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桥秋
目的:观察尿石通治疗泌尿系结石经体外碎石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0例泌尿系结石经体外碎石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对照组100例,2组均给予碎石后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尿石通丸,1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1.67%,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治愈率65.00%,总有效率85.00%.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尿石通可促进体外碎石后结石排出,提高排净率,可作为体外碎石后的常规用药.
作者:陈仲勤;赵沛维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采用西医抗感染、激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达原饮加减方(处方:厚朴、草果、白芍、知母、槟榔、黄芩、贯众、柴胡、生石膏、甘草)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痊愈率治疗组分别为96.8%、87.1%,对照组分别为90.3%、64.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痊愈率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干湿啰音消失时间及治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支气管肺炎疗效确切,可提高治愈率,明显缩短病程.
作者:梁桥秋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血栓通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4例(74只眼)各种原因所致的RVO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38只眼),采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6例(36只眼),采用抗凝剂尿激酶治疗.主要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并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11%,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分支静脉阻塞与主干静脉阻塞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分支静脉阻塞疗效优于主干静脉阻塞.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仅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联合血栓通治疗RVO疗效显著.
作者:岳丽菁;杨培增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吕某,女,22岁,未婚,2004年3月18日初诊.患者闭经3年,多方求治不效.14岁月经初潮,周期28天,行经3~7天,经色红、量中等.2001年5月时值行经期,因连吃冰淇淋3支,翌日月经干净,以后月经闭止,直至求诊时月经仍未潮.
作者:霍翠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拉米夫定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7例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治疗停药后复发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以苦参素胶囊、复方鳖甲软肝片、培菲康、中药煎剂(基本方:党参、黄芪、茯苓、丹参、白术、白芍、茵陈、郁金、田基黄)口服治疗;对照组13例以齐墩果酸片口服治疗.2组疗程均为6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改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正常21例,复常率为87.5%;对照组治疗后肝功能正常为2例,复常率为15.4%,治疗组肝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乙肝病毒核糖核酸(HBV-DNA)阴转13例(54.2%),乙肝病毒e抗体(HBeAb)阳转9例(37.5%);对照组治疗后HBV-DNA阴转2例(15.4%),HBeAb阳转0例.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拉米夫定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复发,能显著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清HBV-DNA水平.
作者:叶小汉;何世东;董明国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康肾止血颗粒剂对IgA肾病(IgAN)的治疗作用及其对尿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44例IgA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3例口服康肾止血颗粒剂(由黄芪、白术、丹参、连翘、全蝎、牡丹皮、白茅根等组成)治疗,对照组21例口服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及尿红细胞数、尿蛋白、尿IL-6、药物副作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疗效虽以治疗组为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证候积分值的改善,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尿IL-6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副作用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P<0.01).结论:康肾止血颗粒剂对IgAN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且无副作用,并能下调IL-6水平.
作者:胡顺金;曹恩泽;张桃艳;刘小平;王亿平;方琦;程皖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王灵台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王教授从事慢性肝病基础及临床研究30余载,学验俱丰.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获益匪浅,现将其治疗小儿肝糖原累积症验案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刘光伟;王春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机制.方法:将90只小鼠随机分成10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小鼠灌胃造模后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半夏泻心汤组(由半夏、黄连、黄芩、人参、干姜、炙甘草、大枣组成),半夏组(单味半夏),甘温组(由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组成),苦寒组(由黄连、黄芩组成),半夏加苦寒组(由半夏、黄连、黄芩组成),半夏加甘温组(由半夏、人参、甘草、干姜、大枣组成),苦寒加甘温组(由黄连、黄芩、人参、甘草、干姜、大枣组成),阳性对照组(给予氨苄西林胶囊),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等量白开水灌胃).主要观察各组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结果:各组小鼠IL-2含量:正常组、半夏泻心汤组、阳性对照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苦寒加甘温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小鼠IL-8含量:正常组、半夏泻心汤组、苦寒组、半夏加苦寒组、苦寒加甘温组、阳性对照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半夏泻心汤通过降低血清中IL-8、升高IL-2的含量而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作者:谭达全;邓冰湘;周祖怡;伍参荣;郭春秀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梁剑波教授(1922~2002年)曾任广东省肇庆市中医院院长、肇庆市副市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国家级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梁教授从事中医临床研究60余载,擅长治疗内科、妇科杂病,尤以治疗先兆流产经验丰富,临证运用四大法则辨治,每获良效,现将其治疗验案介绍如下.
作者:梁宏康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64.5%、95.8%,对照组分别为31.3%,77.1%,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泽胜;陈千里 刊期: 2005年第07期
龙文君是甘肃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针灸系主任.从医40余年,擅长运用耳穴治疗疑难病症.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颇深.现将其针刺治疗剥脱性皮炎验案介绍如下.
作者:田永萍;侯春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胰岛素抵抗(IR)是指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等周围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生物效应的反应性降低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常伴有高胰岛素血症(HI)、糖耐量减退或糖代谢异常、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的血脂紊乱等.胰岛素抵抗是普遍存在的病理现象,为多种疾病所共享的危险因素,是滋生多种代谢相关疾病的共同土壤[1].笔者就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实质初探如下.
作者:吉训超;谢志雄;刘艳霞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肝积方配合氩氦刀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肝积方组(A组)32例,以肝积方(处方:柴胡、白芍、党参、白术、茯苓、莪术、水蛭、白花蛇舌草、土鳖虫、半枝莲、生牡蛎、甘草)治疗;肝积方加氩氦刀联合TACE组(B组)48例,以肝积方加氩氦刀联合TACE治疗;氩氦刀联合TACE组(C组)25例,以氩氦刀联合TACE治疗.主要观察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治疗前后机体活化T细胞指标CD3+/HLA-DR+、血瘀状态指标CD62P、卡氏评分、生存质量(QOL)评分.结果:3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除卡氏评分外,CD3+/HLA-DR+、CD62P、QOL评分等治疗前后差值B组与A、C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卡氏评分治疗前后差值A、B组升高,C组明显下降,C组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肝积方配合氩氦刀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显著改善血瘀状态,其预后佳,并可提高远期疗效.
作者:田华琴;梁贵文;黄小青;黄志庆;陈学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老年人肠梗阻多由于肿瘤、粪块梗阻、钡剂残留或其他原因引起.笔者根据不同症情辨证论治,取得良好效果.现举例如下.
作者:梁沛华;崔建锋;柳东杨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傍刺下关穴为主配合穴位贴磁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采用下关穴傍刺法为主,并配合穴位敷贴曼吉磁贴治疗.10天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愈31例,显效10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结论:傍刺下关穴为主配合穴位贴磁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伍惠芬;伍小红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桃仁承气汤加减治疗单纯性胸腰椎体骨折后肠麻痹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应用桃仁承气汤(处方:桃仁、大黄、芒硝、当归、赤芍、牡丹皮)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持续胃肠减压、口服缓泻剂等方法治疗.以肠蠕动恢复情况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肠蠕动恢复时间治疗组为(3.4±0.5)天,对照组为(6.7±0.5)天,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早期应用桃仁承气汤加减治疗单纯性胸腰椎体骨折后肠麻痹,能明显缩短肠蠕动恢复时间.
作者:马志杰;吴锦才;张少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罗笑容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广东省名中医.行医40余载,擅长儿科疾病的诊疗工作,学验俱丰.笔者有幸师从其学习,受益匪浅,现撷罗老师临证运用补土法治疗儿科疑难病验案4则,介绍如下.
作者:杨丽新;许尤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祛痰通络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3例.对照组以血塞通注射液及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祛痰通络方(药物组成:胆南星、地龙、白花蛇、天竺黄、瓜蒌、远志、蜈蚣、全蝎)治疗.2周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65.08%,对照组44.44%,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祛痰通络方能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作者:郑春良 刊期: 2005年第07期
黄芪是常用中药,中医学将黄芪归入补气药,多用于脾肺气虚或中气下陷证、表虚自汗或气血不足所致痈疽不溃?溃久不敛及浮肿尿少等证,尚未见用黄芪于养肝益肾报道.
作者:刘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鸡骨草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母儿ABO血型不合(血清IgG抗体效价≥1:128)的孕妇随机分为3组各70例.鸡骨草汤组给予鸡骨草汤(处方:鸡骨草、溪黄草、茯苓、莲蓬、甘草)治疗;复方茵陈汤组给予复方茵陈汤(处方:茵陈、黄芩、制大黄、甘草)治疗;西药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6、鲁米那治疗.结果:总有效率鸡骨草汤组为91.43%,复方茵陈汤组为92.86%,西药对照组为52.86%.鸡骨草汤组与复方茵陈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鸡骨草汤组、复方茵陈汤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产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病鸡骨草汤组5例(7.1%),复方茵陈汤组4例(5.7%),西药对照组16例(22.9%).鸡骨草汤组与复方茵陈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鸡骨草汤组、复方茵陈汤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鸡骨草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降低产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病率.
作者:苏小军;冯惠娟 刊期: 200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