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流行性出血热64例误诊原因分析

卢世明

关键词:
摘要:1991年1月-2001年11月,我院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患者1128例,误诊64例,现将误诊情况分析如下.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肝原性低血糖97例分析

    低血糖并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组因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糖浓度过低(<2.8mmol/L)的症候群.肝病所致的低血糖即肝原性低血糖.在临床上见于暴发性病毒性肝炎、严重的中毒性肝损害、晚期肝硬化、肝脏阻力性充血、原发性肝癌等疾病.临床上,肝原性低血糖因其表现复杂多变,常被原发病症状所掩盖,容易被误诊.

    作者:高鹏亮;刘成霞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复发性自发性气胸用凝血酶行胸膜粘连术的效果评价

    自发性气胸是一种主要累及青年男性的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它的一个显著临床特征,是容易复发.本文将我院1998年12月-2001年6月收治的复发性自发性气胸用凝血酶行胸膜粘连术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牟霞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胸腰椎骨折治疗的失误与对策

    目的:探讨此类患者治疗的正确方式.方法:对我院及外院1992年1月-2001年1月间进行手术治疗的167例患者进行评价.对167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及随访,观察脊柱结构的完整性、生理曲度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对16例患者进行二次手术.结果:所有患者进行了半年-3年的随访,平均14.7月,神经功能得到部分恢复.60例不全瘫患者,大部分恢复以前工作,平均融合时间3.5月,后路平均融合时间4.1月.有16例患者为治疗不当,有定位错误、前后路选择错误、生理曲度未恢复、内固定物退出及椎管内仍有骨块压迫脊髓,进行了再手术,使椎体复位和减压,得到良好的效果.结论:急性胸腰椎骨折脱位不是前路手术的适应症;合理选择内固定器械,定位准确,良好的手术操作技术是成功的关键;一定要达到植骨融合.

    作者:闫传柱;唐立群;张善地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挫伤性前房积血83例临床分析

    前房积血多见于眼挫伤,大部分前房积血预后良好,病情严重及治疗不当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及角膜血染等并发症.现将我院1995-2000年收住院患者83例总结如下.

    作者:王秀;穆秀丽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实施健康教育—满足心血管病人的健康需求

    心血管病人有相当一部分人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并且与年龄、性别、职业、饮食、肥胖、遗传因素、生活习惯、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密切关系.因此在冠心病的治疗和病人的护理上,不仅要重视药物的治疗,还要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只有强化普及健康教育知识,才能提高病人和人群的防治能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促进心血管病人的早日康复,有效提高心血管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晓兰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老年病人的健康教育

    医院开展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为基地,以病人和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病人了解和增进健康知识.针对老年病人的心理及病理、生理特点,在工作中注重老年病人的健康教育,收到了较好效果,现将教育实施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赵月红;韩进英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血管压迫性十二指肠梗阻的特点及其治疗

    血管压迫性十二指肠梗阻国内文献报告较少.作者总结1969年4月-2001年12月血管压迫性十二指肠梗阻7例,对其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式选择作一讨论.

    作者:梅家勤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胃癌血管形成

    血管生成(angiogenesis)存在于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对实体瘤的快速生长和转移尤为重要,因此抑制血管形成成为不同于常规抗肿瘤治疗的新策略,并已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1,3].肿瘤的血管形成过程极为复杂,其中血管生长因子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已经分离和纯化了20多种血管生长因子和相关因子[2].

    作者:胡亚华;林菊生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丝裂霉素-C在睑-球粘连分离术中应用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MC)在睑-球粘连分离术中应用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40例(40眼)行睑-球粘连分离术,并将含有0.4mg/ml MMC棉片覆盖在相应睑-球结膜粘连部位2-5min,局部不缝合,暴露穹窿部.结果:本组40例(40眼),痊愈30眼(75%);明显有效8眼(20%);有效2眼(5%);全部病例随访2年以上,4例1年后再次发生部分粘连,成功率36眼(90%),余未见复发和并发症.结论:睑一球粘连分离术中应用MMC方法简便,疗效满意,成功率高.

    作者:袁洁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B超诊断肺包虫肾包虫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24岁,4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胸部隐痛不适,无咳嗽、咳痰.咯血半月,劳累后加重,胸片示:左肺上叶见5.7× 7.0cm2类圆形密度均匀、边缘光滑的球形影,于1997年12月17日入院,体查无明显异常.

    作者:杨丽萍;王萍;管天芳;李春秋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急诊应用非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附21例报告)

    1999年2月-2002年2月我院急诊使用非扩髓交锁钉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21例,虽然现在对开放性骨折的手术内固定仍存争议,但本组病例经合理选取病例,手术中对创口进行严格彻底地清创,并尽可能一期修复软组织损伤,使病人在骨折愈合及创面修复方面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丁正权;丁德刚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影响出入量记录准确性的因素分析

    在临床护理中常常有许多病人需要记录出入液量.如:肝硬化腹水病人及出血热病人.医生常依此为病人增或减液体量,入多出少,会使肝硬化病人腹水加重,会使出血热病人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入少出多,不能及时供给机体需要量,不利于肝脏或肾脏功能的恢复.所以说,准确记录出入量相当重要.

    作者:丁国华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静滴乳酸环丙沙星致速发型过敏反应1例

    乳酸环丙沙星是喹诺酮类抗生素,临床应用广泛,疗效可靠,自我院应用环丙沙星以来,偶尔见轻度过敏反应.近期1例患者静滴环丙沙星2min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经抢救,病人转危为安,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瑞莲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地锦草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

    地锦草为大戟科植物地锦Euphorbia humifusa willd的干燥全草.临床报导其水煎剂、片剂、酊剂对菌痢、肠炎有很好的疗效.[1、3]文献显示,地锦草所含有效部位主要为黄酮类和鞣质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中主要含槲皮素、山奈素等成分[4、5],槲皮素为黄酮类化合物中重要的活性单体之一.我们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以地锦草水煎提液中有效成分槲皮素含量为考核指标,按正交实验方案优选佳提取工艺.

    作者:孟淑君;熊凌;欧阳松珊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抢救霍乱病人的护理体会

    1 入院立即吸氧,迅速建立2条静脉通道,以20-30ml/min的速度快速滴入541溶液,直至休克纠正为止,在抢救疾病中,保持静脉输液管道通畅,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调节输液速度、输液量及电解质浓度.

    作者:杨峻岭;李海英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糖尿病患者前列腺摘除术期护理

    前列腺增生症是泌尿科常见病,它主要是由于男性激素代谢失常后,导致前列腺叶或(和)侧叶增生压迫尿道引起排尿困难,多见于老年患者,因体质差,加之合并糖尿病就给手术带来更大的风险.2001年1月-2002年1月,我科共收治前列腺增生症合并糖尿病患者8例,其中年龄在59-80岁,平均67岁,大部分经过非手术治疗无效现行手术治疗,经术前、术后周密护理观察,均度过手术难关治愈出院.

    作者:彭琳;耿静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复发性口腔溃疡(RAU)它的发病因素很多,与免疫因素,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内分泌功能紊乱,睡眠障碍,心理紧张等多方面因素有关[1].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目前尚未发现根治的方法,运用西医治疗,价格较高且疗效不确定,作者自2000年4月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86例RAU,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成君;李言君;周耀绮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破入脑室的脑出血病人生存分析

    脑出血破入脑室是预后较凶险的临床急症之一,多由壳核出血破入到侧脑室所致.对其生存率及预后因素的研究国内报道较少,且研究结果不尽一致.本文就83例破入脑室的脑出血住院病人近期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尚玉才;雷发珍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甲基强的松龙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

    我科于2001年3-12月对48例肿瘤病人应用甲基强龙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文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胃壁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267例

    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与狭窄是常见的并发症,且病死率高,严重影响术后生存质量.为此,我院近几年来采用胃壁隧道式食管一胃吻合法治疗食管、贲门癌267例,效果满意.

    作者:刘伟峰;刘书臣;陈志坤 刊期: 2002年第20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