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日德
1 临床资料 83例均为男性,年龄18-47岁,病程3个月至1年,初中以上文化程度79例占95%,从事脑力劳动65例占78%,有婚外性生活史73例占88%.获得STD知识的途径:个体医疗机构33例占40%,传播媒介41例占49%,其它9例占11%.患者自我诊断:艾滋病2例,梅毒11例,淋病26例,非淋病性尿道炎9例,性病35例.临床自觉症状:全身不适或发热,消瘦,食欲下降,容易疲劳,性欲减退,尿道或阴茎不适或酸痛,腰部酸痛,其它如肌肉萎缩,尿色改变等.
作者:陈印春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我科自1998年3月-1999年5月采用Amplatzer封堵伞治疗小儿中一大型PDA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3例中男2例,女1例,年龄3-10岁均经临床心电图、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确诊为PDA,狭窄处内径2.5-6mm.
作者:朱学莲 刊期: 2000年第09期
自1994年5月至1995年9月我科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者84例,其中入院即伴呼吸衰竭者19例,进行切开洗胃者8例,报道如下.
作者:卞雪平;谢燕;苗菲 刊期: 2000年第09期
通过收治体内异物病人348例,对体内异物的取出进行探讨.1 取异物以前一定要摄X线片,一般摄正侧位片,必要时摄特殊位片,做好立体定位,判断异物距体表的距离及距其近的骨性标志的距离和方位.若不事先定好位置,就是做大切口也往往要失败.
作者:许守祥;戴学国;高峰光;牟海波;曲向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10月怀胎,一朝分娩.临床上每个分娩产妇无一不带着喜悦、恐惧、担忧的交替心情,在面临新生命诞生的喜庆之时,既害怕陌生孤独,害怕分娩之痛,又担心医护人员态度不好,责任心不强,技术不过硬;既害怕难产,畸胎儿,又担心生男生女,出血、生命危险等等,思想顾虑重重,精神负担沉重.
作者:李美霞 刊期: 2000年第09期
背景:当今,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谱以及死亡病因发生着巨大变化.抑郁症以平均每年有11.3%的成年人发病,而美国人群则有17.1%的成年人终生存在着危险.在我国由于社会的变革,素质教育尚不成熟、人的适应能力差,抑郁症则以更快的速度在增长.因为临床上常将抑郁性障碍、抑郁性神经症、神经衰弱或神经功能症等也诊为抑郁症,所以抑郁症的接诊率远高于11.3%与17.1%.抑郁症给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的危害远超过了高血压、冠心病、胃肠病或肺部疾病.可以说抑郁症是家庭的癌症.它有二高一低的特点,即伤残率高达17-20%,有自然倾向者高达60-80%,自然身亡者达10-15%.为此,在做好内科临床的同时应注重心身医学、行为医学、心理卫生学的发展.
作者:郭宏 刊期: 2000年第09期
脂肪栓塞综合征(FES)通常发生在严重创伤,特别在骨盆及长骨骨折后,也可发生在手术后,临床并不多见.一旦发生,若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则由脂肪栓塞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进展迅速,死亡率高,我院1992年-1999年共诊治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先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例1,男24岁,因酒后骑自行车跌倒,上腹部撞于树池铁栏上.伤后上腹部疼痛,进行性加重,并漫及全腹痛,3小时后急诊入院.腹部X线片提示膈下游离气体,以腹内空腔脏器破裂,腹膜炎剖腹探查,术中所见:腹内液体约1500ml,后腹膜及横结肠系膜根部撕裂伤,周围有凝血块.扩大腹膜破孔探查,见十二指肠降部侧后壁破裂,长约3cm.游离十二指肠并显露破口,行破口单纯修补,空肠戳孔逆行置管于修补处,术后48小时死于感染性休克.
作者:何兆芳;孙建勤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我院于1992年至1999年8年内,共施行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合并大出血病人55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康;胡瑞雪;刘海峰;潘琦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用3种不同方法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77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均从发作期开始治疗.Ⅰ组15例.给传统方法即抗生素、激素、抗过敏等常规治疗,缓解期不用任何药物;Ⅱ组30例,在Ⅰ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0.5%舒喘灵溶液及0.025%溴化异丙托品溶液各0.5ml加生理盐水2ml,有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每天2次,连用5-7天,缓解期给口服酮替芬;Ⅲ组32例,在Ⅰ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BDP)及沙丁胺醇气雾剂,并口服酮替芬.结果:根据疗效标准,观察记录3组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及复发的例数.总有效率,Ⅰ组46.6%,Ⅱ组50%,Ⅲ组87.6%,Ⅲ组疗效显著优于Ⅰ、Ⅱ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复发率Ⅰ组73.3%,Ⅱ组66.7%,Ⅲ组18.8%,Ⅲ组复发率亦明显低于Ⅰ、Ⅱ组.配合心理治疗疗效更佳.结论:在哮喘发作期给吸入BDP及沙丁胺醇气雾剂改善症状优于其它两组,疗效显著;缓解期吸入BDP及口服酮替芬,明显减少了哮喘的复发.
作者:王秀琴 刊期: 2000年第09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由肾素、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以及血管紧张素受体等6大成份组成,其中AngⅡ为主要的生物活性肽.除循环RAS外,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外周靶器官如心脏、血管、肾脏等亦含有RAS成份,即局部RAS,这一系统在靶器官保护,及慢性疾病过程中可能具有比循环RAS更重要的意义.本系统的作用涉及到心脏、肾脏、内分泌系统等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应用日渐广泛和重要.本文就其作用机制,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其使用指征.
作者:刘明日;徐成江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所选病例均无高血压、癫痫、卒中或其他神经系统疾患,TCD检查表现为脑血流速度增快或减慢.将148例确诊为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88例,口服尼莫地平组60例,两组均排除其它镇痛药物的影响.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刺五加注射液40ml、尼莫地平注射液2-4mg分别加入5%GS25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14天为1疗程.对照组口服尼莫平地30mg,每日3次,14天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判定疗效.
作者:吴爱华 刊期: 2000年第09期
1 心理性疾病的因素1.1 社会因素:在当代的日常生活,人类不可能离开整个社会去单独生活.人们倾向于喜欢赞同自己观点的人,并根据对仅有的少数基本问题的一致程度来判断自己的才智和其他性格的特征;所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变态反应,可产生心理性疾病的因素[1].
作者:陈文山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我科从1997年1月至2000年1月,我们采用NVB加米托蒽醌加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3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30例病人均经组织学确诊的患者,年龄24-65岁,近期内未接受抗肿瘤治疗,化疗至少2个周期以上.治疗前肝肾功能血象正常,预计生存半年以上,有可测量的临床或X线观察指标,可以评价近期疗效.初治10例,均用过辅助化疗;复治20例,接受过CMF、CAF等方案治疗,复发转移的部位依次为胸壁10例,对侧乳腺4例,肺2例,胸膜2例,淋巴结转移10例,骨2例.
作者:高继英;金美云;李苓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患者,男,42岁,工人.因持续性发热12天,患者发病前10天曾到云南河口(疟疾高发区).入院查:40℃、P90次/分、BP14/9KPa.实验室检查:Hb100g/L、WBC4.5×109L、N0.91肥达氏阴性,血培养无菌生长.连续3次血涂片查疟原虫未查到,入院第3天出现神志恍惚,反应迟钝,继之昏迷,持续高热.腰穿行脑脊液检查,压力稍高.常规:无色,清,细胞数10×106/L,白细胞数3×106/L,潘氏反应弱阳性,糖2.8mmol/L,未查到抗酸杆菌,治疗后出现贫血,黄疸,酱油色样尿,Hb降至57g/L,每100个白细胞中见晚幼红细胞50个,网织红细胞4%,尿胆原1:20阳性,尿隐血阳性,G-6-PD正常,肝肾功能正常.按伤寒并溶血性尿毒综合症予碱化尿液,抗炎,激素,输全血等治疗,病情无好转,再次血涂片查到疟原虫,为间日疟,恶性疟混合感染,修正诊断为恶性疟,间日疟混合感染并黑尿热,给予青蒿琥珀脂,每日2次,首剂加倍,用药后1天,尿转为黄色,体温降至37℃,继续治疗6天后停用.
作者:陈蓉;路兰英 刊期: 2000年第09期
随着自动化仪器在医学检验领域的广泛应用,许多过去传统的手工方法逐渐被取代,使得各项检验指标的结果准确性、可靠性更高,临床参考价值意义更大.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更为可靠、真实.本文作者就近一年多来本科自动化仪器应用以来的病例分析资料进行分析,以期探讨CRP、ESR、WBC计数这三项指标在几种疾病中的相关性,以及三者结合起来对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原学调查、病因学探讨、疗效观察及预后的价值.
作者:刘玲玲;王虹;刘田林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氟美松是临床治疗过敏性疾病的常用肾上腺糖皮质类固醇激素之一,罕有过敏反应.今遇1例治疗荨麻疹患儿发生过敏,为引起同道警惕,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益真;齐春华;赵立建 刊期: 2000年第09期
当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及躯体医学向整体医学发展中,行为医学形成和出现为人类健康、防治疾病增加了一条新途径.新的医学模式丰富了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及健康、疾病的内涵,增加了防治疾病的手段和方法.然而现代医学模式的提出,重视了心理和社会因素,但却忽视了行为医学对人健康的影响和对疾病的发生、转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贾圣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AMI约1/4-1/3病例缺乏典型症状,近几年来由于症状不典型而导致误诊的病例有所增加.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误诊病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40-70岁,其中误诊为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5例,颈椎病2例,肺炎1例.
作者:孙颖;刘光芝 刊期: 2000年第09期
在儿童智力低下(MR)的诊断中,智商(IQ)是被普遍采用的方法,而作为MR诊断两大要素之一的社会适应能力测查则往往被忽视.鉴于实际存在的对智商和适应能力在诊断标准中的价值、地位及二者之间关系的认识模糊及判断分离现象,本文对近年来本科开展儿童智商测定及社会适应能力测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旨在提示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对二者在MR诊断中的价值、地位进行客观评估,提出针对性干预对策.
作者:叶跃成;黄毅君 刊期: 200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