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莲
近30年来临床输血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应当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所谓成分输血(blood component therapy)就是把全血(包括血细胞和血浆)用物理或/和化学的方法,分离并制备成各种较浓和较纯的制品供临床应用.这样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反应,一血多用,节省血源.临床成分输血的比例已列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输血技是否先进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临床医师水平的指标之一.美国70年代初成分输血只占总输血量的50%;1979年达70%;1988年达90%~100%.尤其是近年来欧美白细胞滤器的广泛使用,使输血的不良反应显著减少.
作者:汪明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急诊溶栓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等技术逐渐广泛推广应用,心肌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reperfusion injury;MRI)越来越成为广大医学工作者重视和研究的热点.为有效防治MRI、提高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国内外研究人员做了大量工作.本文作者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思路和依据.1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MRI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病理改变[1]: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主要为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心肌收缩、舒张功能障碍、心肌细胞坏死以及冠状微循环障碍.MRI时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基底膜部分丧失、质膜破坏,损伤迅速扩展到整个细胞使肌原纤维结构破坏,出现严重收缩带或肌丝断裂、溶解.线粒体损伤出现极度肿胀,嵴断裂,溶解,空泡形成,基质内致密物增多,线粒体内大量钙积聚.
作者:张玲梅;夏洪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痛风近年来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笔者总结1998年、1999年度32例病情迁延反复痛风病案,认为中医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2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3例;年龄40岁以下3例,40~45岁10例,50岁以上19例;病程1年内4例,1~5年12例,4年以上l6例;有首发拇趾疼痛发作24 h达高峰18例,受累关节在两个或两个以上30例,有X线骨痛风改变12例,有痛风石19例,局部红肿热痛26例,单肿痛6例.血尿酸446μmol/L(正常95~446μmol/L酶法)以上18例,350~446μmol/L11例,150~350μmol/L 3例.血肌酐》120μmol/L,血尿素氮》6.5mmol/L9例,血沉增快18例,并发高血压或(和)高血脂或(和)高血糖29例.
作者:严淦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文论述了中药走向世界的有利条件及必然性,认为中药理论要获得国际医药界的理解和认同,必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指出中药现代化是中药走向世界的正确途径.
作者:吴依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药香砂六君子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作用机理.方法用香砂六君子丸治疗FD30例,并与口服西沙必利片剂20例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改善率、消失率及胃电图、血清胃泌素的变化情况.结果香砂六君子丸能显著改善消化不良的主要症状,增高胃电幅值(P<0.05),降低血清胃泌素水平(P<0.01),其作用与西沙必利相仿(均P>0.05).结论提示香砂六君子丸能有效治疗FD,可能与其改善胃动力,调节胃肠激素分泌有关.
作者:彭向东;黄玉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泌尿生殖道感染者主要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感染频率.方法对320例男性患者及240例女性患者分别检测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结果 320例男性患者阳性率为Ng12.5%,Ct30.6%,Uu18.8%,Mh3.1%,240例女性患者阳性率为Ng10.0%,Ct20.8%,Uu41.7%,Mh9.2%;女性支原体阳性率与男性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混合感染率高达24.3%.结论由性传播疾病病原体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Uu和Ct,由Uu和Ct引起的混合感染增多,女性支原体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应引起临床注意.
作者:付子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复发性口疮是临床常见病,常反复发作,迄今尚无良好的治疗方法.笔者用复方甲氰咪胍散于病灶局部涂布,左旋咪唑及六味地黄丸口服共治疗复发性口疮3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32例,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15~61岁,以中青年居多;病程半年至31年;溃疡单发14例,多发18例;溃疡直径多为2~7 mm,少数达8~10 mm,多伴有局部疼痛,遇冷、热、酸、咸食物时疼痛加剧;个别病例有低热,影响进食及说话.全部病例均用过维生素类、中药或锌剂、局部用过冰硼散等,但疗效均欠佳.
作者:池桂庆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用穿心莲内酯(CXLNZ)和rIL2对LAK细胞进行促增殖及细胞表型研究,结果表明,CXLNZ在少量rIL2的协同下可以明显促进LAK细胞的增殖,呈现1+1>2的生物效应,其在促免疫活性细胞生长方面有类似rIL2作用,50μg/ml效应相当于rIL2000 U/ml的生物效应;经CXLNZ作用的LAK细胞表型(CD3、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提示,CXLNZ在促进免疫细胞的生长,调节细胞平衡,增强免疫功能等方面不失为一新途径.
作者:陈牧;孙振华;徐立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面神经炎患者临床较多见,治疗方法不得当往往留有口眼歪斜后遗症,给患者造成身心痛苦.以往治疗方法,西医注重激素,中医注重针灸,往往疗效不近人意,而且常因针刺疼痛,且往返医院时间长,一些患者不能接受.笔者近几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面神经炎19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亚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将114例患者脑CT检查与临床症状、体征比较后予以评价.结果患者高危基础越大,其发病后症状越重,二者成正比.结论中脏腑重在清热熄风,中经络重在化瘀通络.加强预防和积极治疗与腔隙性脑梗死有关的某些慢性疾病,如长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疾病.
作者:吴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中国传统医学是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及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过程中逐渐积累经验并形成的一门自然科学,是世界传统医学的组成之一.它有不同于现代医学的独特理论和确实的疗效,为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 传统医学的组成一般来说,医学以研究所采用的不同的认识论、方法论及理论体系分为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它们之间在很多方面是相通的.世界上的传统医学包括中国传统医学、印度传统医学、埃及医学、美索不达迷亚之医学、希腊医学等.它们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各不相同.印度医学据称起源于6 000年前,理论上讲人有三原质,即气,位于脚与脐之间;胆,位于脐与心之间;痰,位于心与头之间.每种原质主司身体某种机能.此三原质按一定范围的比例混和,使身体的各项功能正常工作.
作者:张京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痛经是在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他不适,甚者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多见于未婚和未生育过的妇女,是妇科常见病症之一.自1998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痛经6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共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年龄小14岁,大25岁;18岁以下38例,19~25岁22例;未婚者45例,已婚者15例;病程长4年,短半年;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者42例,月经后期10例,先期8例.对照组40例,年龄小14岁,大26岁;18岁以下29例,19~26岁11例;未婚者32例,已婚者8例.痛经以经前1~2 d及经期较重者多见,共96例,经后腹痛者4例.
作者:张琴;万朝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1].大面积烧伤,因其具有突发性及严重创伤性的特点,导致伤者由正常社会角色突然转变为患者角色,加之疾病的折磨,住院治疗环境的陌生感等都会使患者产生特有的心理需要及心理反应.
作者:周继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上尿路结石是指肾及输尿管的结石,多发病于青壮年.上尿路结石的发病率较高,尤其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状况的改善,结石发生的部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上尿路结石的发病率呈明显增加趋势,约占尿路结石的70%.上尿路结石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有梗阻、局部损伤及感染三方面.临床主要表现为与活动有关的血尿和疼痛.尿路结石有一定的自然排出率,一般结石横径》0.6 cm,自行排出的可能性很小,横径》0.8 cn,西医多主张手术取石或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但二者复发率均较高.
作者:杨栋;李顺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微量元素锌在体内的生物学作用与身体的生长发育有密切关连.只要每日营养均衡,是不会因缺锌或锌过量产生疾病.目前从地壳表面找到90多种元素,是人体各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微量元素仅占人体总重量的0.05%,其中铁、铜、锌等元素仅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下,但在人体营养中要比维生素重要得多.微量元素不像维生素那样可在体内自然合成,当缺乏或过量均可影响健康.根据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生物无机化学、分子病理学等大量研究提示:微量元素与人的生长发育、遗传、免疫、衰老,临床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有关,还在防衰老促长寿,防治遗传性疾病等方面占有重要位置,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何朝;刘海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自1998年7月~2000年11月,我科采用生脉注射液[苏卫药准字(1999)第178001号]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30例(治疗组)与西医常规治疗的30例(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住院病人,疗程2周以上,均符合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见中华内科杂志1987,26:597).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前30例作为对照组,后30例作为治疗组.对照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9~40岁;治疗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8~42岁.临床表现为心慌,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心前区隐痛不适,头晕汗出,面色发青,发热,心率增速与体温不相称.心电图示心率》100次/min,心前区工~Ⅱ级杂音,心律失常,以房早或室早多见房室传导阳滞ST-T改变.
作者:汤作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异丙酚(Propofol)是一种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新型静脉麻醉药,已广泛用于临床,但国产异丙酚在临床的应用尚未见报道.我科自开展无痛人流以来,对进口与国产异丙酚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进行了对比性的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观察对象行人流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进口异丙酚组(A组)和国产异丙酚组(B组),每组30例.1.2 方法1.2.1 麻醉方法病人进入手术室摆截石位后,上肢前臂开放静脉,两组病人按2.5 mg/kg的剂量分别缓慢注入进口或国产异丙酚,以Ramsay评分法[1]记录镇静深度,术中根据病人的反应情况再间断给药,每次4~5 m1.为防止术中发生意外,在人流室备有麻醉机等抢救物品和药品.
作者:王显春;王锐;吴颖川;黄绍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自1994年以来,我们采用以生肌膏局部外敷为主,全身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法,收治了从院外转入我科的重型颅脑损伤及脊髓损伤等并发陈旧性Ⅲ、Ⅳ期褥疮10例15处,经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0例病人中,男7例,女3例,年龄24~70岁;脊髓损伤引起的截瘫病人4例7处(尾骶4处,髋部2处,足跟1处),股骨头置换术后1例2处(尾骶1处,髋部1处);按褥疮分期Ⅲ期10处,其中尾骶5处,髋部4处,足跟1处,均为浅度溃疡,破溃处有脓性分泌物;Ⅳ期5处,均为尾骶部,均为坏死组织侵入肌肉层,创面感染严重,分泌物多,大多有脓苔覆盖,有3处深达骶骨;带褥疮时间短16 d,长60d;大面积20 cm×10 cm,小面积2 cm×2 cm.
作者:张柳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骶髂三角区软组织劳损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已成为成人腰腿痛的主要原因.既往按摩、针灸、脉冲中频电、封闭等单一治疗方法,其效果多不理想.近年来,我们采用推拿手法结合脉冲中频电治疗骶髂三角区软组织劳损77例,并与常规口服“布洛芬”加外用“追风镇痛膏”治疗43例对比观察,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奎;张鹏;轩常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疾病,我院自1996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29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9例患者年龄19~32岁,平均25岁,其中初产妇12例(1例为子宫角妊娠其余均为附件妊娠).临床症状:①停经38~79 d,6例无停经史;②阴道少量流血,但无组织物排出,短3 d,长42 d;③多伴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④阴道流血3~7 d后有下腹胀痛,其中8例有过下腹撕裂样疼痛后渐转为轻度胀痛.
作者:周晓荣;廖杏香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