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雪;王国庆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模式的干预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130例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给予观察组舒适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9%,明显高于对照组86.2%,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65.21±3.21),明显高于对照组(45.26±3.17),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舒适护理模式干预能更好的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该护理模式在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护理中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马菊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本文阐述了对2例患者进行外周静脉输入奥沙利铂化疗,出现外渗状况后,停止输液,经理疗科会诊,给予药物外用,同时予以活血化瘀的药物,并结合进行心理护理和药物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付开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靶剂量倍他乐克在心功能不全康复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92例心功能不全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都给予常规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倍他乐克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处于康复期的心功能不全患者实施靶剂量倍他乐克药物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金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手术配合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我院287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术的配合,提出循证问题。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手术配合具有理想的护理效果,缩减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梁莹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用于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需要行急性阑尾炎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18%,对照组为76.47%,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实施急性阑尾炎手术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艳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静脉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14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脑血流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14d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下降,治疗组下降更加显著( 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ACA和大脑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升高,治疗组MCA和ACA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与IL-8水平明显升高,治疗组患者在3、5、7d时,TNF-α及IL-8含量均低于治疗组患者(P<0.05),达峰时间明显提前,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梁丹;陈嘉升;廖日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渐进性肌肉放松缓解四肢骨折择期手术患者焦虑状态中的应用,并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在我院进行四肢骨折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用在此基础上进行渐进性肌肉放松,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SAS)评分结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四肢骨折患者择期手术患者护理中采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同时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在骨科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胡宏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治疗。方法:从2013年5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接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选出38例,对患者的急救和治疗措施进行研究,并探讨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方法可分为院前急救和院内治疗两个部分,其中院前急救以缓解治疗为主,院内治疗则包括催吐、静脉通路建立、药物治疗以及并发症预防等。本次38例患者中35例患者为轻中度酒精中毒,在入院治疗(1.27±0.15)d后出院,另外3例重度酒精中毒患者则在治疗(6.28±0.29)d后出院,无死亡和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酒精中毒的院前和院内护理是治疗的关键步骤,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对身体的损伤。
作者:王泽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剖宫产产妇护理中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近两年于本院进行剖宫产分娩的180例孕妇资料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比两组母婴结局。结果:研究组疼痛程度、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泌乳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另外,研究组新生儿生存质量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剖宫产产妇护理中对母婴结局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阳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前后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5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化疗前后,专职护士给予患者合理护理,密切关注其各项生理指标。治疗3个月后统计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临床护理效果:治疗后55例患者中,显效38例;有效11例;无效6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效果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情况:发热26例;疼痛20例,呕吐17例,腹泻11例,均无异位栓塞。针对患者各种症状给予相应护理,其症状有效控制,恢复迅速。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前后依据患者症状对其实施系统、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肝动脉栓塞化疗临床效果。
作者:吕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机体免疫系统异常致使血小板破坏过多、生成减少,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近几年来研究结果表明ITP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异常及血小板生成障碍共同参与其发病过程。
作者:赵强强;李文倩;沈括;陈邵斌;王小蕊;史艳南;杨红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消化内科恶心呕吐原因,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消化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恶心呕吐患者2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分析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的原因。结果:消化科患者恶心呕吐的原因从高到低依次为反流性食管炎29.0%、急性胃肠炎26.0%、胆系结石21.0%、急性肠炎8.0%,同其余形成病因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消化科患者恶心呕吐原因众多,临床要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做出应对,以便及早确诊并实施针对性治疗。
作者:贾淑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引导式交接法在新生儿床头交接班中的应用,以规范床头交接班操作。方法:建立床头交接本,通过引导式交接法来进行新生儿的床头交接,交接完成后,护士进行签字以明确责任。结果:应用引导式交接法后,新生儿床头交接中的护理隐患明显减少,各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降低。结论:引导式交接法的应用能够明显提高新生儿床头交接中的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姜加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观察和比较老年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老年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双盲法随机分为2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行开腹根治术治疗,研究组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总数及导尿管留置时间上比较无差异(P>0.05),但研究组在出血量、流质饮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5年生存率28.1%,而研究组为31.25%,远期生存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是安全有效的,可达到与开腹根治术相近的远近期疗效,但能显著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此外在相关临床指标上优于对照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洪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急诊抢救后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将江苏宜兴市官林医院40例AOPP患者根据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急诊抢救后配合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急诊抢救后配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愈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实验组19例患者治愈,对照组患者17例治愈,实验组患者治愈率(95%)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治愈率(85%),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非常满意13例,满意6例,不满意1例;对照组非常满意8例,满意9例,不满意3例,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总满意度(95%)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85%),两组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OPP患者急诊抢救后配合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愈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朱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对急诊胃出血患者抢救中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120例急诊胃出血患者,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平均止血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的对应值;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67%,两组数据间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胃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不仅能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玛莉娜·努尔扎提汗;杨静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临床诊断价值和分型进行探讨。方法:选取36527例孕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产前检查,观察胎儿是否存在心脏畸形的情况。结果:在这些孕妇中,一共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436例心脏畸形胎儿,其中单一结构畸形192例、联合结构畸形232例以及非机构性畸形的例数12例。结论:在孕妇的产前检查中运用彩色多普率诊断技术能够有效检查出大部分的胎儿心脏畸形,具有安全、无创以及准确的优点,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82例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其中41例患者采用DHS内固定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1例患者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92.68%、80.49%,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76%、21.95%,P<0.05。结论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较佳,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情况,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陈育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剖腹产术后腹胀因素分析及护理对剖腹产术后产妇腹胀的影响。方法:随机2013年9月-2015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接收的98例住院剖腹产术后腹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剖腹产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术前、术后早期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产妇的肛门排气时间、腹胀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腹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腹产术后科学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腹胀及术后并发症。
作者:毛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患者术后肠痿功能恢复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并研究本院于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84例,将所有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活动与腹部热按摩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给予不同护理方式后的临床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经卡方t检验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腹部手术患者在实施早期活动与腹部热按摩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缩减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琼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