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GC-MS法分析黑龙骨地上茎的挥发性成分

沈寿茂;黄明进;赵致;潘卫东;罗春丽;王诗路

关键词:黑龙骨, 地上茎, 挥发性成分, 固相微萃取, GC-MS
摘要:目的:采用GC-MS法分析苗药黑龙骨地上茎的挥发性成分.方法:以黑龙骨地上茎的95%乙醇提取物及其干燥粉末作为分析材料进行GC-MS法测定,结合Nist2005和Wiley275对分离出的化合物进行鉴定,并采用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黑龙骨地上茎的醇提物及其粉末中分别分离鉴定出26个和39个化合物,共计62个化合物(相同化合物3个),其中有41个脂肪族类化合物(含14个醛、3个酮、6个酸、8个酯、2个醇、8个烷烃类化合物),7个芳香族类化合物,6个萜类化合物,8个其他类型化合物(含1个环烯、6个杂环和1个甾醇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的为己醛(22.90%)、3-氧代乌苏-12-烯-24-甲酸甲酯(16.80%)、5-羟甲基-2-糠醛(10.80%)、棕榈酸(9.20%)、2-正戊基呋喃(8.01%)、β-香树脂醇(7.86%)等.结论:黑龙骨地上茎经乙醇提取后可以检测到分子量相对较大的化合物,而其粉末经固相微萃取可以检测到分子量相对小的挥发性化合物,采用不同处理后的供试样品可以更为全面地反映黑龙骨地上茎的挥发性化学成分.
中药材杂志相关文献
  • 象皮滑石粉烫制工艺研究及炮制前后氨基酸含量分析

    目的:筛选象皮滑石粉烫制的佳工艺,分析炮制前后象皮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方法:以粉碎率和醇溶性浸出物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烫制温度、烫制时间和翻炒速度;采用凯氏定氮法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象皮中蛋白质、氨基酸的含量.结果:佳炮制工艺为100 kg象皮加30 kg滑石粉,烫制温度350~380℃,以15 r/min的速度翻炒3 min.炮制前后的象皮中均含有16种氨基酸,生象皮中蛋白质含量为92.4%,氨基酸总量为62.79%;滑石粉烫制象皮中蛋白质含量为98.2%,氨基酸总量为67.03%.折算炮制得率后,炮制前后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优选出的象皮滑石粉烫制工艺稳定可行,重现性好.

    作者:赵斌;刘敬;王琼;曹晖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上树虾的性状与显微鉴别

    目的:对上树虾的性状及显微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法、显微鉴别法(石蜡切片法、叶表皮撕片法及粉末制片法).结果:金黄色假鳞茎,表面光滑,具3~4节,纵向撕裂呈海绵状,折断呈纤维性可作为上树虾药材性状鉴别的依据.根横切面中根被细胞数列,中柱小,韧皮部束位于木质部束的星角间.茎横切面基本组织细胞大小较悬殊,外韧型维管束散在.叶横切面可见硅质块及草酸钙簇晶.全草粉末中可见草酸钙针晶束、草酸钙簇晶、石细胞、纤维、硅质块等.结论:上树虾性状、显微特征稳定、可靠,可为其鉴定、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黎理;颜萍花;曾祥燕;秦丽;蔡毅;桂贞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解毒滋阴方辅助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及对淋巴细胞亚群和补体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解毒滋阴方辅助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及对淋巴细胞亚群和补体水平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重庆市急救中心就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患者根据体质量及疾病严重程度口服醋酸泼尼松片,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解毒滋阴方,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LEDAI)、疲劳程度(FSS)、中医证候评分(TCMSS)、激素用量及外周血补体C3、Th17和Treg细胞,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SLEDAI、TCMSS及F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观察组SLEDA1、TCMSS及F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2)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补体C3、Th17及Treg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观察组外周血补体C3和Treg细胞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Th17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3)治疗前两组患者激素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观察组激素用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且12周治疗周期内观察组激素总用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4)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观察组骨质疏松、高血压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解毒滋阴方辅助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提高补体水平以及纠正Th17/Treg失衡.

    作者:杨朝美;李丽娟;吴军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响应面法优化降脂胶囊干法制粒工艺

    目的:研究降脂胶囊干法制粒工艺的影响因素,确定降脂胶囊干法制粒的佳工艺.方法:以颗粒一次成型率、吸湿率及流动性为指标确定了降脂胶囊辅料种类及用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颗粒一次成型率为指标,对轧轮压力、轧轮转速、送料速度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研究,从而得到佳干法制粒工艺参数.结果:降脂胶囊原料(浸膏粉+葡萄籽提取物)与辅料佳配比为原料∶微晶纤维素∶磷酸氢钙=100∶ 4∶6,干法制粒佳工艺参数为轧轮压力5.8 MPa,轧轮转速22 r/min,送料速度20 r/min.按照优选的工艺进行3批干法制粒工艺验证,制成的颗粒具有堆密度高、吸湿率低、流动性较好的优点.结论:该实验结果可靠,优选的干法制粒工艺合理、可行,为产业化应用提供了依据.

    作者:曹苗苗;徐桂红;刘洪波;高如意;徐振秋;毕宇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龙葵果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龙葵果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该药材的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150 mm ×4.6 mm,5μm),以乙腈-0.3%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2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5 nm,进样量10 μL,分析龙葵果的HPLC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建立了10批龙葵果药材的指纹图谱,确定了12个共有峰,指认了澳洲茄碱、澳洲茄边碱2个特征峰.结论:建立的龙葵果HPLC指纹图谱可为该药材的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更全面的参考.

    作者:董鹏鹏;梅全喜;张帆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叶紫金牛根茎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对心叶紫金牛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薄层色谱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心叶紫金牛根茎中分离纯化得到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紫金牛素E(1)、岩白菜素(2)、11-O-(4'-O-甲基没食子酰基)-岩白菜素(3)、汉黄芩素(4)、木栓酮(5)、4-甲氧基-3,5-二羟基苯甲酸(6)、咖啡酸(7)、棕榈酸(8)、β-谷甾醇(9).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方冬林;顾迎迎;李鹏飞;雷福厚;黄忠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盐荔枝核的炮制工艺

    目的:优化盐荔枝核的炮制工艺,为其规范化及工艺改革提供参考.方法:以荔枝核中总黄酮和总皂苷为考察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恒温烘制法炮制盐荔枝核的工艺参数.结果:得到优化的烘制工艺参数为润药时间30 min,烘制温度142℃,烘制时间13 min.结论:该方法操作较为简便,参数易于控制,对于盐荔枝核炮制工艺规范化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刘飞;张林杰;叶燕莹;陈康;肖凤霞;陈小红;蔡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贵州七星关区传统药市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

    目的:对贵州省七星关区端午节传统药市进行调查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调查、实地调查和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七星关区端午节传统药市交易药用植物种类丰富,共鉴定出90种,分属于52科84属.结论:该调查结果可为保护和合理利用丰富的民族药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七星关区传统端午节药市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熊厚溪;武孔兵;张耀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白芍多糖抗糖尿病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白芍多糖的抗糖尿病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的方法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格列本脲(25 mg/kg)阳性对照组及白芍多糖低(50mg/kg)、中(100 mg/kg)、高(200 mg/kg)剂量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给药28d后检测白芍多糖对糖尿病大鼠体质量、糖耐量、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丙二醛(MDA)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白芍多糖可增加糖尿病大鼠模型体质量,改善葡萄糖耐量,降低FBG,提高FINS及ISI并能降低糖尿病大鼠模型肝组织MDA含量、升高肝组织GSH-Px、SOD及CAT活性.结论:白芍多糖具有抗糖尿病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李宁;李肇进;张博;邵雷;梁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不同分裂叶型黄蜀葵的比较研究

    目的:针对在生产中发现的不同分裂叶型的黄蜀葵研究其农艺性状、鲜花产量与药材质量.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记录生物学特性,统计鲜花产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蜀葵花指标性成分含量.结果:叶深裂黄蜀葵鲜花的产量及质量高,叶浅裂的产量及质量低.结论:叶深裂黄蜀葵经济效益高,适于大田生产.

    作者:缪轶君;张瑜;沈小林;唐立霞;谈献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九里香不同部位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目的:分别提取九里香花、叶和果实的挥发油,通过分析比较不同部位的九里香挥发油化学成分,为科学开发利用九里香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提取九里香不同部位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比较九里香不同部位的挥发油的化学组成.结果:从三个不同部位挥发油中共鉴定出66种成分,其中共有成分14种,花特有成分25种,叶特有成分7种,果实特有成分8种.结论:九里香三个不同部位挥发油成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本研究为九里香的进一步药用或工业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王兆玉;郑家欢;林敬明;张明虹;吴观健;吴岳滨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甘肃黄芪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

    目的:对甘肃省药用黄芪资源的遗传现状展开调查.方法:采集甘肃主栽地区的黄芪资源,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9对SSR引物对甘肃6处主栽地区的57份样本进行PCR扩增,PCR产物分子量在100~500 bp之间,多态性位点82个,多态性比率为97.56%,平均每条引物的多态信息含量为0.438.在物种水平上,等位变异数为1.976,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45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79,Shannon信息指数为0.431,居群内遗传多样度为0.248,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为0.117,基因流系数为3.775,不同居群间遗传一致度为0.896 ~0.977.结论:甘肃主栽地区的黄芪资源种质较为纯正,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遗传变异主要来自居群内部,居群间基因交流频繁,居群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它们的地理距离大致相同.此外,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参试SSR引物在相似度0.46处可辨别岩黄芪属与黄芪属,黄芪属中的蒙古黄芪、膜荚黄芪及东俄洛黄芪不能区分.

    作者:厚毅清;张艳萍;石有太;刘新星;陈玉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牛膝菊的性状与显微鉴别

    目的:建立牛膝菊的生药学鉴别方法.方法:采用基原鉴别、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的研究方法.结果:描述了牛膝菊全草的性状与根、茎、叶的显微特征,显微特征中非腺毛、腺毛、分泌道、气孔、导管、石细胞、冠毛、花粉粒等特征明显,构成了牛膝菊药材重要的生药学鉴定特征.结论:该研究为牛膝菊制订质量标准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鉴别依据.

    作者:王翔飞;孙园;李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乔松松塔中两个新松香烷型二萜化合物

    目的:研究乔松松塔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了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部位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5-羟基-7α-甲氧基-松香-8,11,13-三烯-18-酸(1)、7α,13-二羟基-罗汉松-8,11,13-三烯-18-酸(2)、7,12,13,15-四羟基-松香-8(14)-烯-18-酸(3)、7β,15-二羟基-松香-8,11,13-三烯-18-酸(4)、18-降松香-8,11,13-三烯-4,7,15-三醇(5)、15-羟基-松香-8,11,13-三烯-18-酸(6)、7α-羟基-15-甲氧基-松香-8,11,13-三烯-18-酸(7),7α-羟基罗汉松烯-8(14)-烯-13-酮-18-酸(8)、齐墩果酸(9).结论:其中,化合物1、2为新化合物,命名为15-羟基-7α-甲氧基-松香-8,11,13-三烯-18-酸、7α,13-二羟基-罗汉松-8,11,13-三烯-18-酸,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赵玉美;罗建蓉;何文姬;杨四文;刘光明;张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药材品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目的:对中药材品质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方法:在基本厘清中药材品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研,以中药材品质为因变量,影响因素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二者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除储运方式外,中药材品质与其他因素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 <0.05,回归系数B>0).结论:中药材品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可有效应对当下中医医疗机构“用药不灵“的难题,中药材品质问题是决定其临床疗效的关键.

    作者:杨毅;田侃;倪新兴;白庚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痰热清注射液配伍头孢呋辛钠对连翘酯苷、绿原酸和咖啡酸含量的影响

    目的:考察痰热清注射液配伍头孢呋辛钠对连翘酯苷、绿原酸和咖啡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建立测定连翘酯苷、绿原酸和咖啡酸含量的HPLC方法.检测痰热清注射液配伍头孢呋辛钠后分别于25 ℃和35℃放置8h内的连翘酯苷、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变化.结果:痰热清注射液与头孢呋辛钠配伍置于5%葡萄糖注射液内,25℃放置8h连翘酯苷、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降低幅度均在5.0%以内,不溶性颗粒检查合格,pH值无明显变化,其35℃放置8h连翘酯苷降低6.15%,咖啡酸略升高0.15%;痰热清注射液与头孢呋辛钠配伍置于0.9%氯化钠注射液内,25℃和35℃放置8h,2h和1h的不溶性颗粒检查合格,pH值无明显变化,其余时间均不合格,pH值明显降低,两种溶液连翘酯苷水平显著降低,分别降低21.11%和62.09%,咖啡酸分别升高5.43%和7.93%,绿原酸分别降低4.18%和7.49%.结论:痰热清注射液与头孢呋辛钠可配伍在5%葡萄糖注射液内使用,25℃和35 ℃放置8h稳定,不建议在0.9%氯化钠注射液内使用,若要配伍应用,建议在25℃下2h内用完.

    作者:赵春宝;邹清波;宋荣军;杨姣;张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分子对接技术虚拟预测人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物质基础

    目的:在分子对接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人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分子对接技术筛选人参的活性分子并与20种缺血性关键靶点对接,通过Cytoscape 3.1.1软件构建多成分-蛋白靶点网络模型,同时将人参中的Rb2和20(R)-人参皂苷Rg2两个活性分子与脑缺血的关键蛋白VEGF和Caspase-3进行模式结合分析.结果:经过分子对接发现,与5个及5个以上的蛋白靶点有良好结合活性的人参活性分子31个,其中与10个及10个以上的蛋白靶点有良好结合活性的分子只有4个.人参中的Rb2和20(R)-人参皂苷Rg2这两个活性分子分别与VEGF和Caspase-3靶点有很强烈的结合性,对接得分均大于7.0.结论:分子对接技术被运用于虚拟筛选人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活性物质具有实际意义,为今后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中药复方奠定了基础.

    作者:邓桂珠;吴纯伟;林捷欣;陈超;王淑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土壤中矿质元素与当归NIR指纹图谱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当归产地土壤中的矿质元素与当归NIR指纹图谱光谱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载有积分球漫反射装置的近红外光谱仪测定12个产地共130批当归药材的近红外光谱,以原子吸收光谱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相应的产地土壤中15种矿质元素的质量分数,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及多元非线性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影响当归NIR指纹图谱7 249 cm-1处大吸光度的主要土壤矿质元素及其贡献为Cu >Pb;影响6 996 cm-1处的主要为Cr >Fe >Zn> Cd >Ca,且Cr与Cd存在正交互作用,Fe与Ca存在负交互作用;影响5 900 cm-1处的主要为Cu;影响5 000 cm-1处的主要为K>Ca>Zn;影响4 762 cm-1处的主要为K>Sb;影响4 651 cm-1处的主要为Ca>K>As>Cr,且Ca与K存在正交互作用,As的平方与Cr存在正交互作用或负交互作用;影响4 545 cm-1处的主要为Ni> Cu> As;影响4 347 cm-1处的主要为Cd >Ca >As >Fe>K>Sb,且Cd与K、As与Fe均存在正交互作用.结论:土壤中多种矿质元素与当归NIR指纹图谱的关联表现出多重性及交互性.

    作者:王耀鹏;方燕;顾志荣;王亚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藏药雪山杜鹃叶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目的:通过研究雪山杜鹃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雪山杜鹃的药用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雪山杜鹃叶挥发油,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挥发油进行了系统的分离和鉴定.结果:从雪山杜鹃叶中共鉴定出71种挥发性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0.51%.雪山杜鹃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芳樟醇10.66%、白菖烯4.35%、epimanoyl oxide 3.85%、α-松油醇3.46%、α-杜松醇3.27%.结论:本实验采用GC-MS分析方法对雪山杜鹃叶挥发油进行分析,可为合理开发利用雪山杜鹃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郭肖;周绪正;朱阵;文豪;张吉丽;张继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益气清热养阴中药复方对肺癌晚期恶病质小鼠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气清热养阴中药复方对肺癌晚期恶病质小鼠的影响.方法:SPF级C57 BL/6小鼠60只,随机选取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48只在成功建立Lewis肺癌胸膜转移恶病质模型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益气清热养阴中药复方组、消炎痛组和顺铂组各12只,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各组体质量、饲料消耗情况、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肿瘤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其受体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给药8d后,益气清热养阴中药复方组小鼠血清CEA、NSE、ProGRP水平,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及肿瘤组织TNF-R1表达显著高于顺铂组(P<0.05),血清TNF-α、IL-6含量及肿瘤组织TNF-α、TNF-R2表达显著低于顺铂组(P<0.05).结论:益气清热养阴中药复方对肺癌晚期恶病质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免疫水平及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有关.

    作者:李斌;李艳肖;潘红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中药材杂志

中药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