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实质初探

吉训超;谢志雄;刘艳霞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脾虚, 肾阳虚, 痰瘀
摘要:胰岛素抵抗(IR)是指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等周围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生物效应的反应性降低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常伴有高胰岛素血症(HI)、糖耐量减退或糖代谢异常、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的血脂紊乱等.胰岛素抵抗是普遍存在的病理现象,为多种疾病所共享的危险因素,是滋生多种代谢相关疾病的共同土壤[1].笔者就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实质初探如下.
新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李寿彭主任医师应用土茯苓银花汤治验举隅

    李寿彭主任医师是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二批、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业医4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运用经方、时方,并将其有效结合、组成复方,治疗疑难杂症,疗效颇佳.自拟土茯苓银花汤(由土茯苓、金银花、地肤子、蝉蜕、防风、栀子、白鲜皮、槐花组成)加减,临床用于治疗内、外科杂病,效如桴鼓.笔者有幸随师学习,现将李老师临证验案3则介绍如下.

    作者:徐昌万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温肺平喘化瘀法治疗小儿寒型哮喘4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温肺平喘化瘀法治疗小儿寒型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寒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给予温肺平喘化瘀法(处方:麻黄、炒紫苏子、地龙、枳壳、桔梗、苦杏仁、桃仁、五味子、法半夏、炙百部、赤芍、橘红、细辛)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头孢唑啉、氨茶碱治疗.疗程为7天.结果:治疗组治愈22例,好转21例,未愈3例,治愈率为47.83%,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治愈10例,好转25例,未愈10例,治愈率为22.22%,总有效率为77.7%.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温肺平喘化瘀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寒型哮喘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朱海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阳虚盗汗治验2则

    盗汗证多责之阴虚,治以养阴为法,自汗证多责之阳虚,治以温阳为法.但不能从一而论,治疗盗汗不可偏执一面,须详察病机,辨证治疗.笔者从阳虚辨治盗汗,疗效颇好,现举验案2则如下.

    作者:宋金明;时萍;荆凡波;刘广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经络诊断的理论研究

    对经络诊断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从理论渊源、经络与舌诊脉诊、经络诊断的分类等方面对经络诊断方法进行了阐述.

    作者:贺振泉;陈群;原林;莫传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拉米夫定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复发2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拉米夫定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7例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治疗停药后复发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以苦参素胶囊、复方鳖甲软肝片、培菲康、中药煎剂(基本方:党参、黄芪、茯苓、丹参、白术、白芍、茵陈、郁金、田基黄)口服治疗;对照组13例以齐墩果酸片口服治疗.2组疗程均为6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改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正常21例,复常率为87.5%;对照组治疗后肝功能正常为2例,复常率为15.4%,治疗组肝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乙肝病毒核糖核酸(HBV-DNA)阴转13例(54.2%),乙肝病毒e抗体(HBeAb)阳转9例(37.5%);对照组治疗后HBV-DNA阴转2例(15.4%),HBeAb阳转0例.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拉米夫定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复发,能显著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清HBV-DNA水平.

    作者:叶小汉;何世东;董明国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影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生存质量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目的:观察影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生存质量的因素.方法:对105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随访和评估.通过量化数据,建立方程以及多元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各影响因素与生存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影响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骨折因素、有无其他合并疾病、年龄、绝经年限、文化素质、酗酒和抽烟.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多元方程可以用来评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黄宏兴;黄红;刘洪江;章恒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老年肠梗阻辨治举隅

    老年人肠梗阻多由于肿瘤、粪块梗阻、钡剂残留或其他原因引起.笔者根据不同症情辨证论治,取得良好效果.现举例如下.

    作者:梁沛华;崔建锋;柳东杨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傍刺下关穴为主配合穴位贴磁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傍刺下关穴为主配合穴位贴磁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采用下关穴傍刺法为主,并配合穴位敷贴曼吉磁贴治疗.10天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愈31例,显效10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结论:傍刺下关穴为主配合穴位贴磁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伍惠芬;伍小红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生脉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报告

    邱某,男,50岁,2003年5月6日初诊.头晕伴心悸、失眠月余.诊见:神清,精神可,气短,体倦消瘦,头晕,伴有心悸失眠,舌红、少津,脉沉细.检查:心脏听诊有早搏,每分钟2~3次,无其他异常杂音.心电图示:心肌劳损.行脑CT、颈部X线摄片检查均未见异常.

    作者:叶乙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康肾止血颗粒剂对IgA肾病治疗作用及其对尿IL-6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康肾止血颗粒剂对IgA肾病(IgAN)的治疗作用及其对尿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44例IgA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3例口服康肾止血颗粒剂(由黄芪、白术、丹参、连翘、全蝎、牡丹皮、白茅根等组成)治疗,对照组21例口服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及尿红细胞数、尿蛋白、尿IL-6、药物副作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疗效虽以治疗组为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证候积分值的改善,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尿IL-6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副作用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P<0.01).结论:康肾止血颗粒剂对IgAN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且无副作用,并能下调IL-6水平.

    作者:胡顺金;曹恩泽;张桃艳;刘小平;王亿平;方琦;程皖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巨大硬膜下血肿2例报告

    例1:张某,女,35天,2004年1月15日初诊.因从床上掉下地致神志不清8小时,呕吐多次收入院.诊见:神志不清,呼唤无睁眼,痛刺激右侧肢体无反应,左侧肢体屈曲.双瞳孔不等大,左:右=4.5 mm:2.5 mm,右侧瞳孔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均稍迟钝,左侧消失.右足巴氏征阳性.

    作者:陈为;徐险峰;胡鹏;谢裕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疏肝理气熄风止痛法治疗前列腺痛57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疏肝理气熄风止痛法治疗前列腺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7例前列腺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7例,以疏肝理气熄风止痛中药汤剂(由白芍、当归、柴胡、香附、乌药、秦艽、徐长卿、乌梢蛇、蜈蚣、炙甘草等组成)治疗;对照组50例,以盐酸特拉唑嗪治疗.30天为1疗程.采用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评分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痊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35.1%、89.5%,对照组分别为16.0%、72.0%,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NIH-CPSI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总积分、疼痛积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疏肝理气熄风止痛法治疗前列腺痛疗效显著.

    作者:江立军;宋易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半夏泻心汤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小鼠血清IL-2、IL-8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机制.方法:将90只小鼠随机分成10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小鼠灌胃造模后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半夏泻心汤组(由半夏、黄连、黄芩、人参、干姜、炙甘草、大枣组成),半夏组(单味半夏),甘温组(由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组成),苦寒组(由黄连、黄芩组成),半夏加苦寒组(由半夏、黄连、黄芩组成),半夏加甘温组(由半夏、人参、甘草、干姜、大枣组成),苦寒加甘温组(由黄连、黄芩、人参、甘草、干姜、大枣组成),阳性对照组(给予氨苄西林胶囊),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等量白开水灌胃).主要观察各组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结果:各组小鼠IL-2含量:正常组、半夏泻心汤组、阳性对照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苦寒加甘温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小鼠IL-8含量:正常组、半夏泻心汤组、苦寒组、半夏加苦寒组、苦寒加甘温组、阳性对照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半夏泻心汤通过降低血清中IL-8、升高IL-2的含量而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作者:谭达全;邓冰湘;周祖怡;伍参荣;郭春秀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鼻窦炎胶囊治疗鼻窦炎

    笔者自2000年以来,运用自拟方鼻窦炎胶囊治疗急、慢性鼻窦炎,疗效显著,介绍如下.方药组成及用法苍耳子、荆芥穗、羌活、藁本、辛夷、黄芩各200g,川芎300g,猪胆汁1 000ml.将苍耳子、荆芥穗、羌活、藁本、辛夷共研,取极细粉600g,余渣同黄芩、川芎水煎2次,每次取汁150ml,与猪胆汁混合,浓缩成300g黏稠状膏,再与600g药粉混匀,低温烘干,研细末,分装胶囊,每粒0.5g,每次服5粒,每天3次,饭后服.20天为1疗程.

    作者:于云;王培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实质初探

    胰岛素抵抗(IR)是指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等周围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生物效应的反应性降低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常伴有高胰岛素血症(HI)、糖耐量减退或糖代谢异常、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的血脂紊乱等.胰岛素抵抗是普遍存在的病理现象,为多种疾病所共享的危险因素,是滋生多种代谢相关疾病的共同土壤[1].笔者就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实质初探如下.

    作者:吉训超;谢志雄;刘艳霞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尿石通治疗泌尿系结石体外碎石后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尿石通治疗泌尿系结石经体外碎石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0例泌尿系结石经体外碎石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对照组100例,2组均给予碎石后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尿石通丸,1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1.67%,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治愈率65.00%,总有效率85.00%.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尿石通可促进体外碎石后结石排出,提高排净率,可作为体外碎石后的常规用药.

    作者:陈仲勤;赵沛维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益气祛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4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祛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以口服消心痛片、阿司匹林片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益气祛瘀汤(由红参、黄芪、三七、川芎、丹参、甘草、赤芍、郁金等组成)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主要观察心绞痛、心电图疗效及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2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5.56%,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而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22%,对照组为48.89%,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主要症状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1%,对照组为64.44%,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益气祛瘀汤可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李明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三妙散加味联合丙磺舒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81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三妙散加味联合丙磺舒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1例以三妙散加味(处方:黄柏、苍术、伸筋草、豨莶草、秦艽、防己、木瓜、鸭跖草、威灵仙、川牛膝、杜仲、鹿衔草、鸡血藤、山楂)联合丙磺舒治疗;对照组38例以消炎痛联合丙磺舒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积分、血尿酸(BUA)、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19%,对照组为84.21%,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关节疼痛、压痛等主要症状积分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BUA、TC、TG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12例,占14.81%;对照组28例,占73.6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三妙散加味联合丙磺舒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较好,且副作用少.

    作者:廖承建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高热4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应用常规西医内科治疗;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柴芩蓝军汤(处方:柴胡、黄芩、板蓝根、大青叶、大黄、石膏、茵陈、葛根、连翘、蝉蜕、竹叶、生甘草).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平均退热时间及主要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显效率治疗组72.9%,对照组为43.8%,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平均退热时间及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变化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高热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病程.

    作者:周秀英;梁刚;王德文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梁剑波教授治疗先兆流产经验介绍

    梁剑波教授(1922~2002年)曾任广东省肇庆市中医院院长、肇庆市副市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国家级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梁教授从事中医临床研究60余载,擅长治疗内科、妇科杂病,尤以治疗先兆流产经验丰富,临证运用四大法则辨治,每获良效,现将其治疗验案介绍如下.

    作者:梁宏康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新中医杂志

新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