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云;王莹;郭云胶;李龙星;肖怀
乌饭树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民间长期以来采其叶片制作乌饭.乌饭树中含有丰富的类黄酮化合物,此外还含有甾醇、萜类、有机酸、脂肪酸等次生代谢产物以及丰富的微量元素、糖类、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乌饭树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抑菌消炎和保护视网膜等生理活性功能,保健药用价值极高,开发应用前景广阔.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乌饭树化学成分和药理功能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提供参考.
作者:赵青;陈庆生;方炎明;周鹏;张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对苗药苦竹叶的名称、基原、产地和性味功效、应用进行古今本草考证,苦竹叶药用历史悠久,具有治热疮、除烦热、解酒毒等多种功效;其品种涉及禾本科川竹亚属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 (Keng) Keng f、斑苦竹Pleioblastus maculatus(McClure)C.D.Chu et C.S.Chao以及苦竹变种垂枝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Keng) Keng f.var.pendulifolius S.Y.Chen多种植物,主产于四川、贵州、江西、浙江等.该文可为苦竹叶药用资源的进一步研发提供本草学依据.
作者:任艳;党艺航;张志丹;万德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龙葵果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该药材的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150 mm ×4.6 mm,5μm),以乙腈-0.3%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2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5 nm,进样量10 μL,分析龙葵果的HPLC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建立了10批龙葵果药材的指纹图谱,确定了12个共有峰,指认了澳洲茄碱、澳洲茄边碱2个特征峰.结论:建立的龙葵果HPLC指纹图谱可为该药材的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更全面的参考.
作者:董鹏鹏;梅全喜;张帆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通络止痹汤对预防大肠癌行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患者神经毒性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行奥沙利铂化疗方案的大肠癌患者70例,根据化疗期间有无服用通络止痹汤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通络止痹汤口服,对照组单纯进行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以及分级,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后神经生长因子水平与周围神经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为31.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1.43%(P<0.05);观察组化疗后24 h、7天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络止痹汤具有预防大肠癌行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患者神经毒性反应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提高NGF水平有关.
作者:陈文华;易良杰;程小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桃金娘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药材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所得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其化学结构.运用MTT法评价部分化合物对黑色素瘤SK-MEI-110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从桃金娘根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出13个化合物,分别为:2α,3β,23-三羟基齐墩果烷-11,13(18)-二烯-28-酸(1)、3β,23-二羟基齐墩果烷-18-烯-28-酸(2)、羽扇豆醇(3)、白桦脂醇(4)、白桦脂酸(5)、无羁萜(6)、β-谷甾醇(7)、thero-2,3-bis-(4-hydroxy-3-methoxypheyl)-3-methoxy-propanol(8)、evafolin B(9)、β-hydroxypropiovanillone(10)、8,8'-bis-(dihydroconiferyl)-diferuloylate(11)、没食子酸(12)、没食子酸甲酯(13).结论:化合物1、2、8 ~10、13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1~6具有一定的抗黑色素瘤活性.
作者:蔡云婷;耿华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初步探究姜黄中姜黄素类成分含量与测色仪所得姜黄药材粉末颜色指数L*、a*、b*间的关系,为姜黄药材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中国药典方法检测姜黄中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含量,并求得总姜黄素含量.测色仪测得姜黄粉末的颜色指数L*、a*、b*.后用灰色关联度法、Pearson相关系数以及回归分析探求含量与颜色间的联系.结果:通过3种统计学分析法可知,姜黄素类成分含量与a*值间确实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呈正相关性,而b*值、L*值与姜黄成分的关系尚不明确.结论:姜黄素类成分的含量与药材粉末颜色红的程度关系密切,即含量越高,粉末颜色越红.颜色指数a*的大小可作为判别姜黄药材质量优劣的重要依据.
作者:殷莉丽;夏琴;蔡晓洋;李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解毒滋阴方辅助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及对淋巴细胞亚群和补体水平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重庆市急救中心就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患者根据体质量及疾病严重程度口服醋酸泼尼松片,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解毒滋阴方,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LEDAI)、疲劳程度(FSS)、中医证候评分(TCMSS)、激素用量及外周血补体C3、Th17和Treg细胞,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SLEDAI、TCMSS及F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观察组SLEDA1、TCMSS及F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2)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补体C3、Th17及Treg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观察组外周血补体C3和Treg细胞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Th17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3)治疗前两组患者激素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观察组激素用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且12周治疗周期内观察组激素总用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4)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观察组骨质疏松、高血压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解毒滋阴方辅助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提高补体水平以及纠正Th17/Treg失衡.
作者:杨朝美;李丽娟;吴军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樟叶精油的亚临界萃取技术并考察其抑菌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樟叶精油得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优选亚临界萃取条件.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结合对樟叶精油的成分进行分析,通过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利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和肉汤稀释法测定樟叶精油对4种供试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在优的萃取条件(萃取时间30 min,萃取温度40℃,解析温度65℃)下樟叶精油得率为3.54%,这与模型预测值3.56%相匹配.GC-MS鉴定出47个化合物,其中相对百分含量超过1%的有12种成分,主要为桉油精(24.74%)、4-亚甲基-1-(1-甲基乙基)-[3.1.0]二环乙烷(7.05%)、芳樟醇(5.82%)、石竹烯(4.75%).樟叶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该萃取工艺安全可靠,精油得率较高且具有抑菌性.
作者:周海旭;李忠海;付湘晋;张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芝麻饼肥对裕丹参药材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芝麻饼肥施用量对裕丹参地上部植株重、根重、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适量增施芝麻饼肥可以促进裕丹参地上部和根系生长,显著增加根长、根粗、根条数和根重,裕丹参产量高可增加156.5%;适量增施芝麻饼肥裕丹参药材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含量增加.结论:增施芝麻饼肥可以提高裕丹参产量和品质,在方城县裕丹参栽培条件下芝麻饼肥的适宜施用量为2 250 kg/hm2.
作者:黄勇;张红瑞;王丰青;杨青华;曹金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心叶紫金牛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薄层色谱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心叶紫金牛根茎中分离纯化得到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紫金牛素E(1)、岩白菜素(2)、11-O-(4'-O-甲基没食子酰基)-岩白菜素(3)、汉黄芩素(4)、木栓酮(5)、4-甲氧基-3,5-二羟基苯甲酸(6)、咖啡酸(7)、棕榈酸(8)、β-谷甾醇(9).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方冬林;顾迎迎;李鹏飞;雷福厚;黄忠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荔枝皮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Sephadex LH-20、MCI gel CHP 20P、Toyopearl Butly-650C、Toyopearl WH-40F柱色谱及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对荔枝皮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NMR、MS等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新鲜荔枝皮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柯伊利叶素(2)、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3)、manghaslin(4)、异鼠李素-3-O-刺槐二糖苷(5)、(+)没食子儿茶素(6)、(-)-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7)、cinnamtannin B-1(8)、异落叶松脂素-9-O-β-D-木糖苷(9)、(+)-5-methoxyisolariciresinol-9-O-β-D-xylopyranoside (10)、香草酸(11)、3,4,3',4'-四羟基联苯(12)、它乔糖苷(13)、异它乔糖(14).结论:其中,化合物1~7、9~ 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关小丽;黄永林;王亚凤;李典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牛膝菊的生药学鉴别方法.方法:采用基原鉴别、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的研究方法.结果:描述了牛膝菊全草的性状与根、茎、叶的显微特征,显微特征中非腺毛、腺毛、分泌道、气孔、导管、石细胞、冠毛、花粉粒等特征明显,构成了牛膝菊药材重要的生药学鉴定特征.结论:该研究为牛膝菊制订质量标准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鉴别依据.
作者:王翔飞;孙园;李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采用GC-MS法分析苗药黑龙骨地上茎的挥发性成分.方法:以黑龙骨地上茎的95%乙醇提取物及其干燥粉末作为分析材料进行GC-MS法测定,结合Nist2005和Wiley275对分离出的化合物进行鉴定,并采用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黑龙骨地上茎的醇提物及其粉末中分别分离鉴定出26个和39个化合物,共计62个化合物(相同化合物3个),其中有41个脂肪族类化合物(含14个醛、3个酮、6个酸、8个酯、2个醇、8个烷烃类化合物),7个芳香族类化合物,6个萜类化合物,8个其他类型化合物(含1个环烯、6个杂环和1个甾醇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的为己醛(22.90%)、3-氧代乌苏-12-烯-24-甲酸甲酯(16.80%)、5-羟甲基-2-糠醛(10.80%)、棕榈酸(9.20%)、2-正戊基呋喃(8.01%)、β-香树脂醇(7.86%)等.结论:黑龙骨地上茎经乙醇提取后可以检测到分子量相对较大的化合物,而其粉末经固相微萃取可以检测到分子量相对小的挥发性化合物,采用不同处理后的供试样品可以更为全面地反映黑龙骨地上茎的挥发性化学成分.
作者:沈寿茂;黄明进;赵致;潘卫东;罗春丽;王诗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云茯苓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并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云南省昌宁县(FL-1)、镇沅县(FL-2)、双江县(FL-3)、云龙县(FL-4)、双江县(FL-5)和墨江县(FL-6)6个居群的云茯苓菌核及云茯苓皮中As、Cd、Cr、Cu、Ni和Pb的含量,利用SAS统计软件对不同元素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合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其安全性.结果:采自昌宁县(FL-1)的菌核样品中Ni含量(1.04 mg/kg)超出国家限量标准(1.0 mg/kg);云茯苓皮样品的重金属总量(除FL-2和FL-4外)、Cr、Ni及双江县(FL-3)的As含量超过限量标准,其余样品重金属含量未超出限量.菌核的综合污染指数为0.071 ~0.793,处于安全或警戒水平;云茯苓皮中Cr和Ni的综合污染指数较高,污染程度为重度污染,其余均为安全或警戒水平.云茯苓菌核中6种元素分为2类,Cr、As、Cu和Ni、Pb与Cd的相关程度较高,云茯苓皮中Cr与Ni、Pb与Cu为高度相关.结论:不同居群的云茯苓菌核和云茯苓皮样品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具有显著差异,云茯苓皮中的重金属含量及污染指数高于菌核.
作者:杨亚丽;孙景;李涛;史云东;王元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优化关苍术氮磷钾施肥模式,为关苍术规范化栽培技术体系及专用肥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一年生和两年生关苍术为试验材料,采用氮磷钾三因素二次饱和-D优设计研究氮磷钾对关苍术株高、根茎性状及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1)综合考虑产量和有效成分,筛选关苍术优氮磷钾配施方案,确定N0 P2 K2(N 0 g/m2、P205 40.227 g/m2、K2O 40.227g/m2)和N1P3K3 (N 15.939 g/m2、P2O567.467g/m2、K2O 67.467g/m2)处理为优;2)求出氮磷钾配比与关苍术产量(根茎鲜重)的回归模型,发现氮、磷、钾单效应中钾肥是主要因素,其次是氮肥;3)根据回归模型得出氮、磷、钾三因素的优组合,氮、磷、钾的施用水平分别为38.4301 kg/hm2、181.4750 kg/hm2、128.5584 kg/hm2时,关苍术单株根茎鲜重高为27.4066 g;4)模型寻优结果选定关苍术单株根茎鲜重目标26.00~ 27.41 g(目标产量1 040.0~1 096.4 kg/hm2)在95%的置信区间,优化施肥组合为:X1=-0.2912±0.0825,X2 =0.2764 ±0.1054,X3=0.1325±0.0645.结论:据关苍术产量和有效成分,建议人工种植关苍术时施肥量为:N 46.951~59.320 kg/hm2,p 131.673 ~ 155.377 kg/hm2,K 120.091~134.597 kg/hm2.
作者:赵虹然;具红光;崔馨月;朴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在分子对接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人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分子对接技术筛选人参的活性分子并与20种缺血性关键靶点对接,通过Cytoscape 3.1.1软件构建多成分-蛋白靶点网络模型,同时将人参中的Rb2和20(R)-人参皂苷Rg2两个活性分子与脑缺血的关键蛋白VEGF和Caspase-3进行模式结合分析.结果:经过分子对接发现,与5个及5个以上的蛋白靶点有良好结合活性的人参活性分子31个,其中与10个及10个以上的蛋白靶点有良好结合活性的分子只有4个.人参中的Rb2和20(R)-人参皂苷Rg2这两个活性分子分别与VEGF和Caspase-3靶点有很强烈的结合性,对接得分均大于7.0.结论:分子对接技术被运用于虚拟筛选人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活性物质具有实际意义,为今后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中药复方奠定了基础.
作者:邓桂珠;吴纯伟;林捷欣;陈超;王淑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和生长年限银杏叶中多糖和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差异.方法:对采集的16组银杏叶样品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HPLC法测定黄酮含量.结果:在不同产地,相同生长年限的银杏叶样品中,以安徽亳州产银杏叶中多糖含量高,山东郯城银杏叶中黄酮含量高;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银杏叶中的多糖和黄酮含量亦逐年增加,其中多糖含量变化于14年趋于稳定,黄酮含量于10年后即增长缓慢.结论:不同产地和生长年限银杏叶中多糖及黄酮含量存在较大差异,银杏叶的药材质量受自然环境、来源、生长年限等因素影响.
作者:王晓红;孙延龙;李万忠;孔登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降脂胶囊干法制粒工艺的影响因素,确定降脂胶囊干法制粒的佳工艺.方法:以颗粒一次成型率、吸湿率及流动性为指标确定了降脂胶囊辅料种类及用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颗粒一次成型率为指标,对轧轮压力、轧轮转速、送料速度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研究,从而得到佳干法制粒工艺参数.结果:降脂胶囊原料(浸膏粉+葡萄籽提取物)与辅料佳配比为原料∶微晶纤维素∶磷酸氢钙=100∶ 4∶6,干法制粒佳工艺参数为轧轮压力5.8 MPa,轧轮转速22 r/min,送料速度20 r/min.按照优选的工艺进行3批干法制粒工艺验证,制成的颗粒具有堆密度高、吸湿率低、流动性较好的优点.结论:该实验结果可靠,优选的干法制粒工艺合理、可行,为产业化应用提供了依据.
作者:曹苗苗;徐桂红;刘洪波;高如意;徐振秋;毕宇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别提取九里香花、叶和果实的挥发油,通过分析比较不同部位的九里香挥发油化学成分,为科学开发利用九里香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提取九里香不同部位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比较九里香不同部位的挥发油的化学组成.结果:从三个不同部位挥发油中共鉴定出66种成分,其中共有成分14种,花特有成分25种,叶特有成分7种,果实特有成分8种.结论:九里香三个不同部位挥发油成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本研究为九里香的进一步药用或工业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王兆玉;郑家欢;林敬明;张明虹;吴观健;吴岳滨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自拟消渴汤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2月至5月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予胰岛素强化治疗1个月以上.观察组给予自拟消渴汤,1剂/天,分早晚2次服;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每晚1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血脂水平及胰岛素抵抗、血液粘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口渴多饮、多食易饥、手足心热和倦怠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消渴汤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并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杨晶凡;杨静伟;韩佳瑞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