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亚丽;孙景;李涛;史云东;王元忠
目的:研究长梗南五味子藤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并结合文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长梗南五味子藤茎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longipedunin D(1)、renchangianin A(2)、renchangianin B(3)、meso-di-hydroguaiaretic acid (4)、异落叶松脂素-9-O-β-D-木糖苷(5)、(-)-棓儿茶素(6)、(+)-儿茶素(7).结论: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化合物2、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郭耀杰;高石曼;张本刚;刘海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芝麻饼肥对裕丹参药材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芝麻饼肥施用量对裕丹参地上部植株重、根重、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适量增施芝麻饼肥可以促进裕丹参地上部和根系生长,显著增加根长、根粗、根条数和根重,裕丹参产量高可增加156.5%;适量增施芝麻饼肥裕丹参药材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含量增加.结论:增施芝麻饼肥可以提高裕丹参产量和品质,在方城县裕丹参栽培条件下芝麻饼肥的适宜施用量为2 250 kg/hm2.
作者:黄勇;张红瑞;王丰青;杨青华;曹金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新藤黄酸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凋亡、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新藤黄酸(0.00、0.63、1.25、2.50、5.00、10.00 mg/L)作用于HeLa细胞72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荧光显微镜和DNA ladder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RT-PCR、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NF-κB及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新藤黄酸作用HeLa细胞72 h后,细胞抑制率随药物浓度升高而升高;穿过Transwell小室的细胞数随药物浓度升高而减少;BCL-2、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随新藤黄酸浓度升高而降低;BAX、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随新藤黄酸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结论:新藤黄酸在一定范围内能以剂浓度依赖性抑制HeLa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并抑制其迁移.
作者:石玉荣;杨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宾川獐牙菜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系统溶剂提取,常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以及1 H-NMR、13C-NMR等波谱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宾川獐牙菜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2,3,4-四氢-1,4,8-三羟基-6-甲氧基酮(Ⅰ)、红白金花内酯(Ⅱ)、1-O-β-D-吡喃葡萄糖-1,2,3,4-四氢-4,8-二羟基-6-甲氧基酮(Ⅲ)、山楂酸(Ⅳ)、1-羟基-3,7-二甲氧基酮(Ⅴ)、1,8-二羟基-3,5-二甲氧基酮(Ⅵ)、1,7-二羟基-3,4,8-三甲氧基酮(Ⅶ).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李兆云;王莹;郭云胶;李龙星;肖怀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基于固相萃取和含内标HPLC特征图谱的大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水回流提取,固相萃取净化的方法,获取大黄药材中的总蒽醌;用HPLC法建立大黄总蒽醌的特征图谱;DAD结合MSn对色谱峰进行定性,各个特征峰与内标峰的相对峰面积进行定量,从而对大黄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大黄提取的佳条件为料液比1∶150,回流提取60 min;提取液采用AccuBONDⅡSPE ODS-C18 Cartridges固相萃取柱,上样量1 mL,3 mL0.3%甲酸溶液分2次淋洗,然后3 mL 25%甲醇溶液(含0.3%甲酸)淋洗,3 mL甲醇洗脱,指标成分回收率为96.3%~103%;以5-羟甲基糠醛为内标物,建立了大黄总蒽醌的HPLC特征图谱,标定了12个特征峰;考察了10批大黄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其RSD< 3%,计算了各特征峰与内标峰的相对峰面积,通过与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含量测定方法进行对比、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各个特征峰与内标峰的相对峰面积可以基本反映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并可以将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和掌叶大黄进行区分.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专属性强,通过外加内标物达到无对照品也能进行含量测定的目的,减少外界条件对特征图谱的影响,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可以为大黄的质量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王亮;郭威;周倩;张军;于宗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药牡丹皮颜色特征与贮藏年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分光密度仪对不同贮藏年限牡丹皮进行色度测定,表述L*、a*、b*值,利用HPLC法测定丹皮酚的含量.运用SPSS软件对色度与贮藏年限、丹皮酚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贮藏年限与饮片颜色a*值存在显著相关性,即随着贮藏年限增加,饮片颜色逐渐向红色方向移动;随着贮藏年限增加,丹皮酚含量逐年降低,二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硫磺熏制则显著降低这一相关性;丹皮饮片断面颜色b*值与丹皮酚含量存在稳定的相关性.结论:牡丹皮色度与贮藏时间、丹皮酚含量存在直接相关性,利用药材色度鉴别牡丹皮贮藏年限可为快速评价中药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谢晋;彭华胜;张群林;严安定;陈飞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马蓝根与叶营养元素含量差异与相关差异表达基因,为马蓝植物栽培及矿质元素作用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马蓝根与叶中矿质元素,高通量测序方法测定马蓝叶与根的转录组.结果:马蓝叶Ca、Mg、Mn、Fe含量高于根,K、Zn、Na、Cu、Ni元素含量低于根.马蓝叶与根转录组测序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结果显示,根中丙酮酸激酶与漆酶相关的基因表达量高于叶;而淀粉合成酶、琥珀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光合放氧复合物相关基因表达低于叶.结论:马蓝根与叶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差异较大,根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基因表达一般都是下调,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结果与Mg、Mn、Fe、Cu等元素含量测定结果一致.
作者:林文津;宁书菊;王小华;魏道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茜草是我国传统中药,可止血化瘀,常用于外伤出血、风湿痹痛等症.近年来随着对茜草研究的深入,其化学成分如蒽醌、萘醌、环己肽、多糖等陆续被发现,其药理活性和作用机制也在不断拓展,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感染、神经保护等.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茜草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以期为茜草中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李海峰;肖凌云;张菊;王红雨;韩文静;黄泽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牛膝菊的生药学鉴别方法.方法:采用基原鉴别、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的研究方法.结果:描述了牛膝菊全草的性状与根、茎、叶的显微特征,显微特征中非腺毛、腺毛、分泌道、气孔、导管、石细胞、冠毛、花粉粒等特征明显,构成了牛膝菊药材重要的生药学鉴定特征.结论:该研究为牛膝菊制订质量标准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鉴别依据.
作者:王翔飞;孙园;李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锦南复方对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及葡萄糖转运体4(GLUT-4)、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表达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锦南复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抗氧化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使用免疫组化法测肝组织中GLUT-4、IRS-1的表达水平.结果:锦南复方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餐后血糖(PBG)、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及丙二醛(MDA)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上调肝糖原含量及肝组织GLUT-4、I RS-1的表达水平,有效改善大鼠的胰岛素抵抗.结论:锦南复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降糖、调脂作用显著,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肝组织中GLUT-4、IRS-1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尹忞强;沈彦君;时行;刘航恒;王年鹤;孙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上树虾的性状及显微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法、显微鉴别法(石蜡切片法、叶表皮撕片法及粉末制片法).结果:金黄色假鳞茎,表面光滑,具3~4节,纵向撕裂呈海绵状,折断呈纤维性可作为上树虾药材性状鉴别的依据.根横切面中根被细胞数列,中柱小,韧皮部束位于木质部束的星角间.茎横切面基本组织细胞大小较悬殊,外韧型维管束散在.叶横切面可见硅质块及草酸钙簇晶.全草粉末中可见草酸钙针晶束、草酸钙簇晶、石细胞、纤维、硅质块等.结论:上树虾性状、显微特征稳定、可靠,可为其鉴定、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黎理;颜萍花;曾祥燕;秦丽;蔡毅;桂贞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考察淫羊藿苷对RANKL+ M-CSF诱导脐带血单核细胞为破骨样细胞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收集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健康孕妇脐带血,分离得到单核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淫羊藿苷低、中、高剂量组,连续培养14 d.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fos与NFATcl蛋白的表达,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CD44与FN蛋白表达.结果:培养14 d,各组镜下可见细胞贴壁生长,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细胞可见大量单个长梭或类圆形细胞,随培养时间延长逐渐增多,体积增大.细胞作TRAP染色,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显示大量TRAP阳性细胞.模型组存在大量TRAP阳性细胞,与模型组比较,淫羊藿苷各组TRAP阳性细胞逐渐减少(P<0.05);空白对照组骨片上的破骨细胞和吸收陷窝较少见,模型组骨片显示大量的破骨细胞和大面积的吸收陷窝,且凹陷数目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淫羊藿苷各组骨片显示破骨细胞和典型的吸收陷窝显著减少(P<0.05).空白对照组无c-fos与NFATcl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淫羊藿苷各组c-fos、NFATcl、CD44、F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淫羊藿苷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进而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能力,其机理与抑制c-fos、NFATcl等转录因子的表达有关,且与CD44、FN的表达相关.
作者:何俊洲;赵骞;效伟;宁旭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对苗药苦竹叶的名称、基原、产地和性味功效、应用进行古今本草考证,苦竹叶药用历史悠久,具有治热疮、除烦热、解酒毒等多种功效;其品种涉及禾本科川竹亚属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 (Keng) Keng f、斑苦竹Pleioblastus maculatus(McClure)C.D.Chu et C.S.Chao以及苦竹变种垂枝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Keng) Keng f.var.pendulifolius S.Y.Chen多种植物,主产于四川、贵州、江西、浙江等.该文可为苦竹叶药用资源的进一步研发提供本草学依据.
作者:任艳;党艺航;张志丹;万德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油马钱子、砂马钱子和醋马钱子的抗炎镇痛作用差异.方法:分别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醋酸扭体法和小鼠热水甩尾潜伏期影响法研究和比较油马钱子、砂马钱子和醋马钱子的抗炎及镇痛作用.结果:抗炎镇痛实验中,等剂量醋制马钱子抗炎镇痛效果优于油马钱子和砂马钱子.结论:该研究可为优化临床应用马钱子制剂的减毒增效炮制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杨红梅;刘若轩;李丽明;吴菲;李常青;郭洁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荔枝皮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Sephadex LH-20、MCI gel CHP 20P、Toyopearl Butly-650C、Toyopearl WH-40F柱色谱及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对荔枝皮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NMR、MS等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新鲜荔枝皮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柯伊利叶素(2)、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3)、manghaslin(4)、异鼠李素-3-O-刺槐二糖苷(5)、(+)没食子儿茶素(6)、(-)-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7)、cinnamtannin B-1(8)、异落叶松脂素-9-O-β-D-木糖苷(9)、(+)-5-methoxyisolariciresinol-9-O-β-D-xylopyranoside (10)、香草酸(11)、3,4,3',4'-四羟基联苯(12)、它乔糖苷(13)、异它乔糖(14).结论:其中,化合物1~7、9~ 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关小丽;黄永林;王亚凤;李典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初步探究姜黄中姜黄素类成分含量与测色仪所得姜黄药材粉末颜色指数L*、a*、b*间的关系,为姜黄药材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中国药典方法检测姜黄中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含量,并求得总姜黄素含量.测色仪测得姜黄粉末的颜色指数L*、a*、b*.后用灰色关联度法、Pearson相关系数以及回归分析探求含量与颜色间的联系.结果:通过3种统计学分析法可知,姜黄素类成分含量与a*值间确实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呈正相关性,而b*值、L*值与姜黄成分的关系尚不明确.结论:姜黄素类成分的含量与药材粉末颜色红的程度关系密切,即含量越高,粉末颜色越红.颜色指数a*的大小可作为判别姜黄药材质量优劣的重要依据.
作者:殷莉丽;夏琴;蔡晓洋;李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筛选象皮滑石粉烫制的佳工艺,分析炮制前后象皮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方法:以粉碎率和醇溶性浸出物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烫制温度、烫制时间和翻炒速度;采用凯氏定氮法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象皮中蛋白质、氨基酸的含量.结果:佳炮制工艺为100 kg象皮加30 kg滑石粉,烫制温度350~380℃,以15 r/min的速度翻炒3 min.炮制前后的象皮中均含有16种氨基酸,生象皮中蛋白质含量为92.4%,氨基酸总量为62.79%;滑石粉烫制象皮中蛋白质含量为98.2%,氨基酸总量为67.03%.折算炮制得率后,炮制前后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优选出的象皮滑石粉烫制工艺稳定可行,重现性好.
作者:赵斌;刘敬;王琼;曹晖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研究雪山杜鹃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雪山杜鹃的药用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雪山杜鹃叶挥发油,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挥发油进行了系统的分离和鉴定.结果:从雪山杜鹃叶中共鉴定出71种挥发性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0.51%.雪山杜鹃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芳樟醇10.66%、白菖烯4.35%、epimanoyl oxide 3.85%、α-松油醇3.46%、α-杜松醇3.27%.结论:本实验采用GC-MS分析方法对雪山杜鹃叶挥发油进行分析,可为合理开发利用雪山杜鹃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郭肖;周绪正;朱阵;文豪;张吉丽;张继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乔松松塔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了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部位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5-羟基-7α-甲氧基-松香-8,11,13-三烯-18-酸(1)、7α,13-二羟基-罗汉松-8,11,13-三烯-18-酸(2)、7,12,13,15-四羟基-松香-8(14)-烯-18-酸(3)、7β,15-二羟基-松香-8,11,13-三烯-18-酸(4)、18-降松香-8,11,13-三烯-4,7,15-三醇(5)、15-羟基-松香-8,11,13-三烯-18-酸(6)、7α-羟基-15-甲氧基-松香-8,11,13-三烯-18-酸(7),7α-羟基罗汉松烯-8(14)-烯-13-酮-18-酸(8)、齐墩果酸(9).结论:其中,化合物1、2为新化合物,命名为15-羟基-7α-甲氧基-松香-8,11,13-三烯-18-酸、7α,13-二羟基-罗汉松-8,11,13-三烯-18-酸,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赵玉美;罗建蓉;何文姬;杨四文;刘光明;张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猫爪草总皂苷对H22实体瘤的增殖及其自噬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48只,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及猫爪草总皂苷低、高剂量组,每组12只.采用小鼠腋下注射H22细胞株建立实体瘤模型,造模同时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3 w.末次给药后记录瘤质量指数和胸腺、脾脏、肝脏、肾脏脏器系数、HE染色检测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组织中凋亡基因BAX、BCL-2和自噬相关基因Atg5、Beclin1的表达水平.结果:猫爪草总皂苷可显著降低H22实体瘤质量系数,抑瘤率达38.6%对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并能显著促进BAX mRNA的表达,抑制BCL-2 mRNA的表达;并能上调Atg5、Beclin1 mRNA的表达.结论:猫爪草总皂苷可以抑制H22肝肿瘤的增殖,其机制与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和自噬活动有关.
作者:陈松海;陈奇;刘秋琼;林秋晓;谭淑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