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希云
我院从1985年-2000年共收治肠梗阻295例,结合临床分析,对其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李浩里;韩宏喜;秦新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随着优生知识的普及,药物对胎儿的影响愈来愈受众多孕妇的关注.已知一些药物对胎儿有危害,可致死、致畸、致病、生长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因此,妊娠期用药需要谨慎,有限制,不可随意,要同时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现将能致胎儿畸形的药物简述如下.
作者:刘阳;谢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本文通过对外埠食品卫生状况的调查分析,了解我市外埠食品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以便于规范食品市场,正确引导消费,让消费者吃的丰富,吃的安全放心.
作者:马翠莲;伊文英;高玉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系统化整体护理[1]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临床业务和护理管理各个环节系统化的模式.
作者:曹连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是在吉林省严重流行的地方病.严重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作者:宋玉华;谭云鹏;吴琦;谢中权;林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尿毒症是肾功能不全的后阶段,如果原发病控制及时,并发症处理得当,相当部分病人的病情能得到较长时间缓解.
作者:朱立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2000年1月-2001年6月,我院内科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病34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亚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清除胆总管结石避免残留及复发仍是当今胆道外科重要课题之一.以往胆总管结石以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来,随着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及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的开展,替代了部分外科手术.
作者:许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核酸芯片是指能对核酸分子进行快速并行处理和分析的指甲盖大小的固体器件.核酸芯片技术是90年代兴起的一项前沿生物技术.
作者:谢红英;林菊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为提高大肠癌治疗效果,本文总结我院普外科收治的296例大肠癌的治疗体会.
作者:刘恒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每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不同,必须与社会所赋予的角色相适应,否则就会出现异常.作为特殊群体-肾移植者,其角色行为同样要适应肾移植的需要,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及时指导、帮助肾移植者顺利、良好地完成角色转变,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作者:杜希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提高婴幼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是儿科护士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它既避免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自2001年7月始,我们改进了穿刺技术,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梅;邢佑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维生素C(VitC)又名抗坏血酸.临床用于防治坏血病,治疗克山病,心源性休克及用于砷、汞、铅及苯等慢性中毒,另外,临床广泛用作治疗或辅助治疗的重要药物.
作者:何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短暂性全面遗忘症(TGA)系突然发生的短暂性近记忆障碍,不伴神经系统的其他症状体征,一般24h内恢复.临床少见,近10年来我院发现2例,结合国内文献报告的32例共34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张素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科自1998年-1999年收治10例重症胰腺炎,均进行了手术治疗,由于重症胰腺炎病情重,并发症多,引流管多,病程长,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春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在外科手术前后,患者静脉补液往往碰到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浅表静脉塌陷不易穿刺成功的情况,因此我科采用经外周静脉穿刺并留置的方法解决以上问题.现将操作与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罗少云;孙文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1997年-2001年间,我科共开展胆囊切除术500例,男153例,女347例,年龄9-75岁,平均42岁:病种有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占75%,胆囊化脓20%,胆囊萎缩、胆囊息肉、肿囊扭转共占5%;有合并症(包括冠心病、心肌缺血、糖尿病、高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手术时间快20min,平均32min,切口4-6cm,术前均行B超平卧位胆囊定位及胆囊定性检查,了解胆囊有无粘连、积脓、萎缩、胀大等,以利术中采用不同术式及选择佳切口,一般术后12h下床活动,未严格禁饮食,病人康复早.
作者:马广义;袁卫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近年国内不少单位开展宫外孕的保守治疗[1 3].现将本院85例宫外孕保守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林宋玉;陈久建;夏泳;刘彬;何维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高压氧治疗是在特殊的环境下进行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其特殊的环境,病人心理产生一定的压力,特别是初次治疗的患者,更容易引起许多心理问题,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
作者:高秀东;孙丽燕;李红梅;韩桂池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33岁,于1999年2月23日因妊娠中期(5个月),无诱因阴道大出血入我院,否认外伤及同房史.入院时查:宫颈可见活动性出血,行缝合止血.
作者:张松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