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海;方明珠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行循证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3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循证护理,并采用癌症病人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评价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患者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对直肠癌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林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抚触护理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以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以来入住我院的150位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5位患儿。其中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抚触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经治疗与护理之后,对比两组患儿的各项黄疸相关指标。结果:对比之后得出结论,实验组患儿排便排尿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总胆红素排出时间,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缩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显然,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抚触护理方法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护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王成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骨科损伤控制在严重盆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间收治的严重盆骨骨折患者50例,按照随机分类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即实验组25例患者,对照组25例患者。对照组的25例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而对实验组的25例患者行骨科损伤控制方式,将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严重骨盆骨折治疗中采用骨科损伤控制的方式进行治疗,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米立东;刘晓强;陈广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患者均接受后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手术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且减少术中出血量,且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33.3%),p<0.05。结论:在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术治疗,同时围术期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治疗,可明显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患者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迅速恢复,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情况,预后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研究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以及康复指导方法,为后期临床治疗护理提供参考,为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骨科收入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而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上增加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步频率和步速以及对护理的马一度以及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步频和步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的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以及康复指导十分重要,能有效的提高患者手术治疗作用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后期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宗春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索儿科大隐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护理细节。方法:选取接受大隐静脉穿刺的患儿,将患儿随机分成相同例数的两组,常规护理应用在110例对照组中,优质护理应用在110例观察组中。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法下的首针穿刺成功率。结果:时照组110例患儿当中,首针穿刺成功率为82.72%,观察组110例患儿当中,首针穿刺成功率96.36%。观察组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首针穿刺成功率有明显差异(P
作者:符为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本研究探讨早年抚养经历对亲密伴侣关系中施受虐倾向的影响。方法:使用冲突策略量表2CTS2及补充问题作为测量工具,在网络上收集893名女性样本,完成定量研究。结果:早年子女过早与父母分离或父母婚姻不稳定都可能与子女成年后在关系中更大的施受虐倾向有关。
作者:刘昭;訾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初探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6例患者分成两组作为观察对象,分别是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常规组发生切口感染、腹胀腹痛等并发症的患者例数都比实验组的要多,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实验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干预作用效果显著,所以,舒适护理应该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广泛推广。
作者:李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人工气道不同湿化方法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影响的研究。方法:将112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48h以上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9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注射器气管滴入湿化法进行气道湿化,实验组采用加热湿化器进行气道湿化,观察两组机械通气3周后VAP发生率。结果:机械通气3周后实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气道患者采用加热湿化器气道湿化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张康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分析。方法:80例无痛人工流产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丙泊酚麻醉)和观察组(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镇痛效果,以及麻醉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镇痛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人工流产,能够明显提高麻醉效果,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张代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肠道手术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恢复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78例肠道手术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在胃肠指标方面,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肠道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恢复胃肠功能,缩短患者痊愈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小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综述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利弊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探讨阴道分娩的有效性、可行性及临床管理方案。
作者:李艳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orcine endogenous retrovirus,PERV)是一种以前病毒DNA形式整合入猪基因组中的逆转录病毒,它可随细胞基因组的复制而复制。部分猪源细胞可释放PERV病毒颗粒,并能感染多种体外培养的人源细胞。由于猪器官大小和解剖生理与人体器官相似,被认为是异种器官移植的佳供体。但猪基因组内的 PERV 存在跨物种间感染风险,以猪源器官作为器官供体移植人体后可能导致 PERV 感染人体。PERV 感染是异种器官移植的一大障碍,从生物安全性考虑,需要去除或抑制猪基因组内PERV,以降低其物种间传播风险。因此,本文对PERV的生物学特征及近年来PERV的去除和抑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健民;李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讨论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康复新液联用治疗疱疹性口腔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肓服务中心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52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的入院尾号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每组各26例。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口腔疼痛消失时间、口腔疱疹消失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口腔疼痛消失时间、口腔疱疹消失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结论: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具有临床疗效显著的优势,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作者:胡家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个性化围手术期护理对小儿阑尾炎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XXXX医院胃肠外科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个性化外科护理优化措施和传统的围术期护理。观察2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10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实验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阑尾炎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后,需要科学、合理的个性化护理技巧,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通过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和康复时间,减少各类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陈南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艾迪注射液辅助治疗中晚期肺癌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选择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人民医院自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8例中晚期肺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19例,对照组化疗选用传统疗法,观察组在对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艾迪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42.11%,观察组为57.89%,两组有效率相对比,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远期疗效对比,前者优于后者,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42.11%(8/19),观察组为26.32%(5/19),两组对比,P<0.05。结论给予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艾迪注射液联合常规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无论是近期疗效还是远期疗效均较好,值得借鉴。
作者:张善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档案记载了一个单位前史开展的进程,它从不一样的视点全部客观的反映各个不一样前史时期、不一样布景条件下的重大事件、主要人物、主要工作等,是前史的见证。因而,精确掌握新时期医院开展的特色,当令调整,加强医院档案办理,是医院档案实施现代化办理的根本任务。
作者:顾妍霞;雷敏;李彩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实施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消毒供应室2015年1月开始实施细节护理,从各科室选取30名护理人员观察比较细节护理实施前后的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结果:细节护理实施前后,其他科室对消毒供应室的满意度、包装质量、回收及时率、供给及时率以及护理质量等评分都有明显的差异,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医院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护理,有助于提高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为患者做好服务工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姜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新时期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实验操作基本知识,更要求通过教学模式的开放性和创新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研、实践和创新思维能力,所以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的开放性与创新性受到医学教育相关人员的高度关注,本文为对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的开放性与创新性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通过对新时期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的开放性与创新性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成果等进行系统的分析,对未来一段时间内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的开放性与创新性改革思路进行探讨。
作者:李毓;马儒林;王海霞;丁玉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喜炎平配合双歧杆菌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腹泻的效果。方法:对本院于2014年4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06例病毒性腹泻患儿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的就诊时间,将患儿划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各53例。参照组患儿接受补液+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参照组患儿的基础上,接受喜炎平+双歧杆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在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大便次数、治疗有效率均显著由于参照组患儿,相应数据组间差异满足P<0.05,即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病毒腹泻临床治疗中,在对患儿行补液+利巴韦林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喜炎平、双歧杆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保证患儿生命健康。
作者:刘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