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肝糖原累积症治验

刘光伟;王春芳

关键词:糖原贮积病, 中药疗法, 儿童
摘要:王灵台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王教授从事慢性肝病基础及临床研究30余载,学验俱丰.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获益匪浅,现将其治疗小儿肝糖原累积症验案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新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闭经验案

    吕某,女,22岁,未婚,2004年3月18日初诊.患者闭经3年,多方求治不效.14岁月经初潮,周期28天,行经3~7天,经色红、量中等.2001年5月时值行经期,因连吃冰淇淋3支,翌日月经干净,以后月经闭止,直至求诊时月经仍未潮.

    作者:霍翠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拉米夫定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复发2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拉米夫定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7例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治疗停药后复发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以苦参素胶囊、复方鳖甲软肝片、培菲康、中药煎剂(基本方:党参、黄芪、茯苓、丹参、白术、白芍、茵陈、郁金、田基黄)口服治疗;对照组13例以齐墩果酸片口服治疗.2组疗程均为6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改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正常21例,复常率为87.5%;对照组治疗后肝功能正常为2例,复常率为15.4%,治疗组肝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乙肝病毒核糖核酸(HBV-DNA)阴转13例(54.2%),乙肝病毒e抗体(HBeAb)阳转9例(37.5%);对照组治疗后HBV-DNA阴转2例(15.4%),HBeAb阳转0例.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拉米夫定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复发,能显著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清HBV-DNA水平.

    作者:叶小汉;何世东;董明国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补骨脂对去卵巢大鼠骨转换及血脂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补骨脂水提物对去卵巢大鼠骨转换及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7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各9只,采用去卵巢切除术造模.对照组灌服等量去离子水,补骨脂组灌服补骨脂水提液,而且2组均皮下注射等体积不含雌二醇的蓖麻油溶剂;雌激素组皮下注射含雌二醇的蓖麻油溶剂,并灌服等量去离子水.动态观测3组大鼠尿中吡啶交联/肌酐比率(Pyd/Cr)和脱氧吡啶交联/肌酐比率(Dpd/Cr)、血浆碱性磷酸酶(ALP)、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变化.结果:大鼠尿中Pyd/Cr、Dpd/Cr比较:术后第1、4、8、12周对照组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P<0.001);补骨脂组术后4、8、12周Dpd/Cr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P<0.001).补骨脂组、雌激素组分别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雌激素组Pyd/Cr水平在术后8周,Dpd/Cr水平在术后4、8、12周分别与补骨脂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大鼠ALP变化比较:对照组、补骨脂组及雌激素组在术后12周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P<0.001);补骨脂组在术后4~8周、雌激素组在术后4~12周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雌激素组在术后8~12周与补骨脂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大鼠TC、TG水平比较:补骨脂组TC在术后12周、雌激素组TG在术后4周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P<0.01).TG水平补骨脂组在术后4周与对照组比较、雌激素组在术后4周与补骨脂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骨脂水提物对骨转换的影响可能包括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两方面,而且对雌激素依赖性骨丢失具有防治作用,对血脂代谢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作者:邓平香;徐敏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梁剑波教授治疗先兆流产经验介绍

    梁剑波教授(1922~2002年)曾任广东省肇庆市中医院院长、肇庆市副市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国家级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梁教授从事中医临床研究60余载,擅长治疗内科、妇科杂病,尤以治疗先兆流产经验丰富,临证运用四大法则辨治,每获良效,现将其治疗验案介绍如下.

    作者:梁宏康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桃仁承气汤加减治疗单纯性胸腰椎体骨折后肠麻痹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桃仁承气汤加减治疗单纯性胸腰椎体骨折后肠麻痹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应用桃仁承气汤(处方:桃仁、大黄、芒硝、当归、赤芍、牡丹皮)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持续胃肠减压、口服缓泻剂等方法治疗.以肠蠕动恢复情况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肠蠕动恢复时间治疗组为(3.4±0.5)天,对照组为(6.7±0.5)天,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早期应用桃仁承气汤加减治疗单纯性胸腰椎体骨折后肠麻痹,能明显缩短肠蠕动恢复时间.

    作者:马志杰;吴锦才;张少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鳖甲救痨汤

    鳖甲救痨汤组成:鳖甲、生地黄各20g,生黄芪、山药各30g,黄连、甘草各5g.上药加水500ml,水费后火煎至250ml,滤药取汁,再加水500ml,同法煎至250ml.

    作者:胡天雄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高热4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应用常规西医内科治疗;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柴芩蓝军汤(处方:柴胡、黄芩、板蓝根、大青叶、大黄、石膏、茵陈、葛根、连翘、蝉蜕、竹叶、生甘草).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平均退热时间及主要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显效率治疗组72.9%,对照组为43.8%,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平均退热时间及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变化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高热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病程.

    作者:周秀英;梁刚;王德文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四黄汤外敷治疗产后会阴水肿

    笔者自1990年以来,应用自拟方四黄汤外敷治疗产后会阴水肿,取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方药组成与用法黄连、黄芩、黄柏各15g,大黄30~60g.将上药水煎成浓汁约100~150 ml,先用双氧水清洗会阴,然后用消毒纱布条浸渍药汁,外敷于会阴水肿和裂开的伤口处,并在药条外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以防污染,视病情每4小时换药1次或每天1~4次.

    作者:黄飚;黄小丽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温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64.5%、95.8%,对照组分别为31.3%,77.1%,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泽胜;陈千里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阳虚盗汗治验2则

    盗汗证多责之阴虚,治以养阴为法,自汗证多责之阳虚,治以温阳为法.但不能从一而论,治疗盗汗不可偏执一面,须详察病机,辨证治疗.笔者从阳虚辨治盗汗,疗效颇好,现举验案2则如下.

    作者:宋金明;时萍;荆凡波;刘广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柴芍二仙汤治疗女性高泌乳素血症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柴芍二仙汤治疗女性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应用柴芍二仙汤(组成:柴胡、白芍、仙茅、淫羊藿、川牛膝、炒麦芽、炙甘草)治疗,1月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结果:痊愈21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除黄体生成素(LH)、孕酮(P)2项指标外,血清雌二醇(E2)、血清泌乳素(PRL)、促卵泡素(FSH)等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柴芍二仙汤治疗女性高泌乳素血症疗效显著.

    作者:王臻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医多途径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41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多途径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8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采用中医多途径给药治疗,包括辨证口服汤药、中药保留灌肠、阴道微波和中药局部外敷等;对照组41例,以抗生素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10天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7%,对照组为78.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多途径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作者:田莹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浅谈甘麦大枣汤治疗脏躁的临床应用

    甘麦大枣汤(甘草、小麦、大枣)出自<金匮要略>,是治疗脏躁的一条名方,临床上应用广泛.但随着医学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对中医研究规范化要求的提高,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曾有人观察其治疗脏躁证无1例取效,而很多研究则认为效果甚好,这就使人产生了怀疑,甘麦大枣汤的临床疗效到底如何?如何才能取效?为此,笔者在系统评析甘麦大枣汤治疗脏躁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对其临床应用作一探讨.

    作者:王子涛;杨小波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益气祛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4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祛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以口服消心痛片、阿司匹林片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益气祛瘀汤(由红参、黄芪、三七、川芎、丹参、甘草、赤芍、郁金等组成)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主要观察心绞痛、心电图疗效及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2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5.56%,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而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22%,对照组为48.89%,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主要症状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1%,对照组为64.44%,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益气祛瘀汤可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李明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影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生存质量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目的:观察影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生存质量的因素.方法:对105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随访和评估.通过量化数据,建立方程以及多元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各影响因素与生存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影响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骨折因素、有无其他合并疾病、年龄、绝经年限、文化素质、酗酒和抽烟.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多元方程可以用来评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黄宏兴;黄红;刘洪江;章恒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尿石通治疗泌尿系结石体外碎石后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尿石通治疗泌尿系结石经体外碎石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0例泌尿系结石经体外碎石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对照组100例,2组均给予碎石后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尿石通丸,1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1.67%,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治愈率65.00%,总有效率85.00%.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尿石通可促进体外碎石后结石排出,提高排净率,可作为体外碎石后的常规用药.

    作者:陈仲勤;赵沛维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干祖望教授治疗耳鼻喉疾病经验介绍

    干教授认为,中医耳鼻咽喉学科必须中西医结合,以西医先进的检查设备作为辅助诊断,中医辨证论治.他推崇用夏变夷理论,将他人的东西变为己用,并提出在四诊基础上增添查诊,将检查结果融入辨证而成为中医理论的内容.

    作者:廖月红;李云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半夏泻心汤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小鼠血清IL-2、IL-8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机制.方法:将90只小鼠随机分成10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小鼠灌胃造模后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半夏泻心汤组(由半夏、黄连、黄芩、人参、干姜、炙甘草、大枣组成),半夏组(单味半夏),甘温组(由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组成),苦寒组(由黄连、黄芩组成),半夏加苦寒组(由半夏、黄连、黄芩组成),半夏加甘温组(由半夏、人参、甘草、干姜、大枣组成),苦寒加甘温组(由黄连、黄芩、人参、甘草、干姜、大枣组成),阳性对照组(给予氨苄西林胶囊),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等量白开水灌胃).主要观察各组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结果:各组小鼠IL-2含量:正常组、半夏泻心汤组、阳性对照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苦寒加甘温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小鼠IL-8含量:正常组、半夏泻心汤组、苦寒组、半夏加苦寒组、苦寒加甘温组、阳性对照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半夏泻心汤通过降低血清中IL-8、升高IL-2的含量而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作者:谭达全;邓冰湘;周祖怡;伍参荣;郭春秀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支气管肺炎31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采用西医抗感染、激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达原饮加减方(处方:厚朴、草果、白芍、知母、槟榔、黄芩、贯众、柴胡、生石膏、甘草)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痊愈率治疗组分别为96.8%、87.1%,对照组分别为90.3%、64.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痊愈率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干湿啰音消失时间及治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支气管肺炎疗效确切,可提高治愈率,明显缩短病程.

    作者:梁桥秋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辨治结合西医常规治疗.结果:42例中,痊愈7例,显效26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4%.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健;李维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新中医杂志

新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