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牧;孙振华;徐立春
自1998年7月~2000年11月,我科采用生脉注射液[苏卫药准字(1999)第178001号]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30例(治疗组)与西医常规治疗的30例(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住院病人,疗程2周以上,均符合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见中华内科杂志1987,26:597).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前30例作为对照组,后30例作为治疗组.对照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9~40岁;治疗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8~42岁.临床表现为心慌,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心前区隐痛不适,头晕汗出,面色发青,发热,心率增速与体温不相称.心电图示心率》100次/min,心前区工~Ⅱ级杂音,心律失常,以房早或室早多见房室传导阳滞ST-T改变.
作者:汤作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氨甲蝶呤(MTX)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及适应证.方法12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单纯中药治疗及中药联合MTX治疗.结果治愈率中药组为63.33%,中药联合MTX组为86.67%,两种方法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血HCG含量升高、腹痛程度增加,以及盆腔包块增大,则异位妊娠保守治愈率降低.结论中药治疗基础上加用MTX能有效加强杀胎作用;血HCG含量、腹痛程度、盆腔包块大小是影响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治愈率的主要因素.
作者:熊冬梅;李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自1994年以来,我们采用以生肌膏局部外敷为主,全身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法,收治了从院外转入我科的重型颅脑损伤及脊髓损伤等并发陈旧性Ⅲ、Ⅳ期褥疮10例15处,经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0例病人中,男7例,女3例,年龄24~70岁;脊髓损伤引起的截瘫病人4例7处(尾骶4处,髋部2处,足跟1处),股骨头置换术后1例2处(尾骶1处,髋部1处);按褥疮分期Ⅲ期10处,其中尾骶5处,髋部4处,足跟1处,均为浅度溃疡,破溃处有脓性分泌物;Ⅳ期5处,均为尾骶部,均为坏死组织侵入肌肉层,创面感染严重,分泌物多,大多有脓苔覆盖,有3处深达骶骨;带褥疮时间短16 d,长60d;大面积20 cm×10 cm,小面积2 cm×2 cm.
作者:张柳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泌尿生殖道感染者主要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感染频率.方法对320例男性患者及240例女性患者分别检测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结果 320例男性患者阳性率为Ng12.5%,Ct30.6%,Uu18.8%,Mh3.1%,240例女性患者阳性率为Ng10.0%,Ct20.8%,Uu41.7%,Mh9.2%;女性支原体阳性率与男性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混合感染率高达24.3%.结论由性传播疾病病原体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Uu和Ct,由Uu和Ct引起的混合感染增多,女性支原体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应引起临床注意.
作者:付子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口疮为一种炎性疾患,亦称阿弗它,其特点是反复发作、大小不等、圆型或椭圆形的、疼痛性溃疡.虽然一般约7~10 d会愈合,但由于反复发作、疼痛不适,影响进食,有时病程会迁延不愈,故给患者生活、工作带来很大痛苦.本组采用甲硝唑加“女贞子汤”治疗口疮,临床观察56例,均取得较满意效果.
作者:陈胜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是咸阳市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从1987年以来收治了数以万计的脑血管病患者,根据病情采取了个体化治疗方案,特别在应用高压氧治疗急性脑血栓以来,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针对超过溶栓时间的急性脑血栓患者(指发病时间超过5 d的首诊者),随机配对分组.治疗组(高压氧加常规治疗)30人,其中男18人,平均年龄55.94岁,女12人,平均年龄59.33岁,平均发病时间11.63 d;对照组(常规治疗,指静滴丹参、胞二磷胆碱、门冬氨酸钾镁及维生素C)30人,其中男16人,平均年龄54.56岁,女14人,平均年龄56.22岁,平均发病时间10.87 d.两组平均年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伴发病及既往史评分[1]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
作者:霍金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面神经炎患者临床较多见,治疗方法不得当往往留有口眼歪斜后遗症,给患者造成身心痛苦.以往治疗方法,西医注重激素,中医注重针灸,往往疗效不近人意,而且常因针刺疼痛,且往返医院时间长,一些患者不能接受.笔者近几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面神经炎19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亚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期痴呆的发病率不断增加,而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成为老年期痴呆的主要发病病因,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对其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方案.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VD患者7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①符合美国精神病学诊断手册(DSM-Ⅲ-R)[ 1 ]VD的诊断标准,临床上具有智能减退,认知功能障碍等痴呆综合征.②临床检查和脑影象学检查证实有脑血管疾病病史.③痴呆综合征和脑血管疾病病史紧密相关,且痴呆发生在脑血管疾病发生的4个月之内.④Hachiski缺血指数量表(HIS)测试得分》7分及修改后的长谷川智能评定量表(HDS)[2]测试,得分≤21分.具备上述4项者可诊断为VD.
作者:孙宏;朱天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选用清开灵(QKL)与醒脑静(XNJ)旨在探讨清热解毒开窍醒脑法对大鼠脑缺血的影响.方法利用电镜技术和检测自由基代谢指标,选用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观察了QKL和XNJ对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大鼠大脑皮层超微结构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影响.结果两药均可改善脑缺血大鼠超微结构的变化,减轻自由基的损伤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QKL和XNJ对脑缺血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清热解毒开窍醒脑治疗脑缺血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万文成;罗海燕;陈洁文;罗荣敬;黄真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将114例患者脑CT检查与临床症状、体征比较后予以评价.结果患者高危基础越大,其发病后症状越重,二者成正比.结论中脏腑重在清热熄风,中经络重在化瘀通络.加强预防和积极治疗与腔隙性脑梗死有关的某些慢性疾病,如长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疾病.
作者:吴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近30年来临床输血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应当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所谓成分输血(blood component therapy)就是把全血(包括血细胞和血浆)用物理或/和化学的方法,分离并制备成各种较浓和较纯的制品供临床应用.这样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反应,一血多用,节省血源.临床成分输血的比例已列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输血技是否先进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临床医师水平的指标之一.美国70年代初成分输血只占总输血量的50%;1979年达70%;1988年达90%~100%.尤其是近年来欧美白细胞滤器的广泛使用,使输血的不良反应显著减少.
作者:汪明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急诊溶栓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等技术逐渐广泛推广应用,心肌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reperfusion injury;MRI)越来越成为广大医学工作者重视和研究的热点.为有效防治MRI、提高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国内外研究人员做了大量工作.本文作者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思路和依据.1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MRI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病理改变[1]: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主要为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心肌收缩、舒张功能障碍、心肌细胞坏死以及冠状微循环障碍.MRI时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基底膜部分丧失、质膜破坏,损伤迅速扩展到整个细胞使肌原纤维结构破坏,出现严重收缩带或肌丝断裂、溶解.线粒体损伤出现极度肿胀,嵴断裂,溶解,空泡形成,基质内致密物增多,线粒体内大量钙积聚.
作者:张玲梅;夏洪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死亡顺位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与食管癌,居第三位.其病程短,死亡率高,危害大,多种治疗效果不佳.而中药治疗肝癌具有很大的潜力,故开展中药治疗肝癌的研究,发挥中药在治疗肝癌中的优势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探索.现就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实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莉芳;陈如山;刘新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笔者自1995年2月至2000年9月,应用补中益气汤治愈各种病人不下千余例.对病人中应用补中益气汤5剂即有显效的处方,加以收集总结,充实自已的临床经验.现仅就部分补中益气汤加味的应用,赘述如下,以窥一斑.补中益气汤(以下称原方)加四七汤,越鞠丸,瓜蒌皮,威灵仙,远志,桔梗等可治梅核气.原方加枳壳,枳实,煨葛根,半夏,桂枝,失笑散可治胃下垂.原方加生山栀,豆卷,茯苓,杏仁,苡仁,防风,黄柏,益母草,鸭跖草,可治慢性肾炎蛋白尿长期不除者,往往10剂就有显效.原方合济生肾气丸,金樱子,复盆子可治高血压病夜尿频数者.
作者:顾仲道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痛经是在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他不适,甚者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多见于未婚和未生育过的妇女,是妇科常见病症之一.自1998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痛经6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共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年龄小14岁,大25岁;18岁以下38例,19~25岁22例;未婚者45例,已婚者15例;病程长4年,短半年;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者42例,月经后期10例,先期8例.对照组40例,年龄小14岁,大26岁;18岁以下29例,19~26岁11例;未婚者32例,已婚者8例.痛经以经前1~2 d及经期较重者多见,共96例,经后腹痛者4例.
作者:张琴;万朝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异丙酚(Propofol)是一种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新型静脉麻醉药,已广泛用于临床,但国产异丙酚在临床的应用尚未见报道.我科自开展无痛人流以来,对进口与国产异丙酚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进行了对比性的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观察对象行人流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进口异丙酚组(A组)和国产异丙酚组(B组),每组30例.1.2 方法1.2.1 麻醉方法病人进入手术室摆截石位后,上肢前臂开放静脉,两组病人按2.5 mg/kg的剂量分别缓慢注入进口或国产异丙酚,以Ramsay评分法[1]记录镇静深度,术中根据病人的反应情况再间断给药,每次4~5 m1.为防止术中发生意外,在人流室备有麻醉机等抢救物品和药品.
作者:王显春;王锐;吴颖川;黄绍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通过中药导入和牵引电治疗,以使腰椎间盘突出症治愈.方法先采用自动牵引床治疗、后行复方雷公藤酊中药直流电导入.结果治愈84例,显效10例,好转2例,无效0例,与对照组相比有治愈率高、治疗次数少,两组治愈率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此症疗效佳.
作者:梁建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笔者自1995年以来,采用针刺天鼎穴为主,治疗呃逆病人93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呃逆病人93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39例,年龄小19岁,大75岁,病程短2 h,长23 d.1.2 治疗方法病人取仰卧位,医者选用1.5寸毫针,针刺患者颈部两侧的天鼎穴,针尖向锁骨方向,呈45度角斜刺入穴位0.5~1寸,并进行捻转,使患者有明显的得气感,并向锁骨方向传导,留针30 min,每隔5 min行针1次,每次约1 min,每日1次.对于呃逆病人病程在24 h以内的,只取天鼎穴进行治疗;病程超过24 h的,进行随证配穴,肝郁气滞配太冲,食积配巨阙,胃寒配上脘.
作者:戴奇斌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疾病,我院自1996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29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9例患者年龄19~32岁,平均25岁,其中初产妇12例(1例为子宫角妊娠其余均为附件妊娠).临床症状:①停经38~79 d,6例无停经史;②阴道少量流血,但无组织物排出,短3 d,长42 d;③多伴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④阴道流血3~7 d后有下腹胀痛,其中8例有过下腹撕裂样疼痛后渐转为轻度胀痛.
作者:周晓荣;廖杏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黄芪建中汤具有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的功效,是治疗脾胃虚寒性胃脘痛的常用方剂,笔者自1995年以来,用黄芪建中汤合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56例,并与单用雷尼替丁组28例进行比较,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住院及门诊病人,根据《中药新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西医诊断标准及虚寒证的中医辨证标准纳入病例共84例,按2:1的比例随机分为黄芪建中汤合雷尼替丁组(治疗组)及单用雷尼替丁组(对照组).治疗组56例,男性31例,女性25例,年龄(35.1±8.2)岁,病程(5.6±3.4)年;其中胃溃疡1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9例.对照组28例,复合溃疡12例.对照组28例,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33.9±9.8)岁,病程(5.2±3.2)年,其中胃溃疡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4例,复合溃疡6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溃疡种类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柴廉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