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
目的:对Morse跌倒评估表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老年患者17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88例),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Morse跌倒评估表评估跌倒风险后,根据其风险大小对其实施防跌倒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跌倒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Morse跌倒评估表的评分结果对老年住院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跌倒率.
作者:刘小群;王从容;张梦洁;郑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行硬腰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接收的256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256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8例,对照组患者在分娩过程中仅应用罗哌卡因进行分娩镇痛,观察组患者在分娩过程中使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行硬腰麻醉进行分娩镇痛.观察分析两组产妇分娩时间、产痛程度、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量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活跃期时间为(178.3±21.3)min,第二产程(53.3±21.3)min;对照组活跃期时间为(248.3±24.3)min,第二产程(63.1±19.3)min,观察组产妇的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与芬太尼联合行硬腰麻醉在分娩中的镇痛效果显著,且无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张继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不同科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探讨保持各科室护士心理健康的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袁(SCL-90)对本院不同科室150名护士进行心理压力问卷调查,观察其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妇外科护士比其他科室护士SCL-90各项因子分都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内儿科护士SCL-90除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外,其他各项因子分均较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结论:不同科室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明显,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疏导不良因素,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黄琼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胎儿染色体异常与产前危险因素诊断对胎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4年4月间因各种原因行脐带血穿刺、羊膜腔穿刺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612例临床资料,发现染色体异常胎儿32例.结果:染色体异常总检出率为5.23%,胎儿染色体异常主要表现为:46,XY,t(21; 14)2例;46,XX,t(11; 12)3例,产前诊断为夫妻中存在染色体平衡易位.46,XY,inv (9) 13例,产前诊断为羊水少.46,XY,inv(Y)2例,产前诊断为唐氏综合征.47,XXY/46,XX3例,产前诊断为唐氏高危症.47,XYY9例,产前诊断为高龄.结论:夫妻之一染色体平衡异位、羊水少、唐氏综合征、唐氏高危症、高龄产妇是诱发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危险因素,在孕9~15周行NT值、B超、唐氏综合征筛查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
作者:肖秋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全麻联合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7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35例,分别进行临床研究.观察组采用全麻联合腰硬联合麻醉诱导,参考组采用静脉复合全麻诱导.结果:观察组麻醉阻滞起效、阻滞完全时间均明显优于参考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考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联合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能够快速阻滞麻醉,安全性高.
作者:杨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天麻具有“红小辫”或者“鹦哥嘴”的形状特征,具有保护脑神经细胞、抗感染、镇痛、抗血小板凝聚、抗心肌缺血、抗血栓、延缓衰老以及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可通过系统的鉴定方法鉴定天麻真伪与质量,经分析发现天麻抗感染镇痛、抗血小板凝聚作用显著.本文从中药天麻的来源、形状、理化性质以及显微结构等方面对其鉴定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其药理作用研究概况作一简单综述.
作者:刘春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应用全程护理服务模式对合并出现咯血症状的肺结核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合并咯血症状的肺结核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肺结核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程护理服务模式.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肺结核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肺结核并咯血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全程护理服务模式对合并出现咯血症状的肺结核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艳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如何规范手术患者转运交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及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方法:召开相关科室护理管理人员会议,制定手术患者转运交接制度与流程,手术科室规范执行,护理部不定期质控检查.结果:抽查2014年4月-2014年6月期间手术患者107例,涉及8个科室,均能按照制度与流程落实工作,转运交接过程中未出现突发病情变化抢救及不良事件.2014年7月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达到98分,手术患者满意度达到了99.5%,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结论:规范的手术患者交接工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钟琳;刘兴燕;蔡云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保留脾脏法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40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脾脏保留的手术方法,实施烧灼粘合止血3例,进行单纯修补术20例,实施脾动静脉结扎合并修补术5例,其余12例实施缝合修补合并部分脾切除术.对所有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均取得良好效果,无死亡病例,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治疗创伤性脾破裂应尽量保留脾脏,可有效杜绝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付国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5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以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以丙米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加拿大神经功能评分量表(CN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可有效减轻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恢复神经功能,安全有效.
作者:蒲铃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素质及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全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及水平.因此,必须提高护士的素质,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确保供应室人员的职业健康.消毒供应中心护士根据供应室工作中心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供应室人员受到伤害,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院内感染.
作者:张丽春;郎磊;张建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护理工作提供方法和手段.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住院分娩的100例产妇.100例产妇随机分为人性化护理组和传统护理组,每组50例.传统护理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手段.人性化护理组全程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比较分析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和焦虑度,满意度调查采用问卷方式,焦虑度比较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袁(HAMA).结果:人性化护理组不满意2例,占4.0%;传统的护理组不满意12例,占24.0%.人性化护理组的不满意率(4.0%)远低于传统的护理组的不满意率(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产妇的焦虑度,可以发现人性化护理组的焦虑程度远低于传统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
作者:陈雯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及胸腰支具固定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3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实施单纯PKP治疗,观察组实施中医手法复位联合PK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腰背部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评分、伤椎椎体的前沿、中间与后沿的高度、节段之后凸Cobb角及骨水泥的注入量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腰背部疼痛明显好转,伤椎椎体的前沿、中间与后沿的高度优于对照组,节段之后凸Cobb角优于对照组,骨水泥的注入量比对照组多,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手法复位联合PKP及胸腰支具固定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能够显著提高其治疗效果,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稳定的疗法,缩短其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胡方煜;安玉梅;赖仁欢;庄华伟;梁木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OCS)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发生改变,可能与性激素水平、脂类代谢、血糖浓度、胰岛素浓度、胰岛素抵抗程度等因素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应用二甲双胍治疗3~6个月后,定期监测患者以上各种指标水平的变化,探讨血管内皮功能发生改变的病理、生理基础,为早期临床诊断、评估血管病变、预防动脉硬化、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确切、可靠的数据及理论基础.
作者:戴优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规范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孕三烯酮治疗,实验组患者则行孕三烯酮联合手术治疗,治疗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比较两组复发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实验组无患者复发,对照组复发率28%,实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切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效果明显,复发率低.
作者:邓金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评估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清白蛋白(GA)在筛查糖尿病(D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健康体检者869例,测定空腹血糖及糖化血清白蛋白.FBG≥6.1且<7.0 mmol/L或GA>18.5%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r)进行确诊.结果:FBG与诊断为DM相关的截断点为6.2 mmol/L,敏感性为97.1%,特异性为96.0%,曲线下面积(AUC) 0.988(95%CI 0.980 ~ 0.996),阳性似然比24.55,阴性似然比0.03; GA与诊断为DM相关的截断点为14.55%,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8%和90.2%,曲线下面积为0.923(95%CI 0.870 ~ 0.975),阳性似然比8.43,阴性似然比0.19.当筛查DM时,AUC的结果为FBG=6.2(0.988)>GA=14.55(0.923),提示FBG的筛查准确度较高.FBG≥6.2且GA大于14.55%同时符合为阳性,得出灵敏度为96.7%,比单纯采用FBG≥7.0 mmol/L筛查糖尿病提高筛查效率35.4%,而特异度无明显差异.结论: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清白蛋白筛查糖尿病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
作者:刘锐;谭秋娴;赖日辉;徐祥浓;缪碧丽;严金柱;潘光标;张锦兰;林卡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静脉血管成像(MSCTV)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近三年拟诊的48例下肢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MSCTV检查,并将诊断结果与B超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SCTV诊断与B超诊断下肢DVT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V诊断下肢DVT图像清晰,检出率高,有显著的使用价值.
作者:官彬;游兴攀;沈国洪;文鹏程;刘栋升;杨泽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健康体检人群真空静脉采血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12年6月-2012年12月到体检中心处进行采血的24 000例受测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血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并探讨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采血失败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结论:为有效减少真空静脉采血失败的发生,需要对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陈雪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抗生素联合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78例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生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常规抗生素和康妇消炎栓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84.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联合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治疗盆腔炎效果明确,不良反应少.
作者:江莉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应用选择性后路减压短节段钉棒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就诊的胸腰椎骨折疾病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治疗组采用选择性后路减压短节段钉棒固定术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胸腰椎骨折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选择性后路减压短节段钉棒固定术治疗患有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林波;刘少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