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

罗瑾

关键词:利拉鲁肽, 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利拉鲁肽、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4月-2015年9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选实施利拉鲁肽、二甲双胍联合疗法的44例作为研究组,实施二甲双胍疗法的44例作为对照组,统计疾病治疗结束后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疾病好转42例,对照组疾病好转35例,两组疾病效果统计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利拉鲁肽、二甲双胍联合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血糖指标,增强疾病效果,值得推广。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保守治疗途径。[方法]对36例桡骨远端骨折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采用腕关节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26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达91.67%。[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鲁应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临床路径护理在自然分娩产妇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护理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护理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取80例笔者医院自2015年1月份到2016年1月份接收的自然分娩产妇。随机性分组,设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予以常规产科护理,实验组予以临床路径护理。汇总产妇的护理情况,并予以比较。结果:实验组的第一产程时间比对照组短,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相仿,P>0.05,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剖宫产率比对照组低,数据比较满足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结论:对自然分娩产妇实施临床路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产妇的护理效果以及自然分娩率,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

    作者:杨春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甘露醇和高渗盐溶液在脑水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和研究在脑水肿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分别采用甘露醇以及高渗盐溶液的治疗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0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脑病科进行治疗的77例脑水肿患者。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2例)采用甘露醇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45例)采用高渗盐溶液进行临床治疗,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在CPP、MAP指标、起效时间、持续时间以及临床总有效率(93.33%)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68.7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水肿患者实施高渗盐溶液治疗,其起效时间、持续时间、疗效情况等均明显优于甘露醇,值得在临床上予以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姜玉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当归四逆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属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系由冠状动脉斑块破裂或糜烂基础上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并发血栓形成使冠状动脉狭窄引起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所致。笔者自2014年09月至2016年05月,用当归四逆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6例,疗效满意。

    作者:汪定勇;王劲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无痛胃肠镜诊治消化内科疾病效果观察

    目的:本次主要对无痛胃肠镜诊治消化内科疾病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进行诊疗的患者1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均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胃肠镜检查,实验组给予无痛胃肠镜检查。结果:实验组患者诊治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8.00%,P<0.05;两组患者血压、心率、氧饱和度变化对比,实验组检查后血压、心率等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检查后血压升高、心率加速,P<0.05。结论:消化内科的疾病在进行诊治的过程当中,可以采用无痛胃肠镜的方法,此方法疼痛程度小,不良反应少,不会为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沈春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手术切口感染是妇产科患者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并发症,进而还会引发其他的并发症,给患者的后续治疗和生活带来诸多影响。本文以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为分析对象,详细分析了可能引起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不仅可以进一步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还可以为门诊部医生的治疗提供相应的指导意见。

    作者:王培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可调式悬挂架在神经外科脑室外引流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引流调节支架在神经外科脑室外引流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脑室外引流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引流护理中使用普通输液架,观察组患者在引流护理中使用可调式悬挂架。结果:观察组患者颅内、下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脑室外引流护理中,采用可调式悬挂架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简化临床护理流程,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且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许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微创减压术联合医用几丁糖治疗慢性跟腱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微创减压术联合医用几丁糖治疗慢性跟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慢性跟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采用微创减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微创减压术联合医用几丁糖,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经微创减压联合医用几糖治疗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与4周观察组的关节华业粘连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减压术联合医用几丁糖治疗慢性跟腱炎的临床疗效较好,有效提高了手术质量,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有利于针对治疗慢性跟腱炎的特点进行恢复干预,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徐荣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个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败血症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针对临床中发生败血症的新生儿接受个性化护理所起到的实用价值展开探究分析。方法:随机择取我院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期间接诊的患有败血症的新生儿共100例,将其按照抽签的顺序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性的护理干预手段,对实验组则行以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观察并对照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并做以记录。结果:实验组的患儿整体有效概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的整体有效概率,对照分析之后,存在明显的差异,且P<0.05,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临床中发生败血症的新生儿适当地行以个性化护理,能够起到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唐玉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单纯手术切除与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单纯手术切除与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100例(100眼),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50眼)和对照组(50例,50眼),对照组采取手术切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平均随访(8.7±1.4)个月,两组均未出现排斥、感染、眼球运动障碍及复视等并发症。观察组复发率11.09%,对照组复发率23.1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级率、2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角膜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疗效显著,可以降低手术复发率。

    作者:张江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牙体预备对口腔修复临床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口腔修复中牙体预备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法将本科室80例牙齿缺陷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6例,男12例,女24例;对照组44例,男30例,女14例;两组患者年龄15~28岁,平均年龄(21.5±1.2)岁。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牙体预备方法,观察修复成功率与满意度,采用两种烤瓷贴面牙体预备,分别为I型、与U型,使用双重树脂粘接,观察4~20个月,对不适应症进行调整,终观察修复后牙齿美观度。结果:观察组修复效果、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口腔美容中应用牙体预备方法能够保证牙体固定位置,增强牙体美观度,并发症少,修复率高,满足了患者牙体美容需求。

    作者:佟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妇产科实施体会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妇产科实施的效果,总结实施体会。方法:选取72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开腹式子宫切除术,而观察组患者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观察和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全部成功,但是观察组手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8%,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8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开腹式子宫切除术,阴式子宫切除术可以取得更高的治疗效果,并且阴式子宫切除术还具有微创、操作便捷以及安全经济的优越性,在妇产科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利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其预防对策研究

    目的: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其预防对策。方法:收集的72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根据血液标本是否出现溶血现象进行分组,溶血组和非溶血组各36份血液标本;使用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查常见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包括碱性磷酸酶(ALP)、血糖(GLU)、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氨酰转肽酶(γ-G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酸(UA)、乳酸脱氢酶(LDH)、尿素氨(BUN)、肌酐(Cr),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差异性。结果:溶血组的ALP、GLU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非溶血组,TBIL、DBIL、γ-GT、ALT、AST、UA、LDH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溶血组;上述两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UN、GLU、Cr表达水平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可影响大多数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临床生化检验中应合理处理血液标本,避免血液标本出现溶血现象。

    作者:朱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治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2015年4月收治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分析疾病诊断、治疗方法及其效果。结果:通过对15例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实施B超、CT检查发现,B超检查确诊率为86.7%(13/15),CT检查确诊率为93.3%(14/15),两组检查方法的确诊率统计无区别,P>0.05。10例患者实施保守疗法,4例患者囊肿消失,1例患者因感染性休克、肾功能衰竭导致死亡。预后随访半年病症未复发。结论: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借助B超、CT联合的方式检查,可提高疾病诊断率。同时,根据患者情况、病发时间、囊肿大小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提高疾病效果,提高生活质量来说,意义重大。

    作者:陈云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缺血性脑卒中卧床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缺血性脑卒中卧床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治疗经验,提升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的缺血性脑卒中卧床合并肺部感染患者58例分组研究,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他啶,实验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细菌清除率(90.90%)明显高于对照组(61.11%),实验组疗效(96.55%)比对照组(79.31%)显著,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长期卧床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王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Captopril引起永久性肾功能衰竭病例报告2例

    病例材料患者1:高XX、男,30岁,因“头痛、乏力、纳差”入住当地医院,检查发现高血压,入院当天血肌酐337μmol/L,BUN12.9 mmol/l,尿蛋白定性2+,给与巯甲丙脯氨酸(Captopril)75mg/day降压治疗,发病过程中患者无低血压、休克过程,7天后出现尿少,恶心,呕吐,贫血加重,复查血肌酐升高至970μmol/L,血尿素氮30.1mmol/l,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2.67g/day,内生肌酐清除率8.7ml/min,CRP18.3mg/l, B超显示左肾10.1×4.8cm,右肾11.1×4.8cm。

    作者:胡清华;刘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调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广州血液中心接待的500名献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观察其再次献血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本组500名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者占72%(360/500),再次献血组的服务质量、献血宣传、献血感受、反馈物品、便捷性及所占比重均高于非再次献血组,差异显著。结论: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受诸多因素影响,实践中应提高献血服务质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操作者素质、丰富献血便捷性。

    作者:李丰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股骨颈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效果分析。方法:以2015年5月-2016年5月句容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以内固定术进行治疗,随机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对照组17例,患者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18例,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早期个性化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术后第12周,实验组患者Harris评分(82.4±10.6)分,Barthel评分(88.5±9.2)分,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股骨颈骨折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有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郑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低剂量螺旋CT在肺结核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对低剂量螺旋CT在肺结核患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肺结核治疗的患者72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每组24例,对照组使用X胸片进行检查,观察一组使用常规螺旋CT进行检查,观察二组使用低剂量螺旋CT进行检查,对三组的检查阳性率和结果准确性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的阳性率为91.67%,诊断的准确率为70.83%,观察一组的阳性率为100%,诊断的准确率为87.5%,观察二组的阳性率为100%,诊断的准确率为87.5%。观察二组的检查阳性率和检查诊断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的检查阳性率和检查诊断率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低剂量螺旋CT在诊断肺结核时效果显著,准确率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朱军芹;任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措施有效性探讨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5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家属陪护,实行半开放式管理。结果:经我院的精心护理,结论:我院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的心理、家庭及社会全面干预护理是对病情康复非常重要的有效护理措施,值得全面推广。

    作者:杨玉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