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雷公藤对鼻咽癌细胞株HNE1作用的研究

冯雪萍;肖健云;赵素萍;王承龙;张彬;刘静

关键词:雷公藤, hTERT, 细胞凋亡
摘要:目的:观察雷公藤对鼻咽癌细胞株HNE1的抑制生长和诱导凋亡效应以及对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 mRNA的影响.方法:戍用MTT、吖啶橙溴乙啶荧光染色、末端标记和RT-PCR等检测方法.结果:雷公藤对鼻咽癌细胞株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0.15mg/m1;10×IC50的雷公藤作用HNE1细胞72h细胞凋亡率高,凋亡指数为39%;不同浓度的雷公藤能影响hTERT mRNA的表达.结论:雷公藤对鼻咽癌细胞株HNE1有抑制生长和诱导凋亡效应,可能通过影响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 mRNA而起作用.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合并严重左心功能不全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目的:分析37例LVEF<30%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近期疗效.方法:自1998年1月-2001年8月,对37例LVEF<30%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8例为稳定型心绞痛,23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6例为急性心肌梗死,20例有陈旧性心梗;LVEF17-30%,平均LVEF26.8%.术前、术后使用IABP分别12例和5例.结果:手术死亡1例,死于严重低心排综合征.其余术后主要并发症:低心捧综合征5例,室性心律失常5例,均治愈出院.随访32例,随访时间3个月-4年,平均16.8个月;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心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LVEF提高5-20%.结论:低LVEF患者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有令人满意的手术成功率和良好的早期效果.

    作者:麦明杰;吴若彬;郑少忆;郭惠明;黄克力;黄径松;谢斌;张镜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芪芎合剂辅助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128例总结报告

    1998年12月-2002年3月,我们共收治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2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芪芎合剂组)128例,和对照组116例,现将临床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贾改民;赵书超;祝长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多见于中老年人,而近来年轻人(AMI)患病率逐渐升高.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年轻人AMI的临床特征和冠脉造影结果,以预防AMI发生.

    作者:李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子宫颈肌瘤20例诊治分析

    1998年2001年我院共收治20例子宫颈肌瘤患者,经积极诊治,愈后良好.下面就其临床诊治过程予以分析总结.

    作者:刘志宏;李颖;张军;张密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酶类检测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AMI患者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41-65岁,平均49岁.

    作者:祁宏英;武治东;翟光华;魏红梅;侯艳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1 临床资料自1990年1月-1999年12月我们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3152例,其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29例(GSG<4分),在接受正常治疗的同时,为配合医生的治疗,我们加强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作者:邓春芳;陈建超;孙昭胜;王风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胶乳球囊导尿管取出食道上段异物2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例均为男性患儿,身体健康,1例3岁,体重13kg,吞食一枚五分硬币;1例5岁余,吞食一枚电子游戏板,外形似一元硬币大小,均经X线拍片示,异物停留在颈部狭窄,并测量异物至中切牙的距离.

    作者:郭全;任敏;丁瑛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的健康教育

    青光眼是-种损害视功能的常见病,据一项资料表明,其发病率为眼科病人的17.34%[1].在我国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占青光眼病例的79%[2],它是我国青光眼的主要类型.

    作者:蔡宝英;连亚玉;徐法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维生素C、E对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修复作用

    目的:观察抗氧化维生素C、E对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31例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单纯利尿剂及抗氧化两组,分别予以双氢克尿噻(简称双克)与维生素C、E+双克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及肱动脉直径的变化率(FMD%)的变化.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无论单纯利尿剂组还是抗氧化组,其治疗前ET-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NO及FMD%均明显降低(P<0.05),②抗氧化组中,N0及FMD%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的ET-1亦降低,但未达显著意义.单纯利尿剂组中,ET-1、N0及FMD%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抗氧化维生素C、E联用利尿剂既可以降低血压又可以部分改善和恢复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吴爱娟;桂鸣;周秀娟;陈忠;穆庆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腹式全子宫切除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方法的探讨

    目的:对125例腹式全子宫切除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三种方法进行对比,以探讨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的佳方法.方法:125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40例,术前1天至术后第3天应用抗生素.Ⅱ组:38例,术前30-60min应用抗生素至术后第2天.Ⅲ组:47例,术后1h应用抗生素至术后第4天.抗生素选用先锋霉素VⅥ或环丙沙星加灭滴灵.结果:Ⅰ组、Ⅱ组和Ⅲ组术后病率及术后感染率分别为10.0%、7.89%、34.04%及7.50%、7.89%、25.50%.经统计学处理,Ⅰ组与Ⅲ组,Ⅱ组与Ⅲ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术前后应用抗生素效果优于术后应用者,故术前后应用抗生素的方法值得推荐.

    作者:薛素华;黄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产科母婴同室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情况分析

    本文讨论母婴同室后产科足月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及其原因的变化.以1999年11月-2000年10月在我科出生的新生儿共1319例为研究对象,均为母乳喂养,每日检测血清总胆红素并称体重至出院,对血清总胆红素≥220.5μmol/L的新生儿进行病因筛查.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220.5 μ mol/L(高胆红素血症)有827例,发生率为62.7%(827/1319).除97例可找到病因外,其余730例无明显疾病,占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88.27%(730/827).用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健康儿高胆红素血症与体重丢失(P=0.000)、孕周(P=0.028)、催产素应用(P=0.009)、剖宫产(P=0.013)及性别(P=0.000)有关;但与出生体重、胎儿宫内窘迫、窒息和胎膜早破无关.结果显示母婴同室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除少数疾病外,其相关因素很多,且新生儿很健康,目前所引用的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已不适合于评价母婴同室新生儿黄疸,对母婴同室新生儿黄疸的管理应有新的概念.

    作者:严荔煌;林忠;王山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股骨近端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介入溶栓治疗

    我院自1998年8月-2001年10月行股骨近端骨折手术84例,20例行上行性静脉造影检查,占23.9%,其中12例发现下肢静脉血栓,占14.2%.分析如下.

    作者:高松明;尤笑迎;侯国钦;符孔龙;刘贤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多种毁胎术在中孕引产横位产中的联合应用3例

    中期妊娠引产中,横位产直接行剖宫取胎,对母体创伤大,从阴道毁胎娩出,易发生子宫破裂这一严重并发症.

    作者:刘志勤;陈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柴芍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尽管临床上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重症胰腺炎死亡率仍较高,探讨其治疗问题,降低死亡率一直是急救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及难点之一.

    作者:霞明;程建国;滕维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B超漏诊急性胰腺炎原因探讨

    急性胰腺炎病势急重,尤其是出血坏死性者更著.且常与肝胆疾患并存,而多求助于B超探查.我院2000年5月-2001年9月共收治76例.

    作者:张孟荔;刘彤;张克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四磨汤联合苯巴比妥预防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研究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因其易引起胆红素脑病,而给新生儿带来严重的后遗症甚至造成新生儿死亡.

    作者:冯玲;韩阳;周明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盐酸拓扑替康(Hycamtin)注射液临床观察与护理

    临床抗癌新药不断问世如异环磷酸胺、泰素、开普拓、健择等,而盐酸拓扑替康具有广谱的抗癌作用,对卵巢癌,非小细胞癌(NSCLC),小细胞肺癌(SCLC)、食道癌,乳腺癌及大肠癌等肿瘤有效.

    作者:刘立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透析液钙浓度对血液透析病人QT间期及心律失常的影响

    目的:探讨透析液钙浓度变化对血液透析(HD)病人QT间期(QT)、QT间期离散度(QTd)及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对30例慢性肾衰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先后应用钙浓度为1.25mmo1/L(dCa2+ 1.25)、1.5mmo1/L(dCa2+1.5)及1.75mmo1/L(dCa2+ 1.75)的透析液各连续进行5次血液透析,分别于第5次透析时观察透析前后有关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测量并计算QT间期(QT)及QT间期离散度(QTd),计算透析期间平均每小时室性异位心搏数(VE)和室上性异位心搏数(SVE).结果:采用dCa2+ 1.25血液透析时,血清Ca2+明显下降(P<0.05),QT明显延长、QTd明显增大(P<0.05);采用dCa2+1.25及dCa2+1.75血液透析时,血清Ca2+明显升高(P<0.05),QT在dCa2+1.5透析时有缩短趋势(P>0.05),而在dCa2+1.75透析时明显缩短(P<0.05),QTd在dCa2+1. 5及dCa2+1.75透析时仅有增大趋势(P>0.05);三种钙浓度透析液血液透析期间SVE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dCa2+1.25血液透析时VE发生率较dCa21.5及dCa2+1.75血液透析时明显增加(P<0.05).结论:透析液钙浓度变化将直接影响血清钙离子浓度和QT间期的变化,不同钙浓度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均引起QTd趋于增大,但只有低钙血液透析时在引起QT明显延长的同时,QTd才显著增大,室性异位心搏数也明显增加.

    作者:周伟;赵学伟;石海滨;王亚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电烧伤并发症

    1 临床资料1980年5月-2001年12月共收治206例电烧伤病人,其中男188例,女18例,年龄3-72岁.高电压66,000V,低电压220V,有4例雷电击伤.

    作者:曹立贵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医疗事故防范与护理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理》(下简称《条理》)的颁布,其目的在于保护人们的生命健康权,大限度地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更进一步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但是对医疗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医疗机构内部众多繁琐的工作中,护理管理的优劣,是医疗事故与差错防范的关键之一.

    作者:陈静;徐广卫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