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议命案现场接触DNA的检验

王彦涛;靳树柳;贺敏

关键词:命案现场, 接触DNA, 提取和检验
摘要:接触DNA是指通过皮肤接触而遗留在客体表面人体皮肤脱落上皮细胞的DNA,检验难度较大,但是在许多命案的侦破过程中作用明显,是目前法医DNA检验的热点。笔者试着从接触DNA的特点入手,结合命案现场勘查,从技术主导侦查、服务侦查命案的角度,归纳接触DNA的理论基础、特点、提取、检验、DNA分型的利用等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总结接触DNA在侦破命案中的成功经验。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脂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高血脂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高血脂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64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护理措施的差异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32例,观察两组患者前后治疗临床效果差异,指导临床对高血脂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实践结果:综合护理组的高血脂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在症状改善、各类指数方面均有明显好转,效果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综合干预护理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高血脂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症状及预后,延缓动脉硬化过程,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群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析责任制助产护理对产科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对产妇行责任制助产护理,观察其分娩方式以及母婴结局。方法:择取本院于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产妇90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将产妇划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5例。对参照组产妇行传统分娩护理,对观察组产妇行责任助产方式分娩,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以及母婴结局。结果:在分娩方式方面,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91.11%,剖腹产率为8.89%;参照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66.67%,剖腹产率为33.33%,对比两组数据,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具有明显性,即P<0.05;在母婴结局方面,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下肢疼痛麻木率、胎儿窘迫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与参照组产妇进行对比,相应数据组间优势显著,即P<0.05,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临床分娩过程中,对其行责任制助产护理,不仅可以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还能促使母婴结局实现良性发展,对于保证母婴生命安全与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临床实践普及应用。

    作者:杨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护患沟通在牙体牙髓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牙体牙髓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牙体牙髓科门诊就诊的4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4例。并对患者实施护患沟通护理,包括转变护理人员的传统思想观念和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等。结果:护患沟通护理实施前与护理实施后不良情绪发生情况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体牙髓科门诊护理工作中,应用护患沟通护理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情绪发生情况,促进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护患沟通护理方式能够在医学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吴超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人文关怀理论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理论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104例手术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3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联合人文关怀护理。记录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满意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分,可得观察组在设备管理、器械准备、消毒隔离、配合技能各项指标以及总分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满意度调查,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理论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有效改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339例手足口病儿童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339例手足口病患者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提高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鉴别诊断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对矿区医院2012-2014年的339例手足口病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339例患者中,3岁以下患者高于3岁以上年龄组;散居儿童发病高于幼托儿童与学生;地域分布乡村高于城区,发病高峰集中在5-7月份,100%患者出现发热及皮疹。结论:手足口病与年龄、季节、地域分布有关,加强健康教育,及早识别手足口病患者的早期症状,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及提高教师和家长的防范意识十分必要。

    作者:刘仁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清胰汤联合生长抑素在治疗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清胰汤联合生长抑素在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15年8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AP患者4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入组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拟定的我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采用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在给予两组相同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治疗组清胰汤鼻饲治疗。通过患者临床表现及生化指标来比较两者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有效率,临床及生化指标恢复程度及住院时长、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清胰汤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性。

    作者:黄帆;景鸿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两种酶法试剂盒检测糖化白蛋白的方法学比对分析

    目的: Lucica-L和MAKER试剂盒检测糖化白蛋白的一致性分析。方法采用巢式抽样法抽取广州地区18~60周岁城乡居民共3004例。同时使用Lucica GA-L试剂盒和MAKER GA试剂盒检测入选志愿者的血清白蛋白(ALB)和糖化白蛋白(GA)浓度,采用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结果白蛋白和糖化白蛋白浓度值在两种厂家试剂间的检测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试剂GA报告值相关性较好(r2=0.962),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倚为2.6%。结论用于白蛋白和糖化白蛋白检测的MAKER试剂盒GA结果高于Lucica-L试剂盒,但差异临床可接受。

    作者:黄迪;尚陈宇;万泽民;王云秀;柯培锋;黄宪章;Huang Xianzhang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急腹症患者发生误诊原因及急救措施的分析

    目的::对急腹症患者中误诊诱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急救措施。方法:筛选50例于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因急腹症在阜宁县医院接受诊断并出现误诊的患者,在对其临床资料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寻找误诊原因,再总结适合患者的急救方案。结果:本院急腹症诊断中出现误诊的诱发因素较多,落实急救措施后,治愈患者有49例(98.00%),多于死亡病例数1例(2.00%),(P<0.05)。结论:对于急腹症患者,由于其诊断难度大,因此误诊几率高,为提升诊断工作效率,建议医师深入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及其疾病史等信息,对于已经出现误诊的患者,则需及时进行急救处理,从而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戴明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新生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术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泪道探通术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新生儿泪囊炎患儿73例,共83眼,给予泪道探通治疗及相应护理,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行泪道探通治疗83眼,治愈82眼,治愈率98.3%,结果泪道探通法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汪家凤;蒋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护理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的老年冠心病病人14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72例。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则接受科学优质护理方法,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并发症的出现率明显对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病人使用科学优质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帮助降低病人手术之后并发症的出现率,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细胞形态学检测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对血细胞形态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过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到我院就诊的发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病情等方面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对两组患者血细胞形态阳性比例、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等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各方面的比较结果都具有明显差异,而且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异常血细胞形态阳性结果比较方面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患者血细胞形态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细胞形态和发热疾病是有直接关系的,并且血细胞可以反映患者发热情况。可以利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方式来检查患者血细胞形态以及患者的血细胞数量等,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周兰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责任护士名片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责任护士名片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住院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按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责任护士名片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责任护士和健康教育的知晓率达98.95%以上,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责任护士名片的使用方便患者随时联系责任护士,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马媛;莫鹏;张立峰;马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其预防对策研究

    目的: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其预防对策。方法:收集的72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根据血液标本是否出现溶血现象进行分组,溶血组和非溶血组各36份血液标本;使用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查常见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包括碱性磷酸酶(ALP)、血糖(GLU)、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氨酰转肽酶(γ-G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酸(UA)、乳酸脱氢酶(LDH)、尿素氨(BUN)、肌酐(Cr),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差异性。结果:溶血组的ALP、GLU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非溶血组,TBIL、DBIL、γ-GT、ALT、AST、UA、LDH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溶血组;上述两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UN、GLU、Cr表达水平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可影响大多数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临床生化检验中应合理处理血液标本,避免血液标本出现溶血现象。

    作者:朱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脂肪肝患者的价值作用分析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脂肪肝患者的价值作用。方法择取2012年-2015年至我院进行疾病诊疗的经过终检查确诊的脂肪肝患者38例纳入本次实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得知38例患者中37例患者获得明确诊断,1例误诊为肝囊肿,诊断准确率达到97.37%,与终检查结果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中显示25例为肝区回声病变,4例局部脂肪缺失,5例脾增大,4例局灶性脂肪肝。结论对脂肪肝患者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案有利于及早获得明确诊断,诊断准确性较高,同时具有诊断费用低、无创等优势,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陆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提高癌痛患者口服止痛药物依从性

    目的:评价个体化护理在提高癌痛患者口服止痛药物依从性的效果,总结癌痛护理经验。方法:以2014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恶性肿瘤中重度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分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常规癌痛管理,观察组分析口服用药不依从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改进。结果:观察组第1日、第3日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口服止痛药物依从性、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痛患者口服止痛药物依从性差原因多样性,需针对性护理。

    作者:潘颖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用药效果初步观察及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时使用泮托拉唑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共97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48例对照组和49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药物为奥美拉唑,观察组的治疗药物为泮托拉唑,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泮托拉唑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而且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桂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结肠息肉应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结肠息肉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给予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以及总体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结肠息肉患者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许克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探讨网络环境下PBL教学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网络环境下PBL教学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级专科临床医学专业4个教学班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网络环境下P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两种教学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网络环境下PBL教学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冯向功;亓水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头皮针贴辅助固定的应用

    目的:探讨一次性头皮针的固定方法方法选择一次性头皮针输液患儿2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固定方法,实验组采用头皮针贴辅助固定,观察头皮针固定效果及患儿舒适度及家长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无头皮针需要重新固定,拔针时间短于对照组,拔针时不粘头发及皮肤,患儿舒适安全,家长满意度提高。结论改进的头皮针固定效果更好,能提高护理效率,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分析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与相关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择40例DVT产妇,分析其发生原因、防治与护理对策。结果:治疗与护理后,所有症状均得到了消除,治疗10~15天进行血管造影检查,然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均恢复到了正常状态。结论: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血液高凝状态有关,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与护理,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拴形成的可能性,提升治疗与护理的效果。

    作者:应航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