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晓燕;王琰;陈旻静;张娟;王大伟
目的:考察赤芝菌对钩吻双向固体发酵的减毒存效作用及其化学成分变化.方法:选用药用赤芝菌,在一定条件下对钩吻进行双向固体发酵炮制;以钩吻生品为对照,观察发酵前后钩吻对小鼠急性毒性(LD50)的变化情况,并比较它们对醋酸腹腔刺激所致小鼠扭体作用及热板所致小鼠痛阈值的影响,HPLC考察其主要毒性生物碱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①钩吻生品的LD50为0.25g/kg;经赤芝菌发酵30 d后,LD50为11.04g/kg,较生品提高了44倍;②钩吻发酵后仍然保留镇痛药效,其小鼠大安全给药量由生品0.08 g/kg,上升到6g/kg,大安全剂量提高了75倍.③经过双向发酵,钩吻原有毒性生物碱成分含量降低,并有多个新化学成分产生.结论:赤芝菌双向固体发酵对毒性中药钩吻具有减毒、存效的作用.
作者:黄美霞;洪怀山;林程;廖华军;王英豪;吴水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兰州百合根系水浸液的自毒作用试验,探讨了兰州百合自毒物质浓度对其幼苗形态指标及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设置水(CK)、兰州百合根水浸液5、10、30、50、100 mg/mL共6个处理浇灌兰州百合种苗.结果:当兰州百合根系水浸液浓度为5 mg/mL时,对其株高、根长、根重、茎叶重、鳞茎重有显著促进作用,较CK分别增加了19.76%、61.83%、116.67%、5.17%、46.97%;当浓度达100 mg/mL时抑制作用显著,较CK分别降低了17.32%、12.90%、33.33%、46.56%、56.06%;对生理特性的影响表现为:随浓度梯度增加,MDA和POD均呈显著增加趋势,SOD、CAT均呈显著降低趋势,渗透调节物质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而脯氨酸则呈降低趋势.结论:本实验条件下,兰州百合的自毒作用效果具有浓度依赖性,对其幼苗生长具体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作者:石雨仟;张恩和;刘青林;王惠珍;张新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药材绿色供应链运行作为一种新型战略管理模式,备受各界重视.基于“互联网+”思维,以亳州中药材供应链为例,分析现实形势下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关键驱动力,构建绿色供应链系统动力模型,并通过中药材绿色供应链运行机制分析,探索未来中药材供应链管理发展方向,以提高中药材流通现代化水平、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和中药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
作者:江许胜;刘峥;耿道理;方成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柴桂温胆定志汤对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脑电图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74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柴桂温胆定志汤治疗,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控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意识状态、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强直持续时间、抽搐持续时间及症状总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2、TNF-α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桂温胆定志汤对癫痫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癫痫发作症状.
作者:张亚雯;孙璐;时红;王玲;徐辰;陈文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摸清濒危药用植物大花红景天野生分布资源和人工栽培资源现状,分析野生大花红景天适宜生境.方法:采用文献调查、走访调查、样方调查及市场调查等方法,对四川、西藏、青海、云南、甘肃5省区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大花红景天进行相关资源调查.结果:大花红景天主要分布在西藏的那曲、林芝、山南,四川的红原、康定、马尔康、小金,青海的玉树、久治,云南的德钦、迪庆等地,甘肃暂无分布.分布地区与历史文献记载分布地差异不大,然而种群密度发生较大变化,大部分地区野生资源蕴藏量严重下降,部分地区濒临灭绝.结论:应加强对大花红景天的合理限量采挖管理,宣讲传播资源保护知识,发挥地方村民保护资源能动性,同时应开展大花红景天资源利用价值的评价,并加快发展大花红景天的栽培生产技术研究,保障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作者:苏锦松;洪道鑫;文检;范芳芳;张静;张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优选丹参中丹参总酚酸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以5个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咖啡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的含量、丹参总酚酸提取物干浸膏得率及丹参总酚酸提取物的HPLC特征图谱的共有峰总面积之和为综合评判指标,通过k(34)正交试验设计来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醇沉溶液的含醇量等因素对丹参总酚酸提取物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佳提取工艺是料液比为1:12(g/mL)、提取时间为1.5h、醇沉溶液的含醇量为70%.结论:该实验建立了丹参总酚酸提取物的佳提取工艺,补充药典中关于丹参总酚酸提取物提取条件的空缺,为以后丹参总酚酸提取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作者:李国转;于凡;姚文琪;侯俞如;陈卫东;俞年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山核桃叶总黄酮对小鼠胚胎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建立C3H10T1/2细胞成脂分化模型,油红O染色法分析山核桃叶总黄酮对C3H10T1/2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GAP-PAP酶法测定C3H10T1/2细胞成脂分化过程中甘油三酯含量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PARγ)、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以及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山核桃叶总黄酮能抑制C3H10T1/2细胞成脂分化,20 μg/mL山核桃叶总黄酮能显著减少甘油三酯的堆积,降低PPARγ、C/EBPα、FABP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论:山核桃叶总黄酮对C3H10T1/2细胞成脂分化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PARγ、C/EBPα、FABP4的表达有关.
作者:刘全芳;谭佳宁;金丽霞;蒋福升;金波;丁志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滇白芷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依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滇白芷根的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芷属脑(1)、氧化前胡素水合物(2)、白当归素(3)、8-甲氧基-5-羟基补骨脂素(4)、新白当归醇(5)、异栓翅芹醇(6)、东莨菪素(7)、紫花前胡素(8)、二氢欧山芹醇(9)、氧化前胡素(10)、脱水比克白芷素(11)、新白芷醚(12)、珊瑚菜内酯(13)、8-甲氧基异欧前胡内酯(14)、欧前胡素(15)、异虎耳草素(16).结论:其中,化合物2~7、9~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魏成成;关伟键;胡丹丹;周静;李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膀胱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干细胞标志物SOX-2及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方法:选用人膀胱癌细胞株S637,分为对照组(等体积DMSO)及复方苦参注射液0.25、0.5、1.0 mg/mL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FCM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情况,RT-PCR检测VEGF、Caspase-3、HIF-1a及SOX-2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复方苦参注射液各浓度组增殖率、侵袭能力及VEGF、HIF-1oα、SOX-2 mRNA表达显著降低,凋亡率及Caspase-3 mRNA表达显著升高,且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膀胱肿瘤细胞的侵袭、增殖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VEGF、HIF-1α、SOX-2 mRNA表达,上调Caspase-3 mRNA表达有关.
作者:张林超;孙继建;潘世杰;高世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石柑子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微孔树脂(MCI)柱层析及制备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核磁和质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石柑子氯仿部位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金色酰胺醇乙酸酯(1)、(9E)-8,11,12-三羟基十八碳烯酸甲酯(2)、9(S),12(S),13(.S)-trihydroxyoctadeca-10 (E),15 (Z)-dienoic acid(3)、毛冬青素A(4)、癸二酸(5)、E-4-hydroxyhex-2-enoic acid (6)、富马酸单甲酯(7)、壬二酸(8)、N-反式香豆酰酪胺(9)、N-反式阿魏酰酪胺(10)、香草酸(11)、丁香酸(12)、对羟基苯甲醛(13).结论:其中,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毕晓黎;陈雪;江洁怡;刘梦云;胥爱丽;罗文汇;林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双水平正压(BiPAP)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就诊治疗的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150例,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氧疗、抗炎、平喘、BiPAP无创通气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5天.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FEV1、PEF)、血气分析(pH、PaC02、PaO2)及CAT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hs-CRP、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BiPAP无创通气治疗AECOPD合并肺性脑病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呼吸衰竭,提高生活质量和运动耐力,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肺康复具有较好作用.
作者:郝文东;王国芳;张彩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万氏牛黄清心丸中栀子苷、盐酸小檗碱、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100mm×2.1 mm,1.7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5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40 nm(0 ~5 min),270 nm(5 ~ 12.5 min).结果:栀子苷、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分别在11.5~115.0 μg/mL(r1=0.9999)、10.5 ~ 105.0 μg/mL(r2 =0.9999)、12.5 ~ 125.0 μg/mL(r3=0.9999)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83%(RSD=2.53%)、98.67% (RSD=1.96%)、99.21%(RSD=2.95%).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万氏牛黄清心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罗晓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木豆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及RP-18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波谱数据对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木豆叶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分别鉴定为:水杨酸(1)、儿茶酚(2)、尿嘧啶(3)、印度黄檀苷(4)、染料木苷(5)、牡荆苷(6)、木犀草素(7)、芒柄花苷(8)、染料木素(9)β-谷甾醇(10)、豆甾醇(11).结论:其中,化合物2~4、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张嫩玲;蔡佳仲;胡英杰;陶玲;田璧榕;邱声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采用析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荠菜多糖提取的优工艺.方法:利用Minnimum Run Equireplicated ResⅣ析因设计考察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功率、草酸含量、石灰水含量6个单因素对荠菜多糖提取工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建立荠菜多糖提取工艺的回归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析因实验表明石灰水含量、超声温度、提取时间和草酸含量为影响荠菜多糖得率的主要因素.响应面分析优化荠菜多糖佳提取工艺为:以水为提取剂,料液比1:20,添加0.27%的石灰水,超声功率300 W,提取温度控制在71.64℃,超声提取44.17 min,荠菜多糖得率可达8.56%.结论:综合运用析因实验和响应面法可以较好地优化荠菜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的工艺参数可为荠菜多糖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贺建武;丁红映;邹登科;宁晓芳;陈加蓓;武玉成;黄卫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雪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Silica gel、Sephadex LH 20 、RP-18及MCI gal柱层析对雪茶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正丁醇萃取部位进行化合物分离,通过1H-NMR、13C-NMR、HMBC、NOESY、MS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雪茶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正丁醇萃取部位共分离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ethoxycar-bonyl)-2-hydroxy-6-methoxy-4-methylbenzoic acid(1)、3-(ethoxycarbonyl)-2-hydroxy-4-methoxy-6-methylbenzoic acid(2) 、3-hydroxy-2-methoxy-4-(methoxycarbonyl)-5-methylbenzoic acid(3)、2-hydroxy-4-methoxy-6-methylbenzoate(4)、4-hydroxy-2-methoxy-6-methylbenzoic acid(5)、4-methoxy-5-methylbenzene-1,2-diol(6)、1-(2,3-dihydroxy-5-methoxyphe-nyl) ethanone (7) 、2-hydroxy-6-methoxy-4-methylbenzoic acid(8)、baeomycesic acid (9)、squamatic acid(10)、vermicularin(11).结论:其中,化合物2~7为首次从雪茶中分离得到.
作者:邓云霞;邵志宇;张夙滢;徐隽祎;朱豆豆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有效组分配伍形式的四逆汤对甲减大鼠免疫系统的影响,阐明其治疗甲减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化学诱导法(灌胃0.1% PTU)复制甲减大鼠模型,以组分配伍形式的四逆汤灌胃治疗4 w,治疗结束后测定血清TPO、TPO-Ab、Tg、Tg-Ab、TR-Ab、TM-Ab、IL-1及TGF-β1水平以考察其治疗甲减的免疫机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PO、TPO-Ab、TM-Ab、TGF-β1水平及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显著降低(P<0.01),Tg、Tg-Ab、TR-Ab、IL-1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逆汤有效组分配伍组TPO、TPO-Ab、TM-Ab、TGF-β1水平及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显著升高,Tg、Tg-Ab、TR-Ab、IL-1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组分配伍四逆汤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具有一定治疗作用,其机制与纠正甲减状态的免疫系统紊乱有关.
作者:王艳;裴妙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考察心衰Ⅰ号联合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功能和糖调节蛋白78(GRP78)、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及X盒结合蛋白(XBP1)的影响.方法:将CHF模型大鼠分5组:模型组、心衰Ⅰ号组、贝那普利组、心衰Ⅰ号+贝那普利组(联合组),并设假手术组,各组连续给药28 d.记录大鼠体征、死亡、心功能情况,测定心肌组织CHOP、GRP78、XBP1表达,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无死亡大鼠.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BP、DBP、CO、LVSP、±dp/dtm.及血清SOD显著降低(P<0.05),心肺指数、LVEDP、血清MDA水平及心脏CHOP、GRP78、XBP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各给药组上述指标不同程度改善,以联合用药组效果佳(P<0.05).结论:心衰Ⅰ号联合贝那普利可改善CHF大鼠的心功能,降低心肌CHOP、GRP78及XBP1蛋白表达,降低血清MDA含量并升高SOD活性,提示心衰Ⅰ号通过抑制ERS介导的信号通路达到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目的.
作者:王晓燕;李七一;严士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酒山萸肉、乌梅、醋五味子、覆盆子、枸杞子、金樱子、木瓜和山楂中酒石酸、苹果酸、乳酸、柠檬酸、琥珀酸和富马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ela Venusil MP-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磷酸氢二钠-磷酸缓冲液(pH=2.2)梯度洗脱,柱温25℃,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20 nm,进样量:10 μL.结果:酒山萸肉、乌梅和醋五味子中均可检测到6种有机酸类成分,覆盆子、金樱子和木瓜中未检测到乳酸,覆盆子和枸杞子中未检测到酒石酸,山楂中未检测到富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柠檬酸、琥珀酸和富马酸在8种果实类药材中含量差异较大.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为药材中常见有机酸的含量测定提供方法依据.
作者:刘慧;张秋燕;王家龙;吴建华;崔翰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索不同光质对桑黄菌丝生长及代谢产物累积变化规律.方法:分离、纯化、鉴定野生桑黄菌株;采用暗处理和白、蓝、绿、黄、红5种不同波长的光对桑黄菌丝进行照射培养,通过菌落直径、颜色变化及HPLC分析代谢产物累积变化和测定代谢产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变化,分析不同光质照射对桑黄菌丝生长及代谢产物累积影响.结果:分子生物学鉴定分离所得菌株为桑黄纤孔菌Inonotus sanghuang Sheng H.Wu,T Hatt.&Y.C.Dai.不同光质对该桑黄菌丝体生长有显著影响,其中暗培养、黄和红光处理生长速度及菌落形态上基本一致,但白、蓝和绿光处理生长抑制作用明显,菌丝看上去稀疏但菌落却厚实,并分泌大量黄色色素.HPLC分析结果表明,白、蓝和绿光处理20 d可显著增加代谢产物类型及丰度,其中苯乙烯基吡喃酮骨架类化合物Hypholomine B和InoscavinA两个组分尤为显著,同时代谢产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也显著增加;蓝光处理后其胞内多糖却显著下降,而黄光处理则显著增加,其他处理组与暗培养组相当.不同光照处理时间各代谢产物HPLC图谱呈规律性变化,进一步说明光对桑黄代谢具有显著调控作用.结论:不同光质对桑黄生长、发育及代谢产物累积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暗培养有利于桑黄菌丝生长及提高生物量,蓝、绿光虽然对桑黄菌丝生长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可显著增加药效活性成分累积,因此,深入研究可为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桑黄奠定基础.
作者:葛格;李美芽;薛章贤;尹芬芬;蓝巧帅;吕圭源;蒋福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宁夏枸杞果实的三维荧光光谱快速测试方法及其在枸杞子产地鉴别分析中的应用.方法:运用平行因子分析法分解不同测试模式下的枸杞子三维荧光矩阵,比较直接测试与甲醇浸提液测试所得枸杞子三维荧光光谱的特性.结果:宁夏枸杞鲜果果浆直接测试三维荧光光谱具有与甲醇浸提液测试等同效果;宁夏枸杞干果粉末直接测试三维荧光光谱应用效果优于甲醇浸提液测试.结论:该研究建立了宁夏枸杞鲜果果浆和干果粉末的三维荧光光谱快速测试方法,并且利用宁夏枸杞干果粉末三维荧光矩阵的平行因子分析浓度得分实现了宁夏枸杞产地的快速鉴别.
作者:张轩;高磊;刘安琴;徐美隆;王锦秀;李永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