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岗位系数参与绩效考核的研究进展

姜改英;石贞仙

关键词:综述, 岗位评价, 岗位系数, 绩效考核
摘要: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启动,卫生部强调护理改革是当前医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结合护士分层管理,建立与绩效考核挂钩的薪酬分配制度是护理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对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以岗位管理为切入点,合理设置护理岗位并明确岗位职责、上岗条件,完善与护理服务的质量、数量、技术难度、患者满意度相挂钩的绩效考核制度[1].因此,护理岗位绩效考核及绩效分配问题尤为重要.结合护理工作特点建立按岗取酬、按工作量取酬、按服务质量和工作绩效取酬的体现工效挂钩的考核及分配体系,才能有效调动临床一线护士的工作积极性,稳定护士队伍,规范护理岗位绩效考核与分配,实现与国家绩效工资政策的对接,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2].本文针对岗位管理的临床护理岗位评价及岗位系数,绩效考核的相关概念,就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国内该领域的研究展望进行深入探讨.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充气式鞍形弹性气垫的研制与应用

    膀胱截石位是行直肠癌根治术必须采用的一种手术体位.行直肠癌根治术摆放膀胱截石位时要求在骶尾部垫一个软垫,使骶尾部抬高,以充分暴露会阴部手术野而便于术中操作.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传统的正方形海绵体位垫,因患者的重力会逐渐塌陷而失去抬高作用;正方形的设计,使臀部总体抬高,而肛门未得到有效抬高.另外Dixon手术在吻合完毕,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Miles)在肿瘤切除后需行腹腔止血、冲洗,护士需伸至无菌单下面撤除体位垫,既不方便又不符合无菌原则.为克服上述缺陷,遵循科学、有效、舒适、方便的原则,我们自行设计了一种充气式鞍形弹性气垫,应用效果良好,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现报道如下.

    作者:龚荣花;顾梅;尹恩静;陆云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肠内营养并发腹泻的原因分析、对策及护理进展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以其经济、安全、有效、合乎生理、操作简单等优点在临床得到越来越普遍的应用.当肠道具备功能且能安全使用时,是营养支持的首选方法.腹泻是肠内营养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在5%~70%[1].现就肠内营养并发腹泻的相关概念、影响因素、治疗及护理对策综述如下.一、相关概念1.肠内营养(EN):是指用口服或管饲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

    作者:李海霞;彭南海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晨练活动及护理干预改善绝经期冠心病妇女生活质量的研究

    目的 观察晨练活动及相关护理干预改善绝经期冠心病妇女普适性和特异性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2011年3-5月将沈阳市南湖街道某社区35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冠心病妇女纳入调查.由医护人员设计个体晨练活动处方,进行晨练活动,内容为晨起平路匀速步行,50 ~ 80 m/min,1次/d,30 ~ 50 min/次,3~5次/周,12周为1疗程,晨练期间参照社区护理模式进行相关护理干预.以32例居住在相同社区、同龄未参加健身锻炼的冠心病妇女作为对照.入选后3d内和12周时采用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36),西雅图心绞痛症状调查量表(SAQ),绝经期妇女常见身心症状自评量表(Kupperman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调查对象首次SF-36量表评估中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后晨练活动组的各个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首次评估及对照组同期评估结果(P<0.05).12周时晨练活动组SAQ总分为(87.02±16.4)分,明显高于首次评估和对照组同期评估结果的(64.59±10.87),(68.24±9.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83,2.290;P<0.01).两组对象首次Kupperman自评量表评估中各条目分和Kupperman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2周后晨练活动组的多数条目评分及Kupperman总分(24.62±4.10)均明显低于首次检查的(31.24±5.89)分和对照组同期结果(29.95±5.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54,2.218;P<0.01).结论 晨练活动及相关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社区绝经期冠心病妇女普适性和特异性生活质量评分.

    作者:李萍;李安娜;庞琳;刘冰;赵雪;李春江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水银血压计袖带加压法在静脉充盈不足患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水银血压计袖带加压法对静脉充盈不足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颌面外科手术需行静脉穿刺输液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50)采用常规的橡胶止血带结扎止血法,观察组(n=50)采用缠绕银汞血压计袖带并加压止血法,比较两种方法静脉穿刺成功率及穿刺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为88%,高于对照组的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95,P<0.05);观察组患者静脉穿刺总时间为(103.32±58.59)s,对照组静脉穿刺总时间为(118.10±79.07)s,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2,P>0.05).观察组中超重及肥胖患者27例,对照组22例.观察组超重及肥胖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96%)高于对照组(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51,P<0.05);观察组超重及肥胖患者静脉穿刺总时间为(98.70±34.10)s,对照组为(127.86±90.46)s.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8,P>0.05).结论 在静脉穿刺点上方缠绕银汞血压计袖带并加压止血的方法能够提高静脉充盈不足患者的静脉穿刺成功率.

    作者:黄梅虹;梁爽;吴家宇;解琳;康晓伟;王淳;杨国勇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脑卒中失语患者语言康复训练护理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是中老年人致残主要的原因[1].脑卒中患者除出现感觉、运动等常见的功能障碍外,失语症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据国内报道,56% ~ 69%的急、慢性脑血管病患者伴有言语功能障碍[2];国外报道,脑卒中患者中有21% ~38%伴有失语症[3].失语不仅给患者带来难言之苦,还影响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而且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积极进行失语患者的语言康复训练护理非常必要.本文将就各类失语症的临床特点对近年语言康复训练的护理进行综述.

    作者:李培珍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应用患者分类量表配置优质护理病区护理人力的研究

    目的 应用修订版患者分类量表(RMT-PCS量表)测定优质护理病区护理工作量,科学配置护理人力.方法 以2011年8月东南大学附属南京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消化内科、感染科三个优质护理病区住院患者的护理需求量为研究对象,应用修订版患者分类量表以单盲法记录患者24h的护理工作量,运用SPSS 11.0统计软件分析,计算出护理工作量和护理人员编制.结果 优质护理病区直、间接护理时间结构比趋于合理,不同病区患者类别、每日平均工作量指数及患者严重度均有差异,肝胆外科、消化内科、感染科平均工作量指数分别为34.17,24.67,38.05.根据各病区平均工作量指数、患者分类量表各班次人力比例可计算出三班护理人力.结论 修订版患者分类量表框架构架契合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可为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夏春香;鲁桂兰;沙丽;范春红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DC联合CIK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护理

    目的 总结DC联合CIK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1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生物治疗科收治38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免疫治疗的护理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38例恶性肿瘤患者应用DC联合CIK免疫治疗,通过采血前护理、采血护理、DC和CIK回输护理等措施,患者顺利完成治疗,2例出现发热,1例出现轻度皮疹,1例出现头晕、乏力.经过症处理后好转.结论 DC联合CIK免疫疗法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手段,治疗中全程需要精心的护理,以防止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杨茂君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分层培训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及分析分层次培训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对某三甲综合性医院手术室40名护理人员开展为期三年的分层次培训,定期进行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比较不同年份考核成绩及变化趋势.结果 4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理论成绩得分:2008年为(76.07±6.47)分,2009年为(81.05±6.47)分,2010年为(93.68±3.73)分,得分分别较上一年增长6.55%和15.58%.操作成绩得分:2008年为(73.20±6.34)分,2009年为(77.52±3.94)分,2010年为(88.63±5.24)分,得分分别较上一年增长5.90%和14.33%.经过为期三年的分层次培训,护理人员的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根据手术室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特点进行分层培训,有助于提高学员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

    作者:孙群峰;胡海燕;冯德春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ICU护士实施综合绩效管理的方法初探

    目的 在ICU对护士实施综合绩效管理,确立一套科学的综合绩效管理方法,不断提高护理综合服务质量和护士自身工作满意度.方法 在ICU全体护士中实施绩效管理,从护理质量、服务态度、患者满意度、护理工作量等要素构建符合科室实际的绩效方案.比较实施前(2009年1-6月)和实施2年后(2011年7-12月)护理质量考核成绩.结果 实施综合绩效管理方法后,病房管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护理安全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护理文书质量、患者满意度得分分别为(98.31 ±2.07),(98.28±0.45),(99.51 ±1.02),(98.08±1.29),(98.62±2.09),(98.31±2.07)分,均高于实施前的(92.08±3.21),(93.06±0.52),(96.03±2.39),(92.33±3.16),(92.81±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9,4.08,2.26,2.42,2.62,2.09;P <0.05).护士整体工作满意度从(3.25±0.62)分提高到(3.42±0.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0,P<0.05).结论 ICU病房对护士实施综合绩效管理方法,能有效提高护士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满意度,提升患者满意度,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孙璇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喉癌术后患者气道护理的研究进展

    喉癌是喉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声门或声门上区,在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中占11% ~22%,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 ~5%,并且有增长趋势,男女比率为7~ 10:1,以40~60岁患者居多[1].手术治疗是喉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气管切开是维持喉癌手术患者呼吸通畅的主要手术方法,术后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气道感染、窒息等并发症,并加强气道护理,否则危及患者生命质量[2-3].建立人工气道是治疗喉癌的重要手术手段,是喉癌患者术后新的呼吸通道,经人工气道吸入的气体未经鼻腔过滤和湿润进入气道,可引起气道黏膜损伤,造成下呼吸道感染.喉癌术后感染是影响治疗效果、延长住院时间、影响医护患关系以及增加医疗费用,甚至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发生率约为14.7% ~ 53%[4].因此,做好术后患者的气道护理工作,是有效地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本文现将国内外喉癌术后患者气道护理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张玉枝;吴爱琴;王洪凤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护理技能实训整体流程模式的构建及实践

    目的 探讨科学、合理、可行、有效的护理技能实训整体流程模式.方法 以护理本、专科学生为研究对象,从视频场景导入、学生角色扮演参与式示教、学生合作式回示、技能操作指导“小教师”负责制式小组合作练习、终末技能操作PK式小结共5个维度构建护理技能实训整体流程模式.结果 该模式研究取得良好效果,得到93.2%的学生赞同,97%学生认为该模式有利于强化主体实训,96.2%学生认为该模式有利于建立系统的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结论 新的模式不仅使技能实训立体化、情景化、生机化,强化主体实训,还可建立系统的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及实训流程整体概念.

    作者:冯玉荣;段爱旭;左红梅;贾涛;范利国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棉签在手术室的巧用

    手术室承担大量的手术保障和配合任务.手术刀片小,薄又锋利,在手术过程中和手术结束后,常因各种原因脱落至地面,给术后地面清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用扫帚等常用工具很难清理,用手又极不安全、不卫生.用棉签缠绕胶布粘取脱落至地面的手术刀片,即可解决地面上手术刀片难清理的问题.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志华;郑新玲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专升本护生科研训练与毕业论文指导方式的改进与实践

    科研训练与撰写毕业论文是成人专升本护生重要的学习内容,本文介绍了北京协和医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护理专升本的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进的实践,学院根据学生的需要,从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指导的方式、指导教师的选择和课程的安排几方面入手,进行了指导方式的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许岩;何仲;梁涛;郭爱敏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综合干预预防静脉输注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研究进展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商品名:可达龙)是一种苯芘呋喃类衍化物,属于Ⅲ类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多通道阻滞特性,广泛应用于多种心律失常的治疗[1].但因其pH值偏低,呈酸性,对外周血管刺激性大,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即使无药液外渗,也可引发静脉血管、局部组织无菌性炎症.轻者引起局部组织发红、疼痛,重者静脉血管条索状改变伴剧痛,甚至出现血管周围皮肤结节状硬结、局部组织坏死,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且易引发医患纠纷.积极采取各种干预措施预防静脉泵入胺碘酮所致静脉炎及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研究的重点.现将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张学萍;马小燕;李桂英;姜明慧;戴庆妍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医护治一体化模式在康复医学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康复医学科实施医护治一体化工作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10月在康复医学科实施医护治一体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模式,收集2009年10月至201 1年9月实施前1年的临床数据,对实施前后患者平均住院日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医护治一体化模式后,患者满意度从(95.41±3.42)分上升为(98.14±1.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P<0.05);患者平均住院日从(31.6±1.79)d降低至(29.7±1.4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P<0.05).结论 医护治一体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有效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医疗护理质量,值得积极推广.

    作者:吴姁怿;严定萍;杜春萍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预防

    目的 对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目标监测,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1-12月入住EICU的患者医院感染率进行目标监测,对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监测248例EICU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6例,感染率为10.48%,感染30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2.10%;与深静脉置管、使用呼吸机、留置导尿相关感染分别为3.44‰,6.01‰,3.47‰;年龄≥60岁,住院天数≥10 d,深静脉置管、气管插管/切开、留置导尿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x2分别为18.692,8.942,6.467,5.256;P <0.05).结论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认真执行手卫生制度,加强对EICU患者侵入性操作的管理,尽量缩短患者EICU住院时间,是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关键举措.

    作者:田晓岚;李宏;姜金霞;沈红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IABP联合ECMO辅助治疗心脏术后严重低心排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总结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治疗成人心脏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成人心脏术后患者行IABP联合ECMO辅助治疗的临床及护理资料,通过观察辅助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价辅助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联合辅助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SBP:(110.8±11.8)mm Hg/(76.7±18.1)mm Hg;DBP:(60.3±11.2) mm Hg/(48.5 ±9.5) mm Hg;LVEF:(0.48±0.02) mm Hg/(0.30±0.02) 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732,-3.449,-6.192;P<0.05);患者动脉血气指标显著改善[pH:(7.39±0.18)/(7.28±0.08);PaO2:(132.02±27.96) mm Hg/(82.71±28.32)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50,-3.690;P<0.05),24 h尿量显著增加[(2 588.5±1 360.82) ml/(1 254.17±861.19)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9,P<0.05).9例患者顺利出院.结论 IABP联合ECMO联合辅助为成人心脏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救治提供了新方法.在护理过程中严密监测、及时调整护理措施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石丽;霍春颖;刘加林;李庆印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早期监测胃液pH值预防重型颅脑损伤致应激性溃疡的研究

    目的 观察监测胃液pH值在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3~8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9例,入院12h内均留置鼻胃管,早期禁食时每2小时抽吸胃液,鼻饲流质者每天6:00,11:00,17:00,23:00抽吸胃液,分别测定胃液pH值.对照组在抽吸胃液发现为咖啡色液体或患者解黑便时,给予静脉注射奥美拉唑注射液40 mg并给予相应护理措施.观察组当胃液pH值<4时,即给予静脉注射用奥美拉唑注射液40 mg并及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置管后1 ~10 d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28.10%)明显低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7,P<0.01).结论 早期监测胃液pH值有助于早期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作者:章泾萍;雍海荣;汤云;王楚楚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集束化干预在超高龄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集束化干预在超高龄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科2011年1-12月采用常规护理的24例超高龄PEG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1-12月采用集束化干预的25例超高龄PEG患者作为干预组,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组脱管、皮肤感染、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0.00%,4.00%,16%)明显低于对照组(8.33%,12.50%,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27,5.17,8.92;P <0.05).结论 集束化干预应用于超高龄PEG患者,可降低患者脱管、皮肤感染、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凌峭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可调节防足下垂托板的设计与应用

    足下垂是昏迷、瘫痪、下肢功能障碍、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预防和矫正足下垂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临床上常使用防垂足垫、防足下垂靴及鞋、踝足矫形支具等,但在实际使用中有诸多不便.郭小叶等[1]设计制作了防足下垂硬板靴,使用有一定效果,侧卧位或应用于单个患肢的患者有相对优势,但平卧位时容易引起压疮、不方便功能锻练及生活护理,穿脱不便,费时费力.陈桂兰等[2]制作了多功能预防足下垂支架,配有电动按摩鞋,可以利用大、小挡板之间的弹簧进行调节长短,有实用性,但造价高,且调节大的长度即弹簧的初长度.我科于2012年1月自行设计制作可调节防足下垂托板,通过一年的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江雪莲;陈滋华;夏勇;胡桂平;郭晓玲 刊期: 2013年第13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