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广丰药薯试管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俞晓凤;徐志坚;章省琴;吕思杰;付有章;洪森荣;尹明华

关键词: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 广丰药薯, 试管苗, 生理特性
摘要:目的:对PEG-6000处理广丰药薯试管苗的生理特性进行研究,为广丰药薯的大田移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的方法,测定PEG-6000处理下广丰药薯试管苗的总叶绿素、可溶总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以及SOD、CAT和POD的活性.结果: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中,随干旱胁迫的加重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广丰药薯试管苗的总叶绿素含量持续下降,可溶性总糖、脯氨酸和MDA含量显著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CAT、POD和SOD活性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广丰药薯试管苗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生理指标的变化,表明广丰药薯具有一定的耐旱性.
中药材杂志相关文献
  • 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水提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药材水提取液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MCI、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中压液相色谱及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白花蛇舌草中分离得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车叶草苷(1)、去乙酰车叶草苷(2)、京尼平苷(3)、10-去氢京尼平苷(4)、交让木苷(5)、diffusoside A(6)、diffusoside B(7)、松柏苷(8)、鸡屎藤次苷甲酯(9)、乙酰鸡屎藤次苷甲酯(10)、去乙酰车叶草酸苷甲酯(11)、羟异栀子苷(12)、水晶兰苷甲酯(13)、galioside 10-acetate(14)、地芰普内酯(15)、(+)-neo-olivil(16).结论:其中,化合物3、8、14 ~ 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马河;李方丽;王芳;郭琪;曹广尚;杨培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平喘汤联合舒利迭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平喘汤联合舒利迭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山东省即墨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0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根据入院单双号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疗法(止咳、解痉、平喘、抗感染等)治疗,对照组采用舒利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平喘汤进行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4天,比较临床效果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日间及夜间喘息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血清TNF-α、IL-6、IL-8、CRP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EV1、PEFR、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日间及夜间哮喘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评分及临床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喘汤联合舒利迭治疗哮喘对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实验室检查指标具有显著作用,同时有利于提高治疗显效率.

    作者:孙淑芬;李春燕;仇延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清毒活血化痰复方颗粒通过ERK1/2/STAT3通路调控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氧糖剥夺/复糖复氧模型ICAM-1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清毒活血化痰复方颗粒对内皮细胞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模型ERK1/2、STAT3蛋白磷酸化和ICAM-1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SD大鼠连续5d灌胃清毒活血化痰复方颗粒(12 g/kg)或等体积生理盐水,制备药物血清和空白血清.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分为正常对照组、氧糖剥夺/复糖复氧模型组、清毒活血化痰复方颗粒药物血清组、清毒活血化痰复方颗粒药物血清+ U0126(ERK1/2磷酸化特异性阻断剂)组,分别于复氧复糖后4、24、48、72 h以Western blot检测p-ERK1/2、p-STAT3及ICAM-1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ICAM-1 mRNA的表达.结果:作用24 h清毒活血化痰复方颗粒药物血清可以明显促进ERK1/2的磷酸化,并抑制STAT3磷酸化及ICAM-1的表达,但U0126可以部分阻断清毒活血化痰复方颗粒药物血清的以上作用.结论:清毒活血化痰复方颗粒药物血清可通过ERK1/2/STAT3通路调控OGD/R损伤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 ICAM-1的表达.

    作者:骆殊;邵佳;吴颢昕;陈刚;刘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两面针根和茎抗胃炎、保护胃黏膜和改善胃肠运动功能的作用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两面针根和茎抗胃炎、保护胃黏膜和改善胃肠运动功能的药效作用,为两面针以茎入药,扩大药用部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碘代乙酰胺致大鼠慢性浅表性胃炎观察比较两面针根、茎的抗胃炎作用,采用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吲哚美辛致大鼠胃溃疡和大鼠幽门结扎模型观察比较两面针根、茎的胃黏膜保护作用,采用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实验观察比较两面针根、茎改善胃肠运动功能的作用.结果:两面针根、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大鼠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黏膜组织炎症、应激性胃溃疡及吲哚美致大鼠胃溃疡的溃疡指数和胃液分析指标,同时在促进胃肠蠕动方面也表现出有较好的药效.结论:两面针茎在抗胃炎、保护胃黏膜和改善胃肠运动功能方面的药效作用与两面针根相近.

    作者:秦泽慧;陈炜璇;李茹柳;韩正洲;仰铁锤;詹若挺;陈蔚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复方威茯颗粒抗痛风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复方威茯颗粒的抗痛风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冰醋酸致小鼠扭体法、热板法及甲醛致痛法观察复方威茯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以微晶型尿酸钠(MSU)致小鼠足趾肿胀及MSU致家兔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探讨复方威茯颗粒的抗痛风作用.结果:复方威茯颗粒可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冰醋酸致小鼠疼痛的扭体反应,并能显著提高热板所致小鼠疼痛的痛阈值,显著降低甲醛致小鼠晚期相疼痛反应评分(P <0.05或P<0.01);抑制MSU致小鼠足趾肿胀度及降低MSU致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滑膜组织各项病理改变组织学评分(P<0.05或P<0.01),降低痛风家兔血清TNF-α、IL-1β、PGE2含量(P<0.05或P<0.01).结论:复方威茯颗粒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及抗痛风作用.

    作者:黄丽贞;杨玲玲;邓家刚;李云娟;韦林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蒺藜防白缓释滴丸的提取工艺优化

    目的:优选蒺藜防白缓释滴丸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HPLC法测定的干膏中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总量为评价指标,优选水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法,以欧前胡素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优选白芷的醇提取工艺.结果:优选的佳水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h;白芷的佳醇提工艺为:9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简便、稳定,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詹峰;何勐;丁效良;吕朋举;王晓飞;周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化瘀固本方对慢性盆腔炎大鼠相关细胞因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化瘀固本方对慢性盆腔炎大鼠相关细胞因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取40只成年未孕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化瘀固本方组、康妇炎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大鼠均以混合菌液注入法造模.造模后正常饲养,第21天起分别灌胃给药,各组均灌胃2w后处死,将双侧输卵管去除周围脂肪组织,电子天平称量质量并记录.取近子宫腔处左侧部分输卵管,S-P法检测TGF-β1、MCP-1的表达,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1、IL-6、IL-10、SOD、CRP、VEGF、GM-CSF含量;在(37±0.1)℃下检测血浆粘度,全血高、中、低切粘度,红细胞压积.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后化瘀固本方组大鼠输卵管质量及其中TGF-β1、MCP-1表达,血清IL-1、IL-6、IL-10、SOD、CRP、VEGF、GM-CSF含量,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及全血高、中、低切粘度均有显著改善.结论:化瘀固本方能减轻盆腔炎造成的输卵管水肿,其机制与改善炎性相关细胞因子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相关.

    作者:刘彤鸥;王加谋;王师菡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山小橘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山小橘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乙醇渗辘提取结合正反相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学方法,同时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山小橘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7,4'-三羟基-二氢黄酮醇(1)、香橙素(2)、反式-二氢槲皮素(3)、顺式-二氢槲皮素(4)、山柰素(5)、槲皮素(6)、5,7,4'-三羟基-二氢黄酮醇-3-O-α-L-吡喃鼠李糖苷(7)、槲皮素-3-O-α-L-呋喃阿拉伯糖苷(8)、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9)、5,7,3',4'-四羟基黄酮-3-0-吡喃鼠李糖(1→6)吡喃葡萄糖苷(10)、5,7,3'-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3-0-吡喃鼠李糖(1→6)吡喃葡萄糖苷(1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陈力;许剑锋;孙立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人参叶和参叶考辨

    目的:考证人参叶和参叶混用的原因.方法:利用古今本草对人参叶和参叶的来源、性味、功能进行考证.结果:混用现象系长期销用,相约成俗,加上在古今本草著作中对二者的别名和正名收载混乱所致.结论:人参叶和参叶性味、功效明显不同,不能混用.

    作者:陆维承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矿物药青礞石对戊四氮点燃癫痫大鼠干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青礞石对戊四氮点燃癫痫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将戊四氮点燃成功的癫痫模型大鼠给药后取脑组织海马区,采用HE染色显微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nNOS蛋白表达,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T-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MDA含量、定磷法检测Na+,K+-ATPase及Ca2+,Mg2+-ATPase活性.结果:青礞石粉末、药渣及水煎液均能降低大鼠海马区的病变程度、提高T-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提高Na+,K+-AT-Pase及Ca2+,Mg2+-ATPase活性、降低nNOS的蛋白表达,其作用强度依次为:粉末>药渣>水煎液.结论:青礞石具有抗癫痫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脑组织的抗氧化能力,清除氧自由基,保护膜功能,维持脑内离子浓度动态平衡,抑制脑部异常放电,终达到治疗癫痫的效果.

    作者:吴露婷;刘圣金;吴德康;喻斌;王宇华;王瑞;杨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机械牵拉骨折复位术联合愈骨汤治疗陈旧性胫骨远端Salter-HarrisⅡ型骨骺损伤近、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考察机械牵拉骨折复位术联合愈骨汤治疗陈旧性胫骨远端Salter-HamsⅡ型骨骺损伤近、远期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8月至2012年4月在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陈旧性胫骨远端Salter-HarrisⅡ型骨骺损伤15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78例,两组患者均行机械牵拉骨折复位术,观察组加服骨愈汤,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肢体肿胀消退时间及骨愈合时间显著缩短(P<0.05),术后2、6周疼痛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骨不连、伤口皮肤感染和针道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总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对陈旧性胫骨远端Salter-HarrisⅡ型骨骺损伤患者采用机械牵拉骨折复位术可提供较为牢固的固定,联合骨愈汤治疗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是治疗胫骨远端骨骺损伤的理想方法.

    作者:赵成茂;赵宏达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肥肉草的形态与显微构造研究

    目的:对肥肉草Fordiophyton fordii(Oliv.) Krass.进行生药组织学鉴定,为研究肥肉草提供基础依据.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对肥肉草的植物形态、显微构造进行描述说明.结果:肥肉草根横切面中央无髓部,根茎和茎横切面中央具异性维管束,叶中脉维管束外韧型,叶下表皮气孔众多.结论:肥肉草具有独特鲜明的植物形态和显微构造特点.

    作者:杨成梓;蔡沓栗;滕祎;吴淑英;郭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皂荚刺用林良种无性繁殖技术研究

    目的:研究皂荚刺用林良种“洛皂刺1号”的佳无性繁殖技术.方法:嫁接采用嵌芽接、劈接、插皮接和芽接四种无性繁殖技术;砧木采用2年生皂荚实生苗,接穗采用“洛皂刺1号”品种带刺的一年生枝条;时间在3月份、6月份、8月份进行.结果:采用嵌芽接于8月份嫁接的成活率达到93%,8月份嫁接的成活株数当年平均株高达159 cm,第一年主干结刺株率达到96%,第二年主干结刺株率达到100%,嫁接部位伤口愈合良好.结论:采用四种嫁接方法,以嵌芽接好,嫁接时间以8月份佳,接穗必须采用带刺的一年生枝条上的芽,砧木采用2年生皂荚实生苗.

    作者:刘智勇;贾妤;赵明高;曲献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冬凌草AACT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目的:克隆冬凌草乙酰辅酶A酰基转移酶(acetyl-CoA C-acetyltransferase,AACT)基因并分析其在冬凌草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方法:在冬凌草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设计特异引物,采用逆转录PCR技术克隆冬凌草IrAACT基因全长,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其组织表达模式.结果:克隆得到的IrAACT基因全长1 254 bp,编码417个氨基酸,该序列与丹参等植物中的AACT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生物信息学预测IrAACT具有Ⅱ型硫解酶催化作用的活性中心结构域.实时荧光定量PCR表明,IrAACT在冬凌草花和叶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根、茎和愈伤组织.结论:该研究获得了IrAACT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揭示了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为进一步阐述该基因在冬凌草二萜类成分合成途径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作者:朱畇昊;苏秀红;董诚明;陈随清;邵远洋;张风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生石灰、硫磺对土壤pH、川芎生长发育及药材中镉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生石灰、硫磺对土壤pH、川芎生长发育、产量及镉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川芎主产区典型的酸性地块和碱性地块,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生石灰处理酸性地块,硫磺处理碱性地块;出苗后调查出苗率,川芎生长期间定期取样,分别测定根际土壤pH、苗高、地上部和地下部鲜重,收获后测定川芎产量及镉含量.结果:生石灰可提高酸性地块的土壤pH值,随施用量增加呈增高趋势,同时可显著改善川芎生长发育状况,生石灰处理的川芎苗高、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川芎药材中镉的积累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硫磺可显著降低碱性地块的土壤pH值,但施用硫磺影响川芎出苗,导致缺窝,且显著增加川芎药材中镉的积累量.结论:生石灰不仅可提高酸性地块的土壤pH值,降低川芎药材中镉含量,而且能有效改善川芎生长发育,促进川芎产量提高,可作为酸性土壤的改良剂.

    作者:李青苗;李彬;郭俊霞;杨江;宁梓君;陈幸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槲皮素亚微乳在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研究

    目的:研究槲皮素注射液、槲皮素亚微乳注射剂静脉注射后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及组织分布.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鼠血浆和组织中的槲皮素浓度.结果:槲皮素亚微乳剂在各组织中的分布顺序依次为肝>血>肾>脾>肺>心>脑,且其在血浆、肝、脾、肾、脑中的AUC0→t显著高于普通注射液(P<0.05),在肝、脑、脾、肾中的Rte、Re均大于1.结论:槲皮素亚微乳剂静脉注射液能明显改变槲皮素在小鼠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具有明显的肝、脑、脾、肾组织中的靶向定位特征.

    作者:宋逍;段玺;赵鹏;唐志书;王昌利;果秋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栽培模式对竹根姜生长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目的:研究栽培模式对竹根姜生长及氮、磷、钾营养吸收的影响,探索适合竹根姜高产的栽培技术.方法:通过设施与露地两种栽培模式研究竹根姜生长,田间发病率,亩产量,以及氮、磷、钾吸收的规律.结果:设施栽培能增强竹根姜生长、减少田间发病率、增强器官对氮、磷、钾吸收,促进竹根姜丰产.结论:设施栽培应广泛应用于竹根姜生产.

    作者:孙向成;邹勇;李焕梅;屈长青;董清芳;刘奕清;黄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草药药渣固态发酵制备单细胞蛋白

    目的:合理利用废弃中草药药渣资源,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方法:本研究首先筛选出产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SCP)含量高的药渣和菌种,然后采用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药渣投放量、水分添加量、尿素添加量对发酵药渣培养基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探讨药渣经微生物发酵制备单细胞蛋白的优化工艺条件.结果:黑曲霉Asperyillus nigar van(3.4309)发酵耳聋左慈丸药渣的蛋白质含量高,为20.98%;黑曲霉发酵耳聋左慈丸药渣的总结工艺优化条件为:药渣投放量20 g,尿素添加量为药渣的0.35%,水分添加量为药渣的200%,在此条件下发酵产物中蛋白质含量从9.79%上升到21.35%,提高率达118.1%;各因素对发酵过程中蛋白质生成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尿素添加量>水分添加量>药渣投放量.结论:利用微生物发酵可以较好地提高药渣中单细胞蛋白含量,为中草药下游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善家;王雅;杜国英;覃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藏药匙叶翼首草及其同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匙叶翼首草Pterocephalus hookeri(C.B.Clarke) H(o)eck是川续断科翼首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全草入药,为传统藏药,主要含三萜皂苷和环烯醚萜等化学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翼首草有抗炎镇痛、抗肿瘤和抗菌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传染病所引起的热症、流行性感冒、感冒发烧、心热、血热、肠炎、关节炎等病症,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该文对翼首草的资源与栽培、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方面进行总结,为该药材的深入研究和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甄梓娟;徐元江;廖志华;陈敏;李连强;兰小中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影响铁皮石斛类原球茎诱导和增殖生长因素研究

    目的:提高铁皮石斛类原球茎诱导和增殖生长率.方法:以铁皮石斛幼芽为材料,采用1/2MS+ 2%蔗糖+10%香蕉泥+0.8%琼脂、pH值6.0为基本培养基.研究铁皮石斛类原球茎诱导的佳激素浓度;类原球茎不同生理状态、接种外植体大小、培养天数、叠层培养方法对类原球茎增殖生长的影响.结果:类原球茎诱导添加6-BA 0.3 mg/L、NAA 0.2 mg/L为佳浓度组合;颜色淡黄、疏松饱满的类原球茎增殖和增重迅速;适的培养时间为45d左右;相同生理状态的类原球茎以10个为一团接种,培养45 d增殖和增重为显著,增殖率高达1008%,植株再生能力增强,平均每克类原球茎增殖后可再生植株1 132株;叠层培养上层类原球茎增殖和增重效果好,此法也可进行类原球茎复壮.结论:筛选出促进铁皮石斛类原球茎诱导佳激素浓度组合和增殖生长技术参数,完善了铁皮石斛类原球茎诱导和增殖生长技术体系.

    作者:樊家荣;李媛媛;杨玲;陈晨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药材杂志

中药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