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惠芬;伍小红
目的:观察介入术后配合米非司酮加中药等综合疗法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分为3组.A组20例单纯行介入治疗;B组32例行介入加服米非司酮治疗;C组32例在B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加味膈下逐瘀汤(由赤芍、当归、川芎、延胡索、五灵脂、桃仁、红花、牡丹皮、乌药、香附、枳壳、砂仁、甘草等组成)治疗.主要观察疗效、复发率及妊娠率.结果:A、B、C组治愈率分别为30.0%、62.5%、84.4%,复发率分别为45.0%、18.8%、3.1%,妊娠率分别为25.0%、43.0%、50.0%.治愈率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复发率C、B组与A组比较、C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妊娠率3组比较,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组与B组、B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配合米非司酮加中药等综合疗法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显著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提高受孕机会.
作者:周玉玲;叶恒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应用常规西医内科治疗;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柴芩蓝军汤(处方:柴胡、黄芩、板蓝根、大青叶、大黄、石膏、茵陈、葛根、连翘、蝉蜕、竹叶、生甘草).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平均退热时间及主要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显效率治疗组72.9%,对照组为43.8%,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平均退热时间及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变化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高热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病程.
作者:周秀英;梁刚;王德文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拉米夫定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7例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治疗停药后复发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以苦参素胶囊、复方鳖甲软肝片、培菲康、中药煎剂(基本方:党参、黄芪、茯苓、丹参、白术、白芍、茵陈、郁金、田基黄)口服治疗;对照组13例以齐墩果酸片口服治疗.2组疗程均为6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改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正常21例,复常率为87.5%;对照组治疗后肝功能正常为2例,复常率为15.4%,治疗组肝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乙肝病毒核糖核酸(HBV-DNA)阴转13例(54.2%),乙肝病毒e抗体(HBeAb)阳转9例(37.5%);对照组治疗后HBV-DNA阴转2例(15.4%),HBeAb阳转0例.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拉米夫定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复发,能显著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清HBV-DNA水平.
作者:叶小汉;何世东;董明国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64.5%、95.8%,对照组分别为31.3%,77.1%,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泽胜;陈千里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干教授认为,中医耳鼻咽喉学科必须中西医结合,以西医先进的检查设备作为辅助诊断,中医辨证论治.他推崇用夏变夷理论,将他人的东西变为己用,并提出在四诊基础上增添查诊,将检查结果融入辨证而成为中医理论的内容.
作者:廖月红;李云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罗笑容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广东省名中医.行医40余载,擅长儿科疾病的诊疗工作,学验俱丰.笔者有幸师从其学习,受益匪浅,现撷罗老师临证运用补土法治疗儿科疑难病验案4则,介绍如下.
作者:杨丽新;许尤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李寿彭主任医师是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二批、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业医4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运用经方、时方,并将其有效结合、组成复方,治疗疑难杂症,疗效颇佳.自拟土茯苓银花汤(由土茯苓、金银花、地肤子、蝉蜕、防风、栀子、白鲜皮、槐花组成)加减,临床用于治疗内、外科杂病,效如桴鼓.笔者有幸随师学习,现将李老师临证验案3则介绍如下.
作者:徐昌万 刊期: 2005年第07期
龙文君是甘肃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针灸系主任.从医40余年,擅长运用耳穴治疗疑难病症.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颇深.现将其针刺治疗剥脱性皮炎验案介绍如下.
作者:田永萍;侯春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盗汗证多责之阴虚,治以养阴为法,自汗证多责之阳虚,治以温阳为法.但不能从一而论,治疗盗汗不可偏执一面,须详察病机,辨证治疗.笔者从阳虚辨治盗汗,疗效颇好,现举验案2则如下.
作者:宋金明;时萍;荆凡波;刘广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机制.方法:将90只小鼠随机分成10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小鼠灌胃造模后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半夏泻心汤组(由半夏、黄连、黄芩、人参、干姜、炙甘草、大枣组成),半夏组(单味半夏),甘温组(由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组成),苦寒组(由黄连、黄芩组成),半夏加苦寒组(由半夏、黄连、黄芩组成),半夏加甘温组(由半夏、人参、甘草、干姜、大枣组成),苦寒加甘温组(由黄连、黄芩、人参、甘草、干姜、大枣组成),阳性对照组(给予氨苄西林胶囊),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等量白开水灌胃).主要观察各组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结果:各组小鼠IL-2含量:正常组、半夏泻心汤组、阳性对照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苦寒加甘温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小鼠IL-8含量:正常组、半夏泻心汤组、苦寒组、半夏加苦寒组、苦寒加甘温组、阳性对照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半夏泻心汤通过降低血清中IL-8、升高IL-2的含量而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作者:谭达全;邓冰湘;周祖怡;伍参荣;郭春秀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柴芍二仙汤治疗女性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应用柴芍二仙汤(组成:柴胡、白芍、仙茅、淫羊藿、川牛膝、炒麦芽、炙甘草)治疗,1月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结果:痊愈21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除黄体生成素(LH)、孕酮(P)2项指标外,血清雌二醇(E2)、血清泌乳素(PRL)、促卵泡素(FSH)等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柴芍二仙汤治疗女性高泌乳素血症疗效显著.
作者:王臻 刊期: 2005年第07期
老年人肠梗阻多由于肿瘤、粪块梗阻、钡剂残留或其他原因引起.笔者根据不同症情辨证论治,取得良好效果.现举例如下.
作者:梁沛华;崔建锋;柳东杨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笔者自2000年以来,运用自拟方鼻窦炎胶囊治疗急、慢性鼻窦炎,疗效显著,介绍如下.方药组成及用法苍耳子、荆芥穗、羌活、藁本、辛夷、黄芩各200g,川芎300g,猪胆汁1 000ml.将苍耳子、荆芥穗、羌活、藁本、辛夷共研,取极细粉600g,余渣同黄芩、川芎水煎2次,每次取汁150ml,与猪胆汁混合,浓缩成300g黏稠状膏,再与600g药粉混匀,低温烘干,研细末,分装胶囊,每粒0.5g,每次服5粒,每天3次,饭后服.20天为1疗程.
作者:于云;王培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傍刺下关穴为主配合穴位贴磁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采用下关穴傍刺法为主,并配合穴位敷贴曼吉磁贴治疗.10天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愈31例,显效10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结论:傍刺下关穴为主配合穴位贴磁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伍惠芬;伍小红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笔者自1990年以来,应用自拟方四黄汤外敷治疗产后会阴水肿,取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方药组成与用法黄连、黄芩、黄柏各15g,大黄30~60g.将上药水煎成浓汁约100~150 ml,先用双氧水清洗会阴,然后用消毒纱布条浸渍药汁,外敷于会阴水肿和裂开的伤口处,并在药条外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以防污染,视病情每4小时换药1次或每天1~4次.
作者:黄飚;黄小丽 刊期: 2005年第07期
胰岛素抵抗(IR)是指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等周围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生物效应的反应性降低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常伴有高胰岛素血症(HI)、糖耐量减退或糖代谢异常、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的血脂紊乱等.胰岛素抵抗是普遍存在的病理现象,为多种疾病所共享的危险因素,是滋生多种代谢相关疾病的共同土壤[1].笔者就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实质初探如下.
作者:吉训超;谢志雄;刘艳霞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立体定位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8例.治疗组采用立体定位斜扳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斜扳法治疗.7次为1疗程,1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5%,对照组为82.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位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斜扳法.
作者:吴山;马友盟;赖淑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采用西医抗感染、激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达原饮加减方(处方:厚朴、草果、白芍、知母、槟榔、黄芩、贯众、柴胡、生石膏、甘草)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痊愈率治疗组分别为96.8%、87.1%,对照组分别为90.3%、64.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痊愈率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干湿啰音消失时间及治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支气管肺炎疗效确切,可提高治愈率,明显缩短病程.
作者:梁桥秋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三妙散加味联合丙磺舒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1例以三妙散加味(处方:黄柏、苍术、伸筋草、豨莶草、秦艽、防己、木瓜、鸭跖草、威灵仙、川牛膝、杜仲、鹿衔草、鸡血藤、山楂)联合丙磺舒治疗;对照组38例以消炎痛联合丙磺舒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积分、血尿酸(BUA)、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19%,对照组为84.21%,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关节疼痛、压痛等主要症状积分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BUA、TC、TG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12例,占14.81%;对照组28例,占73.6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三妙散加味联合丙磺舒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较好,且副作用少.
作者:廖承建 刊期: 2005年第07期
邱某,男,50岁,2003年5月6日初诊.头晕伴心悸、失眠月余.诊见:神清,精神可,气短,体倦消瘦,头晕,伴有心悸失眠,舌红、少津,脉沉细.检查:心脏听诊有早搏,每分钟2~3次,无其他异常杂音.心电图示:心肌劳损.行脑CT、颈部X线摄片检查均未见异常.
作者:叶乙 刊期: 200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