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成;张爱军;闫丽仙
近年来,鼻眼相关外科的建立和发展,促使人们运用鼻内窥镜鼻腔、鼻窦手术技术,治疗泪小管以及泪囊病变,为泪小管、泪囊病变的外科治疗提供了一个新途径[1,3].
作者:刘江雁;鲁孟显 刊期: 2003年第13期
静脉注射50%GS 40ml+VitC2.0+VitK120mg致过敏反应3例:此三联针在产科临床使用中很少发生不良反应,我院从2000年10月-2002年8月共发生过敏反应3例.患者均为青年女性,孕足月,皆因胎心变化给予静推三联,静推5-10ml后,患者出现胸闷、憋气,注射局部有痒感,压之不褪色.
作者:初秀红;黄国红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GMP-140及vWF水平,探讨EH及其危险因素的防治措施.并用培哚普利干预治疗.方法:收集EH患者75例,按舒张压(DBP)高低分为3组,每组25例.另选1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所有受试者血浆GMP-140及vWF水平.给予EH患者培哚普利片4 mg,qd,口服2周后,若DBP>90mmHg,则增加剂量至4mg,bid.观察他们降压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这两项指标的改变.结果:EH患者血浆GMP-140及vWF水平显著增高,且与EH级别密切相关.培哚普利降压治疗后,EH患者血压降至正常,血浆GMP-140及vWF也明显下降.相关分析表明,DBP分别与GMP-140及vWF显著正相关,GMP-140及vWF之间显著正相关.结论:EH患者存在血小板活性增强和内皮功能受损,且血管内皮损伤越重,血小板聚集功能越强.培哚普利可有效降压,并可显著抑制血小板活性和恢复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马晶茹;胡健;郑君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淋巴瘤是血液科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但肠道T细胞恶性淋巴瘤则极为罕见.由于肠道T细胞恶性淋巴瘤缺乏特征性症状,诊断困难,故极易误诊.我院于2002年11月13日收治该病人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江涛;曹广东;葛伟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患儿,男,8岁,因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扁桃体肿大入院行摘除术.查体:T37°C,BP(12/8kPa)120/80mmHg,扁桃体Ⅲ°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8次/min,心音低,律不整.
作者:刘萍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残角子宫是较为罕见的妇科畸形,合并妊娠时容易误诊,延误治疗,导致残角子宫破裂,腹腔大量出血,严重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我院在2002年成功的诊治1例残角子宫妊娠.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华;沈春萍 刊期: 2003年第13期
IgA肾病(IgAN)是一种以系膜区IgA广泛沉积为主要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968年由法国病理学家Berger和Hinglais首次提出[1].
作者:赵殿有;赵阳;耿富云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晚期家居癌痛病人应用三阶梯止痛疗效观察及护理问题.方法:采取宁养服务模式,由宁养院医生、护士对病人进行疼痛评估后,按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实施规范化、个体化的疼痛处理,定期随访、电话跟踪,调整用药,对产生的副作用及时预防处理.结果:335例接受止痛治疗的晚期家居癌痛病人296例得到缓解,有效率达88.36%.用药过程中,除恶心呕吐、便秘、眩晕、嗜睡为主要副作用外,未发现服药后血压变化、呼吸抑制及药物依赖性成瘾.结论:对晚期家居癌痛患者提供三阶梯止痛治疗,能达到有效止痛效果,提高了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存时间,受到了病人、家属、社会的赞扬,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王京娥;刘丛笑;熊建萍;李艳如 刊期: 2003年第13期
严重烧伤病人合并严重酸中毒容易被医生在临床上忽视.吸入性损伤,延迟复苏,创面长期不愈,感染以及长时间的胃肠外高营养支持都是出现酸中毒的重要因素.我院自1997年-2002年收治47例严重烧伤患者,在进行常规诊治过程中,常规作血气分析检查,发现有18例患者并发严重的酸中毒.故对其危害因素、诊断及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赵东旭;李培富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评价CT扫描的影像表现及对于食道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3例食道恶性病变的CT表现并与食道造影及食道镜检查进行比较.结果:CT对于食道病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2.45%和87.00%.结论:CT检查对于食道恶性病变的检查及术前预测及制定治疗方案均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张巨武;陈孝柏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我院自2000年以来,对26例胃癌病人全胃切除后采用国广吻合器(常州市新能源医卫器材总厂)用于SS吻合,现将临床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景宪;曲延才;孙良坤;张中君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急性脑血管病时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紊乱,称脑心综合征.并出现多种心电图异常改变,这一现象已被临床工作者广泛注意.为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改变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本文收集了2002年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血管病260例,对其心电图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王令德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机械吻合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对连续7年食管、贲门癌机械吻合42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4例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0.47%);吻合口狭窄48例(11.3%),其中包埋组发生狭窄33例(18.1%),未包埋组狭窄15例(6.2%),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前期手术患者狭窄发生率17.2%(21/122例),后期狭窄发生率8.9%(27/302例),两组差异显著(P<0.05).狭窄患者均经食管镜扩张1-3次后治愈;吻合口出血3例(0.7%).全组无手术死亡,住院死亡14例(3.3%).结论:机械吻合能够明显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采用25号吻合器及吻合口包埋会增加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作者:田锋;蔡执敏;王天佑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探讨IL-2、IL-6、TNF-α在月经周期内膜及早孕蜕膜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75例正常育龄妇女月经周期内膜及早孕蜕膜中IL-2、IL-6、TNF-α进行标记和分析.结果:IL-6于增殖期、分泌期、早孕期表达逐渐增强,各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IL-2、TNF-α在各期表达均很低.结论:IL-6是维持正常妊娠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IL-2、TNF α在内膜中表达抑制有利于妊娠.
作者:逯彩虹;周爱玲;扬淑芳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急性会厌炎,又名急性声门上喉炎,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是以会厌为主的炎性病变,特点是起病突然、来势凶、发展快、常会在短时间内引起呼吸道梗阻,窒息死亡.基于本病的特点,显然早期正确的诊治尤为重要,查阅近年来国内有关文献对其作一概述.
作者:边艳芬;韩艳蓉 刊期: 2003年第13期
卫生职业学校是培养医护人才的重要渠道之一,而化学课程是卫生职业学校设置的各门学科的基础.当今时代需要我们培养能观察会观察的医护人才,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化学课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作者:于莉;李收;贾祥捷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我院自1993年7月采用选择性非手术性治疗外伤性手术脾破裂病例43例,由于病例选择正确,诊治及时,护理得当,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薛俊波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糖尿病是目前常见病、多发病,是终生慢性疾病,故治疗糖尿病主要目的在于减少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严格控制血糖至正常水平,对无并发症者可减少或推迟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对已有并发症者可延缓其进展,餐后高血糖的危害比空腹高血糖更大.
作者:王茹 刊期: 2003年第13期
采用-196°C液氮浸泡的冷冻头,直接冷冻角膜缘或角膜15-18秒,治疗角膜血管翳2-3次,2-3疗程,除结膜水肿外,无其它不良反应,总有效率70.40%,方法简捷,便于接受.
作者:吴坤林 刊期: 2003年第13期
实时超声在体表肿物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的报道不多.近年来高频探头及彩超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浅表肿物的可能.本文通过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结果的对照性分析,阐明常见浅表肿物的声像图特点,以便进一步提高实时超声对浅表肿物的诊断率.
作者:张克新;张孟荔;刘彤;吴金华 刊期: 2003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