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核磁共振诊断价值

胡凯

关键词:膝关节, 半月板损伤, 核磁共振成像, 关节镜
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临床疑诊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患者82例,依次进行MRI检查和关节镜检查。分析其磁共振成像征象的特征并分级,显示半月板受损情况;并以对关节镜检查标准,记录MRI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82例患者中,60例为Ⅲ度损伤,14例为Ⅱ度损伤,8例为Ⅰ度损伤。其总体敏感率和特异性分别为93.9%和80.5%,与关节镜诊断的完全符合率为96.3%。结论:核磁共振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中不仅能精确地显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及损伤程度,而且检查方法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检查结果与关节镜的检测具有高度的吻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中医治未病思想与药膳养生

    本文论述了中医养生理论中的治未病思想与药膳食疗法对养生的作用,并从一些中医古籍中找出理论依据。

    作者:吕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孕期营养指导对孕妇健康和胎儿发育的作用分析

    目的:对孕期实施营养指导对于孕妇健康和胎儿身体发育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产妇按照自身习惯饮食,一组产妇根据产妇胎儿的发育情况来实施相应的营养指导,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两组胎儿健康状况比较,营养组的胎儿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产妇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期实施营养指导能够有效提升胎儿身体健康状况,改善妊娠结局,减少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郑利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助产和产后出血的影响

    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对于孕产妇助产效果和预防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12月收治的96例孕产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采取传统护理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措施干预后助产效果和产后出血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产程所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产后出血例数少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孕产妇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方式,能有效减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几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国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急性腰扭伤患者早期中医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包括针灸、推拿、艾灸等护理方式,在急性腰扭伤患者早期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在我院选择2015年入院治疗的44名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选择其中22名作为干预组,对干预组实施中医护理同时进行常规护理,另外22名患者作为对照,只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康复情况。结果:一个月之后,干预组患者自述腰部疼痛程度减轻,腰部可活动度增加,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自述疼痛程度整体上高于对照组,可活动度低于对照组,两组的两项比较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两组病患终出院时间,干预组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中医护理运用在急性腰扭伤患者早期治疗中,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恢复速度快,具有临床实践意义。

    作者:宫利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妇产科实施体会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妇产科实施的效果,总结实施体会。方法:选取72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开腹式子宫切除术,而观察组患者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观察和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全部成功,但是观察组手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8%,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8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开腹式子宫切除术,阴式子宫切除术可以取得更高的治疗效果,并且阴式子宫切除术还具有微创、操作便捷以及安全经济的优越性,在妇产科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利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治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2015年4月收治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分析疾病诊断、治疗方法及其效果。结果:通过对15例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实施B超、CT检查发现,B超检查确诊率为86.7%(13/15),CT检查确诊率为93.3%(14/15),两组检查方法的确诊率统计无区别,P>0.05。10例患者实施保守疗法,4例患者囊肿消失,1例患者因感染性休克、肾功能衰竭导致死亡。预后随访半年病症未复发。结论: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借助B超、CT联合的方式检查,可提高疾病诊断率。同时,根据患者情况、病发时间、囊肿大小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提高疾病效果,提高生活质量来说,意义重大。

    作者:陈云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探讨中医利水法治疗高血压的疗效

    目的:探讨中医利水法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到2013年7月间7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常规组,均为36例。常规组采用传统的西医治疗,强化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中医利水法治疗,对比两组一个月后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后,强化组的SBP下降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强化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常规组是69.44%,两组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在西医的基础上结合中医利水法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更好的控制血压,有着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马劳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滋阴通闭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滋阴通闭汤疗法,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4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将其按照随即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例数为24例。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行癃闭舒胶囊口服疗法,在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行滋阴通闭汤疗法,将两组患者行不同疗法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对应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明显性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滋阴通闭汤疗法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较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CT和核磁共振诊断的对比

    目的:比较分析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应用CT与核磁共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至2016年收集的股骨头坏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行CT及核磁共振检查,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CT与核磁共振的检查效果。结果:核磁共振阳性检出率为95.5%,明显比CT的77.8%高,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相较于CT,核磁共振的阳性检出率与确诊率较高,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林仕晓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价值。方法:选取妇科炎症感染患者120例,这120例妇科炎症感染患者均接受镜检法、凝集法、培养法进行微生物检测,对3种检测方法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镜检法微生物检测的阳性率为74.17%,凝集法微生物检测的阳性率为85.83%,培养法微生物检测的阳性率为80.00%。镜检法微生物检测的阳性率与培养法、凝集法微生物检测的阳性率相比,差异不大(P>0.05)。结论:为妇科炎症感染患者实施微生物检验时,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单一或联合检测的方式为患者实施微生物检测。

    作者:薛得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谈神经外科介入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46例接受神经外科介入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46例患者均顺利的完成了神经介入手术,成功率达到了100%。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介入手术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王再;王冉;吴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早期颅骨修补联合高压氧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颅骨修补联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给予早期颅骨修补联合高压氧治疗,评估本组患者治疗效果,同时统计本组患者实施颅骨修补术前1周、2周以及术后第1周、第2周道格拉斯昏迷评分(GSC评分)增减量。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3%,其中显效者33例、有效者23例、无效者4例。患者在实施颅骨修补术后1周GCS增减量上明显高于第2周,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颅骨修补术能有效提升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后的神经康复速度,两者联合治疗颅脑损伤患者效果极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将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

    目的:分析利拉鲁肽、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4月-2015年9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选实施利拉鲁肽、二甲双胍联合疗法的44例作为研究组,实施二甲双胍疗法的44例作为对照组,统计疾病治疗结束后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疾病好转42例,对照组疾病好转35例,两组疾病效果统计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利拉鲁肽、二甲双胍联合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血糖指标,增强疾病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罗瑾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方法择取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本院进行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病患66例,根据治疗方式将所有病患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病患33名,对本组病患施行奥美拉唑治疗方案;参照组病患33名,对本组病患施行法莫替丁治疗方案。比较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病患的治疗整体有效率为93.94%,远远高于参照组病患的治疗的整体有效率78.79%。通过比较以上两组数据,发现组间存在明显的差别,具有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使用法莫替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来说,奥美拉唑的治疗效果更好些,能够提高病患的整体治疗效果,大程度上帮助病患的康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淑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体会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随机的方式将全部孕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患者15例。给予对照组孕妇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融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以及药物方面的治疗护理。结果:经过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血糖控制以及对该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孕妇对该疾病知识的了解,提高护理效果,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全科医学科营养风险筛查的临床应用

    目的:调查全科医学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发生率及营养支持情况方法应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标准,对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全科医学科共526例患者进行统一调查,统计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及营养支持情况,并收集患者的体重指数、性别、年龄、住院天数、白蛋白、前白蛋白等数据。结果526例的患者中内科患者362例,外科患者164例,内科患者中存在营养风险的有165例,发生率为45.58%,存在营养不良的有69例,发生率为19.06%,外科患者中存在营养风险的有23例,发生率为14.02%,存在营养不良的有13例,发生率为7.9%,内科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均高于外科患者,且存在营养风险组及与不存在营养风险组两者在患者年龄、住院天数、白蛋白等指标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NRS2002是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的一个有效工具,全科医学科患者中存在一定数量的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患者,临床上营养支持不足与不合理使用并存,应加强对临床医生开展合理使用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的理论培训,使其重视营养风险筛查,并遵循相关指南对患者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以改善临床结局。

    作者:范冬冬;王国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30名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名,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情况(LVEDD、LVESD、LVEF)和血脂变化(TC、TG、HDL-C、LDL-C)。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心功能情况和血脂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血脂情况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血脂情况,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杨淑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以80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分别予以干预,对比二组的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95.00%)优于对照组(77.5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若要提升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和生活质量,应于药物治疗期间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全面,并具有针对性,值得推广。

    作者:王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谈当前基层卫生监督新闻工作的不足和缺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法律意识的增强,公共卫生成了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和重点,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新闻宣传在基层卫生监督机构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树立卫生监督机构权威和形象、宣传卫生监督工作进展和成效的一扇重要窗口。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卫生监督机构因为存在种种短板,对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还存在一些不足。笔者就所在的深圳市南山区卫生监督所为例,浅谈基层卫生监督新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缺失。

    作者:王玲;李乘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结肠息肉应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结肠息肉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给予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以及总体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结肠息肉患者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许克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