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爱辉;李柯;程银;刘昌羽;郭巧生;朱再标;缪媛媛
目的:建立新疆巴旦杏仁油脂肪酸成分的GC-MS指纹图谱.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20批巴旦杏仁油,使用GC-MS联用仪对其脂肪酸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建立共有模式,利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模式识别研究.结果:20批巴旦杏仁油所含的主要脂肪酸成分基本相同,确定了8个共有峰,不同品种巴旦杏仁油相似度均大于0.97,该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结果相似.通过系统聚类20批样品归为2类,与相似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相比,聚类分析更能够反映巴旦杏仁油的脂肪酸成分的微小变化.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巴旦杏仁油的质量综合评价.
作者:阿吉姑·阿布都热西提;马依努尔·拜克力;张君萍;希尔艾力·吐尔逊;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年限、种苗分级及结种部位的素花党参种子质量,得到佳种子质量的生长年限、种苗分级及结种部位,为素花党参种子的规范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进行不同生长年限和种苗分级的素花党参的栽培实验,测定其全株和不同结种部位的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千粒重、生活力,根据4个种子质量指标差异评价种子质量.结果:一年生种子质量指标均优于二、三年生,但空秕率高、产量低;不同生长年限的种子除生活力外均有极显著差异.一级种苗种子千粒重显著高于二、三级种苗;三级种苗种子质量较差,且种植后党参产量低;不同种苗分级的种子仅千粒重有显著差异.总体上一、三年生中部和二年生上部的种子质量较好,一、二、三年生下部的种子质量较差,不同结种部位的种子质量差异不大.结论:一年生和三级种苗的素花党参不建议留种;二、三年生和一、二级种苗的素花党参及其不同结种部位的种子均能达到素花党参种子质量标准,可以留种.
作者:陈松树;赵致;王华磊;刘红昌;罗权章;石开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紫金牛科植物九节龙进行生药组织学研究.方法:对九节龙原植物进行形态学描述,显微构造(徒手切片、表皮撕片、粉末特征)进行鉴别.结果:全株各器官均可见细长的非腺毛和腺头为圆形的腺毛;九节龙的根、根茎及茎横切面均可见明显的内皮层,且内皮层凯氏点明显;根茎及茎具髓部.结论:九节龙的根、根茎、茎、叶中脉的横切面显微构造及粉末特征可作为九节龙的鉴别特征.
作者:吴淑英;蔡沓栗;杨成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不同产地黄精原植物(黄精、多花黄精、滇黄精)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和主成分分析,为鉴定、筛选和保护优良黄精种质资源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黄精多糖、总酚和总黄酮含量,HPLC测定薯蓣皂苷元含量.结果:广东韶关市多花黄精中黄精多糖含量高为14.094%,湖北咸宁市多花黄精中薯蓣皂苷元含量高为8.920 mg/g,河南卢氏县的黄精中总酚含量高为0.045 mg/g,贵州贵阳市的多花黄精中总黄酮含量高为0.040 mg/g;黄精的主成分为黄精多糖和薯蓣皂苷元.不同产地不同种间黄精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显著,同一种内不同产地黄精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亦差异显著.结论:黄精优良种质的筛选应以黄精多糖含量和薯蓣皂苷元含量共同作为评价指标.
作者:焦劼;陈黎明;孙瑞泽;刘峰;马存德;梁宗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益髓理血饮对二甲基苯蒽(DMBA)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模型大鼠骨髓病态造血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清洁级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复方皂矾丸阳性组及益髓理血饮低、高剂量组,每组12只.用DMBA诱导建立大鼠MDS模型,于造模第14天开始分组给药,连续30 d.给药后第31天处死各组大鼠,检测各组大鼠骨髓增生程度、病态造血,血清IL-3、TNF-α含量,股骨CD34表达及原始细胞所占比.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骨髓增生程度和骨髓病态造血明显,各给药组骨髓增生和病态造血明显改善;模型组血清IL-3含量显著降低(P<0.01),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各给药组IL-3含量显著升高(P<0.05),TNF-α含量降低(P<0.05);模型组股骨CD34及髓CD45阳性表达(P<0.01),治疗后股骨CD34表达和原始细胞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以上改善均以高剂量组为明显.结论:益髓理血饮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能改善骨髓增生程度和病态造血,升高血清IL-3含量,降低血清TNF-α含量,减少股骨CD34阳性表达,降低股骨原始细胞比例.
作者:黄玉静;熊德上;徐酉华;于洁;宪莹;蔡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定量分析酸橙果实类药材中8个黄酮类成分(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柚皮素、橙皮素、川陈皮素和桔皮素)和3个香豆素类成分(水合橙皮内酯、马尔敏及6',7'-二羟基香柠檬亭).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20 nm;柱温30℃.结果:8个黄酮类成分与3个香豆素类成分分别在6.185~247.4 μg/mL、53.4~2136.9 μg/mL、2.525 ~ 101.0 μg/mL、26.153 ~1046.1 μg/mL、0.9765~38.7μg/mL、0.9825~39.3 μg/mL、1.56~ 62.4 μg/mL、1.485 ~ 59.4 μg/mL、3.17 ~ 126.8 μg/mL、1.035 ~41.4 μg/mL、0.815~32.6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104.74%、103.92%、97.46%、98.76%、103.94%、97.68%、99.74%、104.35%、104.23%、101.60%、103.26%,RSD均小于2.5%(n=6).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可为酸橙及其近缘植物果实类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邓可众;杨堃;邓敏芝;熊英;詹志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湿生扁蕾与苦豆子的优配伍比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热板致小鼠疼痛、琼脂致小鼠肉芽肿、三硝基苯磺酸致大鼠腹泻的动物模型,观察湿生扁蕾与苦豆子不同配伍提取物的镇痛、抗炎、止泻作用;并观察湿生扁蕾与苦豆子不同配伍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结果:随着湿生扁蕾配伍比例的增加,其配伍提取物的镇痛、抗炎、止泻效果明显增强;随着苦豆子配伍比例的增加,其配伍提取物的镇痛、抗炎效果也明显增强,但止泻作用增强不明显;灌胃给药未测得半数致死量(LD50),灌胃给药的大耐受量(MTD)为32.0 g/kg,是成人临床拟日用剂量的106倍.结论:该实验采用药效学与毒理学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优选的湿生扁蕾与苦豆子配伍比例为20∶1,与临床拟日用剂量完全吻合.
作者:赵慧巧;景明;卢年华;陈正君;张艳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采用动态浊度法(Kinetic-Turdimetric Aseay,KTA)定量测定复方丹参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方法:采用KTA法检测复方丹参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各5批药品中的细菌内毒素.结果:复方丹参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稀释4倍及以上可不干扰检测.结论:KTA法可用于检测复方丹参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药品中的内毒素,但纳入标准仍需要进行更多工作.
作者:杨胜富;覃芳;陈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为忍冬种质资源评价及优良品系选育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形态分类学方法对不同品系忍冬进行观察、描述和初步分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不同品系忍冬花蕾和叶片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木犀草苷、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含量;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不同品系忍冬在叶色、叶形及花蕾大小和颜色四个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品系YTQL-01、ITA-01花蕾中新绿原酸、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等的含量较高;不同品系忍冬外观性状与有效成分含量之间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结论:不同品系忍冬在外观性状和内在品质上均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作者:边丽华;周洁;于德强;刘伟;耿岩玲;王晓;李圣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固态发酵炮制是利用微生物及其产生的酶类对中药材成分进行的生化转化过程,具有条件温和、利于下游操作等优点,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应用历史.该文首先介绍固态发酵炮制中药的起源与历史,随后重点阐述固态发酵炮制在中药脱毒、增效、形成复方,活性成分提取及药用真菌等方面的研究,总结固态发酵炮制技术,后对固态发酵炮制中药材的现代化进行展望.
作者:秦晓瑜;李冠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白术对氮、磷、钾的吸收分配规律.方法:对白术不同生育期进行取样,分别测定植株不同部位的干物质量及氮、磷、钾含量.结果:一年生白术分别在现蕾期和根茎膨大期有两个养分吸收高峰期,白术所吸收的养分主要分配至地上部分.二年生白术在开花期出现养分吸收高峰期,开花期后白术所吸收的养分主要分配至地下部分.本试验条件下,二年生白术每生产100 kg根茎产品需要吸收N 2.65 kg、P2O5 0.91 kg、K2O 2.16 kg.结论:在施好底肥的基础上,一年生白术要加强现蕾期和根茎膨大期两个阶段的追肥措施,二年生白术则要加强开花期的追肥措施.
作者:张美德;吴德洲;艾伦强;王华;何银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黔药缬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对小鼠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技术提取缬草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分析缬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试验、冰醋酸致小鼠扭体试验对缬草挥发油进行抗炎镇痛活性评价.结果:从缬草中分离鉴定了52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2.558%.与模型组比较,缬草挥发油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P<0.05),显著减少冰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P<0.01).结论:GC-MS法可以作为缬草药材质量标准的分析方法.缬草挥发油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可为缬草的开发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曾宇;杨仟;杨再刚;赵宇红;余邦伟;曾常青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选育紫花丹参多倍体新种质.方法:利用秋水仙碱处理紫花丹参叶片进行多倍体诱导,对其多倍体后代相关性状进行分析.结果:用15 mg/L秋水仙碱浸泡叶片12 h预培养7d的处理具有较好地加倍效果,加倍率达31.67%.对筛选得到的5种多倍体植株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主要有效成分含量进行分析表明,多倍体植株较二倍体都有较明显的增加,其中尤以Y2具应用潜力.结论:通过秋水仙碱诱导获得了紫花丹参多倍体,部分多倍体植株性状变化明显,主要有效成分含量明显提高.
作者:吴顺;葛倩雯;刘肖坷;李昕;胡鑫铭;王元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忍冬木层孔菌醇提物的雌激素样作用,为寻找安全有效的雌激素替代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细胞增殖实验评价忍冬木层孔菌醇提物的体外雌激素样作用和抗雌激素作用;检测忍冬木层孔菌提取物对雌性幼鼠、去势雌性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含量及成年雌性大鼠子宫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表达,并考察其对成年雌性大鼠子宫、卵巢及乳腺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结果:细胞增殖实验显示,忍冬木层孔菌醇提物在5~ 50 μg/mL时能刺激MCF-7细胞增殖,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在10 ~ 100 μg/mL时能降低E2诱导的MCF-7细胞增殖,具有抗雌激素作用.体内实验表明300 mg/kg忍冬木层孔菌醇提物能增加雌性幼鼠血清E2含量,促进初生雌性幼鼠子宫发育;忍冬木层孔菌醇提物240 mg/kg可增加去势雌鼠血清E2、P含量,改善因雌激素缺乏而导致的子宫萎缩.120 mg/kg忍冬木层孔菌醇提物可增加正常成年雌性大鼠血清P含量,120、240 mg/kg忍冬木层孔菌醇提物可以增加正常雌性成年大鼠血清E2含量并能调节成年雌性大鼠子宫ERα、ERβ表达.病理检查显示,忍冬木层孔菌醇提物对大鼠子宫、卵巢、乳腺等组织病理学无明显影响.结论:忍冬木层孔菌具有雌激素样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替代雌激素应用的前景.
作者:胡芳;汪鋆植;武玲;黄文峰;贺海波;闫喜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黑骨藤中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成分.方法:将黑骨藤95%乙醇提取物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将乙酸乙酯萃取物用硅胶层析法进行分离.将各分离物进行小鼠耳廓肿胀和大鼠足肿胀实验并测定各分离物中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含量.结果:黑骨藤醇提物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氯仿-甲醇5∶1片段的抗炎作用好,其总黄酮和总皂苷总含量为62.78%.结论:黑骨藤分离物中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含量越高其抗炎作用越强,且总皂苷的抗炎效果可能大于总黄酮.
作者:李慧敏;赵喜玲;李小云;李琪;李娇;熊昱;张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白及须根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以及制备型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并且利用96孔板对倍稀释法测定体外抗菌活性.结果:本研究从白及须根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醛(1)、2,7-二羟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2)、4,5-二羟基-2-甲氧基-9,10-二氢菲(3)、2-羟基-4,7-二甲氧基菲(4)、militarine(5)、dactylorhin A(6)、天麻素(7).其中,化合物2~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及枯草芽孢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具有中等强度的抗菌作用(MIC8 ~ 128 μg/mL).结论:白及须根富含与白及块茎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化合物,包括2-异丁基苹果酸葡萄糖氧基苄酯以及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抗菌作用的菲类化合物.其中,单菲化合物3和4为首次从白及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俞杭苏;代斌玲;钱朝东;丁志山;蒋福升;金波;李美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优选活血消瘿片三罐动态逆流提取工艺.方法:用三罐动态逆流提取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以苦杏仁苷转移率和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苦杏仁苷含量,经多指标综合评分法加权,考察药材粒度、阶段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料液比等因素,确定活血消瘿片三罐动态逆流提取佳工艺,并对新旧工艺进行对比.结果:佳工艺为:药材粉碎成粗粉粒度、料液比1∶8 (g/mL)、单级提取时间为45 min、提取温度为90℃,有效成分转移率达到90.17%,干膏得率为26.74%.结论:优选的三罐动态逆流提取工艺稳定、高效、节能,为活血消瘿片制剂工艺技术提升提供研究基础.
作者:朱盼;石召华;郑国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考察葛根总黄酮-黄连总生物碱3∶8配伍防治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链脲佐菌素(STZ)复合高脂饲料致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给药后检测血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合成酶(NOS)、一氧化氮(NO)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胰腺组织BAX、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葛根黄连有效组分能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GSH、SOD活性,降低血清MDA、NOS、NO水平,并能显著提高胰腺组织BCL-2蛋白表达,降低胰腺组织BAX与Caspase-3蛋白表达.结论:“葛根总黄酮-黄连总生物碱”组分配伍对2型糖尿作用机制可能为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刘思洋;赵兴冉;顾健;谭睿;章雷;张宏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天南星多糖联合顺铂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凋亡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将MDA-MB-231细胞分为对照组、天南星多糖(50 μg/mL)组、顺铂(5μg/mL)组及联合给药组(天南星多糖+顺铂);MTT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eal time PCR法检测EMT相关标记分子(Vimentin、N-cadherin及E-cadherin)mRNA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纤连蛋白(FN)表达,Western blotring检测Akt及其磷酸化形式(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天南星多糖组、顺铂组和天南星多糖+顺铂组均可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其作用呈时效关系;各给药组细胞早、晚期凋亡率及E-cadherin mRNA水平值高于对照组,而Vimentin、N-cadherin mRNA、FN水平及p-Akt/Ak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天南星多糖组和顺铂组比较,天南星多糖+顺铂组的早、晚期凋亡率及E-cadherin mRNA水平显著升高,Vimentin、N-cadherin mRNA、FN表达水平及p-Akt/Akt显著降低(P<0.05).结论:天南星多糖和顺铂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凋亡及上皮问质转化均有一定的作用,可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且二者联合作用时效果更好.
作者:邱丽敏;姜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克隆红花中查耳酮异构酶(Chalcone-flavonone isomerase,CHI)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开花1~7d CHI表达量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含量分析,为红花中CHI功能验证、黄酮类成分合成及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克隆CHI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CHI特性,使用Real-time PCR检测红花开花1~7 d CHI的相对表达量,HPLC检测HSYA动态累积的百分含量,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克隆获得红花CHI序列全长,检测得到红花开花1 ~7 d CHI的相对表达量及HSYA动态累积的百分含量.CHI表达量及HSYA动态累积百分含量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均在1~4 d逐渐升高,在第4天达到高峰,第5~7天急剧降低.结论:此研究可为红花中CHI功能验证、黄酮类成分合成及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基础.
作者:陈翠平;裴瑾;吴沂芸;任超翔;陈江;刘薇;吴清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