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评价

文萍

关键词:楔状缺损, 牙科材料,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采用改良USPHS系统评估光凝单组分复合体(Dyract)和光固化复合树脂(TpHTM)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使用修复Dyract楔缺牙328颗,用TPHTM修复楔缺牙278颗.使用改良USPHS系统对1年及3年的随访结果进行评估.结果:Dyract组1年成功率91.15%,3年成功率88.41%;TPHTM组1年成功率60.07%,3年成功率57.19%.两组成功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按USPHS评估系统逐条分析发现两组仅在边缘着色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其他各项Dyract均优于TPHTM.结论:本项研究显示Dyract在修复楔缺方面明显优于TPHTM组.楔缺的程度对Dyract的修复成功率有显著影响,对TPHTM无显著影响.改良USPHS系统对临床疗效的评估极具价值.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丹参注射液治疗重症胰腺炎疗效观察

    1材料和方法1.1一般材料病例数72例,均符合重症胰腺炎诊治规范初稿[1].其中男45例,女27-78岁,平均61.5岁;随机分成两组,每组病情严重程度均无明显判别P>0.05.

    作者:阮利群;蔡爱群 刊期: 2002年第27期

  • 施他宁及垂体后叶素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该组病人为我院1997年10月-1999年10月收治的活动性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急症住院病人,共46人.其中男32人,女14人,平均年龄51岁.临床上均有呕血和/或黑便,出血量200-4000ml不等.治疗前均行急症内镜检查,证实有活动性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作者:徐逢敏;程宁 刊期: 2002年第27期

  • 肺炎性假瘤的外科治疗附25例报告

    肺炎性假瘤是-种少见的由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肺内瘤样病变,易与肺癌混淆.辽宁省1990-2001年收治肺炎性假瘤病人25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滨;侯生才;李彤;张振葵;陈航;傅毅立 刊期: 2002年第27期

  • BAEP、TCD、MR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客观可靠的辅助诊断方法.方法:对52例临床上确诊的VBI患者作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核磁血管造影(MRA)对比检查.结果:BAEP、TCD、MRA的异常率分别为63.5%、80.8%、9.6%.三项均异常5例(9.6%),BAEP和TCD异常23例(44.2%),BAEP和MRA异常2例(3.8%).结论:BAEP、TCD、MRA均为较理想的非创伤性检查,对VBI的诊断可相互补充,可提高VBI的诊断率.

    作者:周立春;陈天风;邱传亚;杨晶 刊期: 2002年第27期

  • 使用Dornier Compact Alpha碎石机治疗泌尿系结石151例报告

    我院自1999年2月-2000年2月,使用Dornier CompactAlpha超声定位碎石机治疗151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贵林;董义国 刊期: 2002年第27期

  • HRT的评价及安全应用措施

    妇女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的逐渐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缺乏,不仪可导致多器官多系统的功能失调,还在绝经近、中、远期促发一系列相关疾病和健康问题.这包括:围绝经期月经紊乱、绝经综合征、泌尿生殖道萎缩、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疾病及老年性痴呆等.妇女生命的1/3是在绝经后度过的,这些疾病对绝经后的生活质量构成巨大威胁.

    作者:郭秀敏 刊期: 2002年第27期

  • 1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治疗体会

    我院自1991年-2001年共施行胃大部切除术192例,其中12例出现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晓东 刊期: 2002年第27期

  • 复方丹参、甘露醇治疗视网膜震荡疗效观察

    眼球挫伤后视网膜出现水肿、出血、渗出、视力下降称视网膜震荡.常发生在黄斑部.以往治疗多使用血管扩张剂及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我们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甘露醇注射液治疗视网膜震荡,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王衍 刊期: 2002年第27期

  • 肿胀吸脂术中护理体会

    肿胀吸脂术,是当前爱美人士安全、可靠的一种减肥方法.尤其适用于局部脂肪堆积者.具有不反弹、术后不留疤痕、安全性高、组织损伤轻微、出血少、术后体形恢复快等优点.我科自1997年5月-2001年5月共做该手术86例,均取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花存 刊期: 2002年第27期

  • 导乐陪伴分娩对第一产程的影响

    导乐陪伴分娩是指由有经验的助产师或医师在分娩过程中给予心理指导和产程观察,并由一个家族成员陪伴的分娩,我院自1999年4月开展导乐陪伴分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地减少了分娩对产妇心理和精神的影响,从而减少了产力异常的发生,加速了产程的进展,现将我院所做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吴凡;贺琦 刊期: 2002年第27期

  • 重症海洛因中毒5例抢救体会

    笔者在急诊科共收治5例急重症海洛因中毒,均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例均为男性,年龄18-25岁,均为静脉注射的吸毒者.4例单纯使用海洛因,1例与安定合用.表现昏迷、瞳孔缩小呈针尖状、呼吸浅慢3-10次/min,脉搏弱而快90-120次/min,面色苍白或紫绀,四肢湿冷、肌肉松驰、血压下降.3例肺部闻及湿罗音.

    作者:石家栋 刊期: 2002年第27期

  • 上皮损伤诱发干细胞缺陷眼产生多种角膜病变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角膜非感染性病变的形成原因.方法:选30只兔,先环形切削兔的单眼角膜缘上皮,上皮愈合后反复刮出除双眼角膜中央部上皮,观察角膜的变化.结果:予先去除部分干细胞的兔眼依中央上皮刮除次数的多少不同,由轻到重出现了一过性角膜点状混浊、一过性角膜上皮下云雾状混浊、持续性角膜点状混浊、顽固性角膜水肿、盘状角膜水肿、角膜血管翳等多种病变.未损害角膜缘的兔眼角膜上皮愈合,角膜光滑透明.结论:一定程度的上皮损伤可诱发干细胞缺乏的兔眼产生多种角膜病变.

    作者:张阳;陈立忠;马崇泽 刊期: 2002年第27期

  • 54例活动性义眼疗效观察分析

    我院自1997-2001年,分别对眼球摘除、眼内容物剜除或二期手术的54例(57眼)患者,施行羟基磷灰石(HA)义眼座植入术,在植入术后8个月以上,球体完全血管化、再行钻孔,安装义眼.追踪观察,短10个月,长4年.术后反应轻,疗效稳定,提倡此种手术至关重要.

    作者:葛建杰;张欣 刊期: 2002年第27期

  • 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50例临床研究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至残率的特点.导致脑卒中常见的途径是颅脑血管局部粥样硬化、溃疡和狭窄,随之而来血小板聚集,形成阻塞性血栓,引起局部脑梗死,这血栓栓塞性事件约占所有脑卒中的70%[1].因此,为氯吡格雷(泰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主要观察其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吴英;陈馥;路辉;崔哲 刊期: 2002年第27期

  • 巨大脾囊肿1例

    患者,女,34岁,因左上腹隐痛、消瘦1年,发现左上腹包块半个月来诊,体检:T36.6℃,神志清,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左中上腹扪及一约25×20em的包块,质中,边缘利,无触痛,肠鸣音正常,肝区有叩击痛.初诊:肝巨大囊肿.

    作者:陈廷财 刊期: 2002年第27期

  • 上腹疼痛、黄疸、肝功异常

    1病历摘要男,42岁,农民.因右上腹疼痛5个月,黄疸10天于2001年1月29日入院.入院前5月开始右上腹隐痛,持续数小时不等,隔1-2天疼痛1次.偶持续数天胀痛、钝痛,放射到背心.

    作者:杨光;江堤;罗万蓉;邬碧波 刊期: 2002年第27期

  • 胃溃疡大部切除术后近期大出血的手术治疗

    胃大部切除术后近期大出血多发生在术后24h以内.表现为呕血或胃管内吸出大量鲜血,病情危重,必须急速处理,本文将对我科35年中再出血病例(20例)的原因及相应采取的手术方式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大安;郭罗 刊期: 2002年第27期

  • 在初中学生中开展青春期教育初探

    初中生正处在人生的关键时期一青春期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方面都会出现一系列的重大变化.如:在心理上表现出思想开放,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在生理上出现第二性征,并有了性意识的萌发.

    作者:吕广波;孙殿升 刊期: 2002年第27期

  • 术式的选择对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体会

    翼状胬肉是眼球结膜的一种变性的改变.现以为本病是结膜血管和角膜前弹力层联结处的一种非感染性炎症,在炎症自溶过程中导致蛋白质降解为氨基酸混合物,内含一种致翼状胬肉血管发生因子,使结膜血管向角膜滋生[1],目前大部分采用手术切除治疗,作者自1987年-2000年初15年间对183例不同年代不同术式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体会如下.

    作者:梁春元;刘路明;王润彪 刊期: 2002年第27期

  • 极度未足月分娩婴儿发育缺陷及护理

    妊娠20-25w出生的婴儿称极度未足月分娩婴儿,我们对308个存活婴儿在成长发育方面进行评估,现将有关结果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金荣;张静莉 刊期: 2002年第27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