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育泉;金素娟
小儿咳嗽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究其原因,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类.而内伤咳嗽中,有一种较为特殊的咳嗽,称为食积咳嗽,一般治法难以奏效,且易反复.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从食积论治,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邓雪梅;陈凤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苍耳虫是寄居苍耳草茎中的一种昆虫的幼虫,夏秋捕捉.
作者:赵良辰;仇志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消肿定痛膏配合冷(冰)、热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扭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3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50例,治疗组用消肿定痛膏配合冷(冰)敷、热敷;对照组单纯用消肿定痛膏.结果:治疗组治愈27例,显效116例,有效7例;对照组治愈14例,显效112例,有效24例.治疗3天后肿胀例数中,治疗组轻度120例,中度25例,重度5例;对照组轻度30例,中度80例,重度40例.结论:消肿定痛膏配合冷(冰)、热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扭挫伤疗效显著.
作者:晏宏伟;孔淑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熊辅信主任医师经验方益肾化瘀通淋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对31例患者采用益肾化瘀通淋汤(处方:党参、丹参、淫羊藿、萆薢、菟丝子、黄柏、黄芪、山药、山茱萸、熟地黄、牡丹皮、知母、莪术、怀牛膝)治疗,进行治疗前后症状积分量化评估、前列腺液(EPS)检查及直肠指检评定.结果:临床痊愈6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32%.治疗前后症状积分、EPS检查及直肠指检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益肾化瘀通淋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
作者:陈彩云;范宏涛;徐云芬;熊辅信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尿潴留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笔者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退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徐少承老先生传授的手针疗法治疗62例,疗效颇佳,现将本法介绍于下.
作者:温瑞书;张明泉;刘忙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茵陈治疗孕妇母儿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8例母儿血型不合孕妇随机分为2组,A组206例,给予单味茵陈治疗;B组182例,给予传统的复方茵陈汤治疗.每2~4周复查血清免疫性抗体效价,并比较2组有效率的差异.结果:有效率A组(83.5%)高于B组(78.0%),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茵陈治疗孕妇母儿血型不合的疗效与传统复方茵陈汤相仿,但具有简单、易行,无毒副作用的优点,对妊娠期用药安全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志新;陈孝银;闻良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自从西医学对脑的深入研究之后,引发西学中与中医对中医的基本理论--心主神明论产生怀疑,出了不少文章,有人认为中医学这个历经二千多年的错误理论,今天应该给予纠正了.
作者:邓铁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Ⅰ组80例采用西药抗生素、中药辨证分型、中药外敷综合治疗;Ⅱ组60例仅用西药抗生素治疗;Ⅲ组60例仅用中药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Ⅰ、Ⅱ、Ⅲ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75%、90.00%、88.30%,Ⅰ组与Ⅱ、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明显优于单一中药或单一西药治疗.
作者:贾贤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磁化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1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磁针组48例采用磁化针治疗,取穴风池、曲池、内关、足三里、丰隆穴;西药组42例采用息斯敏治疗;安慰剂组31例用止痒片(淀粉片)口服.结果:磁针组总有效率85.4%,愈显率62.5%;西药组总有效率88.1%,愈显率54.8%;安慰剂组总有效率51.6%,愈显率9.7%;磁针组与西药组疗效相近,均优于安慰剂组.结论:磁化针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可靠.
作者:盛丽;张丽;蒋中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针灸联合治疗Shy-Drager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患者用自拟生脉稳压汤(由西洋参、五味子、麦冬、制附子、黄精、灸甘草组成)为基本方,随症加味内服,配合温针灸足三里、三阴交、脾俞等穴位治疗1月.结果:显效7例,好转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44%.结论:生脉稳压汤配合温针治疗Shy-Drager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作者:周海虹;韩咏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用中药莪术油加超液化碘油行肝动脉灌注栓塞对继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8例大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选择进入肝动脉,行血管造影以明确肿瘤供血动脉,超选择进入肿瘤供血动脉后,予100%莪术油1ml、超液化碘油10ml行灌注栓塞治疗,每4周重复1次,每2次为1疗程;配合口服中药甘露消毒丹加减.结果:6例达到部分缓解,13例稳定,9例进展,缓解率为21.5%.无1例患者发生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等并发症.结论:莪术油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继发性肝癌是一种有效、低毒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春永;徐凯;朱迪盈;吴万垠;邓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脾胃虚、实证候与相关指标的关系,以研究本病的证治规律.方法:观察69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同时检测其胃动力学相关指标变化,对中医证候与功能检测指标进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病早期以实证居多,而虚证患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提示中后期以虚证分布较多;实证组餐前正常慢波百分比(Th)与主频率(DF)、餐前主功率(DP)与餐后DF有较强的正相关;而餐前胃动过缓节律百分比(B)与餐前Th、餐前DF与餐前B、餐后B与餐后Th呈负相关;虚证组胃排空率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虚证患者存在胃排空率下降,随着消化期餐前胃动过速波节律百分比(T)的增加而下降;餐后DP与餐前DP呈正相关.结论:研究表明中医证候有其独特的客观依据,和慢性胃炎的疾病变化规律相比有其独立性.
作者:尚文璠;罗云坚;黄穗平;余绍源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由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等药物组成.本方具有温阳化气、利水消肿功能.
作者:钟利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天麻地黄汤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用天麻地黄汤配合氨氯地平片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31例,并与单用氨氯地平片对照组30例比较.结果:降压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P<0.05);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P<0.01).结论:天麻地黄汤配合氨氯地平片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疗效优于单用氨氯地平片,提示天麻地黄汤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无论是降压还是改善临床症状均有一定疗效.
作者:叶妙琛;吴佳茵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葛根芩连汤出自<伤寒论>,由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等组成.原用于治疗太阳病误下后,表证未解而兼有里热下利的太阳病变证.
作者:敖海清;张小虎;徐志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3例,治疗组用辨证分型中药治疗,配合0.1%无环鸟苷眼液滴眼和三氮唑核苷注射液结膜下注射;对照组仅用西药治疗.结果:治愈率治疗组82.8%,对照组53.7%(P<0.01);平均治愈时间治疗组13.2天,对照组22.3天(P<0.01);随访14~24月,复发率治疗组12.5%,对照组46.9%(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可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并可降低复发率.
作者:邓正凤;韩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血康口服液、清开灵注射液结合西医疗法对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5例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维生素C、维生素K3、10%葡萄糖酸钙针剂按常规剂量静脉滴注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35例加用血康口服液、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加用赛庚啶、安络血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1.43%,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治愈率43.33%,总有效率76.67%.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较好,比单纯西医治疗更具优势.
作者:郭奕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六味地黄汤出自<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牡丹皮、茯苓组成,具有滋阴补肾之功.治疗肾阴虚所致的各科病症.
作者:梁巧瑾;吕建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肝脾同治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小儿厌食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各28例.治疗组采用肝脾同治的方法,药用太子参、白芍、乌梅、麦冬、鸡内金、沙参、茯苓、牡蛎、白术、莱菔子、甘草;对照Ⅰ组采用单纯治脾的方法,药用党参、茯苓、神曲、麦芽、山药、白术、香附、陈皮、砂仁、甘草;对照Ⅱ组采用常规西药复合维生素、多酶片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总体疗效、改善厌食及其他兼症、增加体重及发锌含量、改善贫血、起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结论:肝脾同治法治疗小儿厌食症,有调和阴阳、恢复脏腑功能协调的作用.
作者:肖斌;肖达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陈某, 女,41岁,1997年11月22日初诊.10年前产后因受寒引发前额痛,屡经中西药治疗,迁延不愈.
作者:柳育泉;金素娟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