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武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8年7月-2000年7月我院共收治17例拖拉机摇柄反弹击伤所致Colles骨折.均为男性;年龄18-49岁,平均32岁.均为闭合性损伤.1.2 损伤类型按顾云伍分型[1]Ⅰ型:骨折断端向掌侧成角,骨折线未进入关节面;Ⅱ型:骨折断端向掌侧成角,骨折线已进入关节面,但关节面未粉碎;Ⅲ型:骨折远端向背侧成角,骨折线未进入关节面;Ⅳ型:骨折远端向背侧成角,骨折线已进入关节面,但关节面未粉碎;Ⅴ型:骨折完全移位,关节面粉碎.Ⅰ型10例,Ⅱ型4例,Ⅲ型2例,Ⅳ型1例.1.3 临床表现 17例均有腕部剧痛,不敢活动,肿胀手指位于半屈曲位,不敢握掌.14例出现典型银叉状畸形.11例出现枪刺畸形,1例伴有拇、食、中指麻木症状.1.4 治疗及结果本组17例均采用闭合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3周后去除夹板,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随访7个月,腕关节活动恢复正常.
作者:范锡海;孙旭海;周光林;闫勇 刊期: 2001年第15期
人们认识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低T3综合征已有多年,但是直到近人们才对甲状腺激素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研究[1];本文对95例心功能不全患者用常规治疗与用小剂量甲状腺激素合并常规治疗,对其疗效进行了观察分析.
作者:蒋明华;王晓洪;常华军;韩进 刊期: 2001年第15期
自1993年来,我们应用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伴高粘滞血症80例,治疗前后进行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检测,以评价ILIB对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伴高粘滞血症的疗效.
作者:李冰;程树亮;杨敏清;刘永平 刊期: 2001年第15期
目的:观察I、II级高血压病患者中脑血管的血流变化、血管损伤程度,为脑卒中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对60例I、II级高血压患者和60例正常人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颈内动脉系统的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高血压I级组:颈内动脉系统各分支血管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加速,脑血管痉挛,PI、RI值正常.高血压II级组颈内动脉系统各分支血管平均血流速度降低,脑供血不足,PI、RI值升高.结论:高血压I级组患者处于高血流动力学状态,脑血管痉挛,以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发生率高,大脑前动脉次之.高血压II级组患者,脑血管血流速度减慢,血管阻力加大,同时伴有脑动脉硬化的图形特征.
作者:鹿桂兰;张希侠;杜秀娟;乔汉勇;王莹 刊期: 2001年第15期
自1990年1月至2000年1月,我院骨科采用切开复位骨圆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26例,经随访120例,近远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孙旭海;蒲玉梅;范锡海;闫勇;杨德勇;周光林 刊期: 2001年第15期
我院自1998年1月开展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尤其是缺血早期I、II期患者共28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男20例,女8例,年龄26-72岁,单侧18例,双侧10例.双侧患者一次给药同时治疗,病程2个月至2年,16例有应用糖皮质激素史,8例有外伤史,2例有烟酒史,2例原因不明.临床症状均有患髋疼痛,并有跛行及关节活动障碍,CT检查5例股骨头内轻度稀疏,23例头内有囊变坏死,20例股骨头皮质不规则轻至中度变形.介入治疗28例中根据Ficat分期[1],1期8例,2期15例,3期5例.
作者:钱学江;杨效经;韩学东;张西伟 刊期: 2001年第15期
1989年1月至1998年12月,我院共收治小儿严重烧伤267例.其中休克期(伤后48小时内)诊治不当38例,占14.2%,现就其原因作初步分析.
作者:陈大夫;王晓;牛文化 刊期: 2001年第15期
循证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越来越广泛受到关注并且得到了普遍应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循证医学要求从医人员以理论为基础加个人经验的医学模式向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模式转变.循证医学模式要求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提出问题并通过严格的检索、挑选和评价文献来回答这些问题,加强知识更新.
作者:何林;王朝华;蒋晓芹 刊期: 2001年第15期
总结我院1964-2001年100例经病理证实腹壁硬纤维瘤病例的诊治经验.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谢恩;谭效娣;徐燕军;王焰 刊期: 2001年第15期
患者男,57岁,反复胸闷,心前区隐痛5年,加重15天,来我院就诊.体检:发育良好,BP16/10KPa,心界不大,心率61次/min,心律规整,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晰,肝脾未触及,心肌酶检查正常.超声心动图显示各腔室瓣膜正常.心电图示:P-R间期0.14S,QRS间期0.08S2导联第3、7、8、11、12个QRS波群呈qRS波形,T波倒置0.15mv第1、2、4、5、6、9、10个QRS波群呈RS波形,T波直立0.20mv.
作者:张登芳 刊期: 2001年第15期
100例下肢手术患者,采用联合椎管内麻醉(CSEA),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66例,女36例,年龄17-63岁,ASAI-II级.
作者:蓝碧龙;蓝秋芳;蓝桂松 刊期: 2001年第15期
随着检验医学的飞速发展,凝血分析仪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PT、APTT、FIB的自动分析已逐步取代原有不敏感的BT(Duke)和CT(玻片法),而成为手术前患者出血倾向初步判断的有效手段.但是我们在使用中体会到标本质量、试剂质量及操作技能3方面的因素对凝血项目测定中的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仅做以下总结,供同行参考.
作者:祁宏英;任甜 刊期: 2001年第15期
我科自1982-2000年共收治颌面部烫伤烧伤患者183例,局部采用三黄液喷雾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李敏英;李勇强 刊期: 2001年第15期
嗜铬细胞瘤手术彻底切除是治愈的唯一途径,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减少手术并发症至关重要.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收治28例嗜铬细胞瘤.体会如下.
作者:徐晓华;康福霞 刊期: 2001年第15期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与高血压(HT)有很强的相关性.超过半数的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有高血压,而约30-70%的高血压病人有呼吸睡眠暂停[1].但SAS与HT之间的因果关系,两者之间这种相关性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尚不明确,本文就近年来,有关SAS与HT之间关系的研究以及抗高血压药物对此类合并SAS的高血压的疗效进行了总结.
作者:孙颖;常志文 刊期: 2001年第15期
为观察国产枸橼酸莫沙必利(商品名:贝络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自2000年6月至2000年11月在我院消化科门诊应用贝络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AD)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总结如下.
作者:惠祥兴;王继晶;赵卫平 刊期: 2001年第15期
我所自1993年1月到2000年1月共管理难治性肺结核病人26例,利用短程化疗(DOTS)复治涂阳治疗方案及氧氟沙星治疗,全程强化督导管理模式,定期随访.报告如下.
作者:王正运;宋先印 刊期: 2001年第15期
1 病例资料例1,患者男,51岁.因突发上腹部持续性剧痛伴恶心、呕吐32小时入院.查体:T:38.8℃,P108次/分,R28次/分,BP12.2/8.2KPa.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以右上腹偏重.急查血淀粉酶:1843u/L,尿淀粉酶5082u/L,WBC18.1×109/L,N0.94,L0.06.
作者:王勇;刘厚东;郑建伟;汪萍;龙飞 刊期: 2001年第15期
急性左心衰竭(APE)、急性心肌梗塞(AMI)、猝死(SCD),是常见、危险的冠心病突发事件.可随时发生,且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预后差.了解突发事件发生的机理及相关因素,实施准确的干预措施,是预防或控制事件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杨美功;陈明友 刊期: 2001年第15期
目的:评价新达罗和青霉素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将92例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用新达罗颗粒剂,每日每公斤体重20mg,分3次口服,疗程5天;对照组44例用青霉素钠,按每日每公斤体重20万单位,加入生理盐水中,1次/日静滴,疗程5天.结果:新达罗临床总有效率为79.16%(38/48),青霉素有效率为77.27%(34/44),X2=0.048 , P>0.05,差别无显著性,即两组疗效相等.新达罗杆菌清除率为87.50%(14/16),青霉素杆菌清除率为46.15%,P<0.05,差别有显著性.杆菌对新达罗的敏感率为93.10%,对青霉素的敏感率为34.48%,X2=29.56,P<0.01,差别有极显著性.结论:口服新达罗颗粒剂与静滴青霉素对化脓性扁桃体炎有同等疗效.且新达罗对杆菌清除率和药物敏感率均优于青霉素.可避免打针之苦,儿童乐于接受.
作者:王纪凤;王梅英;高霞;周恒忠 刊期: 2001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