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宝英;连亚玉;徐法松
在神经外科中,垂体腺瘤占颅内肿瘤的10-20%.尽管垂体腺瘤在组织学上呈良性改变,但从生物学行为上可分为侵袭性垂体腺瘤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
作者:王震;吕长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自2000年4月-202年9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435例围产期孕产妇进行500人次的尿液培养和细菌涂片检查,明确围产期孕产妇泌尿系感染的潜在因素,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天秀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随着肺癌血管内治疗的广泛开展,使肺癌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如何提高肺癌血管内治疗效果已成为介入治疗专业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阎小纺;魏崇健;乔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自1998年1月-1999年12月2年间共收治胎盘早剥43例,现就其救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程翠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胃外科学发展,胃癌外科手术治疗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远期疗效仍不十分满意.
作者:雷亿群;杨其鹏;余衍亮;熊安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眼角膜简介眼角膜是一层透明组合,位于眼球前部,在角膜处与巩膜相连,和巩膜一起构成眼球的外壁,其表面光滑,透明无血管,具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正常直径为10.5-12mm,厚1mm,从外向内清晰地分为5层: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
作者:戴德银;赵俊;何思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本文讨论母婴同室后产科足月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及其原因的变化.以1999年11月-2000年10月在我科出生的新生儿共1319例为研究对象,均为母乳喂养,每日检测血清总胆红素并称体重至出院,对血清总胆红素≥220.5μmol/L的新生儿进行病因筛查.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220.5 μ mol/L(高胆红素血症)有827例,发生率为62.7%(827/1319).除97例可找到病因外,其余730例无明显疾病,占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88.27%(730/827).用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健康儿高胆红素血症与体重丢失(P=0.000)、孕周(P=0.028)、催产素应用(P=0.009)、剖宫产(P=0.013)及性别(P=0.000)有关;但与出生体重、胎儿宫内窘迫、窒息和胎膜早破无关.结果显示母婴同室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除少数疾病外,其相关因素很多,且新生儿很健康,目前所引用的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已不适合于评价母婴同室新生儿黄疸,对母婴同室新生儿黄疸的管理应有新的概念.
作者:严荔煌;林忠;王山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998年2001年我院共收治20例子宫颈肌瘤患者,经积极诊治,愈后良好.下面就其临床诊治过程予以分析总结.
作者:刘志宏;李颖;张军;张密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脑梗塞的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均较高,我院对2001年5月以来收治的40例脑梗塞患者应用灯盏花素治疗效果佳,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翟丽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因其易引起胆红素脑病,而给新生儿带来严重的后遗症甚至造成新生儿死亡.
作者:冯玲;韩阳;周明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咯血是肺部疾病的常见症状,大量咯血可导致低血压、休克,肺部大量血液播散或窒息等,直接威胁生命.
作者:张宏;冯志英;吴涛;康朝;孙军锋;赵文颖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自1997年起应用此固定器治疗股骨骨折84例.交锁髓内钉的优点是视察扩大了髓内钉的使用范围,它除了具有一般髓内钉的特点外,还具有维持肢体长度,控制骨折旋转,又不妨碍肢体功能的恢复,并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治疗效果十分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徐茜;王晓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大隐静脉曲张是常见的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0%左右.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手术时间长,多个切口,创伤大,且影响美观.
作者:吴义生;陈剑秋;何立杰;李盟;汪立今;李学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随着人们自身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病人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及医疗护理安全要求不断提高,在护理工作中常因服务态度及操作水平问题而引起病人和家属的不满和投诉[1].笔者就医改后所碰到的一些护患矛盾作如下分析.
作者:王芳;黄春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阿霉素(ADM)为应用较广的抗癌抗生素,对多种恶性肿瘤尤其实体肿瘤疗效好,但是在应用阿霉素时,在用药前常规常难以避免出现毒副反应与并发症,故我们对病人进行了宣教和预防性治疗,并取得了预期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古丽巴努;何翠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理》(下简称《条理》)的颁布,其目的在于保护人们的生命健康权,大限度地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更进一步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但是对医疗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医疗机构内部众多繁琐的工作中,护理管理的优劣,是医疗事故与差错防范的关键之一.
作者:陈静;徐广卫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常规降压治疗达到目标值时,高血压病(EH)合并高胰岛素血症患者血糖及血浆胰岛素水平变化,分析降压达标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EH合并高胰岛素血症的患者,应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使血压渐降至140/90mmHg以下.以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动态观察治疗前(0周)、治疗后4周和8周时血糖、血浆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变化.结果:①应用常规降压药物,4周时EH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可降至140/90mHg以下(132.34±9.86/85.34±7.92mmHg),8周时仍平稳在127.54±7.62/83.19±7.15mmHg水平,其中66%的EH患者需要两种及以上药物联合降压.②4周时餐后30'、60'、120'及180'的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空腹指标变化不大(P>0.05).8周时OGTT各时间点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均明显下降,较4周时有进一步改善(P<0.05).③4周时ISI变化不大,8周时明显升高(P<0.05).结论:①联合降压治疗有利于血压的达标控制.②降压药控制血压达标有助于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长期效果更好.
作者:张艳敏;阿不来提;李南方;王新玲;辛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多见于中老年人,而近来年轻人(AMI)患病率逐渐升高.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年轻人AMI的临床特征和冠脉造影结果,以预防AMI发生.
作者:李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自1998年8月-2001年10月行股骨近端骨折手术84例,20例行上行性静脉造影检查,占23.9%,其中12例发现下肢静脉血栓,占14.2%.分析如下.
作者:高松明;尤笑迎;侯国钦;符孔龙;刘贤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面对社会高速发展及生活需求的逐步提高,与家庭有关的健康问题明显增多,加上老年人口增加的现实,人口老龄化带来许多相应的社区保健需求,对常见病有一定的知识和防范措施,学会自身保健是免除疾病,减少疾病,增进健康的关键.
作者:马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