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正凤;韩江
赵玉庸教授认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机是湿热蕴结、肾络瘀阻、脾肾亏虚,结合临床分析各病机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拟定清热利湿、化瘀通络、补脾益肾的治疗大法.
作者:董尚朴;赵红;李会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自从西医学对脑的深入研究之后,引发西学中与中医对中医的基本理论--心主神明论产生怀疑,出了不少文章,有人认为中医学这个历经二千多年的错误理论,今天应该给予纠正了.
作者:邓铁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用中药莪术油加超液化碘油行肝动脉灌注栓塞对继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8例大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选择进入肝动脉,行血管造影以明确肿瘤供血动脉,超选择进入肿瘤供血动脉后,予100%莪术油1ml、超液化碘油10ml行灌注栓塞治疗,每4周重复1次,每2次为1疗程;配合口服中药甘露消毒丹加减.结果:6例达到部分缓解,13例稳定,9例进展,缓解率为21.5%.无1例患者发生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等并发症.结论:莪术油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继发性肝癌是一种有效、低毒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春永;徐凯;朱迪盈;吴万垠;邓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消肿定痛膏配合冷(冰)、热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扭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3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50例,治疗组用消肿定痛膏配合冷(冰)敷、热敷;对照组单纯用消肿定痛膏.结果:治疗组治愈27例,显效116例,有效7例;对照组治愈14例,显效112例,有效24例.治疗3天后肿胀例数中,治疗组轻度120例,中度25例,重度5例;对照组轻度30例,中度80例,重度40例.结论:消肿定痛膏配合冷(冰)、热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扭挫伤疗效显著.
作者:晏宏伟;孔淑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汗法常用于治疗外感六淫之邪的表证.笔者巧妙运用汗法,治疗乳腺增生、末梢神经炎、遗尿等病症,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范星霞;范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治疗癌症食欲不振-恶病质综合征(CAC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CACS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0例服补中益气汤;对照组34例服甲孕酮片;空白组不施加治疗.观察4周后进食量及体重增加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进食量和体重增加稍低于对照组,但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CACS患者,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可以改善食欲、增加体重,提高生活质量,从而增强患者继续治疗的信心.
作者:蔡红兵;罗荣城;杨传标;潘春华;左强;王月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前对肝癌的辨证分型尚无统一标准,大致可分为气滞(肝郁气滞)型、血瘀型、脾虚(或兼湿困)型、湿热(或热毒)型及阴虚(肝肾阴虚或气阴两虚)型等,其中气滞、血瘀、痰凝为肝癌发病的主要病理.
作者:倪红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软肝抗纤方治疗肝纤维化的近期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以自拟方软肝抗纤方(处方:丹参、枳实、白花蛇舌草、赤芍、防己、猪苓、郁金、柴胡、莪术、炒鳖甲)治疗;对照组37例以大黄虫丸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4%: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2.2%,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软肝抗纤方能显著改善患者乏力、饱胀、纳差等临床症状,能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总胆汁酸,对血清白蛋白无明显的影响;能明显降低血清透明质酸、板层素、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肽水平.结论:软肝抗纤方对肝纤维化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疗效优于大黄虫丸.
作者:吴秀美;刘友章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3例患者采用中西药抗凝、溶栓、祛聚、改善血液循环等治疗,急性期配合清热利湿消肿、活血祛瘀通络,慢性期配合补气活血、化瘀通络药治疗.结果:治愈38例,明显好转16例,显效7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6.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
作者:闫领全;闫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由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等药物组成.本方具有温阳化气、利水消肿功能.
作者:钟利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循证医学主要研究内容是提供证据和应用证据,其与中医相同之处是重视证据,重视整体观.中医辨证是通过四诊收集证据,将诊查结果作为辨证、立法、用药的依据.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寻求证据,应用证据.前者用于诊断,后者注重对诊断和治疗结果的分析评价.中医重视整体观,重视从局部与整体有机的联系上分析疾病的病机变化.治疗上重视人体整体功能状态的调整和改善.而循证医学也具有整体观,突破以往以疾病为中心的模式,倡导临床措施和医疗决策以病人为中心.为促进循证中医药学的发展,建议制作中医药的系统评价;进行循证中医药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研究;组织评价方法研究小组;建立中医临床评价研究资料库.
作者:杨嘉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Ⅰ组80例采用西药抗生素、中药辨证分型、中药外敷综合治疗;Ⅱ组60例仅用西药抗生素治疗;Ⅲ组60例仅用中药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Ⅰ、Ⅱ、Ⅲ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75%、90.00%、88.30%,Ⅰ组与Ⅱ、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明显优于单一中药或单一西药治疗.
作者:贾贤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参考10多年来中医药抗衰老的有关文献,认为传统中医理论体系中根据不同的衰老学说,通过补益脾肾、活血化瘀、调理脏腑等方法应用中药抗衰老;现代中医药实验表明,中药可以通过基因修复、提高免疫、改善代谢、调整神经内分泌、增强内脏功能、抗感染、补充微量元素等作用以延长机体寿命及细胞传代能力,从而达到抗衰老的目的.
作者:邓红;唐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机复杂,病变涉及全身各脏腑,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予以不同的治疗.而经方对于治疗慢性肾衰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从汗、下、消、和、温、补法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徐大基;张琪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茵陈治疗孕妇母儿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8例母儿血型不合孕妇随机分为2组,A组206例,给予单味茵陈治疗;B组182例,给予传统的复方茵陈汤治疗.每2~4周复查血清免疫性抗体效价,并比较2组有效率的差异.结果:有效率A组(83.5%)高于B组(78.0%),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茵陈治疗孕妇母儿血型不合的疗效与传统复方茵陈汤相仿,但具有简单、易行,无毒副作用的优点,对妊娠期用药安全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志新;陈孝银;闻良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介绍王益谦运用莱菔子治疗小儿咳喘经验.认为小儿咳喘其病理特点为痰热蕴肺,食滞内停.莱菔子具有化痰、清热、导滞之功,并以之为君药,随症加减,收效颇佳.并附病案以资印证.
作者:曹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苍耳虫是寄居苍耳草茎中的一种昆虫的幼虫,夏秋捕捉.
作者:赵良辰;仇志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全息生物取穴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取第二掌骨侧全息生物头穴针刺治疗.结果:40例治疗后,优35例,良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结论:第二掌骨全息针刺治疗偏头痛,方法简便,疗效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廖志山;赖洪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齐刺、扬刺治疗脊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患者采用齐刺、扬刺2法结合进行治疗,6次为1疗程.结果:第1疗程治愈12例,第2疗程治愈5例,第3疗程治愈7例,第4疗程治愈7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齐刺、扬刺结合治疗脊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收效快,方法简便易行,便于推广.
作者:刘佩云;伏秀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吕某,男,新生儿,1998年11月初诊.足月分娩,新法接生,产程顺利.
作者:闫玉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