病防控品管圈管理模式前后的工作质量与管理效果.结果:在实施传染病防控品管圈管理模式后,医院传染病病例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水平已经由原来的98.35%、98.70%、99.78%提升到了目前的100%、100%、100%.结论:科学开展传染病防控品管圈管理模式能够使医院传染病管理现状得到明显的改善,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持续性改进产生促进作用,为目前医院传染病防控要求的一个需求,值得关注并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马小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CT血管成像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对计算机断层投扫描技术(CT)血管成像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50例疑似SAH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应用螺旋CT血管成像(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检查后,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经CTA检查,结果:共37例颅内动脉瘤(40枚);DSA检查结果:39例动脉瘤(43枚);CTA的总诊断敏感性为94.29%,特异性为85.72%,准确性为92.85%.结论: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CTA成像诊断,能够准确、快速确定患者发病病因,可将其作为临床首选检查诊断方法.

    作者:王朋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月在本院接收的患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论:临床干预以后,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要比对照组短,住院费用要比对照组低(P<0.05);临床干预以后,观察组的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使患者住院天数以及费用明显降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徐显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腹腔镜子宫切除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妇科接受治疗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110例,按照术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取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减少,子宫切除重量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在临床中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腹腔镜和阴式手术的共同特点.

    作者:范建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下肢骨折患者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措施对下肢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160名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家属本人同意知情的情况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名患者,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措施对下肢骨折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晓林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降压联合调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临床降压及调脂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并进行药学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在本院接收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降压治疗方案,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调脂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的有效率是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血压及血脂等各项实验指标,治疗均无显著差异,治疗结束所有患者血压与血脂等指标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降压联合调脂治疗疗效显著,其中他汀类药物能在有效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浓度与活性降低的基础上,使血脂的含量降低,联合降压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玉光香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对慢性病健康管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对慢性病(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为深入优化相关政策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在所辖的13个社区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400例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未签约与签约患者的健康管理情况以及健康管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对慢性病的服务初步效果显著,提高了签约患者的健康意识与依从性,患者的血压以及血糖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治疗费用也有所降低,但是健康管理服务质量以及效果还需要不断的提升.结论:强化家庭医生的宣传力度,引导患者能够积极、主动的签约,家庭医生队伍的建设需要不断的完善,家庭医生的工作也要具有规范性,对慢性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

    作者:邓声海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