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茜;王晓婷
中期妊娠引产中,横位产直接行剖宫取胎,对母体创伤大,从阴道毁胎娩出,易发生子宫破裂这一严重并发症.
作者:刘志勤;陈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CIDP)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抗GM1抗体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和可能的致病机理.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30例GBS患者、24例CIDP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抗神经节苷脂GM1抗体水平.结果:①GBS患者血清中高滴度抗GM1抗体与疾病对照组比较无显著的差异(P>0.05);脑脊液中抗IgM-GM1抗体阳性率与疾病组和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②CIDP患者血清中高滴度抗GM1抗体的与疾病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脑脊液中抗GM1抗体的阳性率与疾病组和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GBS组抗GM1抗体阳性者多为运动轴索性损害;CIDP组抗GM1抗体阳性者与神经损害的类型无关.④轻、重型组GBS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抗GM1抗体水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⑤GBS组、CIDP组血清中抗体水平与配对的脑脊液中抗体水平无相关性.结论:GBS患者脑脊液中IgM-GM1抗体水平可以作为急性运动轴索受累的一项临床参考指标,抗体的水平与疾病临床严重程度及预后无明显关系;GM1抗体可能不是CIDP患者的主要责任抗体.
作者:吴德云;李晓光;郭玉璞;陈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阿霉素(ADM)为应用较广的抗癌抗生素,对多种恶性肿瘤尤其实体肿瘤疗效好,但是在应用阿霉素时,在用药前常规常难以避免出现毒副反应与并发症,故我们对病人进行了宣教和预防性治疗,并取得了预期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古丽巴努;何翠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本文讨论母婴同室后产科足月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及其原因的变化.以1999年11月-2000年10月在我科出生的新生儿共1319例为研究对象,均为母乳喂养,每日检测血清总胆红素并称体重至出院,对血清总胆红素≥220.5μmol/L的新生儿进行病因筛查.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220.5 μ mol/L(高胆红素血症)有827例,发生率为62.7%(827/1319).除97例可找到病因外,其余730例无明显疾病,占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88.27%(730/827).用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健康儿高胆红素血症与体重丢失(P=0.000)、孕周(P=0.028)、催产素应用(P=0.009)、剖宫产(P=0.013)及性别(P=0.000)有关;但与出生体重、胎儿宫内窘迫、窒息和胎膜早破无关.结果显示母婴同室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除少数疾病外,其相关因素很多,且新生儿很健康,目前所引用的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已不适合于评价母婴同室新生儿黄疸,对母婴同室新生儿黄疸的管理应有新的概念.
作者:严荔煌;林忠;王山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揭示糖尿病血管病变与血清甘油三酯(TG)、一氧化氮(NO)及血浆内皮素-1(ET-1)的关系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检测69例2型糖尿病各期患者血清TG、NO及血浆ET-1水平,并与20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①糖尿病组(D)较正常对照组(NS)、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组(DH+)较糖尿病组血清NO、血浆ET-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②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大、微血管病变组(DH)血清NO水平较DH组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血浆ET-1水平较DH组显著升高(P<0.05).甘油三酯与一氧化氮、内皮素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随着糖尿病的进展,甘油三酯、一氧化氮及内皮素-1水平逐渐升高,并且它们互相影响,共同促进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旭红;宁英远;高兴旺;任建功;朱秀贞;张洪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QT离散度(QTd)是近年来临床电生理领域提出来的新概念,它代表心室肌复极的不同步和电不稳定的程度[1].
作者:邹洪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在神经外科中,垂体腺瘤占颅内肿瘤的10-20%.尽管垂体腺瘤在组织学上呈良性改变,但从生物学行为上可分为侵袭性垂体腺瘤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
作者:王震;吕长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常规降压治疗达到目标值时,高血压病(EH)合并高胰岛素血症患者血糖及血浆胰岛素水平变化,分析降压达标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EH合并高胰岛素血症的患者,应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使血压渐降至140/90mmHg以下.以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动态观察治疗前(0周)、治疗后4周和8周时血糖、血浆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变化.结果:①应用常规降压药物,4周时EH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可降至140/90mHg以下(132.34±9.86/85.34±7.92mmHg),8周时仍平稳在127.54±7.62/83.19±7.15mmHg水平,其中66%的EH患者需要两种及以上药物联合降压.②4周时餐后30'、60'、120'及180'的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空腹指标变化不大(P>0.05).8周时OGTT各时间点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均明显下降,较4周时有进一步改善(P<0.05).③4周时ISI变化不大,8周时明显升高(P<0.05).结论:①联合降压治疗有利于血压的达标控制.②降压药控制血压达标有助于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长期效果更好.
作者:张艳敏;阿不来提;李南方;王新玲;辛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前,在CT增强扫描中对造影剂的要求越来越高,即要显影效果好又要安全可靠.我院自2001年2月-2002年10月对300例患者使用碘海醇进行CT增强扫描,均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刘炜;刘红;任向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传统使用间接鼻咽镜通过口咽行鼻咽部病变的处理,存在视野不良,易残留病变组织,损伤鼻咽部正常结构等缺点.我科采用微波治疗仪,在鼻内窥镜明视下对34例鼻咽部局限性病变进行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现宝;薛希均;任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抗氧化维生素C、E对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31例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单纯利尿剂及抗氧化两组,分别予以双氢克尿噻(简称双克)与维生素C、E+双克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及肱动脉直径的变化率(FMD%)的变化.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无论单纯利尿剂组还是抗氧化组,其治疗前ET-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NO及FMD%均明显降低(P<0.05),②抗氧化组中,N0及FMD%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的ET-1亦降低,但未达显著意义.单纯利尿剂组中,ET-1、N0及FMD%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抗氧化维生素C、E联用利尿剂既可以降低血压又可以部分改善和恢复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吴爱娟;桂鸣;周秀娟;陈忠;穆庆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特别是肺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并可引起多系统疾病,危害性严重.
作者:王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妊高征是妊娠期所特有的疾病,严重威胁母婴健康,是引起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80例重度妊高征分娩方式及围生儿预后,认为加强孕期管理、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及适时终止妊娠是提高围生儿生存的重要措施.
作者:柴丽萍;孙彦;王本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手部肌腱损伤以后,为防止术后粘连,取得良好功能,我们于1987年以来采用显微镜下Kessler方法缝合,结合早期功能锻炼获得良好效果.报道道如下.
作者:于世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支气管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病是当前世界威胁公共健康的慢性疾病,可影响人类各年龄阶段,据统计,全球已有1亿5千万哮喘患者并呈上升趋势,其疾病反复发作,严重的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所以哮喘的防治工作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如何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几个世纪以来人类辛苦探索的目标.
作者:张红兵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们用纤维内窥镜对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进行检查,总结1000例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资料,对照分析.提高对纤维内窥镜检查的认识,以求对上消化道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作者:张金芝;王殿池;孟繁秀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恙虫病是由携带立克次体的幼螨叮咬而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由于卫生事业的发展,近年关于此病的报道已经极少,此次驻粤某部队演习后出现7例恙虫病患者,因临床医生认识不足,均导致误诊.现报告如下.
作者:荆兴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996年12月-2002年10月,我们对106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使用施他宁治疗,并与同期68例使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同种疾病者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彦坤;余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眼角膜简介眼角膜是一层透明组合,位于眼球前部,在角膜处与巩膜相连,和巩膜一起构成眼球的外壁,其表面光滑,透明无血管,具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正常直径为10.5-12mm,厚1mm,从外向内清晰地分为5层: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
作者:戴德银;赵俊;何思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多见于中老年人,而近来年轻人(AMI)患病率逐渐升高.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年轻人AMI的临床特征和冠脉造影结果,以预防AMI发生.
作者:李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