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天麻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老年梅尼埃病临床观察

蔡玮;严培玲

关键词:梅尼埃病, 老年, 中西医结合疗法, 天麻素注射液, 倍他司汀
摘要:目的:观察天麻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老年梅尼埃病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梅尼埃病患者96例按双盲法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单一组服用倍他司汀,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天麻素,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效果、症状改善用时,同时对用药期间2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治疗组在眩晕消失、其他症状消失、总治疗时间上较单一组患者症状改善用时少(P<0.05).用药后症状改善有效率治疗组为95.8%,单一组为85.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8.3%,单一组16.7%,2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老年梅尼埃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
新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丹参注射液联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对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血压、凝血功能及妊娠结局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64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平均动脉血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的变化,比较2组的围产结局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MAP、SBP、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AP、SBP、DBP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的MAP、SBP、DBP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PT、Fib、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iT均较治疗前延长,Fib、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的PT长于对照组(P<0.05),Fib、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体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凝血功能及国产结局.

    作者:周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补脾益气方对哮喘模型大鼠气道炎症反应及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脾益气方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将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其中,空白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激发作为对照,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组与补脾方药组以鸡卵白蛋白激发建立哮喘模型.地塞米松组注射地塞米松,补脾方药组以补脾益气方药灌胃,末次给药后24h检测大鼠的各项指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组、补脾方药组中肺泡灌洗液的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EOS)、淋巴细胞(L)、中性粒细胞(N)的比例明显升高;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与白介素-12 (IL-12)浓度明显下降,白介素-4 (IL-4)、白介素-5 (IL-5)的浓度明显上升,IFN-γ/IL-4比值出现明显下降;血清中的Eotaxin因子浓度和肺叶中Eotaxin-2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哮喘模型组巨噬细胞(M)的比例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与哮喘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和补脾方药组中肺泡灌洗液的细胞总数、EOS、L、N的比例显著下降,M的比例明显升高;血清中的IFN-γ、IL-12显著升高,IL-4、IL-5显著下降,IFN-γ/IL-4比值升高;血清中Eotaxin因子浓度和肺叶中Eotaxin-2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地塞米松组比较,补脾方药组的IL-12与IL-5变化更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脾益气方药可从多靶点促进Th1因子,抑制Th2因子与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以重塑Th1/Th2的动态平衡,降低炎性细胞数量,阻止嗜酸性粒细胞向炎症部位浸润,从而改善气道炎症反应,促进病情好转,是今后哮喘治疗的主要方向.

    作者:李丽燕;林能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脑神经营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联合脑神经营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脑神经营养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脑电图异常程度、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脑电图异常程度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联合脑神经营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消除脑电图异常、降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并有助于改善血液流变学,疗效确切.

    作者:郑挺;王俊青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益脑胶囊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4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脑胶囊联合利培酮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8例.2组均予相同综合护理及利培酮治疗,研究组加予益脑胶囊辅助治疗.观察2组入院时、第4周末、第8周末、第12周末时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量表)评分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47.9%,研究组72.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ANSS量表总分、阴性因子分及PANSS量表各阴性因子评分均呈下降趋势,研究组第8周末、第12周末的PANSS量表总分、阴性因子分及PANSS量表各阴性因子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2组不良反应均以嗜睡、流涎、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等椎体外系症状为主.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人数为19例(占39.6%),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人数为9例(占18.8%),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第4周末、第8周末、第12周末的副反应量表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脑胶囊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安全有效,与利培酮合用,能减少利培酮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同时相关综合护理不容忽视.

    作者:陈晓燕;虞蓓丽;梁城英;胡乐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三焦升降论消渴

    从三焦升降失常,阐释2型糖尿病(消渴病)中医发病机理,认为2型糖尿病始于中焦,升降失常,谷不化精;盛于上焦,浊毒内生,气血郁滞;终于下焦,由实转虚,因瘀致损,三焦俱病,难于偏废.

    作者:万晓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从浊毒理论探讨溃疡性结肠炎证治规律

    溃疡性结肠炎与浊毒关系密切,浊毒相干为害贯穿于溃疡性结肠炎的全过程,化浊解毒法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临床上本病单纯的浊毒证相对较少,浊毒常与气滞、血瘀、脾虚等夹杂出现,表现为浊毒证的不同类证.笔者以浊毒理论为主线,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主病证——浊毒证,开展其临床类证探讨,归纳了气滞浊毒、脾虚浊毒、血瘀浊毒、阴虚浊毒的证治规律,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细化辨证、用药及探索同病类证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张纨;李博林;王志坤;张晓利;孙健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癃闭通汤联用西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癃闭通汤联用西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前列腺增生症患者84例分为2组各42例,治疗组给予中药癃闭通汤联合西药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药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71.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前列腺体积(PV)、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膀胱残余尿量(PRV)、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大尿流率(Qmax)等各项指标均有改善(P<0.05),而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月后随访,治疗组复发1例,占2.38%;对照组复发8例,占19.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癃闭通汤联用西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且不易复发.

    作者:陈定军;王小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疗效Meta分析

    目的:通过Meta分析定量系统评价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逐一检索相关医学文献数据库,包括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科技信息数据库、中国医院知识总库(CHKD),英文库包括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筛选纳入自建库至2016年1月有关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追溯相关参考文献.由2名评价者独立筛选评估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8个研究,共588例受试者.Meta分析显示:针刺人迎穴单穴或组方具有协同西药降压疗效,且优于西药单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RR=1.26,95%CI (1.13,1.41),P<0.000 1]、疗程后收缩压指标[MD=-9.98,95%CI (-15.87,-4.08),P=-0.000 9]、疗程后舒张压指标[MD=-6.06,95%CI (-9.61,-2.51),P=0.000 8]及针刺即刻降压效应指标和疗程后随访长期降压效应指标等.结论:针刺人迎穴单穴或组方具有协同西药降压疗效,且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上述论点尚需多中心、大样本的高品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进一步证实.

    作者:陈宥伊;翟静波;石涛;李中正;吕建明;杜宇征;张春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林夏泉清上实下法辨治偏头痛经验介绍

    林夏泉先生(1908-1980),广东台山人,1931年毕业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是广东省中医院建院史上九大名医之一,生前曾任广东省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务部主任、副院长等职,以医术精湛、学识渊博、医德高尚而誉满羊城,并于1979年被授予“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1].笔者得见其存世的医案和笔记,获益良多,现将林主任的经验记录如下,与同道共飧.

    作者:何莉娜;孙景波;华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天麻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老年梅尼埃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天麻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老年梅尼埃病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梅尼埃病患者96例按双盲法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单一组服用倍他司汀,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天麻素,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效果、症状改善用时,同时对用药期间2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治疗组在眩晕消失、其他症状消失、总治疗时间上较单一组患者症状改善用时少(P<0.05).用药后症状改善有效率治疗组为95.8%,单一组为85.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8.3%,单一组16.7%,2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老年梅尼埃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

    作者:蔡玮;严培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马文红治疗过敏性紫癜经验介绍

    马文红是绵阳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成都中医药大学特聘博士研究生导师,幼承家学,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工作近40年,国学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秉承其父真传.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马主任临床运用中医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魏海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清热化瘀方联合HP-BMSCs移植对脑缺血损伤大鼠CD31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清热化瘀方联合缺氧预处理(HP)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脑缺血损伤大鼠血管新生标志物CD31表达变化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只大鼠随机为6组:假手术组(SO组)、模型组(MCAO组)、BMSCs移植对照组(BMSCs组)、HP-BMSCs移植组(HP-BMSCs组)、BMSCs移植联合清热化瘀方组(中药对照组)以及HP-BMSCs移植联合清热化瘀方组(中药干预组),各组根据取材时间点又分为7天、14天两个亚组,每个亚组10只大鼠.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梗阻模型,根据分组情况给予清热化瘀颗粒灌胃及经尾静脉移植BMSCs或HP-BMSCs,参照mNSS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及Brdu标记的BMSCs细胞.结果:与MCAO组比较,中药对照组、中药干预组、HP-BMSCs组、BMSCs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与SO组比较,其它各组CD31表达均显著上调,中药干预组上调的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HP-BMSCs组比较,BMSCs组神经功能评分增加,CD31表达下降,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数较低;中药干预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减少,CD31表达明显上调,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与中药对照组比较,中药干预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减少,CD31表达量显著增加,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清热化瘀方联合HP-BMSCs移植可改善脑缺血损伤SD大鼠的神经功能,可能和其促进大鼠脑缺血区血管新生标志物CD31的表达相关.

    作者:秦红玲;来要水;祝美珍;胡玉英;胡跃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PH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采用刺血拔罐疗法.对照组33例采用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甲钴胺治疗.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观察治疗前后疼痛及情绪的变化情况,同时观察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疼痛缓解的时间.结果: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及情绪状态SDS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在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及情绪状态SD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2组治疗方法均能改善睡眠质量及情绪状况,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愈显率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97%,愈显率为90.90%.2组总有效率及愈显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刺血拔罐疗法可缓解PHN患者疼痛,提高睡眠效率,改善情绪状态,具有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刘美荷;王国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麻杏化瘀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小儿痰热闭肺夹瘀型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麻杏化瘀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痰热闭肺夹瘀型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4例痰热闭肺夹瘀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2例.2组均予头孢曲松抗菌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再予麻杏化瘀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气促改善时间及啰音消失时间,以及观察2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气促改善时间及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的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1).愈显率对照组为69.4%,低于观察组的87.1% (P< 0.05).结论:麻杏化瘀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痰热闭肺夹瘀型小儿肺炎,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症状、体征,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沈建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健脾补肾化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脾肾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化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脾肾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8例脾肾两虚夹瘀型D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与观察组8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健脾补肾化瘀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尿糖(GLU)、尿白蛋白排泄率(UAE)、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77%和71.25%.2组比较,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FBG、GLU、UAE、SCr、BUN水平和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BG、GLU、UAE、SCr、BUN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以上5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3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3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补肾化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脾肾两虚夹瘀型DN,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作者:崔蝶;徐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黄芪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心气虚、血脉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CHF心气虚、血脉瘀阻证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症状、体征,以及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 (P< 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VEDV、LVESV和LVEF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EDV、LVESV和LVEF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CHF心气虚、血脉瘀阻证,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心功能,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常规西药治疗.

    作者:张占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现代名老中医黄疸病医案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探索现代名老中医黄疸病医案的用药规律,为现代规范黄疸病辨证论治提供新的借鉴和思路.方法:收集现代名老中医治疗黄疸病医案,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及聚类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高频药物主要有茵陈、茯苓、栀子、丹参、白术、甘草、虎杖、赤芍等;药物类别主要为利水渗湿药、清热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等;药性主要为寒性药与温性药;药味多为苦、甘、辛;归经多为脾胃经.结论:现代名老中医治疗黄疸多尊经典之法,但更注重活血化瘀法的运用.

    作者:徐艳;张涛;熊焰;谭元生;雍苏南;吴兵兵;林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温经通络、益气养血法方剂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温经通络、益气养血法方剂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气血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2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对照组予注射用前列腺素E1治疗,观察组给予温经通络、益气养血法方剂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加快(P<0.05),观察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2组足背动脉平均速度、血流量、内径值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各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温经通络、益气养血法方剂治疗气血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足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加味芍甘附子汤治疗阳虚寒凝型癌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芍甘附子汤联合奥施康定治疗阳虚寒凝型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阳虚寒凝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采用奥施康定止痛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服用加味芍甘附子汤,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平均镇痛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奥施康定日均需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92.5%,优于对照组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Karnofsky评分总有效率90.0%,优于对照组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便秘和恶心呕吐的毒副反应比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P<0.05).结论:加味芍甘附子汤联合奥施康定在阳虚寒凝型癌痛患者治疗中能明显提高疗效和改善生存质量,减轻奥施康定的毒副反应.

    作者:叶慧青;杨劲松;钟妙文;潘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温里散寒方药治疗咽喉肿痛的古籍文献内容评析

    目的:归纳总结温里散寒方药治疗咽喉肿痛的相关依据.方法:以中华医典(光盘版)为数据来源,以“喉痹”“乳蛾”“咽痛”“咽喉肿痛”“咽疼”“咽喉疼痛”为检索词,收集符合主题的内容并对纳入原文进行信息提取与半结构化处理,建立数据库,采用内容分析法与描述性统计加以分类与归纳.结果:共纳入231条文献;理中汤、四逆汤等为常用方剂,附子、吴茱萸、肉桂等为常用药物;病史特征以体质虚弱、外感寒邪与误用寒凉的为要点;咽喉局部以扁桃体轻度肿大或不肿、咽后壁无明显充血为特点;舌见色淡白或兼青紫、形胖大而嫩并滑白或黑苔之象;脉以沉兼紧、微弱、细数或浮大无力为主.结论:温里散寒方药的使用指征可体现于患者的病史特征、咽喉局部及舌脉表现,系统梳理古籍文献有助于重复与推广名家经验.

    作者:管桦桦;欧阳惠欣;刘靖薇;张晓轩;老膺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新中医杂志

新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