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康霞
目的:探究四肢骨折患者的疼痛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四肢骨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划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参照组以及实验组,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给予专项骨折疼痛护理,对比两组的满意度等情况。结果:经护理,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参照组,对比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骨折疼痛护理措施应用于四肢骨折患者护理过程中,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而且提高其对我院的护理满意程度,可将其作为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谭小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所谓临床护理风险就是指护士在医院护理病人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些的不安全事件,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这种风险是不能提前预估和避免的,而且护理工作是治疗病人的重要内容,所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防范突发的护理风险事件还是很有必要的。护理风险发生比较集中在内科、儿科等几个科室,而且频发在护龄较短的护士,因此医院在防范事故发生的同时应该重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作者:胡海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索分析24h平均脉压同心血管损害的联系。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以24h平均脉压分组,观察其不同的心血管受损情况。结果:平均脉压>60mmHg的患者的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危险性明显超过平均脉压≤60mmHg的患者(P<0.05);血压越高,其二、三支病变以及主干病变几率也显著性增加(P<0.05);随着脉压升高,其ASBP、ADBP以及AMBP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24h平均脉压高低同心血管损害存在着正比关系。这一数据对于预测心血管损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董杰;曹凯;何春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医疗事业随着科学事业的进步不断发展,医疗器械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医院的治疗当中。医疗器械的先进与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医院是否具备先进的治疗技术。医院对疾病顺利有效的医治和医疗器械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对医疗器械的质量和以后的维护维修的管理工作要加强重视,便现在对其管理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本文就医疗器械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其以后如何进行现代化的管理的提供了一些建议。
作者:杨明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应用体外反搏配合早期康复思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40例,均为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推拿、针灸、理疗等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n=20)与联用体外反搏治疗(观察组,n=2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NFI评分、FMA评分、MBI评分无差异(P>0.05),疗后NFI均有程度不等降低,FMA、MBI评分均有程度不等升高,但观察组降低和升高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应用体外反搏配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可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降低功能障碍,对保障预后意义显著。
作者:王翔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依那普利与硝苯地平缓释片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进行的临床疗效观看与分析。方法研究对象是2014年6月~2015年6月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此中25组观察组与25组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纳口服依那普利的常规方法进行医治,观察组则接纳硝苯地平缓释片和依那普利结合医治,将两组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过1季度的治疗之后,血压都逐渐下降,对照组有明显下降的患者有10例,观察组的患者有20例血压降落程度明显,;观察组血压降低4例有效,对照组有7例有用;观察组患者有一例血压未曾起伏乃至变差,然而对照组有8例,两组临床结果进行比对发现,观察组的降压效果比对照组显著得多(P<0.05),两组的患者在治疗前后舒张压和收缩压都有明显的厘革情况(P<0.05)。结论采用依那普利结合硝苯地平缓释片医治原发性高血压具有良好效果,有必要在临床上应用和传播。
作者:黄定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作为对象,分成不同护理组:干预组(综合护理)、常规组(基础护理),评定预后效果。结果:干预组预后病症缓解率为96.7%,和70.0%的常规组相比,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行综合护理作用突出,可改善生活现状,加快康复速度,值得借鉴。
作者:李生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接受健康教育之后的康复效果,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区属各医疗卫生单位收治的100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50例接受健康教育的患者作为观察者,将50例未接受健康教育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研究对象。比较临床护理结束之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缓解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临床护理的有效率分别为92%(46/50)和64%(32/50),组间差异相比,P<0.05,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增强冠心病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的了解,显著缓解患者的心绞痛问题,因而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乐朝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兰索拉唑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反流性咽喉炎患者86例设置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各占据43例。对常规组采取莫沙必利、麦滋林进行治疗,对研究组患者采取兰索拉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4%与55.8%,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值小于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差异显著,P值小于0.05。结论对反流性咽喉炎患者采取兰索拉唑进行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症状,改善炎症表现。
作者:王东海;方明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索研究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4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其临床特征并分析治疗方法。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病变部位等均无典型性。完成治疗后,26例患者痊愈,14例好转,6例死亡。结论:针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而言,其临床症状较多,无典型性,进展快,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应当结合临床症状分析于实验室检测确诊,要取得较好的疗效,必须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法。
作者:何春来;曹凯;丁红磊;董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行细节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施加细节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首次如厕时间、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以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P均<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行细节护理后,有利于加速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肖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针对近年昌宁县澜沧江沿岸居民人体寄生虫感染主要为蛔虫、钩虫、鞭虫、绦虫等感染的特点,课题组对该地区人群生活、饮食习惯等进行了调查,发现该区域居民肠道寄生虫病主要是因含虫卵的粪便污染了水源、土壤和食物而引起,该地区人群利用污染的水源以及未经处理的粪便直接种菜、生吃葱蒜以及香菜的饮食习惯、刀具和砧板生熟不分等生活习惯。这些因素大大增加了肠道寄生虫病感染的风险。
作者:张咏梅;杨朝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老年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引起内分泌失调,从而导致物质代谢紊乱,出现高血糖、高脂及蛋白质、水与电解质紊乱的代谢病,是常见的老年内分泌代谢疾病之一,包括60岁以后发生糖尿病的患者以及60岁以前发生糖尿病延续至60岁以后的患者。下一世纪初,发达国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占20%左右,我国也将进入老年化社会,老年糖尿病将是21世纪的一个主要健康问题。本文就老年糖尿病的护理现状及进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作者:王能花;雷德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抗生素作用于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马鞍山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72例细菌性肠道传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采用单盲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行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1.67%,显著优于对照组61.1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χ2=9.32,P<0.01);实验组满意度83.33%,对照组满意度47.44%,实验组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36,P<0.01)。结论对细菌性肠道传染病患者行抗生素治疗,其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且药物使用满意度良好,值得参考与借鉴。
作者:蒋琳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妇科疾病的普查结果进行回顾式分析与研究。方法:使用回顾性方法对2002年至2010年本公司女性职工的妇科疾病普查结果进行分析,采用统一表格对女性职工的相关情况进行普查,做好记录,并对普查的结果进行细致的分析,以两年为一个阶段,对比妇科疾病的发生率。结果:通过定期对本公司女性职工妇科疾病普查活动,对结果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得出:宫颈疾病、乳腺疾病、阴道疾病、子宫疾病、附件疾病等是危及女性职工健康的主要疾病,其中宫颈类疾病的发病率高,居妇科疾病的第一位。普查结果提示女性职工各种疾病发病率呈逐年递减趋势。
作者:李凤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回顾自2011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过敏性紫癜患儿33例,对其临床护理资料予以分析及总结。结果:本次研究的33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护理并发症,33例患儿中有32例为显效,1例为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结论:认真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做好心理、饮食以及生活等方面的护理,有助于病情的恢复,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蒲碧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2中用药方案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成本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84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并且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把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的方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益血生胶囊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六个星期,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的成本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本分别为578元、427元、541元、624元,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7.6%、78.6%,两组患者结果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608.457、621.458。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分别是7.1%、28.6%(P>0.05)。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以及成本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效果好于益血生胶囊,值得广大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作者:袁晔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收治的24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经优质护理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护理人员业务不成熟、认识不到位以及环境管理不到位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护理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患儿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服务水平,有效降低了患者家属投诉及护患纠纷的发生,值得在儿科护理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郭彩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脑梗死是我国人群常见的脑血管病类型,以其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逐年递增的防治费用,已成为危害我国民众健康为严重的疾病之一,给我国社会经济造成沉重负担。针对脑梗死的预防和治疗每年都有大量研究成果,每年均有防治新建议。但是在临床中,病因不明型脑梗死研究少,也很难有明确的推荐意见。
作者:付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前,焦虑症患者有不断增多的趋势。临床通常将焦虑症患者分为广泛性焦虑和惊恐障碍。西医多采用化学药物配合心理治疗。中医根据辨证治疗原则,多给予宁心安神或疏肝理气治疗。此外,中西医结合治疗焦虑症亦有一定的疗效。该文对临床治疗焦虑症的药物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王伟;姜琛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