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磨汤联合苯巴比妥预防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研究

冯玲;韩阳;周明珍

关键词:
摘要: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因其易引起胆红素脑病,而给新生儿带来严重的后遗症甚至造成新生儿死亡.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侧卧位手术患者的体位护理

    侧卧位是常用的手术体位,多用于食管、贲门、肾、输尿管等部位的手术.侧卧位时,腹腔脏器因体位的改变向上压迫膈肌;硬膜外阻滞对呼吸肌产生明显的松弛作用,因此,侧卧位会对呼吸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作者:苏秀霞;关兰荣;张林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浅析健康教育在急诊病人中的实施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观念的更新,护理行为仅限于满足病人的生理需求已不符合新的医学模式,达不到整体护理的要求.

    作者:任秀菊;曲希莲;王晓;盖鑫;彭志红;郭晓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围产期孕产妇尿液培养的临床研究

    自2000年4月-202年9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435例围产期孕产妇进行500人次的尿液培养和细菌涂片检查,明确围产期孕产妇泌尿系感染的潜在因素,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天秀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一起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我市2001年7月发生一起酥鱼引起的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并结合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确定为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玉芳;马翠莲;陈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雷公藤对鼻咽癌细胞株HNE1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雷公藤对鼻咽癌细胞株HNE1的抑制生长和诱导凋亡效应以及对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 mRNA的影响.方法:戍用MTT、吖啶橙溴乙啶荧光染色、末端标记和RT-PCR等检测方法.结果:雷公藤对鼻咽癌细胞株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0.15mg/m1;10×IC50的雷公藤作用HNE1细胞72h细胞凋亡率高,凋亡指数为39%;不同浓度的雷公藤能影响hTERT mRNA的表达.结论:雷公藤对鼻咽癌细胞株HNE1有抑制生长和诱导凋亡效应,可能通过影响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 mRNA而起作用.

    作者:冯雪萍;肖健云;赵素萍;王承龙;张彬;刘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结肠癌209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结肠癌的特点,并探讨如何减少结肠癌误诊、早期诊断结肠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来手术的结肠癌209例,分青年组(≤35岁)、中年组(36-59岁)、老年组(≥60岁).比较不同年龄组结肠癌患者在发病率、临床表现、病理分期、分化程度等资料.结果:腹痛是青年组常见的症状,发生率分别为87.5%;中、老年组粘血便为主,分别占73.0%、76.0%.青年组右半结肠癌多于中年组、老年组.Dukes分期中A、B期约占1/3左右,C、D期约占2/3.结论:本组结肠癌患病高峰为60-69岁.青年组发生率虽低,但恶性程度高,转移早,进展快.早期诊断仍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作者:毕旭东;左连绂;赵晶;付晓光;张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500mg/L碘伏液擦洗产妇会阴的效果观察

    我科于2000年采用500mg/L碘伏液会阴擦洗,效果与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会阴无差异,并具有操作简便、减少用物、节省时间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晓兰;王文敏;郁颖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的健康教育

    青光眼是-种损害视功能的常见病,据一项资料表明,其发病率为眼科病人的17.34%[1].在我国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占青光眼病例的79%[2],它是我国青光眼的主要类型.

    作者:蔡宝英;连亚玉;徐法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85例临床分析

    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特别是肺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并可引起多系统疾病,危害性严重.

    作者:王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上腹腔间隙脓肿的CT诊断(附26例报告)

    目的:评价26例腹腔间隙脓肿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26例腹腔间隙脓肿进行了CT检查与经皮腹腔穿刺及手术病理对照.结果:右肝上间隙9例,右肝下间隙4例,左肝上间隙5例,脾胃隐窝2例,左肝上前间隙及胃肝隐窝4例,左肝上后间隙及脾肾隐窝8例.脓肿形态呈菱形、卵圆形、不规则形低密度区,单腔或多腔,脓肿壁厚度o.2-0.5cm,周围腹膜增厚等.结论:CT显示人体腹部横断面图像并对显示液体有敏感性,可作为腹腔间隙脓肿的重要诊断检查方法.

    作者:周丽娟;关长群;杨本强;刘文源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QT离散度的影响

    QT离散度(QTd)是近年来临床电生理领域提出来的新概念,它代表心室肌复极的不同步和电不稳定的程度[1].

    作者:邹洪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乌司他丁是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能抑制多种与胰腺炎有关的酶类,同时,有稳定溶酶体膜、抑制溶酶体的释放、抑制心肌抑制因子、改善微循环等作用.我们使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振兴;张锦春;余康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电烧伤并发症

    1 临床资料1980年5月-2001年12月共收治206例电烧伤病人,其中男188例,女18例,年龄3-72岁.高电压66,000V,低电压220V,有4例雷电击伤.

    作者:曹立贵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胺丁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

    乙胺丁醇是第一线抗结核药物,其主要副作用有粒细胞减少、过敏性皮疹、肝功能损害、周围神经炎等,大剂量使用时对视神经功能有一定影响,可发生球后视神经炎[1].

    作者:徐法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血液保护

    体外循环是目前心脏手术的重要辅助手段.由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过程中采用了非生物材料以及体外循环灌注泵,受到机械性损伤,涡流,血气界面及血液稀释的影响,造成血液有形成份的破坏,红细胞的损伤,血浆内游离血红蛋白增加,出现血红蛋白尿导致肾功能衰竭:血小板在体外循环转流开始时迅速下降可减少30-50%,血小板的破坏释放第Ⅲ因子,红细胞破坏释放凝血激活酶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其它凝血因子的减少.

    作者:段大为;陈德凤;刘维永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降压达标对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探讨常规降压治疗达到目标值时,高血压病(EH)合并高胰岛素血症患者血糖及血浆胰岛素水平变化,分析降压达标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EH合并高胰岛素血症的患者,应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使血压渐降至140/90mmHg以下.以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动态观察治疗前(0周)、治疗后4周和8周时血糖、血浆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变化.结果:①应用常规降压药物,4周时EH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可降至140/90mHg以下(132.34±9.86/85.34±7.92mmHg),8周时仍平稳在127.54±7.62/83.19±7.15mmHg水平,其中66%的EH患者需要两种及以上药物联合降压.②4周时餐后30'、60'、120'及180'的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空腹指标变化不大(P>0.05).8周时OGTT各时间点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均明显下降,较4周时有进一步改善(P<0.05).③4周时ISI变化不大,8周时明显升高(P<0.05).结论:①联合降压治疗有利于血压的达标控制.②降压药控制血压达标有助于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长期效果更好.

    作者:张艳敏;阿不来提;李南方;王新玲;辛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DSA造影所见肺癌血供表现与血管内治疗分析

    随着肺癌血管内治疗的广泛开展,使肺癌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如何提高肺癌血管内治疗效果已成为介入治疗专业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阎小纺;魏崇健;乔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亚甲蓝神经阻滞加超短波治疗老年疼痛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亚甲蓝神经阻滞对老年疼痛症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老年住院或门诊治疗的疼痛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N=20),采用0.025%亚甲蓝、维生素B12500 μg、0.1%布比卡因混合液痛点或神经阻滞(每周1次,2-3次为1疗程)后及时辅助超短波注射点理疗(每天1次,10-20次为1疗程);对照组(N=20)单纯每天超短波痛处理疗加口服消炎止痛药.比较两组疗效、副作用、复发率.结果:两组疗效及复发率(3个月内),呈显著差异(P<0.05),而副作用并发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亚甲蓝混合液神经阻滞治疗老年人疼痛效果肯定,安全.

    作者:胡胜英;陈旭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钳刮术后宫腔胎儿骨片残留并早孕1例

    患者23岁,系子宫腔内胎儿骨片残留合并早孕,于2000年9月16日入院.

    作者:卢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368例唇裂术后近期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唇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外科手术是治疗唇裂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作者:刘庆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