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映云
血清铁蛋白(Ft)与癌胚抗原(CEA)在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作用已众所周知.但脑水Ft及CEA测定在脑瘤中的诊断作用,国内报道很少,现报导如下.
作者:林凤英 刊期: 2002年第07期
本文就1991年10月-2000年10月共收治100例经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使用阿托品剂量的情况体会如下。
作者:赵焕勤;查明华 刊期: 2002年第07期
腹部外科手术,多以一、二类手术切口为主,其术后感染常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增加经济负担,而临床多以术后给予大量抗菌素药物,预防手术切口的术后感染,但仍有0.4%左右的感染率发生,延长了住院天数,降低了床位周转率.我院对腹部一、二类手术切口病人,给手术前、术后抗菌素药物,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仇志成;杜守信;李念萍 刊期: 2002年第07期
脉络宁注射液是由玄参、牛膝、金银花等中药提取精制而成的中药制剂.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循环、增加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降低全血粘滞、提高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等作用.现就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董书芳;闫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Rh阴性血型者占我国汉族人群3‰左右,非常稀少.Rh血型在临床输血中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在筛选Rh阴性献血员的基础上,笔者选取了2个成员较多的家庭,进行了Rh血型遗传规律的调查分析.
作者:王宜涛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如何积极适应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需要,改善医患关系,有效的防止医患纠纷的出现,成为值得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医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1 医患纠纷增多的原因
作者:朱碧琳;王坚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多原发性恶性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tumors,MPMT)仅占恶性肿瘤病人的1%左右,癌灶可同时发生,也可异时发生,近期我科连续收治同步诊断、同步手术的多原发性恶性肿瘤2例,均手术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传成;杜鹏;张呈连;于海易;黄风瑞;褚海波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病,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宫外孕的发现愈来愈多,由于其临床表现的不典型性,变化多端,临床上常常把一些宫外孕误诊误治,现把我院8年来误诊误治宫外孕30例作一回顾性分析,供大家参考,吸取教训,以提高对宫外孕的诊断.
作者:张瑞雪;杨冬秀 刊期: 2002年第07期
本次讲评的病历,是一份胃癌患者的护理病历,是由病房护士长主持,有专业护士汇报病历,全病房护理人员共同讨论完成的.本次病历讲评是属于病人出院后的一种回顾性评价.特别对护理诊断的正确与否进行了详细分析.
作者:左建丽;姜惠丽;杨秀英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医疗服务不同于其它行业,它属于一种有风险的特殊行业,首先接触的群体就是动态变化的高危人群,是有身心疾患的脆弱群体.其次医疗服务的每个环节都是有很大风险和矛盾的,如诊断、用药、手术、护理等.这就需要广大医务人员提高风险意识,从自身做起,处理好每件事,切实有效地做好诊治,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本科自1999年3月至2001年3月两年内死亡病人34例,现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邵国安;于浩;孙祝生;邓大伟 刊期: 2002年第07期
肺结核与糖尿病之间相互有不良影响,在现在肺科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但若能及时诊断和治疗,仍会获得较好结果.现将我院1996年2月-2001年5月收治肺结核并糖尿病126例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王琴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其对心脏的损害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其中冠状动脉的损害为严重,本文应用超声心动图对我院57例川崎病患儿的冠状动脉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殷素婷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临床意义及采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治疗的疗效、耐受性观察.方法:研究人群126例,年龄67±6.5岁.结果:缬沙坦使血压下降20±6.4mmHg,无明显不适症状.结论:60岁以上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上必须重视其治疗,能降低心脑血管疾患的发病率.缬沙坦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效果和耐受性良好,可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武铁峰;王义围;张秀芹;刘桂芹;孙九伶;王春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患者,男,48岁,病史20余年,无家族遗传病史.表现为强迫性畏惧,怕事,疑心.自觉他人议论事情都与自己有关,不敢出门,不敢开会,总是以为别人在说自己.于当地精神病医院诊断为强迫性神经症,并一直服用氯丙咪嗪,症状无明显缓解.数次行头部MRI检查未见明显器质异常.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明确的认识.
作者:宓字波;郑权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产妇分娩后对住院日的选择灵活性更大.一个很重要的变化是产后母亲及新生儿住院时间减少.在20世纪90年代,不少医院产妇的住院日减少到了2-3天[1].近几年,分娩后24小时出院变得较为常见.研究和经验显示,产后1天出院对危险小的母亲和新生儿是比较安全的[2].
作者:张菊平;王梅君;张银萍 刊期: 2002年第07期
我院从1985年-2000年收治急性重度敌敌畏(DDVP)中毒52例患者,现就抢救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2例患者均为自服有机磷农药--敌敌畏(DDVP),男6例,女46例,服药量60-100ml/次,均在服药后30分钟至2小时以内送医院急救.入院时病人均为深昏迷,大蒜气味极浓,呼吸困难,口吐白沫,多汗,末梢发绀,四肢厥冷,抽搐或肌肉震颤,有的病人呈强直.
作者:乔淑英 刊期: 2002年第07期
自1999年8月-2000年6月胸们共接诊9例长期以来以慢性腹泻为主要表现,经过检查甲状腺素而确诊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纪万军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观测小剂量rt-PA(50m)加速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患者一旦确定为急性心肌梗塞后,立即给予rt-PA(栓体舒)静脉溶栓,先用8mg静脉推注,余42mg于60分钟内用静脉微泵恒速静注,同时观察APTT,TT,PT变化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核算医疗费用.结果: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选,发病时间至溶栓时间平均4.5±1.3小时(45分钟-8小时).90分钟再通率,根据临床再通指征判断,其中再通22例,6例未通,再通率为79%.22例再通患者平均发病至溶栓时间4.5±0.7小时(45分钟-8小时),6例未通患者平均时间为4.3±0.8(3.2-7)小时,显示冠脉再通与溶栓开始的时间无明显的关系.28例患者中仅2例出现口腔牙龈出血,未影响治疗,在密切观察下继续溶栓.22例再通患者于溶栓后30天复查心功能为Ⅱ级(NYOK).结论:小剂量rt-PA快速静脉输入加速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费用低,疗效费用比合适.
作者:吴小庆;王强;朱剑秋;薄小萍;羊镇宇 刊期: 2002年第07期
本文对1997年1月-2001年6月对56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与EEG进行分析,探讨热性惊厥与癫痫的关系.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资料 56例病人,男38例,女18例.首次发病年龄小8个月,大10岁.8个月-1岁12例,1岁-3岁38例,4-6岁4例,10岁2例.病程半月-四年不等.全部病人均有发热抽搐史,体温40.5-37.5℃不等致抽搐.发作次数不等,首次发病多为高热惊厥,渐转为低热惊厥,个别病例首发即为低热抽搐.
作者:唐珮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例1,女,60岁,因持续性颈胸疼痛3日,加重1周就诊.体检:BP14/10 kpa,急性病容,精神欠佳,双肺听诊正常,心率92次/分,心律齐,各瓣膜无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92次/分,颈椎拍片诊断为颈椎病.例2,男,45岁,因心前区疼痛,心悸不适,左上肢麻木为主诉入院,体检:BP16/10 kpa(120/74mmHg),心率52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颈椎拍片诊断为颈椎病.
作者:翁宪华 刊期: 200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