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永;徐凯;朱迪盈;吴万垠;邓宏
自从西医学对脑的深入研究之后,引发西学中与中医对中医的基本理论--心主神明论产生怀疑,出了不少文章,有人认为中医学这个历经二千多年的错误理论,今天应该给予纠正了.
作者:邓铁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全息生物取穴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取第二掌骨侧全息生物头穴针刺治疗.结果:40例治疗后,优35例,良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结论:第二掌骨全息针刺治疗偏头痛,方法简便,疗效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廖志山;赖洪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3例,治疗组用辨证分型中药治疗,配合0.1%无环鸟苷眼液滴眼和三氮唑核苷注射液结膜下注射;对照组仅用西药治疗.结果:治愈率治疗组82.8%,对照组53.7%(P<0.01);平均治愈时间治疗组13.2天,对照组22.3天(P<0.01);随访14~24月,复发率治疗组12.5%,对照组46.9%(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可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并可降低复发率.
作者:邓正凤;韩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血府逐瘀汤源于清代医家王清任<医林改错>,由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牛膝、赤芍、枳壳、川芎、桔梗、柴胡、甘草组成.原方主治胸中瘀血兼气滞之证,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杂病,每获良效,兹举例如下.
作者:徐培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消肿定痛膏配合冷(冰)、热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扭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3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50例,治疗组用消肿定痛膏配合冷(冰)敷、热敷;对照组单纯用消肿定痛膏.结果:治疗组治愈27例,显效116例,有效7例;对照组治愈14例,显效112例,有效24例.治疗3天后肿胀例数中,治疗组轻度120例,中度25例,重度5例;对照组轻度30例,中度80例,重度40例.结论:消肿定痛膏配合冷(冰)、热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扭挫伤疗效显著.
作者:晏宏伟;孔淑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齐刺、扬刺治疗脊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患者采用齐刺、扬刺2法结合进行治疗,6次为1疗程.结果:第1疗程治愈12例,第2疗程治愈5例,第3疗程治愈7例,第4疗程治愈7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齐刺、扬刺结合治疗脊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收效快,方法简便易行,便于推广.
作者:刘佩云;伏秀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软肝抗纤方治疗肝纤维化的近期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以自拟方软肝抗纤方(处方:丹参、枳实、白花蛇舌草、赤芍、防己、猪苓、郁金、柴胡、莪术、炒鳖甲)治疗;对照组37例以大黄虫丸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4%: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2.2%,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软肝抗纤方能显著改善患者乏力、饱胀、纳差等临床症状,能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总胆汁酸,对血清白蛋白无明显的影响;能明显降低血清透明质酸、板层素、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肽水平.结论:软肝抗纤方对肝纤维化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疗效优于大黄虫丸.
作者:吴秀美;刘友章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茵陈治疗孕妇母儿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8例母儿血型不合孕妇随机分为2组,A组206例,给予单味茵陈治疗;B组182例,给予传统的复方茵陈汤治疗.每2~4周复查血清免疫性抗体效价,并比较2组有效率的差异.结果:有效率A组(83.5%)高于B组(78.0%),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茵陈治疗孕妇母儿血型不合的疗效与传统复方茵陈汤相仿,但具有简单、易行,无毒副作用的优点,对妊娠期用药安全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志新;陈孝银;闻良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参考10多年来中医药抗衰老的有关文献,认为传统中医理论体系中根据不同的衰老学说,通过补益脾肾、活血化瘀、调理脏腑等方法应用中药抗衰老;现代中医药实验表明,中药可以通过基因修复、提高免疫、改善代谢、调整神经内分泌、增强内脏功能、抗感染、补充微量元素等作用以延长机体寿命及细胞传代能力,从而达到抗衰老的目的.
作者:邓红;唐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汗法常用于治疗外感六淫之邪的表证.笔者巧妙运用汗法,治疗乳腺增生、末梢神经炎、遗尿等病症,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范星霞;范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苍耳虫是寄居苍耳草茎中的一种昆虫的幼虫,夏秋捕捉.
作者:赵良辰;仇志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针灸联合治疗Shy-Drager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患者用自拟生脉稳压汤(由西洋参、五味子、麦冬、制附子、黄精、灸甘草组成)为基本方,随症加味内服,配合温针灸足三里、三阴交、脾俞等穴位治疗1月.结果:显效7例,好转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44%.结论:生脉稳压汤配合温针治疗Shy-Drager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作者:周海虹;韩咏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由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组成,为太阳病蓄水证而设.笔者临证用于治疗水疝、脓疱疮等症,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周放良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组86例,采用归脾四草汤(归脾汤加仙鹤草、茜草、紫草、旱莲草)配合强的松口服治疗;对照组76例仅以强的松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显效37例,良效26例,进步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7.21%;对照组显效13例,良效27例,进步15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72.3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归脾四草汤配合强的松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学信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扶正化痰方对哮喘豚鼠肺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浓度的影响,探讨扶正化痰法防治哮喘的机理.方法:40只健康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造模组、中药组、西药组,以卵蛋白致敏豚鼠并诱喘成功后,予中药扶正化痰方、西药酮替芬等治疗后,测定各组豚鼠肺组织中NO、NOS水平.结果:造模组豚鼠血清NO、NOS水平较正常组豚鼠显著升高(P<0.01),中药组豚鼠肺组织NO、NOS较造模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扶正化痰方可降低哮喘豚鼠肺组织NO、NOS水平,对哮喘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何丽;郭盛;熊先敏;陈陶后;刘昌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均应用中药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之方,配合川芎嗪、酚妥拉明、654-2静脉滴注.结果:上述药物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DPN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PN,疗效肯定.
作者:高永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血康口服液、清开灵注射液结合西医疗法对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5例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维生素C、维生素K3、10%葡萄糖酸钙针剂按常规剂量静脉滴注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35例加用血康口服液、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加用赛庚啶、安络血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1.43%,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治愈率43.33%,总有效率76.67%.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较好,比单纯西医治疗更具优势.
作者:郭奕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理脊通脉手法配合脉络宁静脉滴注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2例应用理脊通脉手法配合脉络宁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40例应用颈椎牵引、颈托固定法配合西比灵口服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另外,治疗组选取30例应用彩色多谱勒(TCD)观测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的供血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显效36例,愈显率85.71%;对照组痊愈、显效26例,愈显率65.00%.2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值)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血管搏动指数(PI)比较,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结论:理脊通脉手法配合脉络宁静脉滴注治疗颈源性眩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安全可靠,治疗后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管顺应性加强,血管阻力减小,舒缩功能改善,血液灌流增加.
作者:眭承志;程火生;江合亮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陈某, 女,41岁,1997年11月22日初诊.10年前产后因受寒引发前额痛,屡经中西药治疗,迁延不愈.
作者:柳育泉;金素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由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等药物组成.本方具有温阳化气、利水消肿功能.
作者:钟利群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