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2例癌疼病人的护理体会

谢国红

关键词:
摘要:1996-2001年11月,我院共收治癌疼病人12例,通过个体化止痛治疗方案和临床精心护理,疗效满意.简介如下.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长期大量服用VitC引起多发性痤疮1例报道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青春期疾患,多于20岁前发病,是一种以黑头粉刺、丘疹、小脓疱、囊肿和小结节为特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疾患.西医病因甚为复杂,有睾酮作用使皮脂分泌增加因素,有皮脂腺管及毛囊孔角化阻塞因素,更有痤疮棒状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糠秕孢子菌等微生物水解甘油三酯作用产生游离脂肪酸刺激的炎症因素,也有由此做为抗原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

    作者:冯玉玲;王易娟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观察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多数并颅脑外伤.由于颅脑外伤病人多数有意识障碍,视神经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往往被忽略,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时机.轻者视力下降,重者视力丧失.我科近3年来共收治病人30例,总结如下.

    作者:宋兰英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影响出入量记录准确性的因素分析

    在临床护理中常常有许多病人需要记录出入液量.如:肝硬化腹水病人及出血热病人.医生常依此为病人增或减液体量,入多出少,会使肝硬化病人腹水加重,会使出血热病人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入少出多,不能及时供给机体需要量,不利于肝脏或肾脏功能的恢复.所以说,准确记录出入量相当重要.

    作者:丁国华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静脉输液完毕后拔针时常见问题的探讨

    1 拔针时间的选择拔针时间选择在输液管内液面下降速度明显减慢或停止时.以往病人在静脉输液完毕时,错误的认为液体一旦滴净就有可能使空气进入体内给身体造成损害,加之以往教科书的引导,也使某些医务人员造成了错误的认识,以致在输液完毕时,不等瓶内液体完全滴净,或一旦液体平面下降至输液器中,就会惊慌地把输液针拔出,或提起输液瓶而到处找护士,不仅造成病区内的混乱,有时由于液体瓶放置过低而回血,更加剧了病人的恐慌,以至患者慌忙把输液针拔出,多造成针眼出血.

    作者:仇桂花;王晓荣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肝原性低血糖97例分析

    低血糖并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组因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糖浓度过低(<2.8mmol/L)的症候群.肝病所致的低血糖即肝原性低血糖.在临床上见于暴发性病毒性肝炎、严重的中毒性肝损害、晚期肝硬化、肝脏阻力性充血、原发性肝癌等疾病.临床上,肝原性低血糖因其表现复杂多变,常被原发病症状所掩盖,容易被误诊.

    作者:高鹏亮;刘成霞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韦格纳肉芽肿病1例报告

    韦格纳肉芽肿病(WG)是一具有三联征的血管炎症,即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坏死性肉芽肿血管炎,周身性血管炎及局灶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WG的患病率较低,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岳凤萍;张秀英;董砚奉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去抗原异种松质骨与骨髓基质干细胞相容性研究

    目的:了解去抗原异种松质骨(AEXCB)对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为细胞移植载体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取新生小牛股骨下端松质骨经物理化学处理,制成去抗原异种松质骨载体,与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体外复合培养,通过扫描电镜、MTT测试法、考马斯亮蓝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法,观察去抗原异种松质骨材料对细胞生长、增殖及功能表达的影响.结果:骨髓基质干细胞能在AEXCB材料上粘附、增殖,细胞形态良好.去抗原异种松质骨与BMSC作用后ALP活性的吸光收(0D)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去抗原异种松质骨材料无细胞毒性作用,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用作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

    作者:刘维钢;杜靖远;郑启新;郭晓东;傅刚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应用中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优势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具有降压作用和缓、稳定、改善症状明显、副作用小等优点,有些治法在逆转靶器官损害,预防并发症方面,显示了良好的前景.根据大量文献报道和个人临床实践经验,笔者认为中医药在高血压病防治中具有特殊意义.

    作者:刘桂凤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妇科肿瘤的综合治疗

    我院1988-1995年间,共收治妇科肿瘤150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

    作者:姜淑红;邵兴兰;赵凯林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电子胃镜检查误诊早期胃癌1例

    患者,男,39岁,上腹疼痛5-6年,加重伴返酸1月余.患者于6年前无明显诱因常于饭后上腹部疼痛,呈轻度烧灼痛,持续时间约20-30min,伴返酸、腹胀、疼痛常于秋、冬季较重,受凉而诱发.患者经常服用胃舒平等药,服药后腹痛及返酸缓解.近2年来,病人食欲不振,饭量减少约1/3,体重减轻约15kg.

    作者:朱亚梅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我院自1995年1月-1999年7月进行断指再植49例58指,成活53指,失败5指.其中,有8例病人发生血管危象,因早期观察发现,及早作出诊断,采取了有效措施,使危象的断指3例重新获得血供,5例断指失败.现就血管危象发生的原因及护理谈谈有关体会.

    作者:牛玉娥;张力;王在英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外伤致胫骨结节撕脱骨折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27岁,2001年1月在回家途中被人用棍打伤右膝,当即跌倒在地,右膝部流血疼痛,不敢活动,伸膝无力.被人发现后来院急诊.体检:右膝略屈曲位,右膝前下方见约2cm的皮肤挫裂口,膝关节肿胀、压痛,髌骨明显上移,于关节间隙处触及骨块约2×4cm3大小,胫骨结节处空虚,触及骨质缺损.X线摄片检查:胫骨结节撕脱骨折,骨折块约2×4×0.5cm3大小见图1.

    作者:范锡海;孙旭海;周光林;闫勇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复发性口腔溃疡(RAU)它的发病因素很多,与免疫因素,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内分泌功能紊乱,睡眠障碍,心理紧张等多方面因素有关[1].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目前尚未发现根治的方法,运用西医治疗,价格较高且疗效不确定,作者自2000年4月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86例RAU,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成君;李言君;周耀绮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甘遂醇液与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对比观察(附1900例)

    中期妊娠引产是计划生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保证妇女生殖健康的重要一步,我们通过对应用甘遂醇液与利凡诺进行中期引产的1900例孕妇临床观察,总结其临床效果及引产结局,以求为引产选择佳方法.

    作者:张杰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实施健康教育—满足心血管病人的健康需求

    心血管病人有相当一部分人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并且与年龄、性别、职业、饮食、肥胖、遗传因素、生活习惯、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密切关系.因此在冠心病的治疗和病人的护理上,不仅要重视药物的治疗,还要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只有强化普及健康教育知识,才能提高病人和人群的防治能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促进心血管病人的早日康复,有效提高心血管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晓兰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出血性中风患者的护理

    我院近年来收治出血性中风患者62例,死亡14例.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现做如下分析和讨论.

    作者:刘晓斐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血管压迫性十二指肠梗阻的特点及其治疗

    血管压迫性十二指肠梗阻国内文献报告较少.作者总结1969年4月-2001年12月血管压迫性十二指肠梗阻7例,对其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式选择作一讨论.

    作者:梅家勤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CO2激光联合阿昔洛韦5-Fu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我科自1998年6月-2000年10月应用CO2激光联合5-Fu棉片贴敷皮损处,口服阿昔洛韦治疗尖锐湿疣(CA),并与单纯用激光治疗进行比较,结果取得较好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解玉乐;姜开英;李德举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急性药物中毒致自发性食管破裂术后护理

    1 病例资料患者,女,27岁,因自服利眠宁,炎痛喜康,DDVP药物8h收入我院内科,入院后给予洗胃、输液、脱水、利尿,制酸剂保护胃粘膜等治疗,病情渐稳定,6天后病人不听医务人员劝阻,吃煎饼后剧烈呕吐呕血,呕血量200-600ml不等,予局部及全身止血药物并输血,输液治疗,效果不佳,病人血压持续下降,转外科手术探查,系贲门、食管下段粘膜撕裂,食管中段右前壁有活动性出血,遂行全胃代食管颈部胃食管吻合术,术后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病情渐趋稳定,23日后病人痊愈出院.

    作者:张士芹;王秀艳;李敏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切不可忽视化验单的消毒

    诊断疾病和体检都离不开化验科的各种化验检查,但临床各科开出的化验单在送检和检验过程中受到各种细菌和病毒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太便、尿液、血液、胸腹水、痰及分泌物等的污染.送检人员将化验单压在标本下送检,甚至用化验单包裹标本送检,化验单上难免污染上细菌和病毒.

    作者:石永忠;文兆玉 刊期: 2002年第20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