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肌腱Kessler法缝合及早期功能锻炼

于世民

关键词:
摘要:手部肌腱损伤以后,为防止术后粘连,取得良好功能,我们于1987年以来采用显微镜下Kessler方法缝合,结合早期功能锻炼获得良好效果.报道道如下.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耳部滴药的护理

    耳部滴药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护理操作之一,护理人员正确的操作方法和耐心细致的服务态度,将对病人的早日康复起到重要作用,我科自1999年以来护理各类耳部疾病病人1000余人次,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丽宁;杨惠芝;马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50例临床观察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是新型B-内酰胺类抗生素,是迄今开发的抗生素和抗菌药中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抗生素.

    作者:陈景红;张学清;张景隆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胺丁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

    乙胺丁醇是第一线抗结核药物,其主要副作用有粒细胞减少、过敏性皮疹、肝功能损害、周围神经炎等,大剂量使用时对视神经功能有一定影响,可发生球后视神经炎[1].

    作者:徐法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药效及在眼科中的临床应用

    1 眼角膜简介眼角膜是一层透明组合,位于眼球前部,在角膜处与巩膜相连,和巩膜一起构成眼球的外壁,其表面光滑,透明无血管,具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正常直径为10.5-12mm,厚1mm,从外向内清晰地分为5层: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

    作者:戴德银;赵俊;何思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思密达减轻红霉素胃肠道反应疗效观察

    红霉素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之一,但由于其胃肠道反应明显,常引起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给患儿造成很大痛苦,不被患儿家长接受,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作者:刘春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QT离散度的影响

    QT离散度(QTd)是近年来临床电生理领域提出来的新概念,它代表心室肌复极的不同步和电不稳定的程度[1].

    作者:邹洪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动脉介入治疗对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4例年龄≥70岁老年人(平均年龄76.2±5.2岁)A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IRA)的58处病变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对其中50支IRA的51处病变植入25枚支架.结果:54例病人中52例介入治疗成功(成功率96.3%),患者从入院至IRA开通时间平均51.4±11.7min,2例急诊介入治疗未成功者均死亡,另1例于术后第6天死于心脏破裂.其余51例出院时均存活.出院后随访4-48个月,所有病人均存活.结论: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对老年人AMI患者有显著疗效.其主要优势为再通快,TIMI3级血流率高,近期及中期病死率低.

    作者:李惟铭;王乐丰;王红石;邹阳春;葛永贵;佟子川;徐立;杨新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368例唇裂术后近期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唇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外科手术是治疗唇裂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作者:刘庆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芪芎合剂辅助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128例总结报告

    1998年12月-2002年3月,我们共收治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2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芪芎合剂组)128例,和对照组116例,现将临床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贾改民;赵书超;祝长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无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报道

    在我国,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须行全髋置换的患者基数很大.其中相当一部分为年轻患者.

    作者:张波;曲彦隆;张涛;宋科官;纪青;张育成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

    反复呼吸道感染(repeating respiratory infectionRRI)是儿童时期常见疾病,是困扰患儿、家长及医师的重要临床问题之一.

    作者:刘鸿丽;王玉英;贺天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多种毁胎术在中孕引产横位产中的联合应用3例

    中期妊娠引产中,横位产直接行剖宫取胎,对母体创伤大,从阴道毁胎娩出,易发生子宫破裂这一严重并发症.

    作者:刘志勤;陈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四磨汤联合苯巴比妥预防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研究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因其易引起胆红素脑病,而给新生儿带来严重的后遗症甚至造成新生儿死亡.

    作者:冯玲;韩阳;周明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维生素C、E对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修复作用

    目的:观察抗氧化维生素C、E对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31例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单纯利尿剂及抗氧化两组,分别予以双氢克尿噻(简称双克)与维生素C、E+双克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及肱动脉直径的变化率(FMD%)的变化.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无论单纯利尿剂组还是抗氧化组,其治疗前ET-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NO及FMD%均明显降低(P<0.05),②抗氧化组中,N0及FMD%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的ET-1亦降低,但未达显著意义.单纯利尿剂组中,ET-1、N0及FMD%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抗氧化维生素C、E联用利尿剂既可以降低血压又可以部分改善和恢复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吴爱娟;桂鸣;周秀娟;陈忠;穆庆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雷公藤对鼻咽癌细胞株HNE1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雷公藤对鼻咽癌细胞株HNE1的抑制生长和诱导凋亡效应以及对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 mRNA的影响.方法:戍用MTT、吖啶橙溴乙啶荧光染色、末端标记和RT-PCR等检测方法.结果:雷公藤对鼻咽癌细胞株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0.15mg/m1;10×IC50的雷公藤作用HNE1细胞72h细胞凋亡率高,凋亡指数为39%;不同浓度的雷公藤能影响hTERT mRNA的表达.结论:雷公藤对鼻咽癌细胞株HNE1有抑制生长和诱导凋亡效应,可能通过影响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 mRNA而起作用.

    作者:冯雪萍;肖健云;赵素萍;王承龙;张彬;刘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乌司他丁是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能抑制多种与胰腺炎有关的酶类,同时,有稳定溶酶体膜、抑制溶酶体的释放、抑制心肌抑制因子、改善微循环等作用.我们使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振兴;张锦春;余康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社区常见老年病的保健

    面对社会高速发展及生活需求的逐步提高,与家庭有关的健康问题明显增多,加上老年人口增加的现实,人口老龄化带来许多相应的社区保健需求,对常见病有一定的知识和防范措施,学会自身保健是免除疾病,减少疾病,增进健康的关键.

    作者:马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良性肿瘤,以月经过多和盆腔包块为其主要临床表现,药物治疗效果不确切且副反应大;肌瘤剔除术后有20 30%患者复发,需再次手术;而传统的子宫切除术部分患者难以接受.

    作者:刘晓晖;张建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B超漏诊急性胰腺炎原因探讨

    急性胰腺炎病势急重,尤其是出血坏死性者更著.且常与肝胆疾患并存,而多求助于B超探查.我院2000年5月-2001年9月共收治76例.

    作者:张孟荔;刘彤;张克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经脐静脉置管化疗预防胃癌肝转移28例报告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胃外科学发展,胃癌外科手术治疗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远期疗效仍不十分满意.

    作者:雷亿群;杨其鹏;余衍亮;熊安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